'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正在制琴的阮延俊。(圖/受訪者提供)

接下來是刷面漆。夏天太陽大,阮延俊就在院子晒生漆,攪拌,煉成熟漆了上色,是肉眼可見的透明質感。

薄薄一層漆,需要幾十道反覆。最後是上弦等收尾工序。制好一把琴至少需要 2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正在制琴的阮延俊。(圖/受訪者提供)

接下來是刷面漆。夏天太陽大,阮延俊就在院子晒生漆,攪拌,煉成熟漆了上色,是肉眼可見的透明質感。

薄薄一層漆,需要幾十道反覆。最後是上弦等收尾工序。制好一把琴至少需要 2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古琴有九德:透、奇、古、雅、靜、圓、清、勻、芳。古時用這九德作為古琴好聲音的標準。

制琴有個專用語,叫斫(zhuó)琴。阮博士說笑,常有人介紹他時說他是砍琴人。“好琴”的標準因人而異,阮延俊希望他做的琴可以彈一輩子,是可以傳世的琴。

大李村,

守望著東湖的手藝魂

在東湖一角的大李村,阮延俊制琴,學琴,也教琴。一把琴價格幾千到幾十萬不等,學琴人從幾歲到幾十歲都有。

週末,工作坊不關門,賓客往來不絕。偶然入門的遊客看不懂牆上的琴譜,阮博士耐心解釋,甚至即興演奏,聽者稱讚不絕。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正在制琴的阮延俊。(圖/受訪者提供)

接下來是刷面漆。夏天太陽大,阮延俊就在院子晒生漆,攪拌,煉成熟漆了上色,是肉眼可見的透明質感。

薄薄一層漆,需要幾十道反覆。最後是上弦等收尾工序。制好一把琴至少需要 2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古琴有九德:透、奇、古、雅、靜、圓、清、勻、芳。古時用這九德作為古琴好聲音的標準。

制琴有個專用語,叫斫(zhuó)琴。阮博士說笑,常有人介紹他時說他是砍琴人。“好琴”的標準因人而異,阮延俊希望他做的琴可以彈一輩子,是可以傳世的琴。

大李村,

守望著東湖的手藝魂

在東湖一角的大李村,阮延俊制琴,學琴,也教琴。一把琴價格幾千到幾十萬不等,學琴人從幾歲到幾十歲都有。

週末,工作坊不關門,賓客往來不絕。偶然入門的遊客看不懂牆上的琴譜,阮博士耐心解釋,甚至即興演奏,聽者稱讚不絕。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早在華師唸書時,他就常常和同學騎車到這裡看東湖。從風光村騎到落雁島,途經大李村。當年這裡是一片原始村落,離城市不遠,有山有水,溼度剛好,房租也便宜。後來阮延俊就在大李村落腳了。

綠道建成前,他常去大李村鄰近小道散步,一邊水面開闊,一邊蓮葉田田,三兩隻鳥兒飛過。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 40分鐘到磨山的朱碑亭彈琴,享受山水古風,琴意悠長。

///

阮延俊週一到週五閉門制琴,喝茶,看書,不問世事。他也常和大李村村民一起探討未來,希望這裡不會太多商業化,他們覺得,手藝是這個村子的靈魂。

我問他,什麼樣的琴是好琴?阮延俊坐在古琴前,一下子安靜起來,就好像它在那裡等你很久了,那個聲音。”

點擊音頻,聽聽阮延俊的琴音

/

南天坊古琴

地址:東湖大李村植物園路 260 號

預約電話:13477089331

今日話題

你被什麼樂器的聲音打動過?

/

編輯 =嵇田利

攝影=寧 波

- END-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出大李村,步行四十分鐘到磨山朱碑亭彈琴。這是他住在東湖畔的第五年,離開越南來到武漢的第十五年。

“東湖大李村有位古琴匠人,阮延俊博士,是從越南來的”,琴友圈流傳著阮延俊的故事。他從華中師範大學畢業,就留在了武漢,在東湖邊開始了與古琴為伴的第二人生。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大李村一線臨湖,毗鄰武漢植物園,對面是森林公園。

引見我拜訪阮延俊的是大李村一位手工老師,我們循著村中綠蔭一直走,沿路邀上了樹下乘涼的生活館女主人。

古琴坊坐落於一座獨棟小別墅,厚重的木門咿呀開啟,屋裡牆上掛著、地上靠著、桌上放著的,都是琴。

一面牆上鋪滿了古琴特有的”簡字譜“,透過玻璃窗,庭內院落綠植滿栽。生活館女主人進門之後喊了一聲“博士”,便撥弄起一張古琴,絃聲滿院。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絃琴,是中國傳統撥絃樂器,有3000年以上歷史,音色深沉,2006年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琴緣,

命中註定

深色布衣,短鬚,皮膚略黑,中文流利,幽默,滿臉笑意的阮延俊看上去感覺像一位隱士。村裡的人都叫他博士。

阮博士2005 年來華中師範大學碩博連讀,本科在越南學漢語。畢業後開始制琴、練琴、教琴,如今已 10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與古琴結緣是命中註定”。

阮延俊上大學時就愛看中國武俠電視劇,對《神鵰俠侶》、《笑傲江湖》、《六指琴魔》如數家珍,至今談起張藝謀的《英雄》,他仍然眼中閃光。

那是一場雨中比武的戲,臺階上有老先生在撫琴,兩個人在琴聲中比拼,身未動,意先行,聲色奪人。

因為要代表華師參加《漢語橋》節目展示才藝,阮延俊開始學古琴,2 節課後徹底著迷,就好像你要找的東西,內心觸碰到了,就覺得要跟它交往一輩子”

制一把琴至少兩年,

他說好琴可以彈一輩子

窮學生想要一把好琴怎麼辦?學過三年木工的阮延俊決定DIY,那是 2009 年。

當時一塊好木頭要兩千多塊,他便跟淘寶老闆說自己沒錢想賒賬,沒想到對方爽快答應了。是古琴讓人卸下了防備吧。陌生人之間無條件的信任,讓他更加篤定。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華師宿舍衛生間和留學生公共廚房一度都是他的工作室。阮延俊愛好整潔,卻從此連睡覺都和木頭滾在一起,宿舍裡堆滿了材料工具。

“每個朝代的琴都不盡相同,一年 365 天,古琴長度是3尺6寸5分,約 1.2 米, 以此為基準再根據個人喜好發揮”,阮博士起身拿起牆上的琴對比給我看。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天圓地方,上面的面板是圓的,下面的底板是平的,中間挖空。

刨木成型之後是刮灰胎,耗時至少一年四季。將鹿角霜和生漆混合攪拌,之後刮上去,大概 1 毫米厚,風乾後再重複。厚薄會影響音質。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正在制琴的阮延俊。(圖/受訪者提供)

接下來是刷面漆。夏天太陽大,阮延俊就在院子晒生漆,攪拌,煉成熟漆了上色,是肉眼可見的透明質感。

薄薄一層漆,需要幾十道反覆。最後是上弦等收尾工序。制好一把琴至少需要 2 年。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古琴有九德:透、奇、古、雅、靜、圓、清、勻、芳。古時用這九德作為古琴好聲音的標準。

制琴有個專用語,叫斫(zhuó)琴。阮博士說笑,常有人介紹他時說他是砍琴人。“好琴”的標準因人而異,阮延俊希望他做的琴可以彈一輩子,是可以傳世的琴。

大李村,

守望著東湖的手藝魂

在東湖一角的大李村,阮延俊制琴,學琴,也教琴。一把琴價格幾千到幾十萬不等,學琴人從幾歲到幾十歲都有。

週末,工作坊不關門,賓客往來不絕。偶然入門的遊客看不懂牆上的琴譜,阮博士耐心解釋,甚至即興演奏,聽者稱讚不絕。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早在華師唸書時,他就常常和同學騎車到這裡看東湖。從風光村騎到落雁島,途經大李村。當年這裡是一片原始村落,離城市不遠,有山有水,溼度剛好,房租也便宜。後來阮延俊就在大李村落腳了。

綠道建成前,他常去大李村鄰近小道散步,一邊水面開闊,一邊蓮葉田田,三兩隻鳥兒飛過。

天氣好的清晨,阮延俊會一個人揹著琴,走 40分鐘到磨山的朱碑亭彈琴,享受山水古風,琴意悠長。

///

阮延俊週一到週五閉門制琴,喝茶,看書,不問世事。他也常和大李村村民一起探討未來,希望這裡不會太多商業化,他們覺得,手藝是這個村子的靈魂。

我問他,什麼樣的琴是好琴?阮延俊坐在古琴前,一下子安靜起來,就好像它在那裡等你很久了,那個聲音。”

點擊音頻,聽聽阮延俊的琴音

/

南天坊古琴

地址:東湖大李村植物園路 260 號

預約電話:13477089331

今日話題

你被什麼樂器的聲音打動過?

/

編輯 =嵇田利

攝影=寧 波

- END-

隱於東湖大李村的越南琴匠,用一生等待最好的聲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