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史思明5萬人

(說歷史的女人——第774期)唐朝在平定安史之亂中,有一場聲勢浩大的戰役,堪稱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唐軍動用了郭子儀、李光弼等各部人馬,共20萬大軍,大有一舉拿下叛軍之勢;如果此戰獲勝,那麼安史之亂將提前4年結束,使大唐減少一半損耗,然而結果卻是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叛軍史思明的5萬人,使大唐20萬大軍遭到滅頂之災。此戰的失敗,甚至為大唐埋下了亡國的禍根,堪稱平定安史中最遺憾最慘痛的一次戰役。關於這次戰役的失敗,向來眾說紛紜,不過許多人都以為,跟一個宦官分不開,言外之意,此戰的失敗都怪這個宦官。果真如此嗎?那麼這個能主導的一次戰役、使大唐傷亡20萬大軍、並埋下亡國禍根的宦官是何人?他又有什麼資格主導這次戰役?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此戰就是史上赫赫有名的鄴城之戰(也叫相州之戰,因為歷史上很多時候鄴城和相州指的是同一地方)。鄴城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的著名古都,地跨現在的河北、河南兩省,即位於河北的臨漳縣和河南安陽縣境內,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在鄴城發生過數次著名的大戰,比如在北周、北齊和三國時期都曾在這兒鏖戰過。唐朝在平定安史叛軍中的這次戰役應是最著名的鄴城之戰了,因為作戰雙方先後投入總兵力達30多萬,可謂空前絕後。下面咱們先大概回顧一下這次戰役的過程。

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史思明5萬人

一、唐朝屢失平叛良機

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之後,叛軍曾一度群龍無首,陷入頹勢。公元757年十月,安慶緒在陝郡之戰中被郭子儀戰敗後,放棄洛陽,僅率1300人逃往鄴城。於是唐軍很快收復洛陽,並派軍收復了河南的一些重鎮,比如沁陽、開封等地;而此時叛軍的重要將領史思明也剛在太原之戰中被李光弼大敗,還沒有恢復元氣。在此大好形勢下,唐朝本該乘勝追擊,一鼓作氣,拿下安慶緒,那麼安史之亂將會提前結束。但此時唐朝廷卻放慢了平叛的節奏。原因是唐肅宗李亨急於迎太上皇李隆基回長安,唐軍就沒有及時清理和追擊叛軍,導致安慶緒在鄴城有了喘息之機。

安慶緒重整旗鼓,在河北趁機補充兵馬;同時其麾下的蔡希德自上黨 (今山西長治)、田承嗣自穎(今河南許昌)、武令殉自南陽(今鄧州),各率所部人馬至鄴城會合,這樣安慶緒很快又糾集了6萬軍隊,準備捲土重來。

儘管安慶緒很快糾集了6萬大軍,但想跟唐軍抗衡,也是很困難的。此時,唐朝若抓住機會攻擊安慶緒,仍有很大勝算。因為還有個有利的因素是,此時叛軍的另一大勢力史思明部跟安慶緒不和,當安慶緒在河北召集舊部時,史思明並沒有響應。因為他雖然是安祿山最重要的將領,但卻並不對其子安慶緒買賬,所以當安祿山死後,安慶緒繼位稱帝,史思明並不擁護,他也有奪取天下的野心。但史思明跟安祿山一樣狡猾,他此時還沒有完全的把握消滅安慶緒取而代之,同時又忌憚唐朝的平叛勢力,所以當安慶緒陷入頹勢,撤兵鄴城之時,他不但不響應,還耍了另一花招,就是假裝投降唐朝。

史思明降唐很明顯是緩兵之計。因為他看到之前郭子儀對安慶緒叛軍的打擊實在太過凌厲,他自己也曾在太原被李光弼打得找不著北,所以他感覺此時取代安慶緒稱帝時機不成熟,為了保存實力,就在757年十二月,他以其所領13郡及 8萬軍隊降唐。果然騙過朝廷,唐肅宗封他為歸義王,任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等職,仍然大權在握。

所以此時朝廷若抓住時機討伐安慶緒(史思明剛降唐,裝也得裝,不會輕易出兵助安慶緒),很容易解決掉安慶緒。可是朝廷再度猶豫,失去戰機。結果半年後之後,史思明見時機比較成熟了,就撕掉偽裝,再度叛唐。可此時,唐朝卻突然驚醒,發現了叛軍的壯大,眼看局勢難以控制,於是決定興師動眾,對安慶緒發動總攻。

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史思明5萬人

二、鄴城大戰,唐軍慘敗

758年九月,唐肅宗命郭子儀、李光弼、魯靈、李奧、許叔冀、李嗣業、季廣探、崔光遠、王思禮等九節度使及平盧兵馬使董秦,共領步騎兵20多萬大軍北進討伐安慶緒。

十月,郭子儀、崔光遠等部先後北渡黃河,並同李嗣業部會合攻打衛州(今河南衛輝),大敗安慶緒親率的7萬大軍,功克衛州;接著唐軍趁勢追擊,在鄴城西南愁思岡再敗安軍,先後共斬其3萬餘人。唐軍開局打得漂亮。安慶緒無奈,退回鄴城。

唐軍大力圍攻鄴城。此時的安慶緒兵力喪失大半,他一面守城,一面派人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遂率13萬大軍前來救援。但狡猾的史思明並不盡力,他只是先派李歸仁率兵1萬進駐滌陽(今河北磁縣),與鄴城遙為聲援;然後他兵分三路,於十二月,擊敗唐軍崔光遠部,奪佔魏州;然後他便按兵不動,觀望事態的發展。不過他並沒有真的啥事不幹,就在那兒看打仗,而是悄悄地在唐軍側翼形成了反包圍。此時史思明大軍距鄴城還有60裡遠。

唐軍圍攻鄴城數月不下,於是北引河水灌城,致使城中水深數尺,一片汪洋。後來城中糧盡,連老鼠都被捉盡吃光,叛軍還掏土牆的碎麥秸,洗馬糞中的草屑餵馬等,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現象,但仍然頑抗,不肯投降。最後安慶緒見形勢危急,又感到史思明是故意拖延,不想盡力,無奈之下,他派部將安太清將他的大燕皇帝的玉璽送給史思明,答應自己讓出帝位給對方,請求他趕緊來解鄴城之圍。史思明這次決定傾力相助安慶緒。

接著史思明便率大軍急趨鄴城,與唐軍在鄴城之北相遇。此時唐朝大軍面對跟叛軍決戰的機會,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不過唐軍顯然更具實力,號稱60萬大軍,儘管是嚇唬對方的,但20萬人卻是不折不扣的。此戰,唐軍有郭子儀、李光弼等名帥指揮,還有李嗣業等猛將參戰,似乎勝券在握。但仍是失敗了。而且當時史思明還沒有完全發力,他只派了5萬人對付唐軍,唐軍為什麼還是失敗了呢?

鄴城之戰前後拖了數月之久,真正的決戰到了次年,即759年的春天了。這時唐軍已經圍攻鄴城4個月了。此時史思明開始正式投入戰鬥,他先派精騎五百截斷唐軍糧道,然後親率5萬精兵與唐軍展開決戰。雙方對陣於鄴城之北,唐軍先由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靈等部,與史思明開戰。雙方經過一番激戰,都傷亡甚重。正不分勝負之時,郭子儀率軍又到,但他還未及列陣,突然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交戰雙方均驚慌失措。

唐軍紛紛向南奔逃,一發不可收拾,人馬互相踐踏,屍橫遍地,輜械滿路。史思明軍則轉危為安,並白白得到唐軍糧食幾十萬石。此戰,唐軍死傷慘重。後來死亡的將士屍體被埋葬在鄴城北一個長5 裡的大坑裡,後被命名為“萬人冢”。

三、鄴城之敗的原因,宦官魚朝恩是否應負首責?

鄴城之戰,唐軍兵多將廣,相對於史思明叛軍,有明顯的優勢,但為何遭致慘敗?其一是天災。雙方激戰時,突然颳了一場暴風,不管多厲害的將軍和士兵,面對天災也難以發揮出自己的實力。比如後來元朝時忽必烈的10萬大軍攻伐日本,就曾被巨大的颱風所滅。

但是天災是對於雙方的,大風不是隻刮唐軍,而為何唐軍慘敗,而史思明軍卻損失很小甚至獲勝?所以大風這不是唐軍失敗的根本理由。失敗還是人為的原因。大風來臨,唐軍的撤退沒有章法,一潰千里,遭致自相踐踏,為何出現這種局面,還是因為各路人馬指揮的問題。

第二是戰略上的失誤。鄴城之戰,唐軍佔有兵力上的很大優勢,這場戰鬥本該速戰速決,但卻拖了數月之久。而唐軍是攻方,敵軍是守方。戰爭講究一鼓作氣,時間拖得越長,其實對於攻方越不利,唐軍被拖了數月,士兵的精氣神和戰鬥力已經大打折扣。

事實上在759年正月時,唐軍就有一次扭轉戰局的機會。當時唐軍久攻鄴城不下,史思明攻下魏州時還在猶豫觀望,他不想盡力援助安慶緒。這時,久經沙場、足智多謀的李光弼提出了唐軍的戰略規劃。他說,“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我懈惰,而以精銳掩吾不備也。請與朔方軍同逼魏城,求與之戰,彼懲嘉山之敗,必不敢輕出。得曠引久,則鄴城必拔矣。慶緒已死,彼則無辭以用其眾也。”

按照李光弼分析,史思明按兵不動意在麻痺唐軍,企圖乘隙襲擊。所以他建議自己同郭子儀兩部精銳分兵魏州,迫史思明出戰。史思明鑑於嘉山之敗(當時史思明曾慘敗於郭子儀、李光弼),必不敢戰;況且,當時因為史思明處於觀望態度,作戰並不堅決,所以唐軍若對之進行突然攻擊,打敗他的可能性非常大;還有,當時史思明大軍距鄴城還比較遠,有60里路,如果在60裡外阻擋史思明大軍,就算不能取勝,與之相持,那麼安慶緒怎麼著也死定了。這樣,安慶緒一被解決,也解除了唐軍腹背受敵的危險,再合兵一處專對史思明,一舉拿下還有什麼疑問?

應該說李光弼的建議非常正確,可謂一妙招,與當年李世民虎牢一戰破竇建德、王世充兩軍有異曲同工之妙,當時也是王世充被圍,竇建德去解救的。

但李光弼的建議沒有被採納。為何?這就是此戰失利的第三個原因,即唐軍統帥人選的問題。當時唐軍並不是郭子儀或李光弼等人說了算,當時唐軍沒有設元帥一職,卻設置了一個所謂的“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這個職位相當於監軍,是唐軍的最高指揮官,最高的“統帥”,任此職的是魚朝恩,他是個宦官,而他卻不懂軍事。所以當時諸將畏首畏尾,行動並不一致。諸將之中,只有北庭行營節度使李嗣業表現突出,他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立功不小,但卻不幸中箭而死。

魚朝恩不採取李光弼的建議,於是唐軍繼續錯誤的戰略,愚蠢地繼續圍困鄴城,從而為慘敗埋下了伏筆。

那麼為何唐朝讓一個不懂軍事的宦官當監軍?朝廷弱智啊,有郭子儀、李光弼等那麼多久經沙場的將帥不用,卻重用一宦官?那麼魚朝恩又是誰?他有什麼本事來當這個20萬大軍的監軍?這就涉及到第四個原因,即朝廷的原因。

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史思明5萬人

魚朝恩(722—770),瀘州(今四川瀘縣)人。他本是宮中的一名宦官,他於天寶末年,進入內侍省,開始“干政”。後來他頗受唐肅宗李亨的寵信,是在唐肅宗當政時被重用的。此人也是囂張跋扈,仗著皇帝的寵信,為所欲為。史載魚朝恩曾數次攻擊郭子儀,招致郭子儀被罷兵權。

《舊唐書》記載道:“上以子儀、光弼皆元勳,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觀軍容之名自此始。”朝廷不讓郭子儀或李光弼擔任元帥的藉口是,二人“難相統屬”,二人都是功勳卓著,難以相容,就是互不服氣,所以不讓他倆當元帥;而這兩個人不當元帥,其他人更沒有資格了,所以就讓一宦官來當老大了。這簡直不可思議。

其實朝廷不讓郭子儀等當元帥的內在原因是,唐肅宗經過安史之亂,對各地節度使、軍事將領已經非常忌憚和不信任,害怕他們位高權重,仿效安祿山謀反。所以,故意不設元帥,令各路節度使互不相屬,相互牽制。而大太監魚朝恩是皇帝的心腹,皇家信得過的人,故安排此人總攬大權,監視各軍。

史思明在外圍虎視眈眈,魚朝恩又力主不與史思明交戰,只對準安慶緒,這就迫使唐軍必須要儘快攻破鄴城。然而,安慶緒自洛陽退守鄴城已經一年,他準備充分,鄴城也是壁壘險固,想攻克,談何容易!

安慶緒打定了死守鄴城的注意。唐軍因無統帥,各節度使互相觀望,指揮不一,步調不諧。將士們因為對鄴城久攻不下,早產生了厭倦、懈怠情緒。在戰事膠著之際,九節度使之一,猛將李嗣業因親自率部攻城,中箭身死,令唐軍士氣愈加低落。

這一切都在坐山觀虎的狡猾的史思明預料之中。看到決戰時機已經成熟,史思明果斷決定出擊。唐軍被迫以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鎮節度使同史思明決戰。而這時的唐軍似乎已經陷入被動,史思明倒成了主動方。史思明率精兵5萬出戰,似乎是故意的,他把大軍藏了起來,唐軍以為他只帶了小股部隊,於是各部兵馬都有點大意。結果雙方一交戰,唐軍以疲兵對精銳,儘管數量上優於對方,但並未佔到絲毫便宜。雙方傷亡都很重,唐軍的節度使魯炅還中箭受傷,所部潰敗。於是郭子儀率軍增援,於是就起風了。

結果雙方撤軍。但唐軍因師老兵疲,早已軍無鬥志,而且各部指揮不一,這一退竟不可收拾。安慶緒見戰機已到,乃率軍傾巢殺出;史思明亦反身殺回,兩軍夾擊之下,唐軍焉能不敗?隨後,郭子儀退保洛陽,其所部戰馬萬匹,只剩3000,甲杖10萬,也幾乎全部丟棄。其他節度使也各自潰歸本鎮,僅李光弼、王思禮兩軍損失較小,全師而退。

縱觀整個鄴城之戰,失敗原因眾多,但根本的還是統帥的問題,而宦官魚朝恩的指揮當然要負重責,但根本還是朝廷的原因。

四、鄴城之戰帶來的嚴重後果

鄴城大戰帶來的後果非常嚴重。此戰之後,叛軍聲威大震,史思明把已經快要熄滅的叛亂之火又再度燒旺,並且徹底激活了他稱帝奪取天下之志。

對於唐朝來說,鄴城之戰的負面影響更為深遠。首先,此戰令唐軍損失巨大,不管是人力兵力還是軍械輜重的損失都十分慘重,大大延長了平定安史叛軍的過程。從而大大損耗了大唐的國力。

平叛安史之亂最慘一戰:郭子儀等20萬大軍不敵史思明5萬人

更重要的是,此戰的失敗,並沒有讓朝廷意識到宦官掌權的弊病,因為魚朝恩把此戰的失利推到郭子儀身上,並且他使郭子儀曾一度被免職,失去軍權;此後魚朝恩繼續當監軍;而接替郭子儀主持平叛的李光弼亦在魚朝恩的威脅下,備受猜忌,抑鬱而終。而且魚朝恩的得勢,使宦官專權的局面開始在唐朝徹底形成。鄴城之戰,不僅大大推遲了唐朝平叛安史的進程,而且對大唐來說,已埋下了衰退甚至亡國的禍根。(文/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