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國學 孔子 論語 子路 國學院網 國學院網 2017-09-13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孔子的教育思想,穿越千年,在今天仍非常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和借鑑。

1

教育的目的是喚醒

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論語·子罕》

孔子並不認為自己什麼都懂,相反,他認為自己在很多方面是無知的。他是通過一步步追問,明白別人問的問題,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再告訴他。

孔子認為,問題的解決之道其實就在問問題的人心中,只是還沒有清晰地呈現出來,孔子是在幫他做分析,使答案呈現出來。

這就啟示我們,教育不是老師把一個現成的答案塞給學生,而是啟發學生自己找出答案。

不是老師有一個寶藏,強行塞給學生,而是發掘出學生自己內在的寶藏。

教師的任務是通過觸及學生的靈魂來喚醒學生的良知良能,進而激發出學生巨大的潛能,從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2

教育要因材施教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

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

——《論語·先進》

子路和冉有雖然問了同樣的問題,卻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這個回答是建立在不同學生迥異的個性基礎上的。

既然教育的目的是喚醒,那就一定要注意採用個性化的喚醒方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在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提出了“因材施教”的理念。

那麼,如何認識學生的“材”呢?

第一,是“聽其言”。這是瞭解學生的重要途徑,因為“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主動地和學生促膝談心,以便更深入地瞭解他們,這在《論語》中不乏其例: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

通過侍坐,召集學生集體談話來達到對學生的深入瞭解。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第二,是“觀其行”。也就是教師全面細緻地觀察學生的行動。

闕黨童子將命。或問之曰:“益者與?”子曰:“吾見其居於位也,見其與先生並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論語·憲問》)

當闕黨有個兒童來向孔子傳信時,有人問孔子這個孩子是否是一個要求上進的人。孔子說:“我看到他站在成年人才應該站的位置上,看到他跟前輩長者並肩行走,不像是想通過學習使自己上進的人,而是急於成名的人。”

孔子通過一個人的行走坐姿這種極為簡單的行為來了解發現人的品行,可謂細緻入微。

學校不是工廠,不是生產批量、標準化商品的地方;學校是花園,要根據各種花草的特性施肥澆水。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專注於每一名學生的“特殊性”,值得當今每一名老師學習、實踐。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3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

孔子認為,一個人首先要能做到孝悌、謹信、愛眾、親仁,然後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他把“為學”與“為人”等同起來了,並且把一個人的品德教育放在知識教育之前。即明確了這樣一個理念: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

教育的目的是讓每一個人都有道德,然後能發揮自己的特長,掌握一定的才能,成為一個有品德、有知識、有智慧的人。

當今社會,很多人把物質財富的多寡作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卻忽視了物質財富的富足彌補不了精神世界的缺憾。

在信息大爆炸的網絡時代,尤其要注重學生心靈的成長,讓其內心豐富充盈,這樣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和現實意義。

孔子是中華文明甚至是世界文明中熠熠生輝的一枚精神符號,他的許多言行是留給後世彌足珍貴的教育財富。

(國學院網——以人為本,知行合一)

孔子的教育智慧,勝過1000堂好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