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國家地理旅行攝影大賽揭曉,來自重慶的攝影師儲衛民(Thomas Chu)不僅拿下了城市組一等獎,更擊敗了自然組、人物組的頭名選手,將全球總冠軍收入囊中。

消息公佈後,《國家地理》圍繞獲獎作品的拍攝故事做了長篇創作談,澎湃-私家地理也找到這位愛旅行、愛攝影的“90後”,請他分享自己的成長曆練,談一談旅途的見聞,還有拍出好照片的竅門。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愛旅行、愛攝影的儲衛民

澎湃新聞:你在重慶出生長大,大學二年級去德國交流,當時具體學什麼專業?有利用那段海外學習時光,四處旅行嗎?

儲衛民:我大學專業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攝影是一直以來的愛好。當時去歐洲是第一次去長途旅行,也是第一次體驗戶外旅行。記得去國王湖的時候是冬天,很深的積雪,我那時沒有任何的戶外裝備,穿著一條牛仔褲,一雙普通的鞋子,揹著一個書包就去那邊徒步,景色非常震撼,可我的腳都溼透了。然後我在阿爾卑斯山看見當地很多人,從學步的孩童到六、七十歲的老先生老太太,他們都在戶外徒步。那種氛圍讓我很感動,走進自然已經是融入他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激發了我對戶外和旅行的熱情。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阿爾卑斯山徒步

澎湃新聞:你回國後並沒有馬上走職業攝影道路,還當過全職軟件工程師,那三年裡,你的攝影生活是怎樣的?

儲衛民:那段時候,我下班到家、週末休息就會鑽研攝影技術,在網上找各類教程,也買了許多專業參考書,自己慢慢會發一些照片到網上,逐漸去積累自己的知名度以及合作的資源。每次年假,我就計劃去一些“非熱門”國家或地區,比如說巴基斯坦,印尼等地拍攝,積累自己作品集。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巴基斯坦冰川徒步

澎湃新聞:積累這些作品的同時,你也慢慢摸索出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拍攝題材吧?

儲衛民:嗯,我自己的主要拍攝以雪山極地為代表的戶外自然景觀為多,以及景觀中的人,包括當地人以及外來的探險者。我自己喜歡一種個人化的、個性化的創作方式,就是一個人去那些少有問津的地方,去挖掘大家不太關注到的一些題材。或者說,即使去一些比較大眾的景點,我也會嘗試一些不同的構圖,不同的天氣,或者說不同的後期調色。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意大利多洛米蒂山區的小屋

澎湃新聞:此次得獎作品攝於格陵蘭,在創作談裡,你分享了三赴格陵蘭的經歷。2017年8月,第一次就去無人灣,2018年秋,走訪格陵蘭南部,2019年3月探索格陵蘭社區,這份勇氣和體力令人欽佩。在這樣高強度的極地環境拍攝中,你覺得最挑戰的是什麼?能簡單介紹一下你每次出行前如何做拍攝計劃嗎?

儲衛民:當地的寒冷是格陵蘭拍攝給人最大的挑戰,因為當地平均氣溫都是零下20度到零下30度,經常會有30公里甚至40公里每小時的大風,如果風颳在臉上的話,風寒指數可能是零下四五十度,特別是去外面站一會兒,可能站個一個小時,那基本上全身都要凍透了。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暴風雪中的伊盧利薩特小鎮

所以為了提高拍攝效率,提前半年甚至提前幾個月就要開始做拍攝計劃。每次出去之前,我都會先在網上搜尋當地的簡單資料,比如瀏覽一下其他攝影師的成片,普通遊客又拍了哪些地點,然後當地人又上傳了哪些資料。社交媒體時代,很多人會上傳生活場景,這些畫面可能不受廣泛關注,但也蘊含了很多新的拍攝機會。我也會使用谷歌地球,以及一些天文軟件和潮汐軟件等等,進行一些更詳細的規劃。

澎湃新聞:冰天雪地裡,你怎麼拍都不滿意的時候,如何應對這種失落感?

儲衛民:拍攝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會特別失落,因為剛開始可能你對這個小鎮並不是特別瞭解,所以說需要充分踩點、與當地人深入溝通,以及做一些計劃。隨著你對這個小鎮慢慢理解的深入,以及等到一些更好的光線,那麼自然而然地就會創造出更好的作品,所以說,我也是在Upernavik小鎮留了充足的等待時間。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無人機夜景長曝光下的Upernavik小鎮

澎湃新聞:聽說你在那裡呆了一週,除了決定性的那一張作品,你還看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場面?

儲衛民:這裡是一個非常安靜祥和的地方,讓我感到非常意外的是,這個小鎮吸引了很多外來的移民,有丹麥的,甚至還有菲律賓的。他們都是被這裡與世隔絕的環境所吸引。我拍攝了很多他們生活的場景,像漁民捕鯨,捕撈之後他們會把鯨魚切成小段,然後分給小鎮的居民。小鎮的核心是醫院和學校,學校會定期的組織一些活動,比如我正好就遇到了他們組織一個堆雪人的活動,然後每個家庭的都到小鎮裡面堆一個雪人,還有評委來進行評分。人與動物在冰天雪地裡的互動也是很有趣的一部分。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小鎮冰天雪地裡“汪星人”拉雪橇

澎湃新聞:從你的作品裡,我們能感受到一種“氣氛”,是氣候、環境、色彩,和人們活動相互平衡的感覺。除了對現場光影的琢磨,後期處理上你花了什麼功夫?

儲衛民:其實後期處理上,氣氛的渲染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由畫面的內容、構圖,影調和色彩共同來決定的,所以我在後期之前會思考這一張照片到底是要營造一種比較歡快的氣氛,是壓抑,還是柔和,然後再針對不同的氛圍去做有針對性的後期調色處理。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雪後的Upernavik小鎮黃昏

澎湃新聞:聽說你經常用無人機來探尋情報,能介紹一下對拍攝點選擇的竅門和經驗嗎?

儲衛民:以拍攝地來看,比如說一個地標性的區域,一定會有當地建築,那它就是可能的拍攝點。以拍攝需求來看,我很多照片都在拍攝與世隔絕的氛圍,那就需要乾淨、簡單的背景,不能一堆房子在一起,所以我就去尋找雪山和大海,然後周邊不能有其他很密集的房子。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無人機“情報圖”

在選擇拍攝點的時候,前期要有思路和規劃,自然而然你就會知道哪些地方是更好的,哪些地方是不那麼符合要求的。除此以外,我也會對構圖、色彩、層次感進行一個綜合的考量,來形成最終的角度。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無人機航拍冰山,只有從空中才能看到巨大的冰山底座

澎湃新聞:今年下半年的拍攝計劃除了格陵蘭,會有中國本土的部分嗎?會去哪裡?

儲衛民:我從小在山清水秀的重慶長大,對巴蜀川渝的山水自然很有親切感。今年下半年會去四川的貢嘎山和四姑娘山區進行拍攝,約了國外的知名攝影師共同創作,來給國外的攝影愛好者和普通遊客推廣中國的美麗山川。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貢嘎山舊照

澎湃新聞:能分享一下此次獲得國家地理大獎後,給你帶來怎樣的變化嗎?以及那筆豐厚的獎金,你有什麼打算?

儲衛民:得獎後讓我感到了國家地理的大獎的影響力,除了媒體報道,也獲得了一些商業合作邀請。同時,有了這份專業的認可,增加了我的自信,更激勵自己投入未來更多挑戰。獎金的話,我還沒收到,不過收到之後會先存起來,以後策劃新的拍攝項目以及旅行的時候來進行使用。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得獎作品《格陵蘭的冬天》社交網絡版本

澎湃新聞:最近你在自己的公眾號“Thomas看看世界”上推出了一篇如何參與攝影比賽的文章,談了甄別比賽、參賽流程等細節,很有啟發性。能簡單回顧一下你自己如何參加國家地理比賽?

儲衛民:2012年開始,我就開始參加國家地理的攝影比賽了,然後12年以及16年分別都有獲得一個入圍獎,但沒有得過大獎。我覺得每年都參與的話,其實也是逼迫自己去做一個總結的過程,去看自己過去一年中拍的最好的、最有特點的照片是什麼樣的。然後每一次翻看舊照,其實也可以看到變化的。無論是照片的完成度還是畫面感、創新程度來說,都有提升。而且隨著你參與次數增多,你對其他獲獎作品的分析,也可以慢慢理清比賽的調性,知道你的哪些照片投上去不太可能獲獎。比如國家地理的比賽是帶有對自然地理類的探險文化初衷,所以這次投稿的照片,都是具有當地的地理特徵,而且有文化背景以及決定性瞬間,更加符合國家地理的調性。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2012入圍作品 奧地利哈爾施塔特小鎮的雨後傍晚

對話儲衛民: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大賽全球總冠軍的90後

2016入圍照片 緬甸蒲甘清晨,從熱氣球眺望佛塔

澎湃新聞:隨著設備不斷更新,網絡互通,要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攝影師,依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你覺得在全球化影響下,攝影師應當要有哪些必備才能?

儲衛民:我覺得攝影師的話首先是要有個性,不能人云亦云,別人去拍哪兒怎麼拍,自己也跟著去簡單的模仿。現在是一個同質化的時代,如果我們沒有自己的特色,拍出來的照片也是沒有靈魂的。當然攝影師也需要去發掘大家比較關注的,或有可能關心的一個點,從而作品才會引起共鳴,產生更大的社會影響力。然後也需要一些運營、甚至營銷的技巧,因為現在很多攝影師都是自由攝影師,可能沒有文字、策劃團隊去合作,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攝影師一個人去完成,這也是對攝影師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澎湃新聞:當攝影已經成為你的職業時,你評判一張好照片的標準是什麼?你對自己有什麼期待?

儲衛民:“好”的看點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內容、色彩、幾何結構、影調,有的因為創意或者幽默感。我個人認為,一張照片必須在當下同質化的“讀圖時代”脫穎而出先吸引你,然後通過內容和形式去影響你,如果這張照片還可以甚至給人一些啟迪,讓人瞭解到一些不同的東西,引發觀看者的思考,繼而改變他/她的生活狀態,我就覺得非常好了。當攝影成為職業的話,應該通過攝影去發聲,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到世界的多樣性,嘗試改變自己的固有觀點,甚至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和社會,讓世界更加美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