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趙孟頫 蘭亭序 書法 王羲之 鍾繇 晉書 千年蘭亭 2019-08-20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原因就在於這話出自精於筆法的大書家趙孟頫之口。他不會說違反常識的話。這認識不錯,問題則在我們能否有正確的理解。

可以暫不考慮這些話是誰說的,只注意從總體看,這些話是怎麼說的(它分明不是孤立的一兩句話,而是一段話中的兩句)?是在什麼場合、針對什麼情況、什麼問題講的?

這段話是趙孟頫看到《蘭亭序》的唐人摹本有所感識,跋在其後的,是他反覆觀賞該帖後,產生了極大的感佩之情寫出的,即所有這些話是《蘭亭序》引出的,是針對《蘭亭序》而發的。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趙孟頫就是認為右軍筆法是最美的,右軍筆法應該是“千古不易”、值得後代學書人永遠效法的。正如明人項穆所說:“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但是,從結字來看,王書的結字和前人比較,已有所變化,已形成其不同於前人的風格。後人學王,在結字上也有所變化,所以趙說“結字因時相傳”。也就是說,在結字上,王羲之繼承前人,又有自己的面目,後之學者也應該如此;不過其用筆所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千古不能更易的典範。“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王羲之創造的用筆之法具有典範性而言,根本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用筆的原理“千古不易”。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原因就在於這話出自精於筆法的大書家趙孟頫之口。他不會說違反常識的話。這認識不錯,問題則在我們能否有正確的理解。

可以暫不考慮這些話是誰說的,只注意從總體看,這些話是怎麼說的(它分明不是孤立的一兩句話,而是一段話中的兩句)?是在什麼場合、針對什麼情況、什麼問題講的?

這段話是趙孟頫看到《蘭亭序》的唐人摹本有所感識,跋在其後的,是他反覆觀賞該帖後,產生了極大的感佩之情寫出的,即所有這些話是《蘭亭序》引出的,是針對《蘭亭序》而發的。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趙孟頫就是認為右軍筆法是最美的,右軍筆法應該是“千古不易”、值得後代學書人永遠效法的。正如明人項穆所說:“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但是,從結字來看,王書的結字和前人比較,已有所變化,已形成其不同於前人的風格。後人學王,在結字上也有所變化,所以趙說“結字因時相傳”。也就是說,在結字上,王羲之繼承前人,又有自己的面目,後之學者也應該如此;不過其用筆所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千古不能更易的典範。“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王羲之創造的用筆之法具有典範性而言,根本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用筆的原理“千古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是不是我的主觀臆測呢?不。下面我們來看這段原文,並作實事求是地理解。

法書(在這裡不是指經典的、可以效法的書法。“法”在這裡是及物動詞,意思是效法、學習)。“法書”的意思是學習書法”,具體是指學習《蘭亭序》。

怎麼學?首要注意什麼?趙稱:“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首要的是學用筆,結字也要下功夫。一一為什麼呢?

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從《蘭亭序》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繼承了前人的結字原則,卻沒有如燈取影地學仿前人結字形勢,他有自己的變化。但是其用筆的經驗方法(對於後之學書者來說),卻是千百年後也要作為典範、不能更易的。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原因就在於這話出自精於筆法的大書家趙孟頫之口。他不會說違反常識的話。這認識不錯,問題則在我們能否有正確的理解。

可以暫不考慮這些話是誰說的,只注意從總體看,這些話是怎麼說的(它分明不是孤立的一兩句話,而是一段話中的兩句)?是在什麼場合、針對什麼情況、什麼問題講的?

這段話是趙孟頫看到《蘭亭序》的唐人摹本有所感識,跋在其後的,是他反覆觀賞該帖後,產生了極大的感佩之情寫出的,即所有這些話是《蘭亭序》引出的,是針對《蘭亭序》而發的。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趙孟頫就是認為右軍筆法是最美的,右軍筆法應該是“千古不易”、值得後代學書人永遠效法的。正如明人項穆所說:“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但是,從結字來看,王書的結字和前人比較,已有所變化,已形成其不同於前人的風格。後人學王,在結字上也有所變化,所以趙說“結字因時相傳”。也就是說,在結字上,王羲之繼承前人,又有自己的面目,後之學者也應該如此;不過其用筆所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千古不能更易的典範。“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王羲之創造的用筆之法具有典範性而言,根本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用筆的原理“千古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是不是我的主觀臆測呢?不。下面我們來看這段原文,並作實事求是地理解。

法書(在這裡不是指經典的、可以效法的書法。“法”在這裡是及物動詞,意思是效法、學習)。“法書”的意思是學習書法”,具體是指學習《蘭亭序》。

怎麼學?首要注意什麼?趙稱:“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首要的是學用筆,結字也要下功夫。一一為什麼呢?

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從《蘭亭序》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繼承了前人的結字原則,卻沒有如燈取影地學仿前人結字形勢,他有自己的變化。但是其用筆的經驗方法(對於後之學書者來說),卻是千百年後也要作為典範、不能更易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就是趙的見識,這就是這段跋文的核心內容。

右軍字勢,古法一変。右軍結字形勢,沒有死死地依照前人,他將古人結字之法変了。而且變得好:“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自有王書以來,直到如今,學書人都以他為師,都效法它。

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齊、樑時期的書家,結字並非不高古,而是缺少俊秀之氣。

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這又取決於書者的精神修養。不過,右軍之法終究是不能不講求。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原因就在於這話出自精於筆法的大書家趙孟頫之口。他不會說違反常識的話。這認識不錯,問題則在我們能否有正確的理解。

可以暫不考慮這些話是誰說的,只注意從總體看,這些話是怎麼說的(它分明不是孤立的一兩句話,而是一段話中的兩句)?是在什麼場合、針對什麼情況、什麼問題講的?

這段話是趙孟頫看到《蘭亭序》的唐人摹本有所感識,跋在其後的,是他反覆觀賞該帖後,產生了極大的感佩之情寫出的,即所有這些話是《蘭亭序》引出的,是針對《蘭亭序》而發的。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趙孟頫就是認為右軍筆法是最美的,右軍筆法應該是“千古不易”、值得後代學書人永遠效法的。正如明人項穆所說:“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但是,從結字來看,王書的結字和前人比較,已有所變化,已形成其不同於前人的風格。後人學王,在結字上也有所變化,所以趙說“結字因時相傳”。也就是說,在結字上,王羲之繼承前人,又有自己的面目,後之學者也應該如此;不過其用筆所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千古不能更易的典範。“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王羲之創造的用筆之法具有典範性而言,根本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用筆的原理“千古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是不是我的主觀臆測呢?不。下面我們來看這段原文,並作實事求是地理解。

法書(在這裡不是指經典的、可以效法的書法。“法”在這裡是及物動詞,意思是效法、學習)。“法書”的意思是學習書法”,具體是指學習《蘭亭序》。

怎麼學?首要注意什麼?趙稱:“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首要的是學用筆,結字也要下功夫。一一為什麼呢?

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從《蘭亭序》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繼承了前人的結字原則,卻沒有如燈取影地學仿前人結字形勢,他有自己的變化。但是其用筆的經驗方法(對於後之學書者來說),卻是千百年後也要作為典範、不能更易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就是趙的見識,這就是這段跋文的核心內容。

右軍字勢,古法一変。右軍結字形勢,沒有死死地依照前人,他將古人結字之法変了。而且變得好:“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自有王書以來,直到如今,學書人都以他為師,都效法它。

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齊、樑時期的書家,結字並非不高古,而是缺少俊秀之氣。

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這又取決於書者的精神修養。不過,右軍之法終究是不能不講求。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就是這段話的基本意思。這些話說明,趙孟頫不是在一般情況下講結字和用筆之理,而是在反覆觀賞了《蘭亭序》摹本之後,就其結字、用筆講體會、感受。個人在特定情況下,針對特定的問題所講的話,放在一般情況下,作一般的理解,就是另一回事了。

趙孟頫的這種感識,從其書法可以得到充分印證。他不僅是晉書的崇拜者,而且是右軍筆法精妙入微的把握者。讚賞趙書的人對他宗晉法王的推崇自不必說,從氣節上極力鄙趙的人,也不能否認其書“溫潤閒雅,接右軍正脈之傳”。今天我們平心靜氣看趙書,也不能不承認這一點,這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他的兩句話也大有好處。

可惜有些人硬把這兩句從整段跋語中抽出來,只從一般意思上理解,實際就是斷章取義,完全不是趙的本意了。

"

文/陳方既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中有這麼一段話:

法書,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對這段話的理解,歷來存有歧義。歧義主要集中在“用筆千古不易”一說。

有人認為:此處所稱“用筆”,是指用筆的具體方法。趙氏認為用筆的具體方法是“千古不易”的。

有人反對這種理解,理由是:哪有“千古不易”的用筆方法?有“蔡邕筆法”、“鍾繇筆法”、“二王筆法”之稱,就說明他們的筆法不同,說明筆法是有變易的。連趙孟頫也說“右軍字勢,古法一變”。筆法極為精熟的趙孟頫,不能說這一點都不懂,見到王書“古法一變”,還說“筆法千古不易”,不合常理。趙在這裡,分明是說用筆的基本原理“不易”,而不是說具體筆法“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有人說:這樣理解也未必正確。趙的這句話,與上句是並句,講的兩個問題,一是用筆,一是結字。如果“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用筆原理講的,“結字因時相傳”,不也是“千古不易”的原理?為什麼只稱“用筆(原理)千古不易”,而不稱“結字(原理)千古不易”,卻要說它“因時相傳”呢?

持此說者又不能解釋了。

問題並沒有令人信服地解決,就擱在那兒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原因就在於這話出自精於筆法的大書家趙孟頫之口。他不會說違反常識的話。這認識不錯,問題則在我們能否有正確的理解。

可以暫不考慮這些話是誰說的,只注意從總體看,這些話是怎麼說的(它分明不是孤立的一兩句話,而是一段話中的兩句)?是在什麼場合、針對什麼情況、什麼問題講的?

這段話是趙孟頫看到《蘭亭序》的唐人摹本有所感識,跋在其後的,是他反覆觀賞該帖後,產生了極大的感佩之情寫出的,即所有這些話是《蘭亭序》引出的,是針對《蘭亭序》而發的。無論我們怎樣認識,趙孟頫就是認為右軍筆法是最美的,右軍筆法應該是“千古不易”、值得後代學書人永遠效法的。正如明人項穆所說:“書不入晉,固非上流,法不宗王,詎稱逸品?”但是,從結字來看,王書的結字和前人比較,已有所變化,已形成其不同於前人的風格。後人學王,在結字上也有所變化,所以趙說“結字因時相傳”。也就是說,在結字上,王羲之繼承前人,又有自己的面目,後之學者也應該如此;不過其用筆所取得的成就,卻成為千古不能更易的典範。“用筆幹古不易”是就王羲之創造的用筆之法具有典範性而言,根本不是從一般意義上講用筆的原理“千古不易”。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是不是我的主觀臆測呢?不。下面我們來看這段原文,並作實事求是地理解。

法書(在這裡不是指經典的、可以效法的書法。“法”在這裡是及物動詞,意思是效法、學習)。“法書”的意思是學習書法”,具體是指學習《蘭亭序》。

怎麼學?首要注意什麼?趙稱:“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首要的是學用筆,結字也要下功夫。一一為什麼呢?

蓋結字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從《蘭亭序》就可以看到:王羲之繼承了前人的結字原則,卻沒有如燈取影地學仿前人結字形勢,他有自己的變化。但是其用筆的經驗方法(對於後之學書者來說),卻是千百年後也要作為典範、不能更易的。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就是趙的見識,這就是這段跋文的核心內容。

右軍字勢,古法一変。右軍結字形勢,沒有死死地依照前人,他將古人結字之法変了。而且變得好:“其雄秀之氣,出自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自有王書以來,直到如今,學書人都以他為師,都效法它。

齊、樑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齊、樑時期的書家,結字並非不高古,而是缺少俊秀之氣。

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這又取決於書者的精神修養。不過,右軍之法終究是不能不講求。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這就是這段話的基本意思。這些話說明,趙孟頫不是在一般情況下講結字和用筆之理,而是在反覆觀賞了《蘭亭序》摹本之後,就其結字、用筆講體會、感受。個人在特定情況下,針對特定的問題所講的話,放在一般情況下,作一般的理解,就是另一回事了。

趙孟頫的這種感識,從其書法可以得到充分印證。他不僅是晉書的崇拜者,而且是右軍筆法精妙入微的把握者。讚賞趙書的人對他宗晉法王的推崇自不必說,從氣節上極力鄙趙的人,也不能否認其書“溫潤閒雅,接右軍正脈之傳”。今天我們平心靜氣看趙書,也不能不承認這一點,這幫助我們正確理解他的兩句話也大有好處。

可惜有些人硬把這兩句從整段跋語中抽出來,只從一般意思上理解,實際就是斷章取義,完全不是趙的本意了。

“用筆千古不易”之真意——趙孟頫留下的千古疑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