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2004年和王惠結婚,只領了證,沒有婚禮,沒有喜宴,沒有喜酒,沒有婚紗,後來也沒補辦。 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活兒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最體現郭德綱當時辛酸的就是這次櫥窗生活48小時節目,讓電視臺當猴兒一樣放到街上櫥窗裡供人蔘觀。老郭中途堅持不下去要退出,被威逼利誘不得不再次鑽進去直到48小時結束。

2005年開始德雲社逐漸火起來,與主流相聲那邊就矛盾不斷了;

2007年師父候耀文去世,因為師父財產問題,郭德綱和侯耀華關係破裂,撕破臉。

2008年,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退出後在媒體面前公開表達對郭德綱的不滿。

2010年,弟子李鶴彪打記者,德雲社與北京臺徹底決裂,德雲社被停業整 頓,險些被封禁,風雨漂搖。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先後退出,元氣大傷。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叫郭德綱的相聲演員,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黑暗的路上,因為對相聲的熱愛而咬牙前行。有來自對面的狂風暴雨;有來自同行人的暗地刀子;有腳下的“三俗”泥濘牽絆;還有自己“心腹人”的無情背叛。經過了這些,他對相聲這門藝術依然充滿熱愛,但挫敗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幹這個的人都在幹別的,只有他在堅持和放棄的中間上下求索。那麼在他心裡,他不是“守墓人”他是什麼?那時候的他,就是“守墓人”。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2004年和王惠結婚,只領了證,沒有婚禮,沒有喜宴,沒有喜酒,沒有婚紗,後來也沒補辦。 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活兒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最體現郭德綱當時辛酸的就是這次櫥窗生活48小時節目,讓電視臺當猴兒一樣放到街上櫥窗裡供人蔘觀。老郭中途堅持不下去要退出,被威逼利誘不得不再次鑽進去直到48小時結束。

2005年開始德雲社逐漸火起來,與主流相聲那邊就矛盾不斷了;

2007年師父候耀文去世,因為師父財產問題,郭德綱和侯耀華關係破裂,撕破臉。

2008年,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退出後在媒體面前公開表達對郭德綱的不滿。

2010年,弟子李鶴彪打記者,德雲社與北京臺徹底決裂,德雲社被停業整 頓,險些被封禁,風雨漂搖。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先後退出,元氣大傷。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叫郭德綱的相聲演員,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黑暗的路上,因為對相聲的熱愛而咬牙前行。有來自對面的狂風暴雨;有來自同行人的暗地刀子;有腳下的“三俗”泥濘牽絆;還有自己“心腹人”的無情背叛。經過了這些,他對相聲這門藝術依然充滿熱愛,但挫敗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幹這個的人都在幹別的,只有他在堅持和放棄的中間上下求索。那麼在他心裡,他不是“守墓人”他是什麼?那時候的他,就是“守墓人”。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二、什麼是大師?

大師(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源自拉丁文的“magister”,意思是“發號施令的人”。

那麼依據這個概念,我們分析老郭到底是不是大師。就得和歷史上的大師做個對比。歷史上的相聲大師很多,咱列舉幾位。

侯寶林(1918-1993).相聲大師,柳活相聲界第一,學唱無人出其右,表 演灑脫,儒雅,風格雋永。 侯寶林真正的功勞是將相聲提升到了一個高雅的高度,走進了電視和千家萬戶。不誇張說,相聲能出磁帶,能上春晚,演員能進團體掙工資,功勞以侯寶林為首。

馬三立(1914-2003).幽默泰斗,刻畫小人物能力登峰造極,善於觀察生活,親民,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相比侯寶林的學者幹部形象,更加像個鄰家大爺。

劉寶瑞(1916-1968)單口大王,嗓音先天條件一般,不具備侯寶林的大氣和儒雅,但是能力全面能鬥能捧。可惜去世太早,貢獻微末。但是傳世經典很多。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2004年和王惠結婚,只領了證,沒有婚禮,沒有喜宴,沒有喜酒,沒有婚紗,後來也沒補辦。 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活兒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最體現郭德綱當時辛酸的就是這次櫥窗生活48小時節目,讓電視臺當猴兒一樣放到街上櫥窗裡供人蔘觀。老郭中途堅持不下去要退出,被威逼利誘不得不再次鑽進去直到48小時結束。

2005年開始德雲社逐漸火起來,與主流相聲那邊就矛盾不斷了;

2007年師父候耀文去世,因為師父財產問題,郭德綱和侯耀華關係破裂,撕破臉。

2008年,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退出後在媒體面前公開表達對郭德綱的不滿。

2010年,弟子李鶴彪打記者,德雲社與北京臺徹底決裂,德雲社被停業整 頓,險些被封禁,風雨漂搖。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先後退出,元氣大傷。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叫郭德綱的相聲演員,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黑暗的路上,因為對相聲的熱愛而咬牙前行。有來自對面的狂風暴雨;有來自同行人的暗地刀子;有腳下的“三俗”泥濘牽絆;還有自己“心腹人”的無情背叛。經過了這些,他對相聲這門藝術依然充滿熱愛,但挫敗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幹這個的人都在幹別的,只有他在堅持和放棄的中間上下求索。那麼在他心裡,他不是“守墓人”他是什麼?那時候的他,就是“守墓人”。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二、什麼是大師?

大師(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源自拉丁文的“magister”,意思是“發號施令的人”。

那麼依據這個概念,我們分析老郭到底是不是大師。就得和歷史上的大師做個對比。歷史上的相聲大師很多,咱列舉幾位。

侯寶林(1918-1993).相聲大師,柳活相聲界第一,學唱無人出其右,表 演灑脫,儒雅,風格雋永。 侯寶林真正的功勞是將相聲提升到了一個高雅的高度,走進了電視和千家萬戶。不誇張說,相聲能出磁帶,能上春晚,演員能進團體掙工資,功勞以侯寶林為首。

馬三立(1914-2003).幽默泰斗,刻畫小人物能力登峰造極,善於觀察生活,親民,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相比侯寶林的學者幹部形象,更加像個鄰家大爺。

劉寶瑞(1916-1968)單口大王,嗓音先天條件一般,不具備侯寶林的大氣和儒雅,但是能力全面能鬥能捧。可惜去世太早,貢獻微末。但是傳世經典很多。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馬季(1934-2006),馬季可以算一位承前啟後的宗師,既得到了舊社會老藝人的言傳身教,基本功紮實,作為解放後的中堅力量又創作了無數傳世的作品。論創作能力無出其右。而且桃李滿天下,弟子的成就高於大多數藝人。

那麼郭德綱是大師嗎?把相聲從電視晚會拉回劇場。按照解放前的戲班和劇社重新建立德雲社,為傳統相聲開枝散葉培養人才。一舉扭轉沒人聽相聲的市場。打造新一代的相聲明星。尤其是這一點,現在市場有票房號召力的相聲明星,幾乎都出於郭德綱的門下。對於大師的幾個硬性條件,老郭也具備: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有繼承,是他帶來了人們已經遺忘的傳統相聲。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發展,在傳統的藝術的基礎上,大量的適合於年輕人的段子包袱層出不窮,讓老相聲煥發青春。

郭德綱,給相聲藝術天人進口。德雲弟子上百,在社不在社的都是老郭徒弟。還有很多原來相聲演員羨慕的影視演員,也紛紛拜在門下,哪怕是當徒孫都在所不惜。

郭德綱,引領相聲相聲發展趨勢。《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不光推新人,還要告訴老百姓什麼是真正的相聲,真正的相聲應該怎麼說。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喜歡。在郭德綱串紅之前,很多觀眾都沒見過什麼是傳統相聲。就連很多搞相聲藝術的年輕從業者,也不知道老相聲是什麼樣。郭德綱的出現,就像是異類,穿著大褂說相聲,這都是當時的異類啊!但就是這個異類,讓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開始聽相聲。很多人還因為郭德綱幹了相聲專業。大江南北雨後春筍般成立了的小劇場相聲,嘴上可能不說,心裡哪個不感念郭德綱?郭德綱不僅說了傳統相聲,還把傳統相聲說紅了。人們發現,郭德綱的相聲和別人的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太好笑了。相聲還能這麼好笑啊!相聲一段不是八分鐘啊;還可以四十五分鐘啊;吃藕還能套眼兒裡啊;105路公交車還能會美國啊!太好玩了!大師!就是大師。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2004年和王惠結婚,只領了證,沒有婚禮,沒有喜宴,沒有喜酒,沒有婚紗,後來也沒補辦。 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活兒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最體現郭德綱當時辛酸的就是這次櫥窗生活48小時節目,讓電視臺當猴兒一樣放到街上櫥窗裡供人蔘觀。老郭中途堅持不下去要退出,被威逼利誘不得不再次鑽進去直到48小時結束。

2005年開始德雲社逐漸火起來,與主流相聲那邊就矛盾不斷了;

2007年師父候耀文去世,因為師父財產問題,郭德綱和侯耀華關係破裂,撕破臉。

2008年,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退出後在媒體面前公開表達對郭德綱的不滿。

2010年,弟子李鶴彪打記者,德雲社與北京臺徹底決裂,德雲社被停業整 頓,險些被封禁,風雨漂搖。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先後退出,元氣大傷。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叫郭德綱的相聲演員,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黑暗的路上,因為對相聲的熱愛而咬牙前行。有來自對面的狂風暴雨;有來自同行人的暗地刀子;有腳下的“三俗”泥濘牽絆;還有自己“心腹人”的無情背叛。經過了這些,他對相聲這門藝術依然充滿熱愛,但挫敗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幹這個的人都在幹別的,只有他在堅持和放棄的中間上下求索。那麼在他心裡,他不是“守墓人”他是什麼?那時候的他,就是“守墓人”。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二、什麼是大師?

大師(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源自拉丁文的“magister”,意思是“發號施令的人”。

那麼依據這個概念,我們分析老郭到底是不是大師。就得和歷史上的大師做個對比。歷史上的相聲大師很多,咱列舉幾位。

侯寶林(1918-1993).相聲大師,柳活相聲界第一,學唱無人出其右,表 演灑脫,儒雅,風格雋永。 侯寶林真正的功勞是將相聲提升到了一個高雅的高度,走進了電視和千家萬戶。不誇張說,相聲能出磁帶,能上春晚,演員能進團體掙工資,功勞以侯寶林為首。

馬三立(1914-2003).幽默泰斗,刻畫小人物能力登峰造極,善於觀察生活,親民,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相比侯寶林的學者幹部形象,更加像個鄰家大爺。

劉寶瑞(1916-1968)單口大王,嗓音先天條件一般,不具備侯寶林的大氣和儒雅,但是能力全面能鬥能捧。可惜去世太早,貢獻微末。但是傳世經典很多。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馬季(1934-2006),馬季可以算一位承前啟後的宗師,既得到了舊社會老藝人的言傳身教,基本功紮實,作為解放後的中堅力量又創作了無數傳世的作品。論創作能力無出其右。而且桃李滿天下,弟子的成就高於大多數藝人。

那麼郭德綱是大師嗎?把相聲從電視晚會拉回劇場。按照解放前的戲班和劇社重新建立德雲社,為傳統相聲開枝散葉培養人才。一舉扭轉沒人聽相聲的市場。打造新一代的相聲明星。尤其是這一點,現在市場有票房號召力的相聲明星,幾乎都出於郭德綱的門下。對於大師的幾個硬性條件,老郭也具備: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有繼承,是他帶來了人們已經遺忘的傳統相聲。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發展,在傳統的藝術的基礎上,大量的適合於年輕人的段子包袱層出不窮,讓老相聲煥發青春。

郭德綱,給相聲藝術天人進口。德雲弟子上百,在社不在社的都是老郭徒弟。還有很多原來相聲演員羨慕的影視演員,也紛紛拜在門下,哪怕是當徒孫都在所不惜。

郭德綱,引領相聲相聲發展趨勢。《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不光推新人,還要告訴老百姓什麼是真正的相聲,真正的相聲應該怎麼說。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喜歡。在郭德綱串紅之前,很多觀眾都沒見過什麼是傳統相聲。就連很多搞相聲藝術的年輕從業者,也不知道老相聲是什麼樣。郭德綱的出現,就像是異類,穿著大褂說相聲,這都是當時的異類啊!但就是這個異類,讓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開始聽相聲。很多人還因為郭德綱幹了相聲專業。大江南北雨後春筍般成立了的小劇場相聲,嘴上可能不說,心裡哪個不感念郭德綱?郭德綱不僅說了傳統相聲,還把傳統相聲說紅了。人們發現,郭德綱的相聲和別人的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太好笑了。相聲還能這麼好笑啊!相聲一段不是八分鐘啊;還可以四十五分鐘啊;吃藕還能套眼兒裡啊;105路公交車還能會美國啊!太好玩了!大師!就是大師。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三、大師就是大師,守墓人只是自謙的說法

一言以蔽之吧!郭德綱是個大師,他都符合。

也許,以前的郭德綱是“守墓人”。畢竟他憤世嫉俗,滿目蒼涼,孤獨無助上下求索。但是,現在他是大師。引領行業潮流,弟子眾多,指點江山。這是老郭的成長史,也是蛻變史。當然,最終結果怎樣,不是當事人說了算,更不是當今人說了算。我們期待後人吧!歷史自有公斷。郭德綱自己也說過,所有好的評價都是給死人的。梵高這些大藝術家生前無人問津,死後遺作價值連城。古代君王封大臣諡號也是在死後追封的。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你可以說這麼不好,那麼不好,但是這個人一旦死了,很多先前的褒貶不一的評價都一律變成好的了。這就是輿論,既然無法左右,做好我們自己就行!一個充電寶引發的同行“內訌”!集體自殺只因“郭德綱”!

"

“大師”和“守墓人”這兩個詞單擺浮擱的撇在那,好像沒有任何的聯繫。確實,這兩個詞相去甚遠的。除非故意,即使在文學作品裡這兩個詞也很少連在一起。誰能想到,這兩個完全不搭邊的詞會因為一個說相聲的人而聯繫到一起呢?這個說相聲的不是別人,就是當下鼎鼎大名的郭德綱。

“大師”這個詞,是喜歡郭德綱的人對他的評價。相信這個評價是發自內心得。因為,郭德綱有“陪睡”之恩;因為郭德綱“解憂”之恩;因為郭德綱有“送笑”之恩。

“守墓人”是老郭對自己的評價,他自稱是傳統相聲的“守墓人”守護這門無人問津,弟子不務正業還故步自封的藝術。他焦急,他無奈,他決定獻身這門藝術。

那麼,到底孰是孰非呢?到底是“大師”?還是“守墓人”呢?可能您有您的想法,可能有專業的評價,可能有“公式”可以計算一下。這些都不管。在這,筆者斗膽來分析一下。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一、什麼是“守墓人”

這個墓,我想就是傳統相聲的墓吧!前輩故去,很多傳承者沒有很好的繼承,而是選擇推到重來,或是乾脆不幹這個了,老郭看的痛心。自己的堅持看不到希望,對於相聲這門藝術。老郭是熱愛的,甚至說是痴迷的,這個是相聲狂魔。太愛相聲,他堅持守候,努力前行。然而在這段路上他所經歷的坎坷,一目瞭然。

1995年第三次闖蕩北京。

1996年喜得貴子郭奇林,後來改名郭麒麟。養孩子,和家庭經濟壓力造成夫妻失和。之後離婚,離婚肯定和經濟方面有關係,說相聲不掙錢,太窮了,沒錢交房租被房東堵到屋裡罵街,有時一天就吃一頓飯,饅 頭蘸菜湯,病了都沒有錢買藥。跟小戲團唱評戲,幹了倆月一分錢沒拿到,半夜沒錢打車,夜走黃村,揮淚如雨。

2000年以後固定和張文順搭檔,北京相聲大會傾注了二人的心血。觀眾人不多,少則一兩個,多則二三十,賠錢的買賣。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2004年和王惠結婚,只領了證,沒有婚禮,沒有喜宴,沒有喜酒,沒有婚紗,後來也沒補辦。 說相聲不掙錢,為了活下去,郭德綱到處找活兒掙錢補貼家用,在安徽臺幹過綜藝,當副主持的副主持。最體現郭德綱當時辛酸的就是這次櫥窗生活48小時節目,讓電視臺當猴兒一樣放到街上櫥窗裡供人蔘觀。老郭中途堅持不下去要退出,被威逼利誘不得不再次鑽進去直到48小時結束。

2005年開始德雲社逐漸火起來,與主流相聲那邊就矛盾不斷了;

2007年師父候耀文去世,因為師父財產問題,郭德綱和侯耀華關係破裂,撕破臉。

2008年,徐德亮和王文林退出德雲社,退出後在媒體面前公開表達對郭德綱的不滿。

2010年,弟子李鶴彪打記者,德雲社與北京臺徹底決裂,德雲社被停業整 頓,險些被封禁,風雨漂搖。何雲偉,李菁,曹雲金先後退出,元氣大傷。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這個叫郭德綱的相聲演員,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黑暗的路上,因為對相聲的熱愛而咬牙前行。有來自對面的狂風暴雨;有來自同行人的暗地刀子;有腳下的“三俗”泥濘牽絆;還有自己“心腹人”的無情背叛。經過了這些,他對相聲這門藝術依然充滿熱愛,但挫敗失落,也是可以理解的。所有幹這個的人都在幹別的,只有他在堅持和放棄的中間上下求索。那麼在他心裡,他不是“守墓人”他是什麼?那時候的他,就是“守墓人”。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二、什麼是大師?

大師(great master;master)∶指造詣深、享有盛譽的學者、專家、藝術家、棋手等。源自拉丁文的“magister”,意思是“發號施令的人”。

那麼依據這個概念,我們分析老郭到底是不是大師。就得和歷史上的大師做個對比。歷史上的相聲大師很多,咱列舉幾位。

侯寶林(1918-1993).相聲大師,柳活相聲界第一,學唱無人出其右,表 演灑脫,儒雅,風格雋永。 侯寶林真正的功勞是將相聲提升到了一個高雅的高度,走進了電視和千家萬戶。不誇張說,相聲能出磁帶,能上春晚,演員能進團體掙工資,功勞以侯寶林為首。

馬三立(1914-2003).幽默泰斗,刻畫小人物能力登峰造極,善於觀察生活,親民,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相比侯寶林的學者幹部形象,更加像個鄰家大爺。

劉寶瑞(1916-1968)單口大王,嗓音先天條件一般,不具備侯寶林的大氣和儒雅,但是能力全面能鬥能捧。可惜去世太早,貢獻微末。但是傳世經典很多。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馬季(1934-2006),馬季可以算一位承前啟後的宗師,既得到了舊社會老藝人的言傳身教,基本功紮實,作為解放後的中堅力量又創作了無數傳世的作品。論創作能力無出其右。而且桃李滿天下,弟子的成就高於大多數藝人。

那麼郭德綱是大師嗎?把相聲從電視晚會拉回劇場。按照解放前的戲班和劇社重新建立德雲社,為傳統相聲開枝散葉培養人才。一舉扭轉沒人聽相聲的市場。打造新一代的相聲明星。尤其是這一點,現在市場有票房號召力的相聲明星,幾乎都出於郭德綱的門下。對於大師的幾個硬性條件,老郭也具備: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有繼承,是他帶來了人們已經遺忘的傳統相聲。

郭德綱,對相聲藝術發展,在傳統的藝術的基礎上,大量的適合於年輕人的段子包袱層出不窮,讓老相聲煥發青春。

郭德綱,給相聲藝術天人進口。德雲弟子上百,在社不在社的都是老郭徒弟。還有很多原來相聲演員羨慕的影視演員,也紛紛拜在門下,哪怕是當徒孫都在所不惜。

郭德綱,引領相聲相聲發展趨勢。《笑傲江湖》《相聲有新人》不光推新人,還要告訴老百姓什麼是真正的相聲,真正的相聲應該怎麼說。

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喜歡。在郭德綱串紅之前,很多觀眾都沒見過什麼是傳統相聲。就連很多搞相聲藝術的年輕從業者,也不知道老相聲是什麼樣。郭德綱的出現,就像是異類,穿著大褂說相聲,這都是當時的異類啊!但就是這個異類,讓大江南北的老百姓開始聽相聲。很多人還因為郭德綱幹了相聲專業。大江南北雨後春筍般成立了的小劇場相聲,嘴上可能不說,心裡哪個不感念郭德綱?郭德綱不僅說了傳統相聲,還把傳統相聲說紅了。人們發現,郭德綱的相聲和別人的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太好笑了。相聲還能這麼好笑啊!相聲一段不是八分鐘啊;還可以四十五分鐘啊;吃藕還能套眼兒裡啊;105路公交車還能會美國啊!太好玩了!大師!就是大師。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三、大師就是大師,守墓人只是自謙的說法

一言以蔽之吧!郭德綱是個大師,他都符合。

也許,以前的郭德綱是“守墓人”。畢竟他憤世嫉俗,滿目蒼涼,孤獨無助上下求索。但是,現在他是大師。引領行業潮流,弟子眾多,指點江山。這是老郭的成長史,也是蛻變史。當然,最終結果怎樣,不是當事人說了算,更不是當今人說了算。我們期待後人吧!歷史自有公斷。郭德綱自己也說過,所有好的評價都是給死人的。梵高這些大藝術家生前無人問津,死後遺作價值連城。古代君王封大臣諡號也是在死後追封的。一個人活著的時候你可以說這麼不好,那麼不好,但是這個人一旦死了,很多先前的褒貶不一的評價都一律變成好的了。這就是輿論,既然無法左右,做好我們自己就行!一個充電寶引發的同行“內訌”!集體自殺只因“郭德綱”!

大師向左,守墓人向右。對於郭德綱的評價,為什麼兩極化這麼嚴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