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汽車在我國銷售低迷 與北汽集團關係惡化陷入僵局

現代汽車在我國銷售低迷 與北汽集團關係惡化陷入僵局

現代在我國與合作伙伴因為努力削減供應商成本上處於不和,因為他們正努力應對激烈的競爭,以及北京和首爾之間對峙的影響。

現代汽車在中國的銷售一直在下降,直到去年,現代和起亞在中國的銷量排名第三。但從1月到7月,現代汽車的銷量僅下降了41%,與合作伙伴北汽集團的關係惡化,這也是現代汽車2002年進入我國市場以來最大的危機。

上個月,在一家法國供應商拒絕為其支付未付的燃料賬單時,現代暫停了其在我國4家工廠的生產。週二,在一家德國公司未付款後,現代公司暫停了在我國的一家工廠的生產。

現代和北汽——其北京現代合資企業是50:50的合作伙伴——在如何解決供應商問題和更激烈的競爭上存在分歧。知情人士說,現代汽車希望保護其韓國供應鏈,而北汽則傾向於向廉價的本土供應商轉移,以削減成本。

“北汽想要積極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希望讓現代汽車迅速改變其採購戰略,”一位首爾的現代供應商的負責人表示。他補充道,這一想法是從中國更便宜的本土供應商那裡獲得的。

這位知情人士說,現代汽車想要逐步解決這一問題,“可能需要5 - 10年的時間,然後逐步完成。”

北汽拒絕發表評論。

現代汽車的一名發言人告訴路透社:“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一直在努力尋找中國的競爭的部分來源。”

這場對峙突顯出現代汽車及其在我國供應商面臨的危機的嚴重程度,嚴重依賴於現代和起亞的銷售。

韓國企業在成本較低的我國本土供應商和歐洲競爭對手之間受到擠壓,後者在技術上更先進,這使他們很難將客戶多元化,超越現代。

行業消息人士稱,韓國供應商的零部件價格比中國供應商高出約30 - 40%。

價格戰

現代汽車尋求扭轉頹勢,上週更換了中國業務主管。現代還計劃建立一個本地的“品牌”商店,希望在當地組裝其優質的Genesis汽車,並加速中國的SUV的推出。

但由於吉利汽車等我國汽車製造商的實力增強,以及本土供應商提高了質量,但銷售一直在下滑,加劇了北京現代集團對供應商成本的潛在分歧

現代汽車嚴重依賴於在我國開設店鋪的韓國供應商,儘管成本較高,但在很大程度上是為該集團服務。2016年底,韓國零部件供應商協會的145名成員在我國擁有289家工廠。

“我們不能以價格來衡量(本地供應商),”韓國現代汽車的一名高管對路透社表示。他補充說,北汽正在向現代汽車施壓,要求其轉向中國零部件。

第二供應商表示,自5月以來,一些供應商未付款,BAIC迫切要求在付款前降價五分之一。這位高管說,這可能會使一些人蒙受損失。

越來越大的壓力

北汽控股在兩年前進行了零部件採購研究後,對其供應商成本進行了調查,而我國的競爭對手如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等中國競爭對手的成本也有所上升。

這些汽車製造商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有時會利用全球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的工程技術和專業知識,幫助他們生產受歡迎的、有競爭力的SUV,並贏得市場份額。

北汽控股支持向當地供應商轉移,並利用當地的供應鏈向海外供應商施壓,以降低成本。但對於現代汽車來說,這將會傷害到供應商,包括其在全球服務的子公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