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的樓市基本是雨露均沾,只要買房,就能賺錢,無論哪個城市;

而當“只漲不跌”的大潮退去,樓市就真的進入了慘烈的二八時代。換言之,20%的人拿走80%的收益。

閉眼買房的都能賺的時代已經過去,顯然,市場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全國性行情徹底消失。

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分化;

樓市調控“一城一策”甚至到“一區一策”的分化;

投資炒房客和剛需...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樓市新的行情在哪裡呢?

這裡,參謀給出一個新的房產投資考量的指標:資金總量

這個指標叫做“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簡稱資金總量,每年各地人民銀行會對這個數據進行統計,並在“城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佈。

可以說,資金總量,才是城市等級的“分割符”。

宏觀來看,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多少,說明一個能匯聚多少資金,能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創新能力的發展潛力,這既是競爭的結果,也代表這未來的競爭力。

微觀上看,人均佔據的資金的多少,直接反應的是城市人群的實際購買力,有錢人的數量。

在房價漲跌面前,購買力才是王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城市的房價通常是由城市有錢人決定的。你看北京、上海的房價,賣到10萬、20萬一平還是有人買,哪裡會有便宜賣的道理?


"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的樓市基本是雨露均沾,只要買房,就能賺錢,無論哪個城市;

而當“只漲不跌”的大潮退去,樓市就真的進入了慘烈的二八時代。換言之,20%的人拿走80%的收益。

閉眼買房的都能賺的時代已經過去,顯然,市場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全國性行情徹底消失。

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分化;

樓市調控“一城一策”甚至到“一區一策”的分化;

投資炒房客和剛需...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樓市新的行情在哪裡呢?

這裡,參謀給出一個新的房產投資考量的指標:資金總量

這個指標叫做“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簡稱資金總量,每年各地人民銀行會對這個數據進行統計,並在“城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佈。

可以說,資金總量,才是城市等級的“分割符”。

宏觀來看,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多少,說明一個能匯聚多少資金,能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創新能力的發展潛力,這既是競爭的結果,也代表這未來的競爭力。

微觀上看,人均佔據的資金的多少,直接反應的是城市人群的實際購買力,有錢人的數量。

在房價漲跌面前,購買力才是王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城市的房價通常是由城市有錢人決定的。你看北京、上海的房價,賣到10萬、20萬一平還是有人買,哪裡會有便宜賣的道理?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01

京滬的資金總量超10萬億


近日,由第一財經統計梳理了全國40個主要城市資金總量,出具了兩個榜單,2018年資金總量TOP20城市榜單,以及2012~2018年資金總量增幅的T0P2城市。

"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的樓市基本是雨露均沾,只要買房,就能賺錢,無論哪個城市;

而當“只漲不跌”的大潮退去,樓市就真的進入了慘烈的二八時代。換言之,20%的人拿走80%的收益。

閉眼買房的都能賺的時代已經過去,顯然,市場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全國性行情徹底消失。

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分化;

樓市調控“一城一策”甚至到“一區一策”的分化;

投資炒房客和剛需...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樓市新的行情在哪裡呢?

這裡,參謀給出一個新的房產投資考量的指標:資金總量

這個指標叫做“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簡稱資金總量,每年各地人民銀行會對這個數據進行統計,並在“城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佈。

可以說,資金總量,才是城市等級的“分割符”。

宏觀來看,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多少,說明一個能匯聚多少資金,能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創新能力的發展潛力,這既是競爭的結果,也代表這未來的競爭力。

微觀上看,人均佔據的資金的多少,直接反應的是城市人群的實際購買力,有錢人的數量。

在房價漲跌面前,購買力才是王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城市的房價通常是由城市有錢人決定的。你看北京、上海的房價,賣到10萬、20萬一平還是有人買,哪裡會有便宜賣的道理?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01

京滬的資金總量超10萬億


近日,由第一財經統計梳理了全國40個主要城市資金總量,出具了兩個榜單,2018年資金總量TOP20城市榜單,以及2012~2018年資金總量增幅的T0P2城市。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先看榜單,

毫無疑問,一線城市資金總量位居前列。其中,北京遙遙領先,上海緊隨其後;北京資金總量是深圳的兩倍。

在一線城市的榜單的比較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1,京滬永遠是窪地

當然有人會問,京滬永遠是窪地,這話,是不是太絕對了?在這裡,參謀長想補充一點,窪地有價值窪地,價格窪地之分,顯然,京滬是屬於前者。

從榜單中可以看出,京滬的資金總量超10萬億北京的資金總量是深圳的兩倍,就單這個數據而言,北京、上海的房產就是一支藍籌股,現在是,未來依然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價值的角度而言,京滬永遠是窪地。

2,深廣之爭,深圳贏面更大。

深廣之爭由來已久,深圳以72550億元位居第三,廣州以54788億元位居第四。僅從資金總量上來看,深圳更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深圳在金融和高新產業上發展更好的原因,無論是深交所還是大批的上市公司,都給深圳帶來了相當大的財富集聚效應。

當然,深圳的房價也高出廣州不少,同時也放大了這種效應。


02

新一線城市的價值窪地?

再看看最具有競爭力新一線城市,長三角的杭州、南京和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慶。這四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線,杭州略高,排在第五位,成都和重慶超過了3.5萬億,南京超過3萬億。

而當我們把眼光放到房價上就會發現,杭州均價在3.1萬,南京均價在3萬,成都的均價在1.6萬,重慶的均價在1.2萬。很明顯,相對於資金總量來講,成都和重慶處於了窪地,尤其是作為直轄市的重慶。

再看天津、蘇州、武漢,這三個城市的資金總量起鼓相當,各有千秋。其中,天津超過三萬億,位列第九位,蘇州位居第十,資金總量為2.85萬億元。武漢資金總量為2.63萬億元,位居第十一位。

這三個城市從房價的角度看,都有其上升的空間。其中,蘇州,2019年樓市最火的城市,在經歷了三次調控後,房價在短時間難有起色,但這並不妨礙其房價潛力。

再看榜單中的幾個西部城市,武漢、鄭州、長沙、西安。很顯然,調控最嚴的長沙,一萬出頭的房價,最具有窪地價值。

而當我們把所屬的城市擴大到省份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廣東、江蘇都有兩個城市入圍,而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中心城市濟南和青島只排到了第十七位和十八位。

可見山東在城市發展上的短板,——中心城市不夠強,省會首位度不夠,而山東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今年的1月份,濟南將萊蕪併入,相信,在強省會戰略在下,濟南的未來的發展還是可以期待的。


03

黑馬:貴陽、合肥、長沙


而當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似乎資金總量增幅排行榜更有價值,完全打破了我們心中對城市的固有印象,更值得我們細細探究。

這份榜單中,深圳,貴陽、合肥增速最快。其中,深圳以180%的增速位居榜首,貴陽以158%的增速位居第二,合肥127%位居第三位。

而貴陽、合肥、長沙增速,不得不說讓人眼前一亮。

貴陽、合肥,這兩個城市可謂是近些年來城市發展黑馬。其中,貴陽最為出挑,及時把握了大數據的紅利,經濟也肉眼可見的快速增長。

而合肥由於本身基礎差,但這幾年在強省會的戰略中逐漸有了起色。

再看房價,貴陽均價一萬,價值和價格處於平衡的狀態,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貴陽的未來發展可期。需要注意的是,貴陽發展不平衡,房價潛力,盡在觀山湖區。

再對比合肥,上一輪房價暴漲的樓市四小龍之一,房價漲幅空間已經被透支很多。


"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的樓市基本是雨露均沾,只要買房,就能賺錢,無論哪個城市;

而當“只漲不跌”的大潮退去,樓市就真的進入了慘烈的二八時代。換言之,20%的人拿走80%的收益。

閉眼買房的都能賺的時代已經過去,顯然,市場的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全國性行情徹底消失。

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的分化;

樓市調控“一城一策”甚至到“一區一策”的分化;

投資炒房客和剛需...

那麼我們如何判斷樓市新的行情在哪裡呢?

這裡,參謀給出一個新的房產投資考量的指標:資金總量

這個指標叫做“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簡稱資金總量,每年各地人民銀行會對這個數據進行統計,並在“城市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發佈。

可以說,資金總量,才是城市等級的“分割符”。

宏觀來看,一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多少,說明一個能匯聚多少資金,能顯示出這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和城市創新能力的發展潛力,這既是競爭的結果,也代表這未來的競爭力。

微觀上看,人均佔據的資金的多少,直接反應的是城市人群的實際購買力,有錢人的數量。

在房價漲跌面前,購買力才是王道。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城市的房價通常是由城市有錢人決定的。你看北京、上海的房價,賣到10萬、20萬一平還是有人買,哪裡會有便宜賣的道理?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01

京滬的資金總量超10萬億


近日,由第一財經統計梳理了全國40個主要城市資金總量,出具了兩個榜單,2018年資金總量TOP20城市榜單,以及2012~2018年資金總量增幅的T0P2城市。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先看榜單,

毫無疑問,一線城市資金總量位居前列。其中,北京遙遙領先,上海緊隨其後;北京資金總量是深圳的兩倍。

在一線城市的榜單的比較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


1,京滬永遠是窪地

當然有人會問,京滬永遠是窪地,這話,是不是太絕對了?在這裡,參謀長想補充一點,窪地有價值窪地,價格窪地之分,顯然,京滬是屬於前者。

從榜單中可以看出,京滬的資金總量超10萬億北京的資金總量是深圳的兩倍,就單這個數據而言,北京、上海的房產就是一支藍籌股,現在是,未來依然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價值的角度而言,京滬永遠是窪地。

2,深廣之爭,深圳贏面更大。

深廣之爭由來已久,深圳以72550億元位居第三,廣州以54788億元位居第四。僅從資金總量上來看,深圳更有優勢。這也是為什麼,深圳在金融和高新產業上發展更好的原因,無論是深交所還是大批的上市公司,都給深圳帶來了相當大的財富集聚效應。

當然,深圳的房價也高出廣州不少,同時也放大了這種效應。


02

新一線城市的價值窪地?

再看看最具有競爭力新一線城市,長三角的杭州、南京和成渝城市群的成都、重慶。這四個城市的資金總量差不多在同一水平線,杭州略高,排在第五位,成都和重慶超過了3.5萬億,南京超過3萬億。

而當我們把眼光放到房價上就會發現,杭州均價在3.1萬,南京均價在3萬,成都的均價在1.6萬,重慶的均價在1.2萬。很明顯,相對於資金總量來講,成都和重慶處於了窪地,尤其是作為直轄市的重慶。

再看天津、蘇州、武漢,這三個城市的資金總量起鼓相當,各有千秋。其中,天津超過三萬億,位列第九位,蘇州位居第十,資金總量為2.85萬億元。武漢資金總量為2.63萬億元,位居第十一位。

這三個城市從房價的角度看,都有其上升的空間。其中,蘇州,2019年樓市最火的城市,在經歷了三次調控後,房價在短時間難有起色,但這並不妨礙其房價潛力。

再看榜單中的幾個西部城市,武漢、鄭州、長沙、西安。很顯然,調控最嚴的長沙,一萬出頭的房價,最具有窪地價值。

而當我們把所屬的城市擴大到省份來看,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廣東、江蘇都有兩個城市入圍,而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中心城市濟南和青島只排到了第十七位和十八位。

可見山東在城市發展上的短板,——中心城市不夠強,省會首位度不夠,而山東似乎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在今年的1月份,濟南將萊蕪併入,相信,在強省會戰略在下,濟南的未來的發展還是可以期待的。


03

黑馬:貴陽、合肥、長沙


而當我們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似乎資金總量增幅排行榜更有價值,完全打破了我們心中對城市的固有印象,更值得我們細細探究。

這份榜單中,深圳,貴陽、合肥增速最快。其中,深圳以180%的增速位居榜首,貴陽以158%的增速位居第二,合肥127%位居第三位。

而貴陽、合肥、長沙增速,不得不說讓人眼前一亮。

貴陽、合肥,這兩個城市可謂是近些年來城市發展黑馬。其中,貴陽最為出挑,及時把握了大數據的紅利,經濟也肉眼可見的快速增長。

而合肥由於本身基礎差,但這幾年在強省會的戰略中逐漸有了起色。

再看房價,貴陽均價一萬,價值和價格處於平衡的狀態,隨著大數據的發展,貴陽的未來發展可期。需要注意的是,貴陽發展不平衡,房價潛力,盡在觀山湖區。

再對比合肥,上一輪房價暴漲的樓市四小龍之一,房價漲幅空間已經被透支很多。


樓市再無普漲,不想買虧就來看看這個數據


04

有錢人流失多的地方,對房價也是一種打擊


最後,我們再回頭看看這兩個榜單,就會發現,無論是資金總量榜,還是增速排行榜,東北、西北、華北城市的身影都很少,另外增幅也都是比較低的,尤其是東北。

而根據第一財經的統計,過去6年中,資金總量增幅低於50%的,分別是大連、太原、泉州和無錫,此外,佛山、呼和浩特、天津、昆明、溫州、煙臺和哈爾濱都低於60%。

從上面城市可以看出,增速比較低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傳統的外向型城市,製造業大市,包括無錫、佛山、溫州;這類城市主要面臨的是產業的升級與轉型;

另一類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的,太原、哈爾濱、呼和浩特,這類城市的特點是能源化省份,能源的下行,對於經濟的衝擊很大。這類城市面臨的不僅是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更讓人擔憂的是年輕人口的流失。

再來對比一下房價,看東北,房價跌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以白菜價出名的城市,均處於此,鶴崗、玉門。再對比北京、上海,有超10萬億的資金總量,房價什麼時候跌過。

可見,有錢人流失多的地方,對房價也是一種打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