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勝瑤民起義

桂林 霰彈槍 臺灣 歷史 雲海壯麗 2018-12-06
龍勝瑤民起義

龍勝瑤民起義

龍勝瑤民起義


龍勝瑤族人民早已不堪忍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壓迫剝削和歧視。當國民黨縣政府下令強迫少數民族男女改裝,不準穿民族服裝,一律穿唐裝,凡穿民族衣裙出門的婦女,都被縣警用鐵勾扯破裙子進行羞辱,就更引起大眾公憤。民國21年(1932年)秋,龍勝瑤民聽到灌陽縣出了“瑤王”,瑤王要起事。坐天下”,瑤族人民可跳出苦海、享大福,紛紛奔走相告,準備起義。

民國21年冬,梨子根李順發、白水黃振坤和黃禹甸赴灌陽朝拜“瑤王”,與鳳福山、風福林、風寶山等人共商起義。風福山吩咐李、黃等人回去打天醮“保駕瑤王”,並任命李順發為龍勝起義軍元帥。

李順發、黃振坤等從灌陽回來後,立即向群眾宣傳,要舉行武裝起義,保駕瑤王坐天下,人民可得太平幸福。並組織群眾在梨子根打醮,進行“開天門”、“奏表文”,打醮連續三天三夜。以後,即著人與龍脊、平安、馬海、白水等地壯族的廖紹祥、廖文俊、陳岱、廖紹周等寨老聯繫,請求協助起事。不久,平安、馬海、白水等地的壯族人民和孟山、水銀、潘內、白麵等地瑤族人民相應舉行打醮活動,大造“保駕瑤王”坐天下,人民可得太平享福的輿論。起義的準備

民國22年1月31日各地頭目雲集梨子根共商起義大事。會議開了四天,鳳福山派灌陽馮榮尚(黃拍江人,瑤族)前來參加會議,他在會上動員與會者要齊心協力,堅決與國民黨政府鬥爭到底,保駕瑤王坐江山。會議通過的文告事項有:

(1)瑤民起義軍文告文告全文:

凡我瑤楚漢民,不必逃匿虛驚。

本軍此番舉動,專意安邦治民。

既有反叛相戰,不能幹犯黎民。

士農工商買賣,仍舊照樣而行。

各處男女老幼,倚門當道勿驚。

來往常通買賣,不得亂取分文。

告我軍營兄弟,切莫倚強欺凌。

倘若違規騷亂,軍法決不容情。

處處贈送軍米,當然感謝高情。

此時軍費缺少,請各富戶借徵。

日後同胞兄弟,務各努力齊心。

得功務須報告,本軍即賞功勳。

現在玉璽未用,莫謂白揮無憑。

為此張貼布告,仰各一體遵行。

(2)起義口號救國救民,打倒強惡;革命成功,組織祖揚(軍政)。

(3)軍旗一為方形大紅旗,上書“龍天大開重九剿伐天地客人掃北山河”、“開天建寶大元帥”;一為三角形小旗,上書“長樂天地”、“興瑤滅漢”(滅漢族的統治階級)。

(4)符號元帥、將軍裝束為紅風領,兩袖各鑲兩條紅布;連長兩隻袖口一半鑲紅布條;隊長胸前鑲一塊正方形紅布,上書官銜。

凡參加起義的人都發給紅布胸章,上書“大勝”二字。

(5)軍隊建制起義軍設總部,下設10個團。

總部總指揮:李順發;副總指揮:侯正山、廖紹祥(壯族);軍師:陳岱(壯族)。

第一團(梨子根團),團長鄧龍九,官兵800人。

第二團(才喜、豬婆界團)團長楊清魁城步縣人,苗族,官兵400人。

第三團(金坑團)團長潘有林,官兵700人。

第四團(龍脊團)團長廖祥林、副團長廖文俊、陳岱,官兵800人。

第五團(廟坪團)團長鄧廣明、副團長黃金安,官兵600人。

第六團(白水、上孟團)團長黃振坤,官兵600人。

第七團(水銀、孟山團)團長王茂慶,官兵600人。

第八團(潘內團)團長王金林、副團長粟天保、粟滿仁、官兵400人。

第九團(裡排團)團長侯應雄,官兵400。人。

第十團(馬堤團)團長侯正山、副團長侯忠良,官兵400人。

正副團長由群眾公推,經鳳福山大元帥委任。委任狀上書有:“混沌初開,盤古初開,太極兩儀,四象轉子,天醜地寅,人出被於有災,化掛陰陽,繼民國多無道,擾亂江山民不安,一切革命到底,平天下萬萬年”。團下設連(100人為一連),連下設隊、班等四級,總共編制官兵5600人,起義時,實際參加人數略少一些。

(6)武器各團配備抬炮二至四門,戰士每人一支鳥槍或步槍,或大刀、長矛。

梨子根起義及經過

經過一段時間聯絡發動、物質準備和軍事力量的組織,龍勝的瑤壯人民起義條件基本成熟,義軍領袖李順發、侯忠良、鄧廣明、侯正山、黃振坤、廖文正、廖祥林等於民國22年2月22日在梨子根宣佈起義。決定二月初一第一、二、七、八、十團攻打寨納(今泗水),二月初四配合第三、四、五團攻下龍勝縣城,二月初六從龍勝出發開往桂林與興、全、灌等縣義軍會師。隨即各團領導回本團率軍進攻指定地點。

潘內團(第八團)官兵400餘人集中平寨待命,副團長粟天寶鼓動官兵說:打到平原去種大田,過好生活。義軍執著各種兵器(大刀、鳥槍、三叉、長矛),還有兩抬豬仔炮(又名拾炮),聚集平寨、楊梅等地待命,配合梨子根大隊伍進攻寨納,馬堤三茶的瑤族也組成一支隊伍集中三茶待命進攻寨納。由於正月廿八日潘內有四個婦女下寨納街買東西,大地主周茂昭將此四婦女逮捕(其中一人逃脫),說是瑤族鬧事的密探。義軍總部聞訊,決定提前一天即(正月廿九日)攻打寨納。

寨納是壯漢族人民雜居的一個小鎮,漢族大地主周茂昭、周植霖等擁有一百人槍的武裝,並築有高大的炮樓。他們聞知瑤民四處打醮,準備起義,且有攻打寨納之勢,於是將糧食武器全部搬進炮樓,還在炮樓四周埋下不少用桐油煎煮過的竹籤,加強防範。

民國22年正月廿九日(1933年2月23日)傍晚,以侯正山、侯忠良、黃慶榮、慄天保、粟滿仁等為領導的馬堤、水銀、潘內三個團一千餘人分別在黃坪和下邊一帶集中,進逼寨納。2月24日(二月初一)李順發及楊清魁、侯應雄等所領導的梨子根、豬婆界、裡排等團義軍1000餘人也相繼到達。各團扛大紅旗24面,三角、小旗不計其數,將寨納包圍。義軍在周家炮樓前面大田裡插上大紅旗,擺設香案,點上香燭,供著齋品。巫師們口中唸唸有詞,跪跪拜拜。河口羅鳳姣、梨子根趙範妹等幾位仙娘,散發持劍,從兩張相迭的八仙桌上一躍而過,儼然飛騰一般,並不斷向炮樓比比劃劃。接著抬炮、鳥槍、單響步槍,卵石齊發,喊殺之聲四起。剎時,打得炮樓牆上大小孔點密佈,躲在炮樓裡的周茂昭、周植霖被嚇得不敢回擊。有一義軍勇士爬上炮樓右側豬欄,企圖從炮樓小窗口鑽進去,被何啟元開槍擊斃。周茂昭見勢危急,一面派人四處密切監視義軍動靜,一面不時將煮開的桐油合稀飯從窗口潑出牆外,以防義軍挖牆火攻,同時派周樹林等二人從炮樓底陰溝爬出去,星夜趕往龍勝求援。天色入夜之後,義軍從商店裡抬出大桶桐油,用棉絮作燈芯,點了不少燈火,整個寨納照得通明,又一面放火燒寨納下街和街頭清朝所建的小炮樓。

二月初二日(2月25日),龍勝縣城商團和縣警察隊200餘人由段希孟率領,從周家炮樓後山九瓦蓋、狗婆直衝下炮樓,鳴槍示威。炮樓內聞到槍聲,知道援軍已到,便打開炮樓大門,向義軍進攻。激戰約兩小時,義軍不支潰散,退往馬堤和黃坪、三寨,有的涉水過河到瑤山、潘內一帶駐紮。

義軍經過短期整訓,重新部署,於三月初三日(2月26日)再次進攻寨納,以潘內、金坑兩團為一路,從寨納對面過河;以梨子根、豬婆、水銀、裡排四團為一路,在河口集中後沿河而下;以馬堤、三茶為一團,從三茶出發直往寨納後山。三面夾攻,圍攻寨納,義軍用抬炮、土炮、鳥槍不斷向炮樓轟擊,更為英勇的是一些義軍戰士竟不顧炮樓裡頻頻射擊的子彈和倒下滾燙的桐油稀飯,冒著生命危險,搬運柴火桐油去放火圍燒炮樓,一個倒了,另一個又接上去。正在這緊張的戰鬥時刻,桂林民團指揮部參謀長虞世熙率指揮部常備大隊(大隊長吳錦源)團兵三隊300餘人和19師一個連(連長蔡起鳳)星夜隨秦祥五(在牛尿處跌下懸巖而死)、周大榮等7人趕到寨納附近。次日拂曉,即從後山開始嗚槍攻擊,配合炮樓內的守軍作戰,當即擊斃一位巫師及20多名義軍戰士,接著大風又颳倒一面大紅旗。義軍認為這是不祥之兆,符法封不住槍炮了,士氣開始渙散,放棄圍攻,開始撤退。撤退時,國民黨的一架飛機低空掃射,義軍又犧牲20餘人。

寨納之役,義軍失利,但並不氣餒,決心趁縣城實力空虛的時機,一舉攻佔縣城。二月初六(3月1日),義軍統一行動,由李順發、鄧龍九、王榮慶、王金林等率領江底、水銀、孟山一帶義軍800餘人,從江底往寨納挺進,以牽制寨納守敵;侯忠良率精悍義軍500餘人從潘內下大塘界到馬駱村進逼縣城;廖文正、陳岱率義軍400餘人從巖灣下桐木,向縣城推進,國民黨龍勝縣政府官員和地主商團驚慌失措,急電向桂林民團指揮部求援。寥磊即派所部70團第一營(營長明德)由柳州取道融安、三江,當日深夜抵達龍勝縣城。由於情況突變,第二天義軍撤退,進駐潘內各寨。此時,廟坪義軍200餘人也進駐瑤山、潘內一帶,鄧廣明、侯忠良、寥紹祥等頭領命令各部義軍進入陣地,修築工事,凡是險陡的路段和關隘都安裝了抬槍、土炮或布以滾木壘石,嚴陣以待。二月初十日(3月5日)上午8時許,虞世熙率民團5、7兩中隊及警衛團,並加寨納後備隊30餘人,由寨納經黃坪渡河到達瑤山。駐守義軍前哨立即吹號角,各個山頭的義軍作好戰鬥準備,當民團距離陣地約800米時,槍、土炮、鳥槍齊向敵人射擊,並從山上放下滾木壘石,擊斃擊傷民團數名。民團退避密林。不久,民團憑其優良的武器,以密集的火力向山頭掃射,搜索前進。另一路民團由蔡連長率兵兩排,配合龍勝商團頭目段希孟率領的商團30餘人,從蘿蔔灘經茶洞進入棉竹坪向楓木進攻。行至孟公坳,突然遭到義軍放下的滾木壘石,蔡連長和段希盂被砸傷。由於民團兩面夾擊,義軍腹背受敵,10餘人壯烈犧牲。當天下午民團攻佔潘內的楓木、平寨、楊梅、黃泥等村寨,放火燒掉楊梅、黃泥兩寨房屋72座。民團在潘內各村寨駐紮四天,擄去耕牛100餘頭、豬羊200餘頭、雞鴨及其他財物不計其數。

興安、灌陽方面的義軍首領得悉龍勝戰況不利,派馮榮尚率領1000餘人,有步槍、鳥槍數百支,從興安來支援龍勝。二月二十日(3月15日)到達白麵。當時侯正山、李順發、黃榮慶、楊清魁、侯應雄等領導的馬堤、水銀、梨子根、豬婆、裡排等團2000餘人正在白麵一帶休整,援軍到後,士氣更為旺盛,並積極準備在白麵設醮。但是孟山村副村長餘品玉(瑤族)將這一情況報告龍勝縣政府。參謀長蔣祖蔭率軍2000多人趕來白麵,天未亮即將白麵包圍起來。義軍3000多人奮力突圍,被殺死20多人。馮榮尚亦率隊退往江底方面,至巖門卡,借天險截擊敵人,打死追擊的敵人先頭部隊八人。馮之妻因未跟上隊伍,掉隊在後,在路上打死敵人三人後追上隊伍,夫妻同守巖門卡,掩護義軍全部安全撤退。敵人因巖門卡地勢險要,義軍又頑強截擊,故不敢追擊,全部折回。翌日,蔣祖蔭率部突襲巖門,激戰一個早晨,義軍死傷數十人,遂敗退。義軍撤退途中,隨身帶的小孩丟棄在泥塘一帶有十餘人,被當地漢族抱回家撫養(現還健在的有盤藝明、韋祖德等二男和唐三妹、張生英、吳戊妹等三女)。縣民團進入梨子根把全屯九家房屋付之一炬。

二月二十二日(3月16日),桂林民團參謀長虞世熙率75團(剛由桂林調來)由官衙向龍脊進攻陳岱、廖祥林率領的壯族義軍。十七日抵達龍脊,即向義軍攻擊,義軍憑險抵抗,雙方均有傷亡。虞部進攻失敗,退廖家寨駐紮。次日拂曉,虞世熙率部突然攻擊義軍。義軍人少武器差,力戰不支,退入山林。敵人進入龍脊、平安,洗劫壯寨一空,燒掉民房7座,敵人駐紮龍脊一週,搜山抓人,抓獲壯族義軍陳岱、廖祥林、廖雲正、潘安照、廖伯勳等首領。

陽曆五月,水銀、江底、馬堤的義軍,已被國民黨民團殘酷地鎮壓下去。這一帶方面軍,只剩金坑團了。當時孟山駐紮民團200多人,經常四處劫掠,姦淫瑤婦,瑤民敢怒不敢言。金坑團聞訊,即重整隊伍,進攻孟山。但未能攻陷,義軍犧牲3人,又撤回原地。事後,反動軍隊即率兵進攻金坑團中心地帶——新寨,全村房屋被燒光,其他村寨亦被搶劫一空。此後,這一地區的義軍也被反動派鎮壓下去了。

起義失敗後瑤壯人民深受的苦難

國民黨政府在“剿匪”中,於二月十四日(3月9日)成立“龍勝縣平瑤委員會”,以辦理“進剿”義軍和辦理“瑤亂善後”事宜,由“虞參謀長虞世熙、縣長張培棻為副主任,蔣珀、彭懷謙、蘇浩、高真發、楊秉山、潘華謙、蔣祖蔭、呂知機、段希孟、蒙敏政、周望、石萬全、周仲瑜、周振鋒、李楊芬等18人為委員”。當義軍被鎮壓之後,平瑤委員會便對瑤壯人民進行“招撫”,採取種種欺騙手段,騙引“匪民”歸家。凡屬“暴亂”地區,不管是否參加起義,通稱“遍地紅”,人人都要領“自新票”,小孩也不例外,每人一張,每張大洋一元或銅元五吊,不領者視作“匪徒”,格殺不論。僅據粗略統計,交自新票款共有大洋6225元,東毫3500枚,銅元181125吊。

其次,進行清鄉,將義軍大小頭領逮捕,解送縣城。大頭領一律受害,小頭領則索取“贖金”一、二百大洋才獲釋,未能交“贖金”的便槍殺。國民黨縣政府檔案文件記載:“由4月12日起至27日止,先後奉令槍決瑤匪共計89名”。未列名單者尚有蒙浩元、侯秉章(一家四口人)等36人。在縣城被槍殺的共有125人,其中瑤族91人,壯族32人,苗族2人。

再次,罰款、沒收田地。罰款名目繁多,有“暴行”罰款、“頭目”罰款等。僅龍脊壯族十三寨300餘戶被罰銅元一萬吊。嶽武村潘世蘭被罰款600東毫,白水青山灣廖治元被罰款3200東毫,以致傾家蕩產。據水銀、巖州、孟山、潘內等瑤寨的統計,共沒收“匪首”水田930石;壯村白水被沒收“匪首”水田2500多石,充作學田。

龍勝東區和南區的瑤族及龍脊十三寨、白水、嶽武等地的壯族同桂北其他瑤族地區一樣,慘遭一次空前的浩劫。

龍勝瑤民舉事,配合桂北瑤民起義,震動全國。當時在上海領導“左聯”反擊國民黨反革命文化“圍剿”的魯迅,在《大晚報》上以《三化》一文指出:“……最寬仁的王化政策要看廣西對付瑤民的辦法。據《大晚報》載這種‘寬仁政策’,在3萬瑤民之中,殺死3000人,派了3架飛機到瑤洞‘下蛋’,使他們驚詫為天神(兵)天將而不戰自降。事後,還要挑選瑤民代表到外埠觀光,叫他們看看上國的文化,例如馬路上,紅頭阿三的威武一類……瑤民‘不戰自降’了,還有什麼事可以做呢?自然只有修文德以服‘遠人’的日本了……嗚呼,草野小民,生逢盛世,唯有逖聽歡呼,聞風鼓舞而已”。

來源:《龍勝縣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