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胸中有術,人生通達 讓你成為社會高手

戰國時期,在一個叫清溪鬼谷的山上(今河南鶴壁市),隱居著一位被尊稱為鬼谷子的老人(本名王詡),他每天在山上看書、打坐、冥想,不與世人來往,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但是,兩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為王禪老祖。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

這四人運用鬼谷子傳授的兵法韜略和縱橫辯術在列國出將入相,呼風喚雨,左右了戰國亂世的政局。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鬼谷子的言傳身教。做事學一點鬼谷子,胸中有術,必然通達。

鬼谷子:胸中有術,人生通達 讓你成為社會高手

一.說話之道

與智者言,依於博;與拙者言,依於辯;與辯者言,依於要;與貴者言,依於勢;與富者言,依於高;與貧者言,依於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於敢;與愚者言,依於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說話之道並不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他要求一個人能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說話有智慧,說活有技巧,說話是一門高深的藝術,要純熟完滿地說話,不易做到,但只要注意說話場所和說話對象,時時注意斟酌字句,借鑑鬼谷子的智慧精華,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多加修煉,這樣我們也能成為會說話的人。

二.善用眾人之力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者,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思慮者,則無不知;輻輳並進,則明不可塞。

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易經》中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呂氏春秋》亦言:“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講的都是眾人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杜絕偏聽偏信,就要廣泛聽取各方聲音,多角度查看,這樣才能無所不知。

鬼谷子:胸中有術,人生通達 讓你成為社會高手

三.察言觀色

情慾必知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於內者,形見於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隱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度量他人之心,要察其言,觀其色,聞其聲,視其行,然後就能推知其心之所趨。

四.以人之長補人之短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

聰明的人善於從別人的身上汲取智慧來補充自己。一個人只要懂得利用他人的長處,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看到他人的缺點很容易,但是隻有從他人身上看出優秀的品質,並由衷地欣賞、利用時,才能真正贏得友誼和讚賞,並補充自己的能量。有這樣一句話“人有過世之才,必有遺世之累”,意思是說才能越高的人,越容易暴露其缺點。人各有所長,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揚長避短,天下便無不可用之人。從這個意義上講,識人、用人之道,關鍵在於先看其長,後看其短。

鬼谷子:胸中有術,人生通達 讓你成為社會高手

五.凡事有主見

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成於事而合於計謀,與之為主。

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做事情沒有固定不變的準則。事物是變化的,人的認識要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人云亦云,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從不隨波逐流。“無所聽,無不聽”,不會什麼都聽,也不會什麼都不聽,不會隨便苟同別人,也不會不同意別人,遇事有主見,聽得進不同意見,方能取得非凡成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