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讀《鬼谷子》

鬼谷子 孫子兵法 國學 經濟 道德箴言錄 道德箴言錄 2017-09-05

為什麼要讀《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詡,春秋時人。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稱鬼谷先生。

歷來學者對《鬼谷子》一書推崇者甚少,而譏詆者極多。其實外交戰術之得益與否,關係國家之安危興衰;而生意談判與競爭之策略是否得當,則關係到經濟上之成敗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之間的交流溝通,言談技巧也關係到一人之處世為人之得體與否。當年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又憑其謀略與遊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土崩瓦解,為秦國立下不朽功勞。所謂“智用於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於眾人之所不能。”潛謀於無形,常勝於不爭不費,此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孫子兵法》側重於總體戰略,而《鬼谷子》則專於人際關係之間交流溝通的具體技巧,兩者可說是相輔相成。所以,作為一個社會人,要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讀《鬼谷子》,以提高自己與人交流溝通的能力。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傳。《鬼谷子》的版本,常見者有道藏本及嘉慶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為道藏本,取自蕭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譯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另外《持樞》、《中經》兩篇確為後人所加,所以我這裡沒有譯解。

《捭闔》篇與韓非子《說難》篇有異曲同工之處,《說難》,是韓非論述遊說之難處,遊說,在戰國時期非常盛行,韓非自己曾無數次遊說韓王而沒有成功。其實,稍有智慧的人去遊說,基本上不難。關鍵是看清對方的臉色,摸清對方的心思,誘以利害,即可成功。如果不看對方臉色,不摸對方心思,居高臨下,只按自己的思路遊說,那麼再好的事也難以成功。因此,《說難》篇也可以看作是中國最早之一的人際交流溝通的論文,韓非子從遊說者的角度詳細論述了人際之間溝通交流的技巧,很值得現代人學習。鬼谷子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人際關係溝通的方式,對待人們的言論,或者是分開而剔除,或者是分開而納入,或者是綜合而收取,或者是綜合而去除。只要陰陽能夠和諧,始終都是最佳行為方式。所以,與人溝通交流,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把握分開或閉合的門戶。

《反應》篇,是指類推以響應,即根據求學者的問題取相似的事物來推論,以得到求學者的迴應。先秦時期,教育不普及,就算是孔子等許多人開門辦學,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其範圍也是很微小的,仍然有大量的人不能接受基礎教育。而來接受教育的人,自幼受家庭影響,社會等級環境影響,已形成很多亂七八糟的思想觀念,初來乍到時,往往會固執己見,這就需要施教者的耐心勸說及告誡。所謂類推,是指取相似的事物來推論或衡量,即不要一開始就否定、壓制。我們現代人與人交流溝通,一聽到不同意見,馬上就粗暴否定,尖銳批評,嚴厲壓制,甚至是謾罵,不給對方一點點思考的餘地,這樣反而會使求學者產生逆反心理,從而逃避學習。所以鬼谷子說,人有言論,就是有動心。自己沉默,就是靜心。憑藉他的言論,聽聞他的言辭,言論有不符合的,類推以求證,他的響應必然會出現。然後鬼谷子又說,所謂的摹擬,就是摹擬其事;所謂的比較,就是比較其言辭。所謂羅網,是指談話主題預先設定好基調不會跑偏,經常把握羅網的綱繩而驅使他們,他們的言論就會沒有比較,就會跟隨著改變。然後鬼谷子又說,言論有摹擬比較,因而可以定出基調。重複而且因襲、類推而且覆蓋,萬事都不會失去其言辭。然後鬼谷子又說,想聽聞他們的聲音,自己就要沉默;想要張開反要收斂,想要高大反要低下;想要獲取反要給予。想要敞開情懷,就要摹擬而比較,以統治其言辭。這樣就會同聲相呼,實理同歸。然後鬼谷子又說,首先在於知曉自己,知曉自己然後才能知曉別人。然後鬼谷子又說,尚未看見情形,就圓滑地引導;既然見到情形,就方正地侍奉。然後鬼谷子又說,善於教化別人的人非常神奇,使人接受教化而轉變而又不知曉其所以然。因此,本篇《反應》,可以說是鬼谷子論述教育的一篇論文,他不同於現代的批評教育、灌水教育、鼓勵教育、讚賞教育,而是一種引導教育。也是一篇教人溝通交流的很好的範文。

《內楗》篇,即是接納與遏制,我們與人溝通交流,或者是統治者、領導人聽取彙報,都會有對對方的言論進行接納或遏制的情形。鬼谷子首先說,我們與人交往,都會有疏遠而親近,有親近而疏遠;有靠近的不使用,有離去的反而求之;有每天進到跟前的不使用,有遠遠聽聞名聲卻相思的等情況;也有或者結交於道路和規律,或者結交於鄉黨或朋友,或者結交於財富或貨物,或者結交於采地或女色等情形,那麼我們就要根據他的用意,想深入就深入,想退出就退出:想親近就親近,想疏遠就疏遠;想靠近就靠近,想離去就離去;想要求就要求,想思念就思念,這就是接納與遏制的意思。所謂接納,就是進獻的言論說辭。所謂遏制,就是遏制其所圖謀的事。所以,看見其圖謀事物,就要知曉他的志向意氣。這裡所說的志向意氣,就是指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我們對待親疏遠近,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所以聖人樹立事物,以此率先知曉而遏制萬物,就是這個意思。而對於不可知,或者不知曉如何作為的事,就乾脆退出,不要冒險前進。全篇著重的是接納與遏制,但關鍵還是在於自己內心的志向意志,自己內心的自得。如果我們自己沒有一定的主見,那麼我們就會偏聽偏信,跟著別人的思路而進退出入了。

《抵巘》篇,即是擠推裂縫間隙,而所謂“抵”,——擠推,即是指使用各種不同的辦法,或者是擠,或者是推,或者是堵,或者是塞,或者是返回,或者是傾覆,或者是退出,或者是停息來解決人際關係之間的裂縫間隙(代溝、距離)。不僅是人際關係之間,就是天地之間,萬事萬物之間都有裂縫間隙(代溝、距離),怎麼樣對待各種各樣的裂縫間隙,關鍵在於使用方法,使裂縫間隙改變其性質。而不是不管這些裂縫間隙,只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處理事情。因為“物有自然,事有合離。”使裂縫間隙合住,還是讓裂縫間隙更大,互相離得更遠?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所以鬼谷子總結說,世道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為上面沒有明白的君主,王公諸侯沒有道路和規律,那麼小人就會讒言傷害,賢人就不能使用,聖人就會逃匿,貪圖利益欺詐虛偽的人就會作為,君臣就會互相疑惑,社稷就會土崩瓦解,軍隊就會互相征伐猜疑,父子就會離散,背離混亂反目成仇,這就稱之為產生於裂縫。所以鬼谷子說,懂得分開懂得合住的道路的人,就是聖人。而我們現代人,總是自以為是,總是認為事物會按自己的意願發展,總是認為別人會按自己的意願做事,總是認為自己是最正確的,而沒有去考慮彌合自己與別人之間的裂縫間隙,不斷地按自己的意願去指揮他人、教導他人,所以致使人際關係之間的裂縫間隙越來越大,最終矛盾爆發,無法彌合。人都是依靠其觀念、主見的思想指導行為,所謂的觀念、主見,即是指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看法,對價值的看法。這就是我們現代所說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相近,那麼人際關係之間的裂縫間隙就很小,容易彌合。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同,那麼人際關係之間的裂縫間隙(代溝、距離)就很大,如果不加意彌合,那麼就不可能走到一起。這就是鬼谷子之所以要談“擠推裂縫”的原因。

《飛箝》篇,即是疾速地鉗制,“箝”(qián鉗),古同“鉗”。有鉗制,夾住,限制,約束,制止之意。其含意是指人們在交談、辯論中,抓住對方的一點而限制他、鉗制他、約束他,不要讓其自由發揮,然後按我的意思引導他。鬼谷子首先說,想要知人,就要觀察其言行,不僅要觀察外表的言行,還要觀察到他的內心。在交談中,可以選擇若干話題,可以一會兒相同一會兒不同。可以利用他的話重複累積,然後又摧毀他的話題,或者述說財產貨物、奇異美物、珠寶玉器、璧玉絲綢、采地女色以侍奉他,或者酌量才能樹立威勢以鉤取他,或者伺候看見溝壑縫隙而鉗制他,這種事就用擠推裂縫間隙的辦法。然後根據對方話題的內容大小,審查其意圖,知曉其愛好憎惡。虛與委蛇而引其說出實話,連接而不失去主題,以追究其言辭。因此,本篇實質上是論述人們在交談、辯論中的技巧問題。學會這些技巧,我們才能在交談或辯論中把握主動權,真正摸清對方意圖,然後就可以徵用他,就可以要求他,就可以使用他。

《忤合》篇,即是指背離與迎合,對一種意見、一種思想、一種說法、一種觀念,是背離?還是迎合?鬼谷子說,我們首先要知曉天地,知曉萬物,然後隨從而轉化。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先去簡單地表態,我背離,我迎合,而是要根據時勢的變化而變化。這種意見、這種思想、這種說法、這種觀念,如果符合時勢,那麼我就迎合、附和;如果與時勢背離,那麼我也背離它。鬼谷子這個“與之轉化”的思想,如同老子、文子、關尹子、莊子的“與時俱化”思想一樣,也如同孔子“調節”的思想一樣,都是強調自己要隨從時勢的變化而變化,不要固步自封、固執己見。

然後鬼谷子說,世上沒有常常貴重的人,事物沒有常常可以效法的;這種意見、這種思想、這種說法、這種觀念,如果使用於天下,必然要衡量天下而後才隨從;如果使用於國家,必然要衡量國家而後才隨從;如果使用於家庭,必然要衡量家庭而後才隨從;如果使用於自身,必然要衡量自身才能氣勢而後才隨從;事物的發展有大小進退,使用的方法是一樣的。必然要先謀劃思慮計算確定,而後才實行以疾速鉗制的方法。而我們現代人,絕大部分人沒有自己的思想,都是人云亦云,聽到一種意見、一種思想、一種說法、一種觀念,也不深思熟慮,就隨口附和而迎合,這樣既樹立不起自己的思想,也走不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樣踏入社會為人處事怎麼能進退自如,縱橫任意呢?如果不能進退自如,縱橫任意,那麼我們就只有痛苦鬱悶和糾結了。

本篇《忤合》也可以看成是一篇論述“選擇恐懼症”的文章,如果我們不能正確地選擇背離與迎合,我們就會被充斥著各種媒體似是而非的奇談怪論所淹沒、所迷惑,從而就不知曉應該如何樹立起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就不知曉應該如何走上自己正確的人生道路。

《揣篇》,即是指揣摩,所謂揣摩,即是指內心暗中摸索、推測、思考、猜測,推想,悉心探求。鬼谷子首先說,古代善於治理天下的人,必然衡量天下的權勢,而揣摩諸侯的情志。其實我們任何一個人在為人處事時,都要衡量、揣摩其人其事。可是我們的衡量、揣摩,卻是憑著我們原有的、狹隘的知識和印象去應對已經變化了的人和事。所以鬼谷子說,我們觀察、揣摩一個人,必然要在他非常喜歡的時候,前往而增加他的慾望;因為一個人有慾望時,不能夠隱藏自己的心情。必然要在他非常恐懼的時候,前往而增加他的厭惡;因為一個人有厭惡時,不能夠隱藏自己的心情,心情慾望必然出現變化,這樣才能得到實情。

鬼谷子的這個思想也如同孔子一樣,《論語·學而》:“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這個意思是說,不要害怕、擔憂別人不瞭解自己,要害怕、擔憂的是自己不知曉不瞭解別人。正因為我們不理解別人,才不理解他為什麼不理解我,我如果理解了別人,也就理解了他為什麼不理解我,因而我就會想方設法讓他理解我。這才是最佳行為方式。但是,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實際生活中,實實在在替別人考慮一下了嗎?我們瞭解、理解周圍身邊的人了嗎?沒有!起碼大部分人都沒有去考慮過別人,都沒有去知曉、瞭解、去理解過別人。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也就多了起來。人們之間若是真能都象孔子所說的這樣,都能互相理解、相互知曉、瞭解,那麼,人們之間的矛盾將會大量減少,人們也就能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的關係了,也就能很好地為人處事了。

《摩篇》,與《揣篇》是姊妹篇,《揣篇》,是指揣摩,所謂揣摩,是指內心暗中摸索、推測、思考、猜測,推想,悉心探求。“摩”則是指切磋研究,也含有觸摸試探之意。它們同是講人際之間的交流溝通。怎麼與人交流溝通?鬼谷子首先說,精妙的切磋研究要以對方的慾望,測量而探求之,內心的驗證必然響應;對方有響應,必然就會有作為。也就是說,與人交流溝通,必須要懂得人的心理,人的慾望,根據對方特有的社會環境、人情關係,猜測到他的心理活動,才能使他有所響應。如果不符合他的社會環境、人情關係,那麼必然會遭遇對方的排斥拒絕。與人交流溝通,沒有固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我們有時要以平衡,有時要以公正,有時要以喜悅,有時要以憤怒,有時要以名聲,有時要以行為,有時要以廉潔,有時要以誠信,有時要以利益,有時要以謙卑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其實,說來說去,還是要先理解別人,才能達到交流溝通的目的,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權篇》,即是指“稱量、平衡”,鬼谷子認為首先列出對方的各種言論,其意思就是我們首先要了解對方,知曉、稱量、平衡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後,我們才能夠去進行遊說。我們遊說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說服他人,憑藉他人的力量而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我們連對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都不瞭解,我們的遊說又怎麼能成功呢?沒有眼睛的人不可以向他們顯示五色,沒有耳朵的人不可以告訴他們五音。所以不可以前往的人,就無法開導他們。不可以前來的人,就無法接受他們。然後鬼谷子又說,有智慧的人不使用自己的短處,而是利用愚蠢的人的長處;不使用自己所笨拙的,而是利用愚蠢的人所擅長的,所以不會有困難。言說其有利,是因為要隨從瞭解其長處;言說其有害,是因為要避開了其短處。然後鬼谷子又說,所以與智者言說,要依靠博學;與博學者言說,要依靠辨析;與辨析者言說,要依靠綱要;與高貴者言說,要依靠權勢;與富裕者言說,要依靠高貴;與貧窮者言說,要依靠利益;與低賤者言說,要依靠謙卑;與勇敢者言說,要依靠敢作敢為;與愚昧者言說,要依靠尖銳。這些都是言說的藝術,而人們經常違反。然後鬼谷子又說,言談有許多類型,事情有許多變化。所以終日言說,不會失去其類型,而事情就不會混亂;終日不改變,就不會失去其主宰。也就是說,我們不要被對方的話題牽著走,而是要牢牢把握住自己遊說的宗旨。

《謀篇》,是指謀劃、計謀、謀略,是指與人交流溝通要事前有謀劃,不能只憑著自己的想象就去與別人交流溝通。鬼谷子首先說,凡是謀劃都有道路,必然要得到所憑藉的,以求得其情形;只有明瞭其情形,與人交流溝通才會有成效。所謂的度量才能、酌量能力、揣摩情形,就是要掌握方向。

第二段的意思是說,與相同觀念的人交流溝通,就容易成功;人的觀念不相同,那麼交流溝通就容易失敗。所以土牆總是從縫隙處毀壞,樹木總是從關節處毀壞,這大概就是事物的原理吧。

為什麼要讀《鬼谷子》

第三段的意思是說,萬事萬物都有變化,所以我們要有謀劃,而謀劃必然要有計劃,計劃必然要有準則,而準則就是我們的道路。也就是說,與人交流溝通,要根據我們的道路上的準則而進行。

第四段的意思是說,與人交流溝通,一定要先了解對方,如果用利益去勸說一個仁愛的人,那麼必然會失敗。如果用困難去勸說一個勇敢的人,那麼必然達不到目的。如果用謊言去勸說一個有智慧的人,那麼必然會被拒絕,甚至會被揭穿。而那些愚蠢的人容易矇蔽,不肖之徒容易恐懼,貪婪的人容易被誘惑,這些都是要憑藉事情來裁決。

第五段的意思是說,與人交流溝通,一定要把話說到對方心裡去,所謂外表親近而內心疏遠的人,是指雙方的觀念不同,有很大差距,但是環境又迫使雙方在一起,比如同事,比如親友關係等。所謂內心親近而外表疏遠的人,是指雙方觀念相同,但並沒有什麼關係。所以我們要憑藉其疑惑的,或憑藉其顯現的,或憑藉其所說的,或憑藉其厭惡的,或憑藉其擔憂的與之交流溝通。然後,通過切磋使其恐懼,通過推崇使其行動,通過微妙的言說而證明,通過驗證之事而使其響應,通過壅塞而使其堵塞,通過混亂而使其迷惑,這就稱之為計謀。與人交流溝通,必要時就要使用計謀,不能只憑自己的想象就去言說。

第六段的意思是說,計謀的使用,公開不如私下,私下不如結交;結交就會沒有縫隙了。也就是說,與人交流溝通,首先要根據對方的身份,選擇遊說的內容,不要以人們所不願意的事強加於人,不要以人們所不知曉的事而教導於人。人之所以有喜好,就學著順從之;人之所以有厭惡,就避開而忌諱之。

第七段的意思是說,可以知曉的人,就可以利用;不可以知曉的人,就不要去利用。所以說:事情貴在控制別人,而不貴在被人控制。控制別人的人,就掌握了主動權。被人控制的人,就被控制了命運。所有這些與人交流溝通,關鍵就是一定要選擇最佳行為方式。

為什麼要讀《鬼谷子》

全篇緊緊圍繞著與人交流溝通的問題,提出了與人交流溝通要事前有謀劃,不能只憑著自己的想象就去與別人交流溝通。所以,關鍵問題就是一定要選擇最佳行為方式。

《決篇》,說的就是決斷,我們對一件事有疑惑,必然要寄託於內心有疑慮的事,才需要決斷,如果沒有疑惑,就會馬上拍板敲定。但怎樣決斷,則是大問題。取用還是放棄?這就需要選擇,人們每做一件事,都會有疑惑,都想知道後果怎麼樣,都會考慮自己的選擇對不對。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千百萬年。以至於人們大都患上選擇恐懼症。遇到很難選擇時,古代人們就發明了占卜、算命,把選擇權拱手交給了鬼神。

一個人在他的一生的生活中、工作中都會有若干次選擇,每次選擇都很重要,倘若不會選擇,就會錯過機遇,最後將一事無成。凡看見的都想要,或是凡看見的都不想要,都不對。輕率地隨便選擇,則會得到煩惱和痛苦的後果。所以,會不會有所選擇,這對一個人是非常重要的。有許多人自認為是會有所選擇的,其實是這山望著那山高,總想選取好的,而厭惡平淡的、差的;殊不知,很多事情從表面上來看是很好,可是其好的景況已經到頭了,盛極必衰!當他選擇了這個好的後,沒多久就盛極而衰了。許多人只看見有利的,殊不知利益後面緊跟著禍患,因為你所看見的利益別人也看得見,你既然獲取了它,別人也想獲取它,你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就不得不防止別人的覬覦,以及奪取。這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而許多差的呢,平淡的呢?當你選擇了它後,從中發掘出新的東西,那你就成功了。所以,每個人在他的一生中面臨的選擇就很重要,到底選擇什麼?這就需要智慧了。

鬼谷子認為,對於事情的發生度量於過去之事,驗證於未來之事,檢驗於公平的真情,就可以這樣決斷了。也就是說,這一類的事,參考一下過去同類的事情,再考慮一下後果,再檢驗一下是否公平,是否是真情,就可以決斷了。如果有不公平的現象,有不真實的情況,那麼就不可以選擇決斷,最好選擇放棄。

《符言》,是指已經驗證、已經應驗了的言論,已經驗證、已經應驗了的言論是什麼呢?第一節,講位置,意思是要人們找準自己的位置,所謂安定、徐緩、公正、靜默,其施加於法度無不柔軟,是指人們對待法度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如果人們採用混亂、急速、偏私、浮躁的態度對待法度,那麼就不是柔軟而是堅硬了。所以,關鍵是我們自己的位置和態度。第二節,講明白,人們總是以自己的眼睛來看,以自己的耳朵來聽,以自己的心來尋求所謂的智慧,還自以為很明白,其實這是糊塗。這個世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是不同的,是別有風彩的,有人看到的是陽光面,有人看到的是陰暗面,有人看到的是平面,有人看到的是立體面,有人看到的是橫切面,有人看到的是縱深面,有人站得高看得遠,有人站得低看得近,這取決於每個人角度、立場、高低的不同。所以,要和同於眾人的看法才能稱之為明白。也就是說,不能以自己的明白去代替他人的糊塗,焉知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還是眾人皆醒我獨醉?第三節,講規律,其中心意思就是講不要固步自封、固執己見,自己堅強而拒絕其它任何學問,就會造成自己心靈的閉塞。世界如此之博大,是我們這一生這一點狹隘的知識所能瞭解所能包容的嗎?有人說,高山仰望它就不能看到頂;深淵測量它也不能量到底,但鬼谷子認為,高山仰望它就能看到頂;深淵測量它就能量到底。所以,固執己見只能使自己閉塞。這世上萬事萬物都有規律,有誰能真正瞭解萬事萬物的規律?即使是專家,也只能講清楚一小部分的規律。所以,尊重規律,不要固執己見。第四節,講賞賜與懲罰,我們都是社會人,既然是社會人,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情關係,那麼,是人情關係重要?還是法度重要?如果我們認為人情關係重要,那麼我們為了維護人情關係,就會破壞社會法度。如果我們認為社會法度重要,那麼我們只有犧牲人情關係。所以,使用賞賜貴在誠信,使用刑罰貴在堅決。也就是說,我們在與人交流溝通時,也要有一定的底線,不能因為人情關係而導致社會混亂。因為混亂的社會對任何人都是不利的。第五節,講詢問,我們現代人,很不善於詢問,原因在於詢問別人很沒有“面子”,會丟人,會被別人瞧不起。自己不懂而別人懂,尤其是一個比我窮的人,一個比我年齡小的人,一個社會地位不如我的人,他憑什麼比我懂得多,我憑什麼要問他?難道金錢、地位與知識能畫等號嗎?所以鬼谷子說,想一想,天、地、人道,四方上下,前後左右,你都懂嗎?第六節,講憑藉,只有憑藉一個平臺,才能做事,只有憑藉時勢,事情才能成功;只有憑藉我們的人生道路,才能成就成功的人生。可是有些人卻異想天開,叫喊著我能成功我能成功,就必然能夠成功嗎?第七節,講周密,一個家庭裡要有規矩,全家人才會內外溝通,才能知曉人們的所聽所聞;如果家長獨斷專行,全家人唯唯喏喏,家長只憑著自己的意願做事,這樣的家庭能長久嗎?而所謂規矩,則是周密的,不是想到什麼就是什麼。第八節,講恭敬,只有恭敬地對待萬事萬物,恭敬地對待身邊的人,才能擁有更多的眼睛、耳朵,才能真正明白事理。如果飛揚跋扈、固步自封、固執己見,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遠離,都會不說真話,又怎麼能明白地知道千里之外,隱微之中的事情呢?第九節,講名與實,與孔子、荀子的“正名”很相似,“正名”理論是孔子反對形式主義的一個明白的表現。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必須各自按照其社會角色遵循一定的社會行為規範,君主要象個君主,臣子要象個臣子,父親要象個父親,兒子要象個兒子,並按照其社會角色遵循各自的社會行為規範,才能符合各自的做人的標準。孔子的“名不正,則言不順”,即要求用“實”來符合“名”所規定的要求,或用“名”所規定的要求去糾正已經存在或變化了的“實”。從而肯定了“正名”的邏輯價值和名辯的社會作用。名稱和實質應當互相關聯,如果事物相類似,就應當叫同一名稱。如果事物相異,就應當叫不同的名稱。荀子提出“正名”,就是要使本來如此的就本來如此,不要用一些奇談怪論把本來如此的變成本來不如此了。只有讓本來如此的依然還是本來如此,不憑藉奇談怪論來擾亂正確的名稱,人們才不會蔽塞和被蔽塞。鬼谷子則說:名稱恰當那麼就是產生於實際,實際產生於事理,事理產生於名與實的規律。規律產生於和諧,和諧產生於恰當。他們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意思卻是一樣的。

在本篇中,鬼谷子用字很簡略,但卻句句切中要害,不思索,就很難讀懂。這些已經驗證,或者是已經應驗了的言論,應該就是歷史的經驗,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

《本經陰符七篇》,所謂“本經”,是指基本綱領;所謂“陰符”,是指暗中驗證。論述的是“盛神”——旺盛我們的精神,“養志”——修養我們的意志,“實意”——充實我們的思想,“分威”——辨別區分威勢,“散勢”——分散改變形勢,“轉圓”——轉動圓環而追求事物的吻合,“損兌”——減少快刀斬亂麻一般鋒利的言行。

這七個方面,都是圍繞著人際關係之交流溝通而展開的,想有一個成功的人生,就是要旺盛我們的精神,讀書人,通達於精神旺盛,就能夠修養意志。沒有旺盛的精神,就很難立足於世。因此,必須要修養我們的意志,而不要意氣用事。想要充實思想,心裡就要安靜,思慮就要深遠。心裡安靜那麼神奇的謀略就會產生,思慮深遠那麼計劃謀劃就能成就;神奇的謀略產生那麼意志就不會混亂,計劃謀劃成就那麼功績就不會更迭、交替。辨別區分他人的威勢後,我們才能夠想辦法動搖其威勢,使其應和於我之威勢。這就稱之為知曉形勢。如果我們拚命以己之威勢與他之威勢相爭,不見得能夠取勝,而且還有可能一敗塗地。要推動形勢變化而行為,那麼形勢就會被分散。我們主動行為,那麼我們就能掌握形勢的主動權,被分散了形勢的人,就會掌握不了變化的形勢。雙方對峙,兩事相遇,必然要尋找一個吻合點,使雙方意見能夠達成一致,才能使對方接受我的言說。如果對方心裡想的是東,而我偏要說西,那麼兩人的分歧就會加大,最終談不攏,只好不歡而散。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就要推究對方的心理,探查到對方的計謀,就能夠知曉轉動圓環而隨從方正。能夠順應自然的形勢而掌握主動權。掌握主動權後,形勢也會隨之而變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