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優質高端的選材和複雜苛刻的工藝,決定了紅木嵌銀漆器天生就具有很強的複合性,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傳統工藝一絕。”孫凱介紹說,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新中國成立以後,濰坊嵌銀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這一被譽為“中華瑰寶”的文化遺產得以不斷髮展。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優質高端的選材和複雜苛刻的工藝,決定了紅木嵌銀漆器天生就具有很強的複合性,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傳統工藝一絕。”孫凱介紹說,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新中國成立以後,濰坊嵌銀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這一被譽為“中華瑰寶”的文化遺產得以不斷髮展。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陳增,生前曾任濰坊鳶都嵌銀廠生產總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曾多次為北京中南海涵元殿、玉泉山、天安門城樓接待室、國家領導人辦公室等設計製作產品。他設計製作的紫檀木嵌銀絲宮扇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花梨木嵌銀絲樽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不僅如此,紅木嵌銀漆器還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比如:1961年,承外交部之託,制國用文具一套,作為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家與世界各國簽字用;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時將嵌銀套八文具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

不過,和其他老手藝一樣,目前,全面掌握此項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也正因為如此,這項複雜的技藝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技藝純熟高超

濰坊人修復的嵌銀文物得到故宮專家認可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優質高端的選材和複雜苛刻的工藝,決定了紅木嵌銀漆器天生就具有很強的複合性,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傳統工藝一絕。”孫凱介紹說,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新中國成立以後,濰坊嵌銀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這一被譽為“中華瑰寶”的文化遺產得以不斷髮展。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陳增,生前曾任濰坊鳶都嵌銀廠生產總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曾多次為北京中南海涵元殿、玉泉山、天安門城樓接待室、國家領導人辦公室等設計製作產品。他設計製作的紫檀木嵌銀絲宮扇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花梨木嵌銀絲樽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不僅如此,紅木嵌銀漆器還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比如:1961年,承外交部之託,制國用文具一套,作為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家與世界各國簽字用;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時將嵌銀套八文具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

不過,和其他老手藝一樣,目前,全面掌握此項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也正因為如此,這項複雜的技藝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技藝純熟高超

濰坊人修復的嵌銀文物得到故宮專家認可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濰坊嵌銀髹漆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今年年初開始,王冬雲、周志正式進入故宮修文物。他們工作的地點在故宮文物醫院木器修復室內。其中,今年37歲的周志常駐故宮博物院。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優質高端的選材和複雜苛刻的工藝,決定了紅木嵌銀漆器天生就具有很強的複合性,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傳統工藝一絕。”孫凱介紹說,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新中國成立以後,濰坊嵌銀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這一被譽為“中華瑰寶”的文化遺產得以不斷髮展。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陳增,生前曾任濰坊鳶都嵌銀廠生產總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曾多次為北京中南海涵元殿、玉泉山、天安門城樓接待室、國家領導人辦公室等設計製作產品。他設計製作的紫檀木嵌銀絲宮扇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花梨木嵌銀絲樽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不僅如此,紅木嵌銀漆器還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比如:1961年,承外交部之託,制國用文具一套,作為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家與世界各國簽字用;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時將嵌銀套八文具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

不過,和其他老手藝一樣,目前,全面掌握此項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也正因為如此,這項複雜的技藝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技藝純熟高超

濰坊人修復的嵌銀文物得到故宮專家認可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濰坊嵌銀髹漆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今年年初開始,王冬雲、周志正式進入故宮修文物。他們工作的地點在故宮文物醫院木器修復室內。其中,今年37歲的周志常駐故宮博物院。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周志在故宮文物醫院修復文物

17年前,年僅19歲的周志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這項技藝,“一見鍾情”,從此她將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之中,先後跟隨第四代傳承人陳開勳和第五代傳承人陳增學習。

“剛開始學習時很難,因為全部採用原生態手工製作技藝,刀刻時手部、腕部、臂部非常吃力,沒幾天手上到處都是水泡和繭子。但即使這樣,要學會精準地控制刀子也得需要幾年的時間。”周志說,很多人因為受不了苦,缺乏耐心,放棄了。當時跟她一起學習的七個人,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她自己。

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貨。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鑽研,周志的技藝已經非常純熟,曾先後被派往到北京、澳門以及韓國等地參加紅木嵌銀展覽展示活動。此次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也是水到渠成。

不過,剛進入故宮修文物時,周志也遇到了不少挑戰。要修復的文物都是沒有展示過的獨一無二的珍品,很多都是皇帝、貴妃用過的物品,製作的精細度很高。如何將文物按照原樣修復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此,她一邊研究學習以前的老工藝,虛心向故宮專家學習交流,一邊進行修復。

不僅如此,要修復的文物上除了金絲銀絲,還有更古老的鑲嵌有黃銅的文物,這是她之前從來沒有用過的一種材料。“黃銅質地特別硬,而且很寬、很厚,鑲嵌時,一些拐彎的地方,就很難彎過去。即使彎過去,黃銅的韌性很強,有時也會掉出來。只要略微有一點斜度、有一點不平,可能就鑲嵌不好。”周志說,在修復前她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修復中她會特別謹慎,槽基刻好了才會進行鑲嵌。

"

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講的是中國的頂級“工匠”在故宮修文物的故事。隨著紀錄片的走紅,故宮裡的文物修復師也成了炙手可熱的“網紅”職業。但想去故宮修文物並不容易,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藝,還要過五關斬六將。然而你知道嗎?在濰坊,憑藉獨特的嵌銀髹漆技藝,坊子區濰坊鳶都嵌銀廠的兩名傳承人就被選入了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嵌銀技藝難住故宮修復專家

他們到濰坊給文物找“醫生”

2017年8月,故宮博物院4名文物修復專家到濰坊實地調研考察紅木嵌銀技藝。他們此次前來是為故宮裡的文物找“醫生”。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是中國收藏文物最多最豐富的藝術殿堂。故宮每年都有一定的文物修復需要。對於破損的文物,故宮文物醫院的專家們基本都能修復,實在修復不了的,他們才會外聘專家。然而在最新整理的一些文物中,文物上損壞、掉落的金絲銀絲就難住了故宮的修復專家們,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嵌銀技藝。於是,他們多方打聽了解,聽說濰坊有紅木嵌銀絲漆器這種古老的手工藝,決定到濰坊考察這種技藝。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的紅木嵌銀技藝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大約在清朝康熙年間,濰坊的銅業已相當發達,工匠們為了美化產品,擴大銷路,仿照古代青銅器的金銀錯工藝,在一些銅器上鑲嵌金銀絲花紋,這是最初的濰坊嵌銀製品。後來經過不斷改進,逐漸發展成了紅木嵌銀。

位於坊子區北海路南首的濰坊鳶都嵌銀廠是專家們此次考察的重要一站。這個成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嵌銀廠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傳承企業。2014年,該廠投入巨資建成了濰坊鳶都紅木嵌銀漆器博物館,成為山東省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濰坊市第一家非國有博物館,也是山東省首家加入中國博物館協會的民辦博物館。

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負責人孫凱介紹,“當時來的4個專家有故宮文物醫院木器工作室的、漆器工作室的,還有鑲嵌工作室的。對於嵌銀技藝,他們考察得非常仔細全面。不僅現場動手學習嵌銀漆器的製作,還考察了嵌銀技藝的原理等。”不過,這些並沒有難倒孫凱和他廠裡的技師。

專家們在考察期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剛開始,故宮的專家看著工人們用刀子一割、錘子一敲就把銀絲嵌進去了,以為並不難。他們覺得在濰坊學習幾天,買上工具,自己回去修復。但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發現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其實,這項工藝沒個三五年時間,是做不好的。”孫凱說。

經過數天現場技藝考核,最終,故宮專家認定濰坊鳶都紅木嵌銀廠王冬雲、周志兩位嵌銀工藝傳承人技藝全面突出,達到了修復故宮文物的水平,被外聘進入故宮修文物。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國家級非遺產品

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曾被奉為“國禮”

其實,濰坊紅木嵌銀漆器藝人能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並不奇怪,因為濰坊紅木嵌銀漆器是全國獨有的手工藝品。經過200多年的沉浮發展、五代手工藝人的傳承,濰坊紅木嵌銀漆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製作工藝,這項技藝又叫濰坊嵌銀髹漆技藝,整個製作工序非常複雜,每道工序全部由手藝人手工完成。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優質高端的選材和複雜苛刻的工藝,決定了紅木嵌銀漆器天生就具有很強的複合性,且具有極高的實用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堪稱傳統工藝一絕。”孫凱介紹說,早在1915年,濰坊嵌銀漆器就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被授予“最優獎”。新中國成立以後,濰坊嵌銀藝人在繼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使這一被譽為“中華瑰寶”的文化遺產得以不斷髮展。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濰坊嵌銀髹漆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傳統技藝大師陳增,生前曾任濰坊鳶都嵌銀廠生產總監,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曾多次為北京中南海涵元殿、玉泉山、天安門城樓接待室、國家領導人辦公室等設計製作產品。他設計製作的紫檀木嵌銀絲宮扇被中國工藝美術館永久收藏,花梨木嵌銀絲樽被國家圖書館永久收藏。

不僅如此,紅木嵌銀漆器還經常作為“國禮”贈送給國家領導人和國際友人。比如:1961年,承外交部之託,制國用文具一套,作為周恩來總理代表國家與世界各國簽字用;1978年,鄧小平訪問日本時將嵌銀套八文具贈送給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

不過,和其他老手藝一樣,目前,全面掌握此項技藝的人已經不多。也正因為如此,這項複雜的技藝被列入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技藝純熟高超

濰坊人修復的嵌銀文物得到故宮專家認可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作為濰坊嵌銀髹漆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從今年年初開始,王冬雲、周志正式進入故宮修文物。他們工作的地點在故宮文物醫院木器修復室內。其中,今年37歲的周志常駐故宮博物院。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周志在故宮文物醫院修復文物

17年前,年僅19歲的周志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了這項技藝,“一見鍾情”,從此她將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之中,先後跟隨第四代傳承人陳開勳和第五代傳承人陳增學習。

“剛開始學習時很難,因為全部採用原生態手工製作技藝,刀刻時手部、腕部、臂部非常吃力,沒幾天手上到處都是水泡和繭子。但即使這樣,要學會精準地控制刀子也得需要幾年的時間。”周志說,很多人因為受不了苦,缺乏耐心,放棄了。當時跟她一起學習的七個人,最後堅持下來的只有她自己。

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貨。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鑽研,周志的技藝已經非常純熟,曾先後被派往到北京、澳門以及韓國等地參加紅木嵌銀展覽展示活動。此次被選入故宮修文物也是水到渠成。

不過,剛進入故宮修文物時,周志也遇到了不少挑戰。要修復的文物都是沒有展示過的獨一無二的珍品,很多都是皇帝、貴妃用過的物品,製作的精細度很高。如何將文物按照原樣修復好,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為此,她一邊研究學習以前的老工藝,虛心向故宮專家學習交流,一邊進行修復。

不僅如此,要修復的文物上除了金絲銀絲,還有更古老的鑲嵌有黃銅的文物,這是她之前從來沒有用過的一種材料。“黃銅質地特別硬,而且很寬、很厚,鑲嵌時,一些拐彎的地方,就很難彎過去。即使彎過去,黃銅的韌性很強,有時也會掉出來。只要略微有一點斜度、有一點不平,可能就鑲嵌不好。”周志說,在修復前她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因此在修復中她會特別謹慎,槽基刻好了才會進行鑲嵌。

厲害了!濰坊這兩個人被故宮選中,到底因為啥?

據周志介紹,故宮對文物修復要求非常嚴格,整個修復過程全程錄像,每天修復了哪些文物、用了什麼材料、修復到什麼程度等也全部進行記錄存檔。因為故宮文物修復專家都沒見過這項技藝,有專家也會向她請教學習,她都會詳細地講解。

目前,他們已經修復了大小嵌銀文物二十多件。因為純熟高超的技藝和嚴謹細緻的工作態度,他們修復的文物也得到了故宮專家的認可和肯定。故宮專家們表示,“你們在故宮修復文物,不僅保護了故宮的珍貴文物,也宣傳和展現了濰坊的悠久歷史及豐厚文化底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