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赤壁大戰重創了曹操集團,劉備集團的實力短時期內得到很大的提高,足以和曹操分庭抗禮,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劉備佔據漢中並稱漢中王后,曹操非常震怒,認為劉備到了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簡直是奇恥大辱,欲率傾國之兵征伐。司馬懿清楚地看到,若與蜀國正面硬拼容易讓東吳撿漏,顯然非上策。他的一條計策得到曹操採納:派人聯合孫權,讓他出兵攻打荊州。孫權最終被滿寵說動,同意攻打荊州。這樣一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可以得到的兩個好處是,一是可以拆散孫劉聯盟,二是可以分散劉備的兵力。

"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赤壁大戰重創了曹操集團,劉備集團的實力短時期內得到很大的提高,足以和曹操分庭抗禮,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劉備佔據漢中並稱漢中王后,曹操非常震怒,認為劉備到了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簡直是奇恥大辱,欲率傾國之兵征伐。司馬懿清楚地看到,若與蜀國正面硬拼容易讓東吳撿漏,顯然非上策。他的一條計策得到曹操採納:派人聯合孫權,讓他出兵攻打荊州。孫權最終被滿寵說動,同意攻打荊州。這樣一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可以得到的兩個好處是,一是可以拆散孫劉聯盟,二是可以分散劉備的兵力。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得到上述消息後的劉備,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他命關羽率軍北伐,以實現敲山震虎的意圖,促使曹營不敢妄動。關羽的北伐行動,首先是在襄陽戰役戰敗了曹仁,接著又率軍包圍了樊城。情急之下的曹操急派二員戰將於禁和龐德率軍前來解圍,卻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結果是于禁被生擒,龐德被斬於刀下。經過此戰,關羽名震華夏,聲名遠揚。竟然使得曹操曾一度打算要遷都,經司馬懿和他人的竭力勸阻,方才勉強同意暫且不遷。然而事情的發展令人嗔目結舌,隨後形勢卻是急轉而下。關羽對樊城是久攻不下,呂蒙白衣過江夜襲荊州得手,接著是傅士仁和糜芳先後投降東吳,得此消息的關羽,慌忙撤下樊城之圍,意欲奪回荊州,但形勢已是今非昔比,不得已敗走麥城,後被東吳擒殺。這是對關羽北伐情況的簡要敘述。

人們常常都在思考和議論的一個話題是,關羽,這位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打敗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震華夏州、勇冠神州的戰神,在北伐開局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為什麼會失敗,而且是敗得這樣慘呢?我們除了說曹操集團奸詐詭計,挑撥孫劉聯盟的關係,孫吳目光短淺、背信棄義、趁火打劫,劉封私心雜念、見死不救,關羽孤傲不羈,違背劉備、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策等等上述這些原因外,關羽在其中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也是其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赤壁大戰重創了曹操集團,劉備集團的實力短時期內得到很大的提高,足以和曹操分庭抗禮,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劉備佔據漢中並稱漢中王后,曹操非常震怒,認為劉備到了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簡直是奇恥大辱,欲率傾國之兵征伐。司馬懿清楚地看到,若與蜀國正面硬拼容易讓東吳撿漏,顯然非上策。他的一條計策得到曹操採納:派人聯合孫權,讓他出兵攻打荊州。孫權最終被滿寵說動,同意攻打荊州。這樣一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可以得到的兩個好處是,一是可以拆散孫劉聯盟,二是可以分散劉備的兵力。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得到上述消息後的劉備,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他命關羽率軍北伐,以實現敲山震虎的意圖,促使曹營不敢妄動。關羽的北伐行動,首先是在襄陽戰役戰敗了曹仁,接著又率軍包圍了樊城。情急之下的曹操急派二員戰將於禁和龐德率軍前來解圍,卻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結果是于禁被生擒,龐德被斬於刀下。經過此戰,關羽名震華夏,聲名遠揚。竟然使得曹操曾一度打算要遷都,經司馬懿和他人的竭力勸阻,方才勉強同意暫且不遷。然而事情的發展令人嗔目結舌,隨後形勢卻是急轉而下。關羽對樊城是久攻不下,呂蒙白衣過江夜襲荊州得手,接著是傅士仁和糜芳先後投降東吳,得此消息的關羽,慌忙撤下樊城之圍,意欲奪回荊州,但形勢已是今非昔比,不得已敗走麥城,後被東吳擒殺。這是對關羽北伐情況的簡要敘述。

人們常常都在思考和議論的一個話題是,關羽,這位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打敗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震華夏州、勇冠神州的戰神,在北伐開局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為什麼會失敗,而且是敗得這樣慘呢?我們除了說曹操集團奸詐詭計,挑撥孫劉聯盟的關係,孫吳目光短淺、背信棄義、趁火打劫,劉封私心雜念、見死不救,關羽孤傲不羈,違背劉備、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策等等上述這些原因外,關羽在其中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也是其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那麼,關羽的這兩個錯用人,具體指錯的哪兩個人呢?

錯用一人,指的是錯用潘浚。關羽率主力軍出征時作了這樣的安排部署: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潘浚總督荊州,也就是說潘浚是關羽的代理人。當時,隨軍司馬王甫認為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能擔此重任,因為潘浚這個人猜忌心重而且還好佔小便宜,這樣一個人怎麼能總督荊州呢?但關羽不以為然地說:“今既差定,不必更改。”因此拒絕了隨軍司馬王甫提出的換人提議。這樣就為後來的一系列變故留下了致命的隱患。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潘浚上任後,他把愛佔便宜的毛病也傳染給了手下,使得呂蒙派人假裝客商白衣過江襲佔荊州的計謀有了用武之地,貪財的荊州守城軍士竟讓這些假客商上岸,最終導致荊州丟失。倉促撤退下來的關羽在敗往麥城的路上,對任命潘浚總督荊州一事深感後悔,他懊惱地對隨軍司馬王甫說:“悔不聽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但關羽此時的後悔已經是於事無補,毫無用處可言,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赤壁大戰重創了曹操集團,劉備集團的實力短時期內得到很大的提高,足以和曹操分庭抗禮,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劉備佔據漢中並稱漢中王后,曹操非常震怒,認為劉備到了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簡直是奇恥大辱,欲率傾國之兵征伐。司馬懿清楚地看到,若與蜀國正面硬拼容易讓東吳撿漏,顯然非上策。他的一條計策得到曹操採納:派人聯合孫權,讓他出兵攻打荊州。孫權最終被滿寵說動,同意攻打荊州。這樣一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可以得到的兩個好處是,一是可以拆散孫劉聯盟,二是可以分散劉備的兵力。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得到上述消息後的劉備,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他命關羽率軍北伐,以實現敲山震虎的意圖,促使曹營不敢妄動。關羽的北伐行動,首先是在襄陽戰役戰敗了曹仁,接著又率軍包圍了樊城。情急之下的曹操急派二員戰將於禁和龐德率軍前來解圍,卻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結果是于禁被生擒,龐德被斬於刀下。經過此戰,關羽名震華夏,聲名遠揚。竟然使得曹操曾一度打算要遷都,經司馬懿和他人的竭力勸阻,方才勉強同意暫且不遷。然而事情的發展令人嗔目結舌,隨後形勢卻是急轉而下。關羽對樊城是久攻不下,呂蒙白衣過江夜襲荊州得手,接著是傅士仁和糜芳先後投降東吳,得此消息的關羽,慌忙撤下樊城之圍,意欲奪回荊州,但形勢已是今非昔比,不得已敗走麥城,後被東吳擒殺。這是對關羽北伐情況的簡要敘述。

人們常常都在思考和議論的一個話題是,關羽,這位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打敗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震華夏州、勇冠神州的戰神,在北伐開局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為什麼會失敗,而且是敗得這樣慘呢?我們除了說曹操集團奸詐詭計,挑撥孫劉聯盟的關係,孫吳目光短淺、背信棄義、趁火打劫,劉封私心雜念、見死不救,關羽孤傲不羈,違背劉備、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策等等上述這些原因外,關羽在其中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也是其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那麼,關羽的這兩個錯用人,具體指錯的哪兩個人呢?

錯用一人,指的是錯用潘浚。關羽率主力軍出征時作了這樣的安排部署: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潘浚總督荊州,也就是說潘浚是關羽的代理人。當時,隨軍司馬王甫認為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能擔此重任,因為潘浚這個人猜忌心重而且還好佔小便宜,這樣一個人怎麼能總督荊州呢?但關羽不以為然地說:“今既差定,不必更改。”因此拒絕了隨軍司馬王甫提出的換人提議。這樣就為後來的一系列變故留下了致命的隱患。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潘浚上任後,他把愛佔便宜的毛病也傳染給了手下,使得呂蒙派人假裝客商白衣過江襲佔荊州的計謀有了用武之地,貪財的荊州守城軍士竟讓這些假客商上岸,最終導致荊州丟失。倉促撤退下來的關羽在敗往麥城的路上,對任命潘浚總督荊州一事深感後悔,他懊惱地對隨軍司馬王甫說:“悔不聽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但關羽此時的後悔已經是於事無補,毫無用處可言,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錯棄一人,指的是錯棄魏將於禁。于禁奉命領兵救援樊城,卻因大意被關羽水淹七軍被俘。于禁向關羽請降,並表示願意“誓以死報”。關羽是怎樣做的呢?公綽髯笑曰:“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于禁是曹營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和張遼、徐晃等人並列齊名,行軍佈陣、作戰打仗有其風格和套路,曹操曾稱他“有名將之風”。對於這樣一個天賜神助的好機會、好事情,關羽不僅不予以重用,反而是加以羞辱,因此便又一次錯失了良機。

"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赤壁大戰重創了曹操集團,劉備集團的實力短時期內得到很大的提高,足以和曹操分庭抗禮,使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劉備佔據漢中並稱漢中王后,曹操非常震怒,認為劉備到了可以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地步,簡直是奇恥大辱,欲率傾國之兵征伐。司馬懿清楚地看到,若與蜀國正面硬拼容易讓東吳撿漏,顯然非上策。他的一條計策得到曹操採納:派人聯合孫權,讓他出兵攻打荊州。孫權最終被滿寵說動,同意攻打荊州。這樣一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可以得到的兩個好處是,一是可以拆散孫劉聯盟,二是可以分散劉備的兵力。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得到上述消息後的劉備,決定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他命關羽率軍北伐,以實現敲山震虎的意圖,促使曹營不敢妄動。關羽的北伐行動,首先是在襄陽戰役戰敗了曹仁,接著又率軍包圍了樊城。情急之下的曹操急派二員戰將於禁和龐德率軍前來解圍,卻被關羽來了個水淹七軍,結果是于禁被生擒,龐德被斬於刀下。經過此戰,關羽名震華夏,聲名遠揚。竟然使得曹操曾一度打算要遷都,經司馬懿和他人的竭力勸阻,方才勉強同意暫且不遷。然而事情的發展令人嗔目結舌,隨後形勢卻是急轉而下。關羽對樊城是久攻不下,呂蒙白衣過江夜襲荊州得手,接著是傅士仁和糜芳先後投降東吳,得此消息的關羽,慌忙撤下樊城之圍,意欲奪回荊州,但形勢已是今非昔比,不得已敗走麥城,後被東吳擒殺。這是對關羽北伐情況的簡要敘述。

人們常常都在思考和議論的一個話題是,關羽,這位溫酒斬華雄、殺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打敗曹仁、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名震華夏州、勇冠神州的戰神,在北伐開局一片大好的形勢下為什麼會失敗,而且是敗得這樣慘呢?我們除了說曹操集團奸詐詭計,挑撥孫劉聯盟的關係,孫吳目光短淺、背信棄義、趁火打劫,劉封私心雜念、見死不救,關羽孤傲不羈,違背劉備、諸葛亮制定的聯吳抗策等等上述這些原因外,關羽在其中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也是其北伐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那麼,關羽的這兩個錯用人,具體指錯的哪兩個人呢?

錯用一人,指的是錯用潘浚。關羽率主力軍出征時作了這樣的安排部署:糜芳守南郡,傅士仁守公安,潘浚總督荊州,也就是說潘浚是關羽的代理人。當時,隨軍司馬王甫認為潘浚“平生多忌而好利”,不能擔此重任,因為潘浚這個人猜忌心重而且還好佔小便宜,這樣一個人怎麼能總督荊州呢?但關羽不以為然地說:“今既差定,不必更改。”因此拒絕了隨軍司馬王甫提出的換人提議。這樣就為後來的一系列變故留下了致命的隱患。俗話說得好,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什麼樣的人帶什麼樣的兵。潘浚上任後,他把愛佔便宜的毛病也傳染給了手下,使得呂蒙派人假裝客商白衣過江襲佔荊州的計謀有了用武之地,貪財的荊州守城軍士竟讓這些假客商上岸,最終導致荊州丟失。倉促撤退下來的關羽在敗往麥城的路上,對任命潘浚總督荊州一事深感後悔,他懊惱地對隨軍司馬王甫說:“悔不聽足下之言,今日果有此事!”但關羽此時的後悔已經是於事無補,毫無用處可言,早知今日又何必當初呢?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錯棄一人,指的是錯棄魏將於禁。于禁奉命領兵救援樊城,卻因大意被關羽水淹七軍被俘。于禁向關羽請降,並表示願意“誓以死報”。關羽是怎樣做的呢?公綽髯笑曰:“吾殺汝,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于禁是曹營赫赫有名的五子良將,和張遼、徐晃等人並列齊名,行軍佈陣、作戰打仗有其風格和套路,曹操曾稱他“有名將之風”。對於這樣一個天賜神助的好機會、好事情,關羽不僅不予以重用,反而是加以羞辱,因此便又一次錯失了良機。

關羽北伐失敗原因探究,錯用了一人,錯棄了一人

在這個問題上,關羽遠不如張飛。像那張飛在義釋嚴顏之後,嚴顏用自己的名望招降了許多守關將領,張飛兵不血刃地佔領了這些地方。雖然于禁不可能招降曹仁,但他對曹仁的用兵特點肯定是瞭如指掌,對樊城的防禦部署也是非常清楚。如果關羽善於讓于禁助力自己一起攻打樊城,肯定會事半功倍、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有一提的是,當時于禁投降並不是自己一個人,他還帶來了許多能打仗的士兵,這對於關羽來說是個極好的兵力補充。如果關羽能像張飛對嚴顏一樣對待于禁,也許樊城很快會被拿下了,沒有了後面的僵持、也沒有呂蒙偷襲得手,更沒有敗走麥城,已至於最後兵敗身亡。這個教訓是非常深刻,也是非常令人痛心的。用現代企業管理上的一句話來說,細節決定成敗,人的性格缺陷足以毀壞一切。您對此是怎麼看的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