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亞迪e1預售區間6萬-8萬元

4月1日,比亞迪公佈旗下微型純電動車e1的預售價區間為6萬-8萬元,比亞迪還將推出e1創·首發智行版,預售價格為7.99萬元,限量999臺。e1創·首發智行版可享三大獨屬權益——包括贈送60G流量,2年雲服務;免費贈送7kW壁掛式充電盒;以及e-sport運動套件、Bi-color雙色車身和限量yes個性皮膚。

EV早點:比亞迪e1預售6萬-8萬元;廣汽蔚來即將發佈新品牌

e1搭載一臺最大功率45千瓦的永磁同步電機,三元鋰電池系統容量為32.2kWh,綜合工況續航里程305km。

點評:6萬-8萬元的預售價格有點高了。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推高了e1的價格區間,讓這款車的性價比和競爭力大打折扣,要想成為爆款難度很大,因為很難和同價位的汽油車競爭,要想代替低速電動車價格也太高。

2、上汽集團去年淨利360.09億元 同比增長4.65%

4月1日,上汽集團公佈2018年度報告,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9021.94億元,同比增長3.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360.09億元,同比增長4.65%。2018年上汽集團銷售整車705.2萬輛,同比增長1.8,高出總體市場增速5.6個百分點;國內市場佔有率達到24.1%,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

EV早點:比亞迪e1預售6萬-8萬元;廣汽蔚來即將發佈新品牌

2018年上汽集團銷售新能源汽車14.2萬輛,同比增長120%,連續第五年實現“翻番式”增長;榮威和名爵品牌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7萬輛,同比增長119%。

上汽集團今年的汽車銷售目標為710萬輛,預計營業總收入9065億元,營業成本7775億元。

點評:在幾大國有汽車企業集團,上汽集團的經營質量是最高的,但仍然過於依賴合資公司,隨著大眾集團謀求改變上汽大眾的股比,預計通用汽車也將效仿。未來上汽集團的營收將面臨較大壓力。

3、美媒稱中國降低NEV補貼將導致大部分初創車企出局

《華爾街日報》3月27日報道稱,慷慨的補貼政策幫助中國創建了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但以前的支持政策也的確導致了浪費局面,推動一些低質量初創企業進入該市場。根據官方統計數據,去年中國運營中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數量達到487家。分析人士預計,隨著補貼的逐步取消,這些製造商中的大多數也將消失。

報道稱,一些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一旦補貼取消,需求可能受到抑制,並令這一中國政府希望中資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行業遭遇挫折。

點評:發改委和工信部放開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試驗總體來說是失敗的,是對有限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讓一些地方政府泥足深陷。

4、廣汽蔚來即將發佈新品牌

4月1日,廣汽蔚來表示近期將推出全新的品牌,並基於新品牌發佈全新車型。新品牌的產品定位將低於蔚來,但高於廣汽新能源。

廣汽蔚來新能源科技公司成立於2018年4月10日,註冊資本5億元,其中,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蔚來汽車、湖北長江蔚來新能源產業發展基金合夥企業各持股22.5%,廣州開創共進投資合夥企業持股10%。廣汽蔚來法定代表人為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

李斌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可以將廣汽蔚來和長安蔚來理解為是另外兩個蔚來。製造都會由母公司投資主體負責,比如說,廣汽蔚來是由廣汽生產,長安蔚來則是由長安生產,主要的產品研發和運維服務也是他們來做。但這兩個主體生產的產品的定位和價格區間都會比蔚來低,因為瞄準的是更為大眾的市場。”

點評:廣汽蔚來和長安蔚來是蔚來創新企業運營模式的一次嘗試,蔚來的做法是想複製其移動互聯網的輕資產模式,廣汽和長安則想借助蔚來的互聯網思維為自身注入新的活力。但是,兩家合資公司成立以來進展緩慢,以蔚來目前自身的運營情況來看,能否支持這兩家合資公司蔚來的發展是個未知數。

5、去年中國NEV銷量佔全球62.5%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在近日的一次行業會議上表示,2018年全球新能源車的銷售量為200萬輛,其中中國銷售125萬輛,佔比再次超過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達62.5%。

對於目前主要依靠政策推動的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董揚表示現在已經看到中國用政策推動市場,市場帶動技術進步的明顯效果,這不但促進了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而且促進了全世界電動車的發展。另外,從綜合性能、成本角度來看,2025年或者稍晚,汽油車和電動汽車的成本相當,因此,不要再討論電動汽車還行不行的問題。

點評: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半壁市場還多,政府真金白銀的補貼功不可沒。隨著補貼退坡直至退出,屆時中國市場的比例肯定會下降。另一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頗具規模並且逐漸走向成熟,但外資已經大踏步入場,未來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也將被壓縮,很有可能還是目前燃油車的市場格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