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海燕、八一、珠江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了以毗鄰香港、澳門的廣州為背景的反特故事片——《羊城暗哨》《祕密圖紙》《跟蹤追擊》,這三部受到觀眾好評的電影被譽為新中國優秀反特片。

《跟蹤追擊》是珠江電影製片廠於1963年攝製的一部反映我公安人員打擊特務恐怖行動的驚險反特故事影片。上世紀60年代初,廣州市公安局的兩位公安人員,根據自己多年辦案積累的素材,創作完成了電影劇本《跟蹤追擊》,電影一經問世,再次引起了觀眾的熱烈反響。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一、基本信息

片名:跟蹤追擊

類型:劇情/反特/偵破

導演:盧珏

編劇:聶建新 朱向群 安忠民

主演:林嵐 林書錦 史進 紅冰 陳天縱 簡瑞超

片長:97分鐘

上映:1963年

出品:珠江電影製片廠

二、故事簡介

1961年9月20日清晨,深圳邊防檢查站發生一樁可疑案件。檢查員從一個老太婆的手提包裡,搜出偽裝成香菸、糖果的雷管和炸藥,但她卻一口咬定,這手提包不是她的。此時,在候車室又發現一個無主的手提包,裡面有玩具小汽車等物,與老太婆供認的情況完全相符,這可能是特務在旅途中掉換了她的手提包,利用她把爆炸品帶進來。當事情暴露後,特務又畏罪地丟掉手提包,以割斷調查線索。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但誰是丟手提包的特務呢?公安人員李明剛根據玩具小汽車進口上稅稅單存根這一線索,在群眾的協助下,經過了縝密的偵察,終於查明工廠老工人林德祥的侄子林永貴,就是換取老太婆手提包的特務。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李明剛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果斷地突審林永貴,使林永貴伏罪交待。林永貴的任務,是通過林德祥接近電廠、物色發展對象,在國慶前夕爆炸發電廠。李明剛要他配合破案,將功折罪。李明剛將計就計,要他寫信給香港特務機關;稱:已找,請派人來審查。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不久,我邊防發現有人偷渡。同時,林永貴也接到電話:命他和發展對象到百貨公司接頭。李明剛扮成電廠工人與林永貴到接頭處等待。因林不夠沉著露出破綻,為暗中前來審查的女特務徐英察覺。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徐英悄悄到何老師家,向何的世侄——潛入特務錢家仁彙報情況。錢怕事情暴露,決定放棄林永貴,改變爆破目標。他搶先至藏放炸彈地點拿走炸彈,並故意留下一個,以麻痺我公安人員。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李明剛審訊完偷渡犯,發現炸彈被人取走一個,偷渡犯也未打過電話,據此判明,還有更凶惡、更狡猾的敵人尚未歸案。他又根據何家保姆提供的重要情況,斷定錢家仁、徐英企圖利用何老師外甥女一某變電站女技術員小蔡,爆炸變電站。錢家仁知道小蔡是無線電的業餘愛好者,答應送給她一個萬能表。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為了保衛國慶安全,控制炸彈,李明剛爭取到何老師幫助。這時錢家仁突然歸來,準備拿取炸彈,但錢見有生人,不敢行動,徐英又來暗示將有群眾前來檢查白蟻,更使他驚慌。李明剛故意避開,留下空隙。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錢遂乘機從廁所水箱中取出炸彈裝入萬能表,贈予小蔡。蔡深感他關懷自己的學習,回到變電站正欲打開欣賞,李明剛及時趕來將炸彈排除。小蔡始知為敵特利用,悔恨不已。這時徐英被捕。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錢家仁雖潛水藏在開往澳門的渡船的舵下,也逃不脫李明剛銳敏的眼睛。這個陰險惡毒的美蔣特務終於落網,敵特的罪惡陰謀又一次被我徹底粉碎。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三、影片賞析

《跟蹤追擊》的故事內容說起來可能比較單純,但創作者們把它展示的曲折生動。最大的特色在於,影片不僅表現了我公安人員李明剛、小黃同敵特分子的尖銳鬥爭,同時注重從生活出發,筆觸伸向了比較廣泛的社會階層,描繪了群眾中的各種人物和動態,正確反映了現實生活的面貌。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大家都知道,我們人民公安的工作的生命線是依靠黨的領導、走群眾路線,在這部片子裡就得到了比較真實的反映。例如,一個小孩摔倒,李明剛起身欲扶,扶老攜幼已成為我公安幹部的一種本能,但他立刻又意識到與此時的身份不符,轉而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這雖然只是一個精選的生活細節,卻有助於突出人物性格,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如果說有什麼缺點的話,這部電影的創作思想比較拘謹、平穩,有些生活內容發掘的不夠深刻。何教授、小蔡等人物設計沒有寫的充分,幾個特務分子行動雖然狡猾,但性格特色還嫌不足。此外,片子雖然寫出了敵我矛盾,也接觸到一些人民內部的問題,如何教授對錢家仁是特務的第一反應是排斥和牴觸,又比如小蔡想要個萬能表,險些上了錢家仁的拳套。但這些矛盾只是輕輕滑過,沒有得到進一步地深入展開。

但總的方面來看,它仍然不失為一部較好的影片。

四、幕後故事

《跟蹤追擊》的原始電影劇本是當時在一線工作的謝德純、張珏、馮士毅這三位廣州公安人員合作寫成的,珠江電影製片廠領導洪遒(章鴻猷)認為有拍電影的基礎條件,遂交給了已導演過反特片《羊城暗哨》的盧珏。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盧珏一看,這只是工作和生活素材的堆砌,毫無故事情節演進的條理與章法,根本不是電影劇本。他只好會同原創者,用了一年的時間,對劇本進行了脫胎換骨地修改。在影片中,他刻意求新,力圖在驚險樣式中摒棄神祕主義,著力表現公安人員相信和依靠人民群眾、重證據、重調查研究的優良作風。影片結構嚴謹,手法細膩,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

盧珏執筆的劇本最終稿大功告成後,編劇按“公安局”“珠影”之寓意署名:安忠民、朱向群。1962年《跟蹤追擊》電影正式開拍,於1963年9月26日起在廣州市的廣州、金聲、新華電影院預映,國慶節正式上映,大獲成功。同時,該片出了多版連環畫,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滬美版連環畫還與其他一些連環畫組合在一起出過外文版。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跟蹤追擊》:一部從生活出發的新中國反特片

五、網友評價

wlhui:

看見美麗的1960年代廣州,高樓大廈與自然風景,人們的打扮接近香港有點時髦。那個年代的創作態度是嚴肅的,作為反特片比20多年後的一些國產片好得多。

王奮鬥:

小汽車、腳印、水下伸出的塑料管,證明了我們公安人員的機警;香菸裡藏炸彈、椅子下藏炸彈,證明了敵人的狡猾。香菸大小的炸彈,威力應該和一個鞭炮差不多,影片中卻說用來炸電廠,似乎為了證明敵人的強大和神祕。對特務的密謀,正面表現,是非常大的失敗。偵查的邀約、突訪,都要找到合理的藉口。“你自己明白!”這種對別人提問的回答,原來出自早期的電影。

JAY:

導演還是羊城暗哨的盧鈺,故事推進的節奏還不錯,並沒有開篇洩底,反而隨著探案的深入逐漸披露陰謀。我小時候看的時候對自動倒車的小汽車很喜歡。電影問題也不少,偵破方式還是摸排走訪四個字,現在看來當時也沒有什麼隱私可言,公安局還有可以瞭解情況的檔案,瞬間想起布達佩斯往事中的某句話

1:

出乎意料,很熟練的攝影機運動;剪接緊密,具有流暢的節奏感;表演也不錯,階級對立的臉譜化痕跡比較輕;地道的反特題材老電影,劇情精彩!是未被充分發掘的優秀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