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購房 巴菲特 投資 李嘉誠 經濟 子木聊房 2018-11-30


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文 | 內幕君


“別人越恐懼,你要越貪婪;別人越貪婪,你要越恐懼!”這是股神巴菲特的經典名言,也是其投資精華所在。

巴菲特喜歡去購買超跌的價值股,然後等市場恐慌過去了,股價向真實價值迴歸之後,收穫高額利潤。巴菲特對其他行業的投資邏輯亦是如此。

1

今年的秋天寒風瑟瑟,預示著萬物都要循環往復地發展

不僅是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和香港,並且從加拿大溫哥華到美國紐約等,這些高房價著稱的城市無一例外集體熄火!

中國大陸經過兩年的樓市調控,一線城市的房價處於高位平衡的走勢。在今年經濟環境緊張的大環境下,調控力度仍不減,負面問題疊加,高處不勝寒的一線城市房價集體量價齊跌。

霸屏「全球最貴房價」的香港,從2003年起,其房價如滔滔江水向前奔流不息。15年的樓市大牛市中,房價翻了五六倍,創造了猛漲不跌的神話,也造就了普通港民牢籠般的生存空間。

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在頒佈徵收空置稅和加息的政策後,香港樓市頻現地王流拍、買房毀約、成交量腰斬等現象,房價開始高位走低,人們買房致富的美夢逐漸破碎了。

被加拿大富豪詬病的溫哥華樓市,也在調控新政的打壓下,實現了軟著陸,但有些區域的豪宅降價30%!

美國開發商的股票自去年1月以來跌幅接近40%,可見美國樓市今年不大太平。在美國紐約最繁華的曼哈頓區,房屋銷量已連續三個季度下降。

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三次。在不斷加息的環境下,貸款利率隨之上升,房企的融資成本和購房者的買房成本都增加了,樓市恐慌瀰漫開來。

防止資本做空風險,歐盟、英國、加拿大、澳洲及我國香港都跟隨加息或退出量寬,樓市面臨大調整已是定局。

一旦全球加息步伐加快,資金鍊斷裂、斷供棄房逃跑的事件就會屢見不鮮。

內幕君不禁感嘆:敢在上半年買房的韭菜們實在是太勇敢了!

2

在這種大環境下,人們對房地產紛紛都唯恐避之不及,宣稱去地產化,拓展多元化。全球樓市更是呈現一片日漸蕭條的景象……

可此時巴菲特卻特立獨行,在帶頭降價撤離美國樓市的同時,大舉進軍海外房地產市場。

巴菲特2000年收購的一家房地產經紀公司(BHH),等了18年,終於簽下第一份海外特許經營合同。

有專家說,這份合同簽訂的意義,就如同17世紀英國給東印度貿易公司貿易授權一樣,打開了其拓展全球商業版圖的大門,彰顯了其全球戰略的野心。

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88歲高齡的巴菲特仍然叱吒風雲,不僅書寫股市神話,還想通過全球房地產市場拓展貿易的大門。

金融產品的投資理念大致相同。巴菲特曾說過:利用市場的愚蠢,進行有規律的投資;不在意來年可賺多少,僅看未來5至10年能賺多少。

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再看看巴菲特旗下公司,目前已經以及計劃進入的地區主要有:柏林、倫敦、巴黎、馬德里、墨西哥、東京、香港等。

這幾個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具有幾個相似點:皆為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大多數是首都城市,人口的國際流動相對頻繁;政府對房價的控制力相對有所限制;房價都處於平穩上升的趨勢。

像德國的房地產,也是為數不多安全渡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市場,長期穩定的房價使其「獨善其身」。同時倫敦也是李嘉誠早就看中的香餑餑,英國在脫歐的影響下房地產價值逐漸凸顯,大佬們紛紛重倉抄底是對其經濟形勢好轉的預期。而寸土寸金的香港有著全世界最高的房價收入比,還能連漲15年的樓市大牛市,越是稀缺越凸顯其投資價值。如今房價下跌正是佈局好時機……

當房地產打上金融標籤後,投資邏輯亦是如此。巴菲特對全球房地產的信心,可見一斑。

3

肯定有不少心細的人發現,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暫未出現在巴菲特的名單上。

再結合李嘉誠近幾年不斷拋售國內及香港房地產資產的行為,人們擔憂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要徹底涼涼了?

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這並不是因巴菲特和李嘉誠,不看好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前景。

中國大陸這塊大肥肉可是眾多資本家們覬覦的大肥肉,無奈我國房地產市場確實不歡迎外客的「插足」。

近十年中國樓市發展速度令人咋舌,飛速之下必有隱患,當房價脫離其價值,居民槓桿率不斷提升,房地產的蓄水池功能便會出現問題。

內幕君之前文章也透露過,中國房地產市場被一隻有形的手牢牢把控著。在密集的調控下,穩字當道,不斷整治房地產亂相,房企們步步為營、看天吃飯。

中國的樓市不是僅靠市場判斷,政策性風險是外行人難以把控的。

而巴菲特目前的戰略佈局,不過是想在已經相對發達的、走向較為積極、進出較自由的市場中分一杯羹,且站穩腳跟再進一步擴張。風險小、收益大,才能穩賺不賠!

中國大陸此時不是巴菲特心中的理想標的,但不證明不是投資房地產的好時機。

4

中國房地產黃金時代已逝,迎來的是穩定的白銀時代。房企兩極分化趨勢愈發明顯,房產投資的差異性也愈加突出。

當眾多房企忙融資、回款、裁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時,許多有實力有資本的房企早已超額完成業績、仍在增加土儲並不斷收購優質標的。

像發跡於溫州的中樑地產正以驚人的速度,躋身千億房企、平均兩天拿一塊地 、淨負債率降至45%,且目前在赴港IPO。

萬科也正在磨刀霍霍向有資金困難的房企,一會兒拿下華夏幸福環京多家公司的股權,一會兒撿漏海航名下資產。

連互聯網大佬們也在陸續佈局房地產,近期小米、華為跨界低成本拿地。

在中國尋找房產投資機會,如同巴菲特選擇投資區域的邏輯一致。青睞風險小、收益穩定且較高的標的,且目光更加長遠,在調整期入手。

近兩年許多購房者都懷著生怕買不到的恐慌心態,草率買房,不談城市、地段、配套、品質等因素,總覺得買到就是賺。在眾人都貪婪時入局,定會成為接盤俠。

如今又懷著生怕買到就會跌的心態,躊躇觀望,想要尋找一個更加合適的機會。

極少數才有投資大佬們抄底的能力。因此對於優質資源,在此時值得先下手為強,可選擇面更廣、議價權更大,可冷靜挑選。

且現在房貸利率鬆動,調控政策開始減少,正是房價維穩回暖的前兆。

股神巴菲特抄底樓市帶來了什麼啟示?

當然一線城市房價總是領漲領跌,雖然此時一二線城市房價不斷調整回落,但是仍有部分三四城市房價還在上漲。此時抉擇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然不得不承認,樓市投資機會已經越來越少,選不對城市和區域,註定將跑輸大盤。

買房是門技術活,稍安勿躁,伺機而動!

當巴菲特在此時選擇抄底全球房地產時,你還在別人恐懼時跟著恐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