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購房 滬指 星河 建築 克而瑞常州房產測評 克而瑞常州房產測評 2017-10-23

常州由於本土房企開發實力強勁,早年一直牢牢佔據著市場主力,外來房企想要“分一杯羹”並不容易。不過如今,外來房企在常州市場早已“三分天下有其二”,這其中,如果要論對於常州的成功深耕,星河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房企。

那麼,星河是如何做到的?

拿地策略——星河的“圈地運動”

不同於大部分開發商,星河在常州的拿地策略可以形容為“圈地運動”,動輒“圈”下一大片土地,這是星河深耕常州的第一步。

2009年,星河一口氣拿下武宜路西側地塊宣佈進駐常州,整片地塊南起長虹高架,北到定安路,分成12宗分地塊,總佔地面積近68萬方,總建築面積220萬方,從此奠定了星河國際常州第一大盤的市場地位。此後,星河又在2011年再度出手,並且同樣大手筆“圈”下了西太湖板塊68萬方土地,開發了星河丹堤和星河瀾月灣,兩個樓盤合計總建也高達170萬方。

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在房地產領域,土地是最大的資本。大規模“圈地”,讓星河迅速成為常州土地儲備最大的房企,也為星河此後在常州的發展和深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盤開發——星河築起一座城

星河地產在當年所拿地塊並非位於城市核心地段,2009年的武宜路沒有COCO City,沒有吾悅廣場。不過,“圈”下的大面積土地給了星河大展宏圖的機遇,大型城市綜合體的規劃和開發重塑了區域形象和板塊價值。

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以星河國際為例,自2011年一期“國一”到2017年五期“九頌”,星河由南到北,沿武宜路築起一座城,星河標誌性的紅、白、灰相間的新太平洋風格建築立面,以及獨特的頂部設計,使星河國際在各樓盤中具備極高的視覺辨識度。而220萬方的總建,星河國際集高層住宅、別墅、商場、辦公、學校於一體,大型城市綜合體帶來的不僅僅是完善的配套資源,往往還能夠帶動整個板塊的價值提升,特別是星河商業(COCO City、麥德龍、星河金街)的集中開業,標誌著武宜路的繁華已經不輸花園街。

產品精研——將品質做到更好

星河深耕戰略的成功,土地儲備和大盤開發以外,紮實的產品品質居功至偉。

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以星河國際目前在售的五期“九頌”組團來看,從小區地勢整體抬高設計,到階梯式的樓棟排布;從架空層的泛會所功能,到挑高入戶精裝大堂;從三面環水的稀缺景觀優勢,到全齡段活動場地和環形慢跑道;從地下車庫車牌識別系統,到智能電梯刷卡入戶;從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系,到人性化的物業服務;從戶型設計更大的朝南面寬,到更多贈送空間……可以說,在常州市場上,星河的產品品質要明顯高於市場同價位的競品。

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銷冠氣質——從區域銷冠成長為全市銷冠

深耕一座城市,並不是用時間熬出來的,深耕的背後,更應該是品牌與口碑的樹立以及市場業績的支撐。常州樓市起起伏伏,樓盤的銷售業績也起伏不定,但鮮有樓盤如星河國際一樣無懼市場冷暖,將熱銷變成一種常態。

在常州樓市舉步維艱的2014-2015年,星河國際卻能頻繁上演逆市熱銷,蟬聯武進區年度商品房銷冠。2016年,常州樓市進入旺季,星河國際全年成交金額達到20億,一舉成為全市銷冠。2017年星河國際推出五期“九頌”組團,自3月份入市以來,已經開盤六次,共推出7棟樓,幾乎每次都是逢開盤必清盤。截止到目前,星河國際今年單盤成交金額再度突破20億,並再一次領跑全市。從區域銷冠,到全市銷冠,星河國際已經成為常州購房者眼中最炙手可熱的樓盤。

外來開發商如何深耕常州,這家房企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2017年1-9月常州樓盤業績TOP10——

星河國際能夠持續熱銷,首先在於星河國際作為超大體量樓盤,充足的房源保證了持續供應。其次,星河對於市場變化的準確認知和營銷節點有效把控,能夠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推盤節奏,比如,在今年的“金三銀四”兩個月中,星河國際先後開盤四次,牢牢抓住了這一波市場。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成熟地段和完善的配套,以及上前文提到的產品品質的加持,讓星河國際在常州市場上有口皆碑,並且,這種口碑效應隨著時間推移仍在不斷強化。

一路走來,星河以更加長遠的眼光在早年“圈”下大面積土地作為基礎,用大型城市綜合體的開發重塑區域價值,再以堅持做好產品的理念,不斷升級品質,從而收穫了口碑與業績。而這一切的結果,則是讓星河在常州一眾外來房企中脫穎而出,2017年的今天,星河已經成為深耕常州最成功的房企之一。

星河深耕戰略的成功,有特殊時間節點對於機遇的把握,也有星河自身企業發展戰略的特殊性,放在今天,可以借鑑,但或許是難以複製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