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文章來源: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單身女性成購房主力”的話題熱度在社交媒體高居不下。城畫君近期對女性讀者發起調查,瞭解她們對於買房的不同看法。

一個讀者告訴城畫君,當她大學和男朋友在他的出租房吵架,男朋友對她吼“滾出我的房子”時,她就下定了擁有自己房子的決心。

一起來聽聽她她她的更多想法。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自己一個人住真是爽翻了!”

剛工作不滿一年,這次回來買了個二手房一共24.8w,在老家市中心,18年的樓齡。本人在廣州工作,以後也希望在廣州買個小房子。自工作起就覺得要有自己的房子,一來不想把人生寄託在婚姻上,覺得男人不靠譜,二來自己有很多興趣,完全享受在自己的房子裡一個人做著熱愛的事情。

▲@jue

2018年,28歲單身時買的房。北京東二環外的一個二手房,房齡20年,價格56萬的一個一房一廳。大學和男朋友在他的出租房吵架,當時他對我吼滾出我的房子時,當時我就特別堅定,我一定要一個自己完全做主的空間。一定要。

▲@adele

房子是在17年初購買於廣州,3.3萬一平方,樓齡7年,而萌生買房的想法是在14畢業時,因為發現同事們都在單位附近買了房,而且偶爾會有團購買房的優惠,奈何那時候還沒轉正,沒有錢,也不敢跟家裡人提出。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房子的客廳


直到16年底,家裡人提出給我換一輛比較不錯的車。當時我鼓起勇氣跟家裡人說,買車不如買房,在大城市如果有房的話可能會更好。大概看了兩週就已經定下來了,每天看3~4套房子,那時候房產的行情非常好,大家買房跟搶白菜一樣的,房子一天一個價。

▲@F戰士

<200萬全款,廣州蘿崗,全新。眼看30歲還沒找到對象,工作雖然穩定但是又沒有特別想拼搏的方向,心裡特別想以後能回家寫小說,或者全職做占星師,雖然家裡已經有房子,而且也不小,但是覺得應該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讓自己可以隨時安靜地獨自生活。自打買了房,心裡特別安心,上班都更投入了,而且抱著與世無爭的心態,也不容易出現職場摩擦了,反正真的有摩擦,那就回家soho吧!(人生贏家羨慕了

▲@文竹

2017年購入,270+萬,是在廣州花都的精裝新房,主要因為工作定在了花都,之前住市區交通還是不太方便。買樓的時候還是單身,那會剛工作兩年多,首付還是靠家裡人幫補的。

當時想著自己都還沒男朋友,以後結婚買房就更遙遠了不能指望。現在想想,應該一工作就咬牙買的,這樣我月供還能再低點畢竟男朋友可能會變,我的房子還能天天任我擺佈。

▲@鄭然然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我是一個特別希望有自己空間的人。在一家外資公司工作,公積金和福利待遇都比較穩定了,29歲那年終於決定要買房。

看房的過程也相當的波折,因為我無法承擔首付(我在三線城市中山,當時房價還是珠三角的低窪區域,城區房價均價大概在6k/平方米,小三房首付大概20w),首付是由我父母出資的,要花他們的錢,自然多少也要尊重他們的意見,意見不統一,導致也試過即將下了定金也掉頭走人了。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郭冒冒的房子


幾番波折,在離家距離2km的地方,買了一套建面98方的房子,總價57萬,首付17萬。我只接受父母首付的出資,稅費雜費我自己繳,還有裝修費用自己搞定(我買的是毛坯)。因為尤其在裝修風格上想自己做主,肯定要用自己的錢的。

貸款批下來後大概一年多就收樓了,裝修前前後後搞了一年,花了20萬,跟裝修也是一場無比痛苦的過程,尤其我是一個女生,很多東西根本不懂。如今一切都弄好了,也已經入住一年半了。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房子的陽臺


值得慶幸的是,我買房後一年多,中山的房價暴漲,現在我這個小區的價格已經是我買時的3倍了。如今我32歲,也還是未婚,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總是有歸屬感和安全感的。以前在父母家,廚房基本不碰,現在在自己家,還能弄點小料理,雖說不上美味,但自己照顧自己的生活,挺好。買房和裝修的過程雖然都痛苦,但熬過了,有了自己的小家,覺得都是值得的。

▲@郭冒冒

在26歲的尾巴趕在房價飆升前在市中心的邊緣買了一套三居室,9800元一平的精裝房。買房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每月要還4000多元的房貸,但是也鞭笞了自己更努力地工作。除了還房貸,還要攢錢一點一點地添置傢俱,按照自己的喜好佈置屬於自己的小空間,目前仍然簡陋,但每次打開家門都是滿滿的喜悅感。

有了這個小房子後,覺得自己一個人住真的是爽翻了,目前仍然沒有想要結婚的念頭,但有了隨時可以結婚的底氣,也不擔心會遇人不淑,因為再差我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

▲@木木

間歇性會產生自殺念頭,於是買個房吧,給自己背上了房貸,告訴自己:你不能走,你還有債要還。(抱抱你

▲@indigo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有了房子就有了安全感”

買房,我自己的話,是因為缺乏安全感。剛存到五位數就在老家房貸買了一套四十萬的小房子就安心了呀~就覺得任何時候我失戀了或者工作不開心了,都有底氣讓我停一停或者有地方讓自己靜一靜。 可以有一個可能性讓自己重新整理一下再開始。

畢竟不買房錢也會因為奶茶自由車釐子自由口紅自由敗光的,那就逼一逼自己吧,選不來股票,買套房還是會的。

▲@薇安

工作第二年,便創了部門有史以來新人買房最早的記錄。一來父母原來的福利房旁邊鄰居素質較低,環境不好,早早就有改善居住環境的心;二來該來的男友遲遲沒有出現,靠嫁人住大房子的念想可是不敢有。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Lauren的房子▲


時至今日,依然覺得當時的決定很對~哪怕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被男人傷得體無完膚,至少我可以肆意在我的大房子開著空調哭著買醉……

▲@LaurenL

買房前是住在親戚的空房子,雖說也是一個人住,但因為不是自己的房子,沒法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佈置。有時候親戚在我上班的時候偶爾來一下,有一種“為什麼不問一下我就擅自闖入”的感覺,很沒有歸屬感。目前的房子是父母資助買的。感覺對這個城市有了歸屬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佈置。

我從小就住校,所以跟家人長期一起住的機會也不多,覺得還是一個人住更爽。男友買房?可以啊,他喜歡就買啊,從來沒有過什麼他買了我住進去的想法,如果一起供也行,結婚再說……但還是要有自己的房子,畢竟哪天吵架了還有一個不可侵犯的私人空間。

▲@考拉Alina

有次失戀了,我爸說還是得買個窩至少不會睡外面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李小暖的小房子▲


▲@李小暖

如果說是怕頻繁換房子會加劇狗子的分離焦慮是不是太作了。好吧,那就是房子讓我有安全感!

▲@艾小希

上大學來的武漢,轉眼到武漢8年了,上班後基本月光族,17年武漢大學生落戶,就把戶口轉到武漢,去年公司內部剛好有房源,價格也還可以,9300左右一平,一咬牙就買了,家裡給出的首付,將近30萬,每個月自己還房貸。

因為有了房貸壓力,再也不敢瞎買東西,也不敢輕易辭職,每個月發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存房貸,有了房子感覺就有安全感吧

▲@國產姑娘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當初買房是我爸媽的意願”

買在上海內環邊上一個一室戶,交通蠻方便的,不算很新的小區,零幾年的房子吧,但是維護的還不錯,四百多萬,自己公積金+商貸一共貸了200萬,現在把那個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房租+公積金基本能覆蓋大部分房貸,所以感覺還好。我自己再另外在公司附近和同事合租,只要3k一個月。

當時買房是因為好不容易在上海落戶了,父母都覺得考慮通脹應該上車,所以入個交通好的學區房保值,讓我還貸是為了強迫我攢錢,不能繼續月光下去了…家裡還留了一筆錢,如果結婚男方要買婚房我們也還能再拿出來資助一部分首付,這樣就可以兩套房都是首套利率了(雖然並沒有對象…)

▲@TINA

來北京不到兩年,在父母幫助下買了100多平的三居室一起住。2016年在剛出北京不遠的地方看中一處樓盤,推開窗就可以看到湖水和山巒,考慮再三還是因為太喜歡了決定買下(新樓盤,不到40平小公寓,40餘萬,懷來縣)

我打算過幾年提前退休,把家安到湖邊,遠離嘈雜。市區房子用來出租,租金大約一年8-10萬。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毛坯的小公寓▲


▲@十二月花

廣東三線小城市,剛好趕在房價開始大幅上漲前的一週購入,購入時6700元/平方,現在該區域房價平均11000+元/平方,今年開始入住。出身普通工薪家庭,家庭收入一般,家裡已經有一套樓齡20年以上的老城區房子,當初是爸媽突然提出想買房,我當即表示贊同,然後開始花了一週時間看了三四個樓盤就下定。

一週時間便完成了從決定購房到下定簽約的全過程,沒有太多的猶豫糾結。房子是父女聯名購買,出於不希望我負擔太重的愛女心切,家裡付了5成首付,貸款期限僅10年,還貸我負擔一半即可。當然,也不曾想到新一輪房價上漲來得那麼快,僅僅相隔一週時間,而我也成了這波房價上漲的受益者。

▲@wansze

座標重慶主城,相比於北上廣,重慶房價便宜。小戶型建面75平方,約75w,2017年初入手。工作時候和別人合租,父母每次來看我非常不方便(父母是老師,有假期,因此每次也呆得蠻久的)他們心疼我一個人在外生活,經常搬家。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彤寶寶家的客廳


綜合考慮了房子的增值空間,遲早都要買,不如早買。其實我買房是我爸媽的意願,當初我死活不願意,畢竟貴也擔心還不起。結果買房後,生活質量並沒下降。當然裡面有父母的資金支持,現在想起來,幸好買了,趕在了房價上漲的最後一波....

▲@彤寶寶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投資買房很靠譜”

濟南市,買了仨,自住一個投資兩個,都在市中心很好的地段,收入夠的時候就想有個自己的家,想怎麼裝修裝飾都ok,不用擔心搬家時麻煩,另外兩個是公寓,純投資用,一直覺得買房收租才是經濟自由最靠譜的途徑,所以還需要繼續努力,繼續買!

▲@若201304

我,24歲,女,在幾年前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有房一族。我一歲多爸媽就離婚了,我一直跟著爸爸住湖北某縣城。媽媽則在深圳。三年前,在深圳打拼了十幾年的媽媽突然買了一套小房子,地處關內和關外之間(深圳人都懂的二線關),50平米兩室一廳,價格140萬,不大卻十分溫馨。她買的時候均價不足3萬,買了之後一個月突然漲到5萬。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感到慶幸,差一點她就上不了車。我大學畢業後來了深圳,也就開始了漫長的還貸生涯,一個月5K,還有20多年。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sun的媽媽和她的橘貓

其實老家縣城的房價也一直在暴漲,兩年前2K的房子現在已經5K,學區房供不應求。於是我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買一套學區房投資。由於在深圳,所以很多手續都拜託我爸去完成。我拿著這兩年工作的存款(去掉深圳房貸的)付了首付,買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房間裡拍的夕陽


我的銀行賬戶清零了,從此背上兩份房貸。每個月8K+,30年路漫漫。我也變成了別人口中的“有房一族”。但我並沒有感覺到傳說中的“有底氣”,我依舊十分焦慮。生活依舊很平淡,而且有了房貸,不敢裸辭,也似乎不可能離開深圳去別的城市闖蕩了。

▲@sun


24個單身女性購房實錄:為了投資還是為了安全感?

“不想再受房東和舍友的氣了”

廣東二線養老勝地,中山。2016年買的,開發商手裡剩的盤子,新房,簡裝,樓齡買時已9年。公寓,朝向東北,這是最大的bug。兩層小樓52萬,首付一半,其餘商貸10年,每月2800,公積金剛好夠,完全不影響生活品質。

原因大概就是多次碰到奇葩室友,太憋屈了,想想房子也還買得起。於是跟買菜似的去看了一下房子,原則是位置便利,小區環境OK,價格適宜,當天看房當天簽約,簽完才告訴家裡人,我爸說我比買水果還利索...目前感覺就是,確實有遺憾,比如朝向不好,廚房太小,但是有了自己空間,還是感覺很棒✌️

▲@皚皚

座標長沙,省植物園附近,5500元/平方米。大約是在四年前買的房子,過程很神奇。此前一直以為會租房到底,畢竟這個城市租房也很便宜。無奈房東是個處女座的奇葩,隔三差五要整點么蛾子,再加上買的書實在多得無處安放,作為一個四海晃盪的媒體工作者,蒐集的玩意兒也多得不行。

於是那天翻看了一下銀行卡,存款還有一點,有了買房的打算。收拾好出門,發現門口貼了一張小廣告,XX房地產節。就在附近,看了一圈,大致瞭解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樓盤。又看了幾個,最後選了現在住的這個,離高鐵站近,出城快,遠眺有山,視野通達,戶型也好,96平。

當時就定了,記得那年彷彿是房地產的低谷,為了促銷還送了好多好多東西。第二年,樓價突然飈升,各種限購,我這樣一個從不看樓市不知趨勢的人,也莫名覺得冥冥之中走了一點好運。

▲@xifenggumeng

每次房租快到期了,如果不續約就需要找房子,不僅浪費時間,對於單身女性來說,搬家更是痛苦,因此在公司附近買了一個二手房。在市中心附近,當時買的時候四萬多一平,現在兩年過去了,市中心房價依舊沒有什麼太大變化。

▲@單戀的TT

工作之後一直租房住,也沒有存款,還不如自己買套房子,雖然平米不大但是足夠溫馨,不怕房東突如其來的催我搬家的電話,有了足夠的安全感……

▲@喜寶

城畫君有話說

越來越多單身女性成為購房主力,改變了過去人們房產必然與婚姻家庭相聯的刻板印象。也反映出女性在經濟及社會角色上越來越獨立自主的形象。

單身買房的話題無關男女。重要的是,通過擁有獨處空間,在生活的城市裡找到了歸屬感。

一個人住,也要很快樂。

#講講#

你也買了自己的房子嗎?

等你分享!

本文編輯

小籠包

更多信息及雜誌購買請關注城市畫報官方微信號:城市畫報(微信號:cityzine)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