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社會影響力,讓比你優秀的人為你工作……

昨天和經緯創投的朋友一起聊天,他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能夠在年輕的時候做成一份事業,讓比你牛的人和你一起工作,甚至為你工作?

2018年,因為了解融資的知識所以認識了很多企業的創始人,對於公司的初始階段的問題有了初步的瞭解,其中不少創始人朋友對我講最難的問題就是招人。

“優秀的人都不願意來,來了的能力多少不夠,需要慢慢培養,可是太慢了。”

“我看上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孩,邀請她來公司,可是她說在小公司看不到未來的樣子,執意要去大公司。我很不理解”

“如果招聘很多優秀的人,每個人思維非常活絡,也不利於早期的管理。”

如何才能夠在年輕的時候真正意義上培養起自己的影響力,團結優秀的人,甚至是比自己優秀的人和自己一起工作,為自己工作呢?


如何建立社會影響力,讓比你優秀的人為你工作……


首先明確:為什麼優秀的打工者不願意去小公司?

1.同事素質堪憂

90後,95後普遍在乎和自己一起工作的人的素質。

對於審美和物質要求日益增長的90後,95後,從小生活在相對優越的家庭環境裡,很多人都有留學的經歷,在很大程度上視野已經得到了開闊。

這個時候,他們對於環境的要求變得更加嚴苛。很難讓學歷水平相距過大,價值觀相差過大的人在同樣的公司,同樣的組別裡負責同樣的業務。

很多早期公司,因為資金和階段的問題只能招聘到不夠優秀的執行員工,整個公司的文化氛圍變得很差,員工思維水平非常低,很消極,很難後期吸引到優秀的員工。

我從來沒有在小公司工作過的核心原因是,當初面試一百家公司,最終選擇新浪微博,確實是覺得大企業的同事素質要高於很多小公司。

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蓬生麻中,不扶則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人是會被環境塑造的,長期和眼界以及素質較低的同事一起工作,慢慢就會受到影響和被同化。

所以這件事提醒很多總是想要“快糙猛”做企業的創始人和CEO,注意公司整體的調性和企業文化,只有前期先把控好這個,才能吸引文化認知相似的人才,在招人上營造良好的精神氛圍,才能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

2.薪酬福利堪憂

和一位知名互聯網B輪公司的創始人談及他公司的薪資情況。

他說:公司發展期,996上班制度,員工績效提成,沒有團建,沒有各色旅遊,節約一切時間工作。

作為老闆,這樣的企業自然會快速增長。但是會流失很多優秀的員工。員工比拼什麼?比拼的就是誰的公司福利好,誰的公司企業文化好,比的是在集體工作的成就感。

90後,95後的年輕人在只工作不休息這件事上存在極大的排斥態度。如果給他們佈置過重的KPI,沒有相應的福利薪資跟上,那麼很快優秀的人才就會流失。

這件事,提醒很多初創企業,寧可少招人,也要符合優秀員工的心理預期。因為只有錢夠了,人才能夠心無旁騖地工作。

3.資源眼界堪憂

相信有很多小公司的CEO在招人的時候都會用大公司是螺絲釘這個爛梗。但是從方方面面來看,大公司確實能夠帶來更大的眼界,更優質的資源。

90後,95後的年輕人對於企業的眼界要求更高。不少選擇力的會員都是留學歸來的,在知名企業工作的,他們需要的是更高的視野。

大部分年輕的職場人,還是希望有正規的培訓流程,至今為止都無法接受“自己主動學習”這種主觀能動性驅動的模式。

所以,組織員工培訓學習,帶領核心員工見識更高級的工作內容,提升眼界,十分重要。

以上是經常被忽略,或者不願意被高層承認的招不上來普通員工人的原因和啟示。


如何建立社會影響力,讓比你優秀的人為你工作……


如何才能團結高層人才為自己工作呢?

接下來,說說,對於行業裡比自己更優秀的人,如何才能團結對方,一起工作。這一切都離不開如何塑造“行業影響力”。

行業影響力這個話題,我最早接觸是在愛奇藝。當時為了穩固自身品牌在行業內部的地位,市場公關部提出了一些增進行業影響力的舉措。把這些舉措應用到個人身上,同樣會有非常好的領導力品牌效果。

1.明確你要切入的用戶群體,生產相應的產品和內容

想吸引合適的人才,必須要明確自己吸引哪一部分的牛人。明確自己吸引的牛人所在領域,針對性地生產他們關注的內容。

“輸出行業的見解是最為重要的影響力提升方式。”

持續高頻的生產這部分的內容,在有效的平臺上,將會有效吸引業內人士。思維同頻的行業人士,就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鳳凰科技主編師北宸,26歲持續在科技網站上發佈小眾的科技文章,最終獲得鳳凰科技的賞識,27歲登上鳳凰科技主編的寶座。

萬能的大熊,因為寫了周鴻禕的對戰公關稿子被周鴻禕賞識,很年輕就做到了兒童手錶公關總監的崗位。

輸出小眾的行業見解,雖然不會獲得大量的流量,靠廣告變現,但是在整體提升行業地位,社會領導力的角度卻有顯著的結果。

盯準切入的行業群體,生產他們關注的內容。是品牌影響力的第一步。

2.密切聯繫同行,組成戰略聯盟促進同行合作

同行的戰略價值是不可低估的。只有密切聯繫同行,行程戰略聯盟,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提升自己的行業背書。

比如說,一個人如果同行所有人都說你好,陌生人就會認為你是真的好。如果同行業所有人都說你不好,縱然你本人很好,別人也會誤解你。

品牌裡有一條規則叫流量優先,如果你是個在行業內部有豐富人脈,豐富行業價值的人,那麼別人想要動你的時候,也會思考議論你、擺佈你的代價。沒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敢去輕易招惹一個在行業呼聲很高的人。

所以形成友好的行業戰略聯盟,促成同行業之間的合作。通過合作,互利共惠加深行業影響力提升信用背書非常重要。

3.綜合實力最重要,注意提升中間信用值

綜合實力永遠比單一的產品實力更重要,綜合實力就是競爭壁壘所在。比如說同樣開發一款產品很多公司同時去競爭,很難真正有技術層面的進步和壁壘。

綜合實力就是你可以開發好的產品,同時你比別人懂營銷,就是非常好的競爭壁壘。

企業工作也好,行業影響力也好,綜合實力的競爭是非常重要的,單一賽道的比拼更難拼出血路。

因此如何吸引優秀的人,一定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比如如果你是一家做課程公司,如果你比別人更懂營銷,有更多B端企業課程採買的資源,綜合能力就是非常好的競爭壁壘。

對於很多職場人來講,老老實實在企業做產品,出來創業很難有真正影響力,就算在職場上也很難出頭,因為不具備綜合實力,所以創始人去培養自己的綜合實力,除去專業領域之外尋求更為受眾所認可的身份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既是網紅流量主,又是優秀的產品人,這樣是非常有保證的,而且也會因為社會公信力的提升,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共同做事。

提升中間信用值就是通過提升綜合實力,獲得社會影響力,行業人士的背書和認可。

畢竟,只要能夠在公眾之間表現得優秀,自然會有追隨者。

4.展示熱情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熱情,積極,向上,永遠是最重要的。如果企業的創始人,終日疲憊,別人就會低估他的企業競爭力和價值。

每一個企業都有問題。但是人們只會相信那些,依然在勢頭上積極向上的企業。

視頻這個行業裡,很多公司是不賺錢的,在同樣不賺錢的過程中,分出高下的就是誰的勢頭更加樂觀。

阿爾法公社的投資人劉罡也在演講中說:對於投資人來講,創業企業的精神狀態和文化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投資人更傾向於去相信那些百折不撓,狀態良好的人。

歡迎大家關注七芊微信公眾號:七芊職場物語(qiqianZCWY)

七芊,職場作家,選擇力CEO,前愛奇藝公關經理,著有職場暢銷書《你怎樣過一天,就怎樣過一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