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年多,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和歐盟既有共識,也有分歧,雙方合作取得明顯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中歐政策對接深入推進

截至2019年4月底,中國與16個歐盟成員國簽署關於“一帶一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包括中東歐全部11個歐盟成員國及希臘、馬耳他、葡萄牙、盧森堡和意大利等,與奧地利發表關於“一帶一路”合作的聯合聲明,並與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時、荷蘭等簽署了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

“一帶一路”倡議與“歐洲2020戰略”、“歐洲投資計劃”、“歐亞互聯互通”戰略對接更加深入。而作為中歐“一帶一路”合作的樣板,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簡稱“16 1”)機制不斷完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給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中歐經貿合作增長顯著

中歐互為最重要經貿合作伙伴。自2003年建立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以來,15年間雙方在經貿領域彼此倚重的局面從未改變。“一帶一路”倡議實施6年來,中歐經貿合作進一步提速。2018年,中歐雙邊貿易額達到6822億美元,佔當年中國對外貿易額的比重為14.8%,規模較2013年擴大22.0%,高於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11個百分點,也高於中國與美國、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貿易的增速。截至2017年,中國累計對歐盟投資860億美元,實際利用歐盟外資1186億美元,分別較2013年增長114.5%和33.6%。

物流通道建設陸海齊進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2018年中歐班列運行線路65條,連通國內56個城市與歐洲15個國家49個城市,開行6300列,比2013年增長約78倍。回程佔去程的比重從最初的零回程升至72%,運行時間從開行初期20天以上縮短到目前的15天左右,市場競爭力顯著提高。

中歐陸海快線正式運營,匈塞鐵路等班列運輸輔助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中歐班列發展前景繼續向好。而通過吸引來自中國的資金、引入第三方戰略合作伙伴,包括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在內,荷蘭、比利時、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多個碼頭獲得了進一步增長的動力。

積極搭建融資合作渠道

為解決歐亞地區發展基礎設施面臨的融資瓶頸,從2015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籌建開始,中國與歐盟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拓展“一帶一路”融資渠道進程,為中歐“一帶一路”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包括歐盟14個成員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中國參股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絲路基金與歐洲投資銀行共建中歐共同投資基金,中國工商銀行牽頭成立中國-中東歐基金,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金融機構聯合成立中國-中東歐銀聯體等。另外,德國商業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為首家加入“一帶一路”銀行合作常態化機制的德國銀行。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經近6年,並邁上了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當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給世界經濟帶來較大不確定性。作為分處“一帶一路”兩端的世界上兩個最主要經濟體,中國和歐盟雙多邊經貿問題上已形成諸多共識,深化合作符合各自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穩定增長。

中方始終高度重視與歐盟的經貿關係,並積極付諸行動,對歐盟希擴大中國市場準入的訴求給予了積極迴應,深刻闡釋了深化中歐“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根本在於突顯共識而不是防範設限這一合作共贏理念。

近日舉行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歐洲國家積極參會。歐盟方面對“一帶一路”合作顯示更多的主動性。歐盟企業重視“一帶一路”特別是中國新一輪擴大開放帶來的機遇,近期一批重大項目相繼在華落地。中國和歐盟的上述努力,有助於增進相互信任,消除彼此顧慮,為深化中歐“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添加正能量。

未來,“一帶一路”合作還將面臨一系列挑戰,包括融資問題、環境問題、債務可持續性問題、項目透明度問題等都可能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對此,中歐完全可以發揮各自優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同應對挑戰,推動中歐“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繼續走深走實。

(作者系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所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