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體系改進:跨國企業合併案例'

"

公司A和B都是大型跨國設備製造商,A併購了B。就計劃能力而言,公司A的組織、流程、系統能力強,有獨立的計劃職能,按時交貨率和庫存週轉率都是行業標杆;公司B的組織、流程、系統能力都有短板,所以一直沿用的是用戶職能兼職做計劃,按時交付差、庫存週轉慢。雖然兩個公司合併了,但如果不從組織、流程、系統三方面改進,我們還是沒法簡單地把公司A的做法套到公司B的頭上。

公司A的產品是大型製造設備,每臺幾百萬美金,客戶建一個廠,投資動輒就在幾十億美金,所以期望這些設備的利用率越高越好。如果設備停工待料,代價就很高。公司A全球計劃團隊的任務呢,就是確保一旦設備需要更換關鍵備件,公司A能在95%的情況下按照客戶約定的服務水平提供備件。

公司A在全球有二十多個大倉庫,80多個寄售庫存點,每年支持十幾億美金的備件相關業務。二十多人的計劃團隊,配備有專門的計劃系統,在每一個庫存點設定庫存水位;BOM齊全,過去十來年裡賣掉的每一臺設備,以及未來幾個月要賣掉的設備,都有完整的材料清單,你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哪些料號是備件,需要備在總庫、地區庫還是客戶現場的寄售庫;十多年的需求歷史都儲存在信息系統裡,每個客戶、每個廠區對每個料號的消耗都挺清楚,計劃員可以根據歷史數據制定需求預測。這就是系統的能力

對於系統沒法提供的,比如全新的設備沒有需求歷史,或者客戶的生產工藝改變造成備件需求改變,公司A有專門的流程與產品工程師、客戶現場服務工程師以及銷售團隊對接,獲得他們的知識與經驗,有效彌補系統和歷史數據的不足,這就是流程的能力。而計劃員呢,每個人都是本地運營團隊裡最優秀的員工,熟悉公司的產品、組織和流程,接受過系統的計劃培訓,有較強的數據分析能力。這就是組織的能力

基於這樣的系統、流程和組織力量,公司A的計劃是自上而下為主,輔以自下而上的反饋,在售後備件計劃和供應鏈績效上成為標杆企業:按時交貨率高、庫存低、庫存週轉快。

幾年前,公司A併購了一個十幾億美金的公司B。都是同類設備製造商,都是全球運營,服務同樣的客戶群,不過兩個公司在做法上大不相同。比如在備件計劃和供應鏈領域,公司B有計劃員,但計劃員大都在打雜。哪計劃工作由什麼人做?現場服務工程師。這些工程師根據設備的裝機量,告訴計劃員應該備什麼料、備在什麼地方、備多少。

為什麼是工程師做計劃?因為公司的系統裡,很難找到客戶的裝機量信息,比如有多少臺特定型號的設備安裝在某個特定的客戶。即使找到了,設備的材料清單(BOM)也不準確——設備的配置變了,關鍵零部件改變了,ERP系統裡的材料清單卻沒有更新。系統裡的需求歷史也很不可靠。在這種情況下,系統沒法提供足夠的信息,那就只能依賴經驗和直覺呢。誰的經驗多,誰的直覺準?現場服務工程師。這幫人整天在客戶現場解決問題,熟悉設備狀況,經驗最豐富。這不,備件計劃就成了他們的兼職。

不過想一想,這幫工程師每天干十幾個小時的活,被客戶呼來喚去,習慣性地處於救火狀態,三天兩頭半夜還在現場解決質量問題,讓他們做計劃,能做好嗎?但不讓他們做,誰又能做得更好呢?這就是說,系統能力不足,就得靠組織措施來彌補。能人依賴症就是這麼得上的,而能人又是最忙的,兼職那麼多,註定難以做得盡善盡美。這不,公司B的庫存很高,但有貨率很低,就像有些本土企業一樣,庫存裡有的客戶不要,客戶要的庫存裡沒有。呆滯庫存居高不下,動輒就銷燬幾百成千萬美金。

再看看流程。在這個被併購的公司B,備件計劃和供應鏈是個打雜職能,深陷各種瑣事和救火活動中,跟客戶端的職能溝通很少,即使溝通也是以互相掐架為主——現場工程師和銷售們指責計劃和供應鏈:為什麼這事兒又做砸了?計劃和供應鏈說,你們又沒告訴我要做這事,或者雖然告訴了,但沒有足夠的提前期。這不,典型的受害者形象。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說是溝通,其實是吵架。需求與供應之間的對接流程不完善,導致溝通不充分,需求端對供應鏈端的能力越來越懷疑,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來管理供應鏈,結果花在客戶身上的時間就更少,需求管理就更不到位,給供應鏈製造了更多的緊急需求,讓供應鏈深陷活在當下的泥淖,接經常性地處於救火狀態。這就是流程的能力不足。

組織的能力呢,也有明顯的短板。比如公司B的計劃經理,都幹了成十年計劃了,連ERP的基本功能都不熟悉,一件簡單的事兒,就像在ERP裡查找些基本的數據,都得找手下的計劃員來幫忙。手下的計劃員呢,雖說是計劃員,理論上是指揮採購、生產和物流配送的大腦,其實都是些跟單員、催貨員,做不了計劃員應該做的事。

系統、流程和組織問題會交織在一起,互相影響,使得整體能力更低。系統越原始,組織就得花更多的時間,來做那些本來由系統來做的事上面。

比如在這個被併購的公司B,ERP是SAP,雖說用了多年了,裡面的有些基本功能仍然沒有啟用,相應的任務本來可由ERP自動完成,實際上卻由計劃人員手工完成。就拿物料計劃來說,在SAP系統裡,標準功能是客戶訂單需求一旦錄入系統,系統便會運行物料計劃功能,生成訂單;如果手頭有庫存,系統就會發出指令,讓倉庫出貨。這是些基本功能,SAP可以自動運行,但在公司B,這個標準功能都沒有啟用。那這活兒什麼人在幹?一幫計劃員手工做。為什麼要這麼做,當然有原因,比如SAP裡面的數據不可靠,需要人為來判斷等,很多原因,一一深究的話我們又得多掉幾根頭髮。我們想說的是,一年好幾億美金的備件業務,那要開出多少張訂單、發出多少個提貨指令啊!把一幫計劃員活活忙成了工具。

這又一次證明了系統能力不足,只能依賴組織來彌補;而組織幹了系統應該乾的活,就沒有資源把應該由組織做的事做好,導致數據的準確性更低,系統的可信任度更低;系統的信任度更低,就只能更靠人來彌補。相信很多ERP與Excel交替使用的公司有同感。

從公司A的角度來看,這些做法都不合理。但是,你不能簡單地說換個做法,把公司A更好的做法套到公司B上去。因為這些貌似不合理的做法,其實是公司B當時綜合能力下的理性選擇,經過很長時間的交鋒,已經形成了平衡,你不能簡單地給戴上“管理不規範”的帽子,讓改變做法。我們要做的,就是補齊組織、流程和系統的能力短板,改變能力以改變行為,從而打破這已經形成平衡的管理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A併購了B後,在有些領域犯了錯,用公司A的做法替代了公司B的,但公司B的組織、系統、流程能力沒有改進,公司A的做法沒法落地,結果影響了對有些大客戶的服務。大客戶強勢反彈,製造了很多噪音,公司A的高層不得不深度介入,連續幾個月跟客戶電話會議,一週兩三次,整個計劃和供應鏈陷入危機管理狀態。

公司A認識到,對於公司B的備件計劃,不能簡單地改變當前做法,而是要提高公司B的計劃能力,才能改變他們的現行做法。能力提升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在信息系統上,圍繞公司B的業務,按照公司A的方式構建計劃系統和設置ERP,比如在計劃系統裡錄入需求歷史、BOM表等。這樣,計劃員就不用完全依賴工程師做計劃。

第二,在流程上,加強需求端與供應端的對接,建立計劃團隊與銷售和客服工程師的定期、不定期溝通機制,確保及早獲知需求異動信息,為供應鏈爭取更充分的響應時間。

第三,在組織上,按照公司A的要求,系統培訓公司B的計劃團隊,提高他們的計劃水平和決策能力。

系統、流程和組織的能力提高了,公司A的成套方法論就慢慢地被公司B的業務所接受,相應的績效也自然提高了。限於篇幅,這裡不再細表。我們想補充的是,能力的提升是個漫長而艱鉅的過程,特別是信息系統和流程的建設。有些公司沒有耐心,所以就一直在維持現狀;而現有的做法呢,只能把你帶到現在的水平。

作者:劉寶紅 來源:供應鏈管理專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