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級消防工程師必考點——地鐵防火,你知道嗎

工程師 建築 裝修 防火牆 學吧考培一建信息專家 學吧考培一建信息專家 2017-10-03

第一節 地鐵火災危險性及其特點

一、地鐵的火災危險性

(一)空間小、人員密度和流量大

(二)用電設施、設備繁多

(三)動態火災隱患多

2017年一級消防工程師必考點——地鐵防火,你知道嗎

二、地鐵的火災特點

(一)火情探測和撲救困難

(二)氧含量急劇下降

(三)產生有毒煙氣、排煙排熱效果差

(四)人員疏散困難

第二節 地鐵建築防火設計要求

一、建築防火

(一)耐火等級

耐火等級一級

耐火等級不得低於二級

地下車站、區間、變電站等主體工程

地面出入口、風亭等附屬建築

出入口通道、風道

地面車站、高架車站

控制中心

高架區間的建、構築物

(二)防火分區

地下車站站臺和站廳公共區應劃為一個防火分區

不同部位

每個防火分區的最大允許使用面積(㎡)

設備與管理用房

1500

地下換乘車站當共用一個站廳

5000

地上的車站站廳公共區+機械排煙

5000

地上的車站站廳公共區其他部位

2500

(三)防火分隔措施

1)兩個防火分區之間分隔:防火牆+甲級防火門+1.50h的樓板,當防火牆設有觀察窗時,應採用甲級防火窗。

2)重要設備用房:2.00h+1.50h

(四)裝修材料要求

A級

不低於B1級

地下車站公共區和設備與管理用房的頂棚、牆面、地面裝修材料及垃圾箱

地上、地下車站公共區的廣告燈箱、導向標誌、休息椅、電話亭、售檢票機等固定服務設施的材料

地上車站公共區的牆面、頂面的裝修材料及垃圾箱

地上車站公共區的地面

(五)防煙分區

1)站廳與站臺的公共區:不宜超過2000m2

設備與管理用房:不宜超過750m2。

2)防煙分區可採取擋煙垂壁等措施。擋煙垂壁等設施的下垂高度不應小於500mm。

二、安全疏散

(一)一般規定

車站站臺公共區的樓梯、自動扶梯、出入口通道,應滿足當發生火災時,在6min內將遠期或客流控制期超高峰小時,一列進站列車所載乘客及站臺上的候車人員全部撤離站臺到達安全區的要求。

(二)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的數量應經計算確定,且應設置不少於兩個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

當同方向設置時,兩個安全出口通道口部之間的淨距不應小於10m。

豎井、爬樓、電梯、消防專用通道,以及設在兩側式站臺之間的過軌地道、地下換乘車站的換乘通道不應作為安全出口。

(三)疏散寬度和距離

1)當設備與管理用房區的房間單面佈置時,疏散通道寬度不得小於1.2m,雙面佈置時不得小於1.5m。

2)設備與管理用房當房間疏散門位於兩個安全出口之間時,疏散門與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於40m,當房間位於袋形走道兩側或盡端時,其疏散門與最近安全出口的距離不應大於22m。

(四)疏散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

疏散指示標誌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疏散通道拐彎處、交叉口及沿通道長向設置間距不應大於10m,距地面應小於1m。

②疏散門、安全出口處應設置燈光疏散指示標誌,且宜設置在門洞正上方。

③車站公共區的站臺、站廳乘客疏散路線和疏散通道等人員密集部位的地面上,以及疏散樓梯臺階側立面,應設蓄光疏散指示標誌,且應保持視覺連續。

三、消防設施

(一)滅火設施

1.消火栓給水系統

(1)設置部位。地下車站及其相連的地下區間、長度大於20m的出入口通道、長度大於500m的獨立地下區間應設室內消火栓給水系統。

(二)防排煙設施

1.設置場所

1)地下車站及區間隧道內必須設置防煙、排煙和事故通風系統。

2)地下車站的站廳和站臺、連續長度大於300m的區間隧道和全封閉車道、防煙樓梯間和前室應設置機械防排煙設施。

3)同一個防火分區內的地下車站設備與管理用房的總面積超過200m2,或面積超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的單個房間、最遠點到車站公共區的直線距離超過20m的內走道、連續長度大於60m的地下通道和出人口通道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2.設置標準

1)連續長度大於60m,但不大於300m的區間隧道和全封閉車道宜採用自然排煙,當無條件採用自然排煙時,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第三節 地鐵火災工況運作模式

一、站臺層公共區火災工況運作模式

1)開啟站臺層排煙機。站臺排煙,站廳層送風機送風,站臺層煙氣不至蔓延至站廳。

2)位於站廳的自動檢票機門處於敞開狀態

3)確認本站火災後,阻擋地面出入口處乘客不再進入車站。

4)確認本站火災後,使其他列車不再進入本站或快速通過不停站。

二、車軌區火災工況運作模式

1)當站臺層設有屏蔽門時,停車側應自動打開

2)啟動車站站臺層排煙系統,盡所能排除煙氣。

3)車軌區上部設有排風管,應啟動相關風機,形成車軌區負壓,並開啟站廳層送風機補風。

4)確認本站火災後,阻擋地面出入口處乘客不再進入本站。

5)確認本站火災後使其他列車不再進入本站或快速通過不停站。

三、站廳層公共區火災工況運作模式

1)站廳排煙,形成站廳公共區負壓,新風由出入口和站臺自然補入。

2)火災確實後,應阻擋地面乘客不再進入本車站內。

3)應調度列車儘快把滯留在站臺上的乘客帶走。

四、區間隧道火災工況模式(正常載客運行區間)

1.列車頭節火災

1)列車尾節端門打開(自動落下梯),乘客到達軌道面層,向列車尾端側車站疏散。

2)列車尾端側車站送風,列車頭端側車站排風,通風方向與疏散方向始終相逆。

3)設有縱向應急通道的區間,打開列車側門,使乘客通過端門疏散的同時,也利用應急平臺進行疏散,方向也向列車尾端側車站疏散。

4)應充分利用位於疏散區間段內上、下行區間的聯絡通道,從火災區間進入非火災區間疏散,非火災區間內應停止列車運行,方能作為疏散通道使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