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資管副總潘東詳解2017投資策略和銀行理財轉型的三條主線

個人理財 投資 光大銀行 銀行 聰明投資者 2017-05-24

資管會客廳

近期,“聰明投資者”聯合新浪財經推出訪談欄目《資管會客廳》,邀請數十位銀行資管業負責人,分享他們對未來資管黃金十年的最新觀點。

銀監會一系列監管文件出臺背景下,近日,光大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潘東接受《資管會客廳》專訪時表示,銀行理財的創新轉型要抓住三條主線:資產管理線、資管投行線和財富管理線。

這是一篇適合資管機構人士閱讀的文章,其中難得可見光大銀行資管的投資團隊架構、今年資產配置的思路和委外的幾個關鍵點,也許你可以從中找到業務合作的信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你需要了解自己所購買的理財產品管理機構的思路。


以下為對話實錄:

銀行理財的四大變化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未來幾年銀行理財市場有哪些變化?銀行資管業務會發生哪些轉型?

潘東:銀行理財行業發展了大概十多年,過去十年是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認為從2016年開始,增速開始放緩,可能會進入 “白銀時代”的十年。

不僅外延,就是我們講的規模會變化,可能更加重要的是,內涵的變化。

我個人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去分析內涵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資金來源。過去銀行理財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是機構理財,尤其是其中的同業客戶理財,大概能夠佔到15%。

未來,這個佔比會快速下降;過去,大量銀行理財是預期收益率型的,未來會向淨值化轉型,我們叫回歸本源。

第二,投資端的變化。

比如,銀行是做信貸出身的,信用風險管理是我們的長項。目前遭到“非議”的非標,佔比一定會下降,標準化投資的比例一定會上升。

再比如,理財投資通道層層嵌套,隨著統一監管,未來標準化的成份越來越高,通道越來越少,透明度和市場化程度也會越來越高。

第三,業務管理也會發生很大變化。未來十年,風控體系將更加精細化、績效分析系統更加智能化、大類資產配置的模型更加市場化。

第四,是體制機制變化,可以期待銀行成立資管獨立子公司,去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這也是國際慣例。

三條轉型的主線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能否用一個關鍵詞形容2017年銀行資產管理業務?

潘東:“轉型”吧,應合規的要求去轉型,產品端要轉,投資端要轉,內部流程要轉,體制機制要轉。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光大銀行在資產管理業務上如何創新、轉型?

潘東:可以從幾條線去展開。

第一條是資產管理線,就是要提高銀行自己的大類資產配置能力。

光大銀行高度強調投資的分散性、集約化和專業化,強調“雙F”的管理模式。

第一個F,是Fund Of Funds(基金中的基金)的管理模式。我們從2013年開始,就是按照“FOF”來搭建投資體系的。

第二個F,就是Fixedincome(固定收益)投資。光大銀行一直採用“固定收益+”的投資邏輯,在信用風險管理、信評系統的建設中,傾注了很多心血。

第二條線叫資管投行,這是近年來光大理財提出的理念,就是用投行思想去尋找最優秀的基礎資產,比如說產業基金、政府採購、PPP,基礎設施、證券化、併購、混改,然後把這些基礎資產用一些合適的市場工具去投資組合,做成理財產品,保證投資人能夠得到一個較為穩定、風險較小的投資回報率。

第三條是財富管理線。通過客戶端,做好投資人(零售客戶、私人銀行客戶、家族客戶、公司客戶、同業客戶等)服務,比如說信息披露、每個季度的投資者路演報告。光大銀行很早做了一個APP,用互聯網工具,幫助客戶做大類資產配置、選擇理財產品。

2017年的投資策略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光大銀行資管的投資團隊是怎麼樣?

潘東:光大銀行資管部從成立起,就把投資團隊大概分成了四個組:

第一組,叫組合管理及流動性投資組,專門負責大類資產配置、貨幣市場工具投資和流動性管理。

第二組,叫固定收益組,負責公開市場的債券投資。

第三組,叫結構化投融資組,專門負責深挖項目類資產,包括基礎設施基金、併購、股票質押式回購等,我們叫項目投資類組。

第四組,叫資本中介組,從事跟資本市場相關的一些業務。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能簡單講講光大銀行2017年投資策略及產品整體思路嗎?

潘東:今年還是“固定收益+”的投資策略吧。

首先把固定收益投資做好,因為這是底倉。今年第一個防信用風險、第二個防流動性風險和市場風險。

第二個策略,是通過結構化投融資去深度挖掘基礎資產,創設一些品質比較好的基礎資產,為整個組合去做收益。

第三個策略,就是資本市場策略,要尋找一些波動相對較小、收益相對穩定的資本市場的投資機會,我們還是定位在,比如量化對衝的策略,定增、打新、資本中介等等這些策略上。

第四個,流動性管理創造價值。隨著流動性趨緊,流動性投資如果掌握好時段和波段,也可以為組合增厚收益。

光大銀行資管委外的關鍵點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光大銀行的同業業務和委外業務有什麼區別?

潘東:我覺得要把委外梳理成幾種情況去看:

第一種委外,我覺得應該是鼓勵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策略更加豐富,選擇一些更加優秀的人來代自己做,比如說大宗商品策略、股票多頭策略或者量化對衝策略,這一類的委外管理人或者產品管理人、私募管理人,不會說將來就沒有了。

第二種委外,我是不太贊同的,就是這幾年資管行業發展很快,管理人也許自身能力就是管1000億,但發了5000億的理財,怎麼辦?自己管不過來,不得不很粗獷地委託別人去管理,這屬於發展速度超越了自身管理能力。

還有一類所謂的委外,其實是出於監管規定產生的,比如現在的稅收政策,導致很多銀行自營的金融投資為了避稅,通過基金公司去投,那不是委外。如果將來政策沒有避稅因素了,這個業務很快也就沒有了。

委外有幾個關鍵要點:

第一,作為管理人,首先要定好策略;

第二,在定好策略基礎上遴選管理人,選出最優秀的管理人;

第三,加強監控,隨時關注業績、回撤、持倉。我們都是要穿透持倉的,所有穿透持倉每週都會看。預警線自動會跳出來,要及時調整策略;

第四,在組合層面的一個對衝管理。

如果你把這四點都做到了,我覺得管理也基本到位了。

聰明投資者&新浪財經:光大銀行委外業務的現狀,以及將來的規劃是什麼樣的?

潘東:光大銀行一直強調自主投資為主,要打造自身的資產管理能力,所以委外只是非常小的體量,是投資能力的補足,比如說在量化對衝策略、商品CTA策略、股票多投策略或者在一些債券上、以交易賺資本利得為目的的投資上,我們有體量很小的委外。

由新浪財經、華創證券共同主辦的2017年銀行業資產管理高峰論壇將於5月25日(週四)在北京舉辦,邀請監管層領導、著名經濟學家、10餘位銀行業資管高管等嘉賓與會。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會議信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