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2017年下半年投資策略:改善的未來

宏觀金融政策預判:緊而不荒。預計2017年下半年,貨幣政策延續中性基調,流動性保持緊而不荒。(1)貨幣政策:價格工具謹慎使用,政策利率維持高位;數量工具側重公開市場操作,以對衝流動性缺口為目標。(2)MPA考核:系統性壓力小,個別銀行約束大;七大體系中宏觀審慎資本充足率成為關鍵,廣義信貸增速料將放緩。(3)監管政策:預計制度辦法落地,但可能“新老劃斷”,存量業務壓力得到緩解。我們認為,去槓桿思路漸明,致力於改善金融機構擴表邏輯,化軟約束為硬約束,將改變銀行盈利驅動要素,預計銀行規模擴張速度下降,“套利”轉向“主業”。

息差:見底企穩。2017年1季度淨息差降至1.92%(計算數),環比下降7BPs:主要歸因於去年4季度以來貨幣市場利率走高,銀行負債久期偏短,負債成本先期體現。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淨息差有望企穩,部分銀行存在回升可能,原因在於:(1)資產重定價週期發揮作用;(2)貸款定價走高,比如首套和二套房按揭定價提升;(3)去槓桿下資金供需趨緊抬升資產定價;(4)銀行客戶結構向高收益客戶遷移。我們認為,影響淨息差的負面因素(負債成本)的邊際最大沖擊已經過去,預計2季度淨息差維持在1.92%附近,下半年有可能提升至1.95-2%。

風險:無憂。(1)風險曲線平滑:不良格局穩定,銀監會數據顯示1季度行業不良率穩定在1.74%,而招商等銀行已出現不良餘額和比率“雙降”;潛在風險指標邊際改善,上市銀行平均關注和逾期率已下降至3.43%和2.48%。(2)風險前瞻性指標改善:宏觀指標樂觀,1季度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28%,煤炭鋼鐵等部分傳統行業EBIT/有息負債曲線上行。銀行應對能力顯著增強,撥備覆蓋率在1季度回升至164%,以“逾期率-撥貸比”來衡量潛在未覆蓋風險資產比例也出現下降。我們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平均不良率和信用成本同比均基本持平,分別為1.69%和1.09%(降0.01pct和0.02pct),對利潤影響由負轉平。

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雙改善,行業ROE有望見底企穩,行業合理估值區間1.1-1.2xPB。利潤表改善:來自息差見底企穩,驅動淨利息收入增速由負轉正;以及風險曲線平滑下、撥備對盈利影響由負變平,預計2017年上市銀行歸屬淨利潤同比增4.91%。資產負債表改善:信用風險緩釋下,銀行淨資產穩定性增強;去槓桿則降低長期系統性風險發生。預計未來三年行業盈利增速有望維持在5%-10%、平均ROE維持在13%~14%的水平,基於DDM模型測算,我們認為行業合理估值區間1.1-1.2xPB。

風險因素:中國宏觀經濟超預期惡化;銀行資產質量改善趨勢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改善的未來,收穫的未來。去槓桿預期逐漸明朗,利好板塊投資情緒恢復,基於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的盈利估值雙升邏輯開始成立,維持行業“強於大市”評級。我們構建了“銀行股五維分析框架”,優選:資本充足、資產配置策略清晰、核心負債能力強、收入格局良好、寬口徑資產質量優異的銀行,重點推薦招商銀行(A+H)、建設銀行(A+H)、工商銀行(A+H),關注北京銀行。

中信研究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