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耿彥波 考古 北宋 文物 南長河 老醯兒諞晉 2018-12-02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太原市,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曆史,2500年建城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都。

在25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一代又一代的城市建設者們,為太原市的建設,留下了一筆筆寶貴的財富。

晉陽古城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晉陽宮城模擬復原圖

晉陽古城是太原故城,始建於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焚燬於北宋太平興國七年(979),曾作為趙國初都、漢晉干城、東魏霸府、北齊別都、盛唐北京而享譽江河南北。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主持建築晉陽城的事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和尹鐸,二人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能臣。晉陽古城遺址位於晉源區太原東西兩山之間的廣大地區,面積約合200平方公里,由城池遺址、古墓葬遺址、宗教祭祀遺址組成。城池遺址東西寬4750米,南北長3750米,面積約20平方公里。如今,這座淹沒於綠野村莊之下的家園城市,其遺址別樣的滄桑姿容依然迸發著瑰麗色彩。

宋太原城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宋太原示意圖

宋太宗太平興國七年(982),也就是在火燒晉陽三年之後,宋廷決定在晉陽古城北40裡的汾河對岸,以陽曲縣唐明鎮為基礎,修築一座土城(今杏花嶺區西羊市至後小河一代)。這座城規模很小,成為宋以後太原城發展的胚胎。

主持修建宋太原城的是“知幷州”的行政長官符昭願。當時宋太原城的大致範圍是:東起今海子邊、橋頭街、國師街一帶,北至後小河,南達今起鳳街,西止今水西門。宋太原城西門——金肅門,就是後來明太原城的“振武門”。宋太原城的東門——朝曦門,在今橋頭街中段,橋頭街之名,正由宋太原城東門護城河橋所得。宋太原城北門——懷德門,在今三橋街北段,清末火柴公司舊址。至於宋太原城南門——開遠門,則於明太原城“迎澤門”,在南北向的同一軸線上。

明太原城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明太原縣城修復效果圖

明太原城位於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辦所在地,距市中心20公里,它是建立在晉陽古城遺址之上的明、清時期的太原縣舊城。明太原縣城是一座不規則的方城。城垣周長3732米,南邊從東到西1152米,呈向外弧形狀;西邊從南至北676米,由南向東北直線傾斜;北邊從西至東1150米,由西向東南方向傾斜;東邊從北至南756米,由北向西南方向傾斜。城中十字街中心凸起,東西南北四條街呈弧形形狀。

明太原縣城,又被譽為“鳳凰城”,儘管沒有當年晉陽古城的威儀,卻仍是當時一方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體現著商業文明和農耕文明交融的特色。城內外分佈有明清兩代所建的公署、書院、寺廟、倉場、壇邑、官邸、名宅,可見其過去的繁榮景象。

民國時期的太原城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1919年,山西省城詳圖

這張《山西省城詳圖》為民國8年(1919年)測量,民國9年(1920年)印製。看看,民國初年,太原城只有這麼大,最南邊大概是現在迎澤大街的位置,最北邊到北大街,東起建設路,西到新建路。”從地圖上看,當時的太原城有8道城門,分別為東邊的宜春門、迎暉門,南邊的首義門、迎澤門,西邊的阜城門、振武門,北邊的鎮遠門、拱極門。

錦繡太原城

記憶中的太原造城者,耿彥波寫下了重重的一筆

新中國建立後,太原市逐步開啟了大刀闊斧的城市建設工作。經過多年的建設,經過歷任市長和太原市民的不懈努力,太原的城市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耿彥波市長用五年的時間,在太原新建、改建、擴建了一批城市道路和橋樑,包括多條主次幹道拓寬改造、快速化環路的建設以及立體交通改造,同時還包括許多道路“微循環”改造工程,建醫院、蓋學校,修地鐵。如今的龍城,快速交通體系初步形成,醫療、教育等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基本滿足,群眾的獲得感及幸福指數得到了極大提升。

(圖文內容整理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by)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