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張朝陽不結婚,高曉鬆不買房,就沒人罵他們呢?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說了好幾期貿易摩擦的話題,雖然很中立,但更多的是描述了美國必然失敗的一面。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美國有非常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一點,今天就說說。

馬戲之王劇情取材自真人真事,講述了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巴納姆的人生故事。

休·傑克曼在片中飾演美國馬戲界傳奇人物P.T。巴納姆。

故事講述了巴納姆傳奇的人生,他從一個無名小卒,變成將歡樂與勇氣融入至表演中,將希望散播至全世界的玩夢大師。

當然,我查了下物P.T。

巴納姆這個歷史原型人物,他恐怕真的沒有電影裡描述的那麼光彩照人,而他找來的那些例如侏儒、畸形、黑人等在他的手下或許也是被剝削的蠻慘的。

但是,我們僅就電影本身來評論。

巴納姆是身份卑微的裁衣匠的兒子,愛上了主人的女兒查麗蒂,曾經羞辱過他的岳父並沒有阻止這段愛情,但是認為他的女兒遲早會受不了清貧回來。

後來他娶了她過了清貧卻幸福的生活。

但是巴納姆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給妻子和女兒的生活,於是籌建博物館,後來又找來侏儒、長鬍子的女人,畸形身高,胖子,黑人各種身體有殘缺或者少數民族(當時美國才剛剛廢除黑奴二十年)表演馬戲節目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但是他不甘心作為new money被上流社會恥笑,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像他小時候一樣受到侮辱。

所以謀求混跡上流社會。比如運作被英女王接見,與“瑞典夜鶯”珍妮·林德合作巡迴演唱等等。

但是後來不幸破產,馬戲團也被火燒了。在一無所有的時候他才意識到一生最大的成就是給這些不得見光的畸形人一個證明自己存在價值的舞臺。

所以他又回到馬戲事業,最終成為美國曆史上馬戲之王,馬戲團的鼻祖。

為啥張朝陽不結婚,高曉鬆不買房,就沒人罵他們呢?


這片子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歌舞,非常精彩。

為啥張朝陽不結婚,高曉鬆不買房,就沒人罵他們呢?


當然,最讓我感動的並不是巴納姆的理想,而是這個長著鬍子的女人的歌唱

為啥張朝陽不結婚,高曉鬆不買房,就沒人罵他們呢?


This is who I'm meant to be this is me我註定與眾不同

Look out 'cause here I come look out 'cause here I come我將捲土重來

And I'm marching on to the beat I drum marching on marching marching on我將重整旗鼓

I'm not scared to be seen不懼言語不畏世俗

I make no apologies this is me勇往直前至死不屈

I'm gonna send a flood我將排山倒海

Gonna drown them out我會將其擊退

this is me我就是我

如果說這片子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我覺得就是兩點。

1、一如既往的美國文化,它告訴你要活出自己。這就是它的明線。

2、活出自己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一個過程。這就是它的暗線。

巴納姆沒錢,所以被未來的岳父羞辱。巴納姆有錢了但是沒地位,所以被劇評家抨擊。

那些畸形,被上流社會鄙視,被底層民眾毆打,辱罵甚至放火驅逐。

你今天看到西方社會有各種針對弱者的保護。比如非常細緻的針對殘疾人,少數民族的語言,肢體各種嚴密的法律保護。

但是在歷史上,像馬戲之王演繹的那個年代裡,其實充滿了野蠻、干涉、侵犯自由等等。

這就有味道了。凡是有成長性的,就值得思考。

但凡我們理智點,可以很清楚的發現我們目前的社會狀況、認知水平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比如你大齡了不結婚,那就是大齡剩女。

前段日子不是有個83年的海歸女子在上海相親角被大爺大媽群嘲,圍攻稱她“郊區房”。

又比上海相親角的大爺恥笑“月薪一萬是討飯”。

這種東西在我們的社會裡非常普遍的,人家從你賺多少錢,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服,什麼時候結婚,生了幾個孩子,小孩在哪裡讀書,一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評頭論足,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你。

所以平心而論,我們社會今天的認知水平確實和電影裡80年前的美國差不多。

大家的認知水平就處在這個level,這就是現實,你可以不喜歡,但是一時半會確實無法改變。

電影給我的啟發有兩點:

如果你要活出自我,你必須足夠優秀。

如果你要改變社會整體的認知水平,那你必須優秀到令人髮指。

巴納姆必須是個有錢人,他才可能在當時認知水平的美國立足,巴納姆必須是個名人,他才可能在當時認知水平的美國上流社會立足。這就是他的優秀。

那個長著鬍子的女人和其它畸形通過一次次的表演,讓觀眾們從嘲笑到接受,從接受到欣賞。這就是她們的優秀。

而巴納姆在火災的時候衝進去救人,讓大家看到他的人品,看到他不只是一個會賺錢的商人。

巴納姆在失敗之後重振旗鼓,把給畸形爭取民權作為馬戲團的企業文化,最終打動了一直鄙視他的影評家。他能夠推動了整個社會的認知水平提升,為推動平等做出建設性的努力,是因為他優秀到令人髮指。

我們回到今天的社會。確實已經有相當多數人覺得干涉人家結不結婚,操心別人有沒有錢是一件很荒唐的事情。

但是,你的認知水平不代表社會整體認知水平。而且,社會整體認知水平難道是一蹴而就能改變的麼?

我們來看下歷史上第一次整體認知水平進化是怎麼幹成的?

孔子覺得禮崩樂壞,覺得太糟了,想恢復周禮。他在世的時候幹成了麼?

沒。

為啥?

上層社會比如王,覺得聽這老哥的沒用啊,聽了又不能開疆拓土。

底層社會比如農夫,覺得孔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就是說連種地都不會,聽他的又吃不飽。

那這事怎麼幹成的呢?分了好多步。

1、孔子推薦弟子們紛紛去做官。看到能做官,就越來越多人跟孔子混。

2、孔子死後,像子貢這樣一批有頭腦的弟子狠捧孔子。比如子貢高車大馬,衣著光鮮。他就是吸引民眾,告訴你,聽我師父的教義,混的好。

3、一直髮展到漢朝,才在董仲舒的手裡徹底把孔門的教義變成唯一改變出身的途徑。這就叫入得孔門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看到了麼?是不是像我說的一樣?

如果你要改變社會整體的認知水平,那你必須優秀到令人髮指。而且還要幾百年的時間發酵。

我們距離不飢餓,僅僅過去了40多年。也就是說,在我出生前。大部分人是有過飢餓的記憶的。

當然,你會說,現在大家日子都過好了啊。

改變思想有那麼快麼?

有一種貧窮叫做記憶貧窮。

你得爺爺這輩起不貧窮,你才能感受不到貧窮。

因為你從小見過的最老的老人,也不會給你提貧窮。那你腦子裡就沒有這些。你聽都沒聽過,就沒有恐懼感,沒有恐懼感,才有天生的安全感。你有了天生的安全感。才不會覺得這兒,那兒的都是事。

可是我們四十多年前還比較貧窮,絕大部分人都遭遇過。那麼腦子裡就必然殘留著記憶。

就好像一個人餓了太多年,你給他再多吃的,他還是餓,他不是肚子餓,他是心裡餓。

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莫名其妙的現象,因為大媽覺得罵你郊區房又沒啥大不了的,你結不了婚在她眼裡才是大不了;

因為大爺覺得罵你月賺一萬去討飯沒啥大不了的,你沒有住房像當年上海市民在公園裡野合在他眼裡才是大不了。

這就是經歷過苦難的人留下的後遺症。這症狀,沒有三代人,好不了的。

所以我才給出那句話,如果你想不被幹涉,又沒興趣改變社會。怎麼辦呢?

你要活出自我,必須足夠優秀。

張朝陽50多了不結婚很少人罵他。高曉鬆50了不買房很少人罵他。為啥?

大部分人罵不起唄。

但是富就能徹底改變麼?那也不能,誰都逃不開時代約束。

大S的老公也一樣被王思聰懟,“連個產業鏈都沒,算哪門子富人”。

是俏江南不夠富麼?其實不是。而是大家都富的時間太短了。都是暴發戶,那炫富也好,鄙視也罷,都少不了。

人嘛,貧窮感,不是靠數量能消除的,那需要好幾代人。

所以很多人就會覺得不舒服。這很正常。大部分覺得不舒服的人其實過得都蠻不錯的。

雖然不是富人,但收入也都是一線城市前1%。說白了,老子又不靠你們混飯吃,憑啥每天聽你們這群認知低的人嘰嘰歪歪的,干涉自由呢?這不就是你們的苦惱麼?

我的解藥是什麼?

是無解。

因為填飽飢餓的肚子,也許只要20年,但是要填飽飢餓的心,恐怕要三代人。

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2000年前,管仲就明白了。

學會不干涉別人的生活,這事,要幾代人的努力......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