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高能小子終極裝備 農民 家用電器 羅小胖愛理財 2019-07-20
"

小康一詞,首次出現於1979年左右,當時的口號便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社會,然後再採用先富再後富的方法,讓全民都富起來。不可否認,在當年甚至是現在來講,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卻並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數據來形容的話,那也逃不過傳說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也就是說,應該只有20%的人進入了小康水平。

那麼,什麼樣的水平才算是小康?家裡又要擁有多少存款,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算是小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小康那些事兒。

"

小康一詞,首次出現於1979年左右,當時的口號便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社會,然後再採用先富再後富的方法,讓全民都富起來。不可否認,在當年甚至是現在來講,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卻並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數據來形容的話,那也逃不過傳說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也就是說,應該只有20%的人進入了小康水平。

那麼,什麼樣的水平才算是小康?家裡又要擁有多少存款,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算是小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小康那些事兒。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一、曾經的小康,人均收入1200元即可

在當年小康的定義來看,有整整十六項標準,其中包括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以及恩格爾係數等等。而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人均收入達1200元。

也就是說,小康其實是介於富裕與貧窮中間的一個新名詞,說白了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種生活狀態。那麼,1200元的人均收入難不難呢?其實是相當難的,不說80年代了,哪怕是小胖出生的90年代裡,當年依然還流行上交糧食以及用糧食換錢的方法,農民一年賣糧食及賣豬的收入,大概為1500塊錢左右。

而在90年代裡,所謂的小康標準便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進入所謂的萬元戶,便是村裡的小康水平,甚至算是鎮上的小康水平了。這種家庭裡,有彩電、DVD、卡啦OK等讓人羨慕不已的家電。

"

小康一詞,首次出現於1979年左右,當時的口號便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社會,然後再採用先富再後富的方法,讓全民都富起來。不可否認,在當年甚至是現在來講,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卻並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數據來形容的話,那也逃不過傳說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也就是說,應該只有20%的人進入了小康水平。

那麼,什麼樣的水平才算是小康?家裡又要擁有多少存款,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算是小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小康那些事兒。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一、曾經的小康,人均收入1200元即可

在當年小康的定義來看,有整整十六項標準,其中包括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以及恩格爾係數等等。而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人均收入達1200元。

也就是說,小康其實是介於富裕與貧窮中間的一個新名詞,說白了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種生活狀態。那麼,1200元的人均收入難不難呢?其實是相當難的,不說80年代了,哪怕是小胖出生的90年代裡,當年依然還流行上交糧食以及用糧食換錢的方法,農民一年賣糧食及賣豬的收入,大概為1500塊錢左右。

而在90年代裡,所謂的小康標準便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進入所謂的萬元戶,便是村裡的小康水平,甚至算是鎮上的小康水平了。這種家庭裡,有彩電、DVD、卡啦OK等讓人羨慕不已的家電。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二、官方數據的小康,年收入10-50萬人群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進步,小康一詞也逐漸的演變成了所謂的中產。而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中等收入人群已超過4億人,這裡所謂的中等收入,即年收入在10-50萬之間的人群。

其實,這個收入的跨度有點大,中間有了大概40萬的差距,小胖覺得,應該取中間值即年收入30萬即可定義為小康水平。平均下來,也就是每月3萬左右的收入。

老實講,每月3萬塊錢的收入,已經將80%以上的人群拒之門外了,畢竟很多打工一族的收入還停留在3000-5000塊錢之間的工資,如此一對比,便能體現出小康或者說中產的優勢。他們可以比其它人更早的享受物質生活,更早的退休,能夠給子女更好的教育。

"

小康一詞,首次出現於1979年左右,當時的口號便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社會,然後再採用先富再後富的方法,讓全民都富起來。不可否認,在當年甚至是現在來講,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卻並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數據來形容的話,那也逃不過傳說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也就是說,應該只有20%的人進入了小康水平。

那麼,什麼樣的水平才算是小康?家裡又要擁有多少存款,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算是小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小康那些事兒。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一、曾經的小康,人均收入1200元即可

在當年小康的定義來看,有整整十六項標準,其中包括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以及恩格爾係數等等。而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人均收入達1200元。

也就是說,小康其實是介於富裕與貧窮中間的一個新名詞,說白了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種生活狀態。那麼,1200元的人均收入難不難呢?其實是相當難的,不說80年代了,哪怕是小胖出生的90年代裡,當年依然還流行上交糧食以及用糧食換錢的方法,農民一年賣糧食及賣豬的收入,大概為1500塊錢左右。

而在90年代裡,所謂的小康標準便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進入所謂的萬元戶,便是村裡的小康水平,甚至算是鎮上的小康水平了。這種家庭裡,有彩電、DVD、卡啦OK等讓人羨慕不已的家電。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二、官方數據的小康,年收入10-50萬人群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進步,小康一詞也逐漸的演變成了所謂的中產。而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中等收入人群已超過4億人,這裡所謂的中等收入,即年收入在10-50萬之間的人群。

其實,這個收入的跨度有點大,中間有了大概40萬的差距,小胖覺得,應該取中間值即年收入30萬即可定義為小康水平。平均下來,也就是每月3萬左右的收入。

老實講,每月3萬塊錢的收入,已經將80%以上的人群拒之門外了,畢竟很多打工一族的收入還停留在3000-5000塊錢之間的工資,如此一對比,便能體現出小康或者說中產的優勢。他們可以比其它人更早的享受物質生活,更早的退休,能夠給子女更好的教育。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三、老百姓眼中的小康,標準是什麼?

拋開官方的數據不談,我們專門來聊一聊老百姓眼中的小康應該是什麼水平。站在小胖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小康至少要滿足三大條件:有車、有房、有存款。

而這裡的有存款,個人覺得除了房貸還清之外,手中應該還擁有百萬現金流,如此才算是小康水平。也就是說,有存款可以理財,每月光是享受的利息都讓人羨慕不已,每年又能進行一到兩次旅遊,這,在很多人眼裡已經是成功人士的代表了。

不錯,如何單純的以有房有車來定義小康,其實是不合理的。畢竟,時下很多年輕人都有房有車,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揹負了整整30年的貸款,說白了未來的30年裡都要一直還債,既然是處於還債的狀態,又怎麼能定義成小康或者說中產階層呢?

那麼,百萬現金流難不難?其實並不是很難,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一輩子也不止掙100萬。但是,這100萬最終卻拿來付了首付、子女教育以及其它生活開銷當中,也就是說根本沒有剩下幾個錢來,這也是為什麼普通人進入不了小康水平的重要原因。

"

小康一詞,首次出現於1979年左右,當時的口號便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進入小康社會,然後再採用先富再後富的方法,讓全民都富起來。不可否認,在當年甚至是現在來講,全民奔小康一直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夢想。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真正奔小康的家庭,卻並不是很多。如果非要用數據來形容的話,那也逃不過傳說中的“二八定律”,即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也就是說,應該只有20%的人進入了小康水平。

那麼,什麼樣的水平才算是小康?家裡又要擁有多少存款,達到什麼樣的生活標準,才算是小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小康那些事兒。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一、曾經的小康,人均收入1200元即可

在當年小康的定義來看,有整整十六項標準,其中包括人均生產總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住房面積、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以及恩格爾係數等等。而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人均收入達1200元。

也就是說,小康其實是介於富裕與貧窮中間的一個新名詞,說白了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種生活狀態。那麼,1200元的人均收入難不難呢?其實是相當難的,不說80年代了,哪怕是小胖出生的90年代裡,當年依然還流行上交糧食以及用糧食換錢的方法,農民一年賣糧食及賣豬的收入,大概為1500塊錢左右。

而在90年代裡,所謂的小康標準便發生了改變,也就是說,只要能夠進入所謂的萬元戶,便是村裡的小康水平,甚至算是鎮上的小康水平了。這種家庭裡,有彩電、DVD、卡啦OK等讓人羨慕不已的家電。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二、官方數據的小康,年收入10-50萬人群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進步,小康一詞也逐漸的演變成了所謂的中產。而按照官方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中等收入人群已超過4億人,這裡所謂的中等收入,即年收入在10-50萬之間的人群。

其實,這個收入的跨度有點大,中間有了大概40萬的差距,小胖覺得,應該取中間值即年收入30萬即可定義為小康水平。平均下來,也就是每月3萬左右的收入。

老實講,每月3萬塊錢的收入,已經將80%以上的人群拒之門外了,畢竟很多打工一族的收入還停留在3000-5000塊錢之間的工資,如此一對比,便能體現出小康或者說中產的優勢。他們可以比其它人更早的享受物質生活,更早的退休,能夠給子女更好的教育。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三、老百姓眼中的小康,標準是什麼?

拋開官方的數據不談,我們專門來聊一聊老百姓眼中的小康應該是什麼水平。站在小胖的角度來看,所謂的小康至少要滿足三大條件:有車、有房、有存款。

而這裡的有存款,個人覺得除了房貸還清之外,手中應該還擁有百萬現金流,如此才算是小康水平。也就是說,有存款可以理財,每月光是享受的利息都讓人羨慕不已,每年又能進行一到兩次旅遊,這,在很多人眼裡已經是成功人士的代表了。

不錯,如何單純的以有房有車來定義小康,其實是不合理的。畢竟,時下很多年輕人都有房有車,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揹負了整整30年的貸款,說白了未來的30年裡都要一直還債,既然是處於還債的狀態,又怎麼能定義成小康或者說中產階層呢?

那麼,百萬現金流難不難?其實並不是很難,哪怕是最普通的老百姓,一輩子也不止掙100萬。但是,這100萬最終卻拿來付了首付、子女教育以及其它生活開銷當中,也就是說根本沒有剩下幾個錢來,這也是為什麼普通人進入不了小康水平的重要原因。

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水平?你真的知道嗎?

而歸根結底,便是工資收入太低,消費水平太高所導致的。也就是說,每個月辛辛苦苦掙那點錢,有可能還趕不上物價、房價的增長,如此下去,又怎麼能進入小康呢?

當然了,所謂的小康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即便是使用一些數字或者數據來定義,其實也並不能適用於每個人。站在小胖的角度來看的話,所謂的小康,即每個月吃飽穿暖的同時,又有閒錢旅遊,哪怕是揹負房貸車貸等等,生活依然不會捉襟見肘即可,這,應該比較容易達到一些。

我們的生活也不用刻意的為自己上綱上線,所需要做的,只是過好自己的日子即可。小富即安,也就是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一種生活標準即可。當然了,身為年輕人也應該多存錢,只有這樣,才能早日達到自己心目中的那個小康的定義和標準,早日過上這種日子,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家庭擁有多少存款才算是小康呢?您對小康的定義是什麼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