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各地開啟“禁噪”模式護航高考

8日是高考的第二天,下午只考一門外語。30分鐘的外語聽力考試對考點周圍“禁噪”要求很高,相關工作備受家長和社會關注。

“禁噪”模式營造良好環境

從高考前開始,各地紛紛開啟“禁噪”模式。在高考期間,社會各方努力為考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考試環境。

8日早上7點半,南京市秦淮公安分局光華路警務工作服務站接到市民報警,稱自家樓下有廣場舞音樂影響到孩子高考休息。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寒窗苦讀十二年,這三天是最重要的時刻,請你們體諒一下考生和家長的心情。”聽完民警的一番勸解,跳廣場舞的大媽們當即將音量調至最小。

“無籽西瓜節假日超低價。”上午11點,秦淮公安分局大光路派出所民警巡邏至附近的藍旗街時,發現沿街一家水果店正在用手持音箱播放促銷信息。此時距外語考試還有3小時,民警立即趕到店內,用分貝測試儀測試發現音量值超標。“我以為考點離這兒有段距離,對不起,我馬上就把音響關了。”水果店老闆積極配合。

南京市第九中學考點地處鬧市區且毗鄰南京總統府景區,今年高考恰逢端午假期,景區客流量較往日增多。南京市玄武區警方推出多條舉措,加強噪聲源頭管理。玄武公安分局梅園新村派出所副所長季俊介紹:“我們安排警力對遊客進行分流疏導,提醒遊客路過考場時儘量避免發出噪聲、導遊不要使用擴音器,同時引導旅遊大巴避開考場方向繞道行駛。”

聽力“護考”加強臨時管控

8日上午,全省各地再次對考點聽力設備和廣播線路進行逐一檢查,督促外語聽力播放人員反覆進行播放演練,熟練掌握聽力播放的程序和工作要求。開考之前,各考點再次試音,檢查外語聽力的播放效果,確保聽力播放設施處於良好狀態。

“聽力考試開始,車輛請繞行。”下午2點50分,南京市金陵中學考點和南京人民中學考點之間的道路實行暫時交通管控。在非機動車道上,4名身穿藍色背心的志願者站在不同位置,提醒非機動車緩慢通行。“孩子在考聽力,不要按喇叭哦。麻煩了,謝謝!”有幾位家長自動組成志願小組,分別在管控路段兩端“站崗”。

考場環境靜悄悄,也得益於市民們的支持。一位騎著電動車帶著孩子的媽媽特意繞道而行,輕輕地告訴孩子:“這是哥哥姐姐們很重要的一次考試。”市民劉先生則選擇推著電瓶車走過考點,他說:“我家女兒去年才參加過高考,這40分鐘的寧靜,也是為人父母的一片心。”

在鹽城市區解放路和鹿鳴路交叉口,“前方考試,禁鳴喇叭”的警示牌和路障等非常醒目地立在路上,過往車輛都非常配合交警的工作,繞道而行。“除了禁止機動車通行,禁止鳴喇叭,還要疏導過往的車輛,維護考點周邊的交通秩序,確保考點周邊保持安靜。”在鹿鳴路鹽城中學考點,鹽城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六大隊民警徵偉在此護考已是第9個年頭。他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考點安排足夠的警力,增加30名城南鐵騎隊員,確保英語聽力考試不受干擾。”

純藝術、體育生“揮別”高考

下午5點,隨著外語考試結束鈴聲響起,純藝術類、純體育類考生結束今年高考。

純藝術類、純體育類考生是指報考藝術類、體育類且不兼報普通類專業的考生。這些考生在完成6門必修科目的學業水平測試後,可只參加語文、數學和外語科目的考試,並以文化分參與體育藝術類各批次的錄取。

“第一件事是補過端午節,烤鴨、莧菜、黃鱔、龍蝦一個都不能少;第二件事就是補覺;第三件事就是跟父母一起周邊遊。”南京市寧海中學的藝術考生小朱剛走出考場,就盤算起假期安排。小朱的爸爸媽媽和外婆捧著鮮花來祝賀她,外婆拿出來一根棒棒糖獎勵她:“祝賀我的外孫女完成人生第一件大事!”

藝考之路並不輕鬆。採訪中,有家長表示,除花費高,藝考錄取分數線也越來越高,“每年分數線都要提高5分”。在徐州市第五中學考點外,考生小崔是復讀生,談起兩年的藝考之路,小崔的媽媽有些唏噓,“兩年得花30多萬元,為陪他去外地集訓,我的工作完全顧不上。”

9日是今年普通高考最後一天,更多考生還要面對選測科目的考試。在南京市第九中學考點外,有的家長顯得沒那麼“淡定”,開始相互詢問孩子考試回來的狀態。有老師表示,考生在高考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擔憂非常普遍,自己主觀感受也很容易造成壓力。高考不僅是考查知識和能力,也是考查學生的心態和耐力,保持充足休息和平穩心態,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