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送給千萬考生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高考的成績已經出來了。

眾多考生和家長所要面臨的事情就是如何選院校、如何報專業。

高考志願的填報,決定了將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專業學習方向,也影響到個人發展進步的速度。大部分人其實都希望自己這輩子只用填報一回高考志願,因為誰也不想把高三長達一年的“衝刺跑”再來一遍。

所以,填報高考志願是一件非常重要、卻又很難積累經驗的事情。


1

分數要看相對值


目前的招生考試套路,無論是考前填報、估分填報還是知分填報,也無論是順序志願還是平行志願,高考的成績都是決定性的因素。

沒有足夠的成績,連分數線都過不了,永遠只能嗟嘆奈何。但是分數線並不是招生的院校自己摸腦袋想出來的。分數線是該省的考生報志願報出來的。

清華、北大牛逼吧,但是如果全省的考生都敬而遠之不報他倆,為了完成當年度的招生計劃,他倆就得把分數線降低到國家的一本控制線。如果某一所軍隊院校,往年分數線也就一般,突然九八年抗洪、九九年閱兵,兵哥哥帥氣線條、鐵骨錚錚的形象深入人心,廣大青年學子嗷嗷叫著要投筆從戎,那麼該校的最終錄取分數線誇張起來能高出往年幾十分。

每年高考的難易程度有波動、考生人數有變化,各個院校具體的錄取分數常常有變化。但各院校的錄取線與當年該批次的省控線差距應該服從某種趨勢,不會變動過於劇烈。

一般建議考察近三年的錄取分數情況,以考量“大小年”現象。所謂“大小年”,就是指某一年考生集中報考一個院校,導致分數線飈高,大量考生落榜引起第二年考生恐慌不敢填報,導致第二年分數線又顯著偏低的波浪式變化。考慮到了自己分數與省控線的相對差距,可以大概判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考慮目標院校歷年的錄取平均分數與省控線的相對差距,可以估計今年的該院校的大概招錄標準。

 


2

地域尤其重視,興趣僅供參考


不明真相的群眾很容易被一本、211這樣的名頭唬住。

要知道,一本院校和211院校是帶有照顧性質的,一般說來,每個省都會照顧到。連人口200來萬的西藏都有一所211院校,但是這個211和北京的211院校的含金量還是有著顯而易見的差距。

而“985工程”是要建設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實際上是在211工程院校中又做了一輪細分,意圖上就是要擇優予以傾斜、實施重點建設。所以,39所985院校的照顧性相對少一點。而其分佈也可以看出,地處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985院校很少,或者乾脆就和河南省一樣是空白的。

由於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不平衡,使得發達地區的科技創新、轉化和就業的需求規模和水平都遠遠高於落後地區。而這些顯然對考生將來的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考生如果選擇在發達地區就讀,在院校資源、知識層面、實踐機遇、信息廣度等方面將會佔據壓倒性的優勢。如果比對一下招生院校歷年的錄取分數線即可發現,大體處在同一層次的院校,位於一線城市或發達地區的錄取分數要顯著高於中西部院校。

目前殘酷的現實是,中西部地區的211、985高校(如蘭州大學、西北工大)培養出來的學生,當地的產業結構和薪資水平留不住,也用不起。最後學生還是大量的“孔雀東南飛”,甚至帶著老師也一起東南飛,導致中西部地區高等院校的實力進一步削弱。

近年來,這種趨勢日益顯著。長此以往,不發達地區將陷入“不發達—留不住人—更加不發達”的惡性循環。於是,教育部直接發文,反對東部發達地區的高校從中西部地區挖人。連教育部長都在兩會上直接喊話,支持人才的“正常流動”,但是反對簡單的高薪聘任、挖牆腳——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地區的人才吸聚效應已經到了讓中央擔心影響持續發展的程度。

在分數過線、地域確定的情況下,個人的興趣和特長才能提上日程,看和院校的專業特色是否契合——對,你沒有看錯,對於普通考生而言,在我看來,你的興趣和特長就是這麼的不重要。


3

理解選專業的本質


1、專業實力強與學校牌子硬

要扒拉起來,我國的高等院校可是相當的不少。其水平差異之大,有時候也真是令人髮指。

有的院校屬於“綜合性大學”,具有較多的學科門類專業,一弄就涵蓋了理、工、文、法、藝等多個學科門類,上天下海吹拉彈唱踢足球樣樣精通;有的是“行業性大學”,比如農業院校、醫學院、師範院校、財經院校或文藝院校。

學校究竟是985、211、普通一本還是二本三本,是一個綜合辦學水平的劃分。近年來,很多院校為了追求規模和“綜合”程度,搞學科專業建設的快速擴張。比如,農業大學也搞一堆計算機專業,理工學院裡弄一堆小語種外語專業。這就使得在某些細分領域,有可能名頭沒那麼大院校的專業會強於名校牛校的同專業。

比如,教育學這個專業裡,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甚至東北師範大學都會比北大、清華要強;系統科學領域,北京交通大學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要顯著優於北大、清華;船舶與海洋工程這方面,幾乎被人遺忘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和海軍工程大學就會脫穎而出。

院校如果積澱深厚、術業專攻,那麼幾十年的積累一定可以做到行業內領軍,即便北大、清華這樣的牛校也未必能使對手。但如同文學、社會學、計算機等“通用專業”,你就不用想了,最牛逼的一定是985那些牛校。

如果你只是要學校文憑混江湖,那麼院校的牌子越大越硬越好。但如果你是學專業憑手藝吃飯,那麼最好仔細的評定一下該院校的專業在全國的排名情況。畢竟,很多時候,你從某個積澱深厚的小學院畢業,但行業內遍地都是你的師兄師叔師爺,也不失為一件愉悅的事情。

社會分工細化到今天,通用專業的廝殺已經進入一片“紅海”,中小院校被大牛院校碾壓已經是沒啥好商量的事情了。建議考生留意不同院校的差別,選擇優勢專業、特色專業和就業去向,結合自己的興趣、特長進行選擇。

2、專業像是一棵樹,地面以上是知識和技能,地表以下是思維方式,後者伴隨一生。

要我說,專業本質上就像一顆樹。

地面以上的是知識的樹幹、技術的樹枝——很多人在未來的生活中可以從事完全無關的領域和職業,其實只是把地面以上的知識樹幹和技術樹枝進行了修剪移植

而地面以下的根系則是這個專業所特有的思維方式——這個專業多年培養的思維方式其實很難隨職業、崗位而劇烈變化。

從這種意義上講,四年的專業培養帶給人的思維方式,就是跟著一個人一輩子的“底色”。

學法學、學醫學、學社會學、學理學和學工學的人,在認知世界的角度上,是有著差異的。尤其是從事天文、物理等純理學專業的人,往往自帶大俠氣息。

收藏!送給千萬考生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地理學方向的李小文院士

所以,“一入專業深似海”,自己深受影響有時候都不自知。

那麼,選專業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3、選專業最重要的是“知自己”——知自己所能、知自己所求。

與其說考生是在選擇一個專業方向,不如說,是考生在思考自己有什麼樣的特質、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選擇什麼樣的道路——歸根結底,選專業,是在諸多方向的岔路口找一條自己最想走、可能走得最順的道路。

你讓一個喜歡出頭露臉的孩子去學考古學、讓一個編程狂人去學小語種語言學、讓一個邏輯思維不健全的人去學基礎數學……倒也不是說他一定就學不好什麼的,而是說這樣的“機會成本”太高,完全損失了他可能過上的更好生活、可能取得的更大成果,是得不償失的。

對於選專業這個事情,考生自己一定要發表意見,切不能完全交了家長包辦。家長的人生經驗很寶貴,但大都是10年以前的經歷的積累,未見得具有那麼高的權威意義。

那麼,以什麼態度去面對這個很重要的事情呢?

4、認識到選專業是有難度的。

以前難在一無所知,現在難在篩選信息。

20年前,我填報志願的時候,拿到的各院校學科方向目錄一看,徹底懵頭了。目錄上的每一個字我都認識,但是每一欄裡的內容究竟是在描述什麼,我卻完全不明白。我那個時代,對於絕大多數普通考生和家長而言,學科門類、學科體系都是遙不可及的事情,只能憑藉極為有限的一點知識賭運氣式的填報專業。

而今有了互聯網,情況起了大變化。考生和家長從網絡上獲取的信息比以前要豐富得多。但是,中文網絡的環境魚龍混雜,野雞院校掏錢買的大量軟硬廣告就不說了,即便是同樣的專業名稱,也能搭配上不同的限定詞,一個個坑簡直深不見底。一不小心,普通人家的孩子過去花了錢還耽誤好幾年時間。

那麼選專業的功課該怎麼做?

不同的情況要區別對待,不同的考生和家長也要找對做功課的思路。

5、有餘力的家長和考生,坐下來了解一下學科體系。

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是依據高等教育部門所設置的學科體系來的。

自己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家長,應該結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有針對性的瞭解一下對應的學科門類、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的情況。

在教育部的劃分中,學科門類是最高級別的學科劃分,共有13個: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這就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學科領域了。

而每個學科門類下,還細分有一級學科。

部分學科門類下的一級學科▼

收藏!送給千萬考生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而每個一級學科下頭,還有細分專業。

以一級學科中的法學、政治學為例,下面包含有若干個二級學科。二級學科才是你真正選擇的專業,而授予學位的時候,往往是按照學科門類授予的。換言之,四年本科畢業後,下面所有專業的畢業生都會拿到“法學學士”的學位。

一級學科“法學”和“政治學”下屬若干二級學科▼

收藏!送給千萬考生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理解了學科體系,就會意識到,拿著法學學位的人不懂法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挑選院校和專業的時候,要留意該院校有無一級學科的學位點。這是一個衡量院校專業實力的重要標準。反倒是所謂“雙一流”的專業,其實只有三分之一是硬碰硬的排序選出來的,大部分依然是撒胡椒麵搞照顧——國情如此,不必太拘泥於這個。

7、沒有餘力的考生和家長,找懂行的人諮詢。

能找到高校老師的,找他們諮詢專業結構和行業先進,以便明確填報目標。

實在找不到的也不用太著急。現在各高校也都是搶優質生源打破頭,每逢這時候都會到各省會和重點地市去開招生宣傳會。派出去招生的老師都是接受了系統培訓的,一般對招生工作心裡有數的。

所以,如果自己身邊實在沒有了解情況的朋友,那麼就到招生會上去當面諮詢他們。

老師的職業習慣就是看不得學生娃子不明白,所以,對大多數老師而言,只要他還有一點力氣,就會盡力的去解答學生的困惑。反過來,只要考生和家長不是那種挑芝麻撿韭菜的態度,招生老師都會盡量予以解答的。但是招生老師一天下來口乾舌燥餓肚子(別問我怎麼知道的),你不用遞煙遞酒,你拿瓶八毛錢的瓶裝水,請他潤潤嗓子再解答,他都會感受到你的善意。

8、招生簡章上的每一個疑問點都要打透

更多的家長,即便是找到了對應的人,可能也不知道該怎麼問。

你問得粗略,別人也只能答得粗略。

那麼,做功課和提問不妨從各院校、專業的招生簡章出發。

招生簡章裡的措辭通常都是經過反覆審核,各有深意的。

幾個一級學科、幾個二級學科?

學制分別是幾年?

聯合培養還是定向分配?

專業調劑怎麼實施?

多校區辦學,目標專業究竟在哪個校區?

……


在上一輪的合併與擴招中,很多院校一下子多出了若干個新校區。一個著名的段子寫道:

高中宿舍4位男生心意相投,相約報考了同一所非著名985高校。他們拿著錄取通知書,分赴各自校區報到,開始了大學生涯,從此,他們再也沒有見過面。”


收藏!送給千萬考生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南


▲就是這所非著名985高校

各種各樣的名詞和界定都直接關乎後續利益,因此,每一個疑問點都儘量打透,不可不察。


4

填報志願只是個新的開始


從來就沒有任何一個專業,能夠通吃一生。

一般來說,作為一個普通人,等到你選擇了最“熱門”、打破頭的專業之時,你所憧憬的行業未來其實大概率要步入一個下坡趨勢。

所以,當家長指著鼻子說,你看現在xxxx行業多熱門的時候,你就要提高警惕了——

八十年代的時候削尖腦袋要進國企大廠;

九十年代急急忙忙要退學掙錢;

二十一世紀搶著報考公務員。


選專業可不比買房子,只要想賣了總能脫手換一個,十八歲的大好時光可是一去不回,只要是湊著時代的大熱鬧去選未來若干年發展方向的,大概率都要折在那。

任何一個領域的大爆發,往往都有前面20年的鋪墊和積累。

如果能提前預知預判,當然是順風順水特別好。

但如果確實對展望未來無能為力,建議適當收縮一下。

不要去搶那個行業的熱浪尖尖,而是關注一些更穩定、更基礎的內容。

不要去爭具體技術的潮流巔峰,而是研究一下亙古不變的人性需求。

現在都一窩蜂的羨慕碼農賺錢多,西二旗彷彿都成了宇宙新中心了。但是編程技術和工具的迭代更新速度之快,足以一批一批的把前浪都拍死在沙灘上。

底層原理和底層認知的重要性,偏偏是在高等院校的專業教育中不被重視和強調的部分。

從這個角度上講,努力選路很重要,怎麼走下去,也很重要。

很多考生和家長都有種錯覺,十年寒窗終於撥雲見日,只要進了大學就萬事大吉。

這是不對的,時至今日,是完全不對的。

大學之前的教育都是人類知識集合中最基礎、最核心內容的鋪陳。

理論上講,高中結束之後,在社會上生活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但這時候你只是一個“可塑性良好的普通勞動力”。而大學教育是專業化教育的開始,是為了利用考生這份“可塑性”去打造專用人才。

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專業,永遠都是專業內靠前、做得最好的人吃香喝辣,大量的普通從業者顧住溫飽,就算和其他行業比稍微好那麼一丟丟,在本行業內和尖子比也是分分鐘丟盔棄甲。

因此,在大學生涯當中,一個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培養規劃組織能力,塑造自己積極的心態,不斷的思考和鑽研,自己的人生才會保持上升的態勢。

指望“三天選專業,一錘定一生”,從一開始就是錯誤的。

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更多的是決定未來的若干年能不能“搭乘”上一個上升的趨勢。而即便是在上升的趨勢裡,個人的奮鬥也極為重要。

人生素無定數,唯有成長才是不變的主題!年輕人,加油!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