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賦分案:高考改革當遠離長官意志

高考 英語 袁家軍 HTML 教育 晨霧 2018-12-08

加權賦分案:高考改革當遠離長官意志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新京報

晨霧 / 轉帖

加權賦分案:高考改革當遠離長官意志

■ 社論

從教育廳長到其他各個層級的責任人均被追責,這當然有助於維護公平正義,但除了問責,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科學合理地推進新高考改革的諸項措施,如何保證加權賦分等具有一定自由裁量的制度不走樣。

此前引發關注的浙江高考英語加權賦分事件,有了最新調查結果。

12月5日,浙江省政府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經調查,此次高考英語科目加權賦分是一起因決策嚴重錯誤造成的重大責任事故。按照實事求是、有錯必糾、有什麼錯糾什麼錯的原則,省政府決定取消這次考試的加權賦分,恢復原始得分。同時,決定免去郭華巍省教育廳黨委書記、委員職務,責令其辭去省教育廳廳長職務。免去王玉慶省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委員職務,由省紀委對其涉嫌違紀問題立案審查。

隨著加權賦分的取消,以及一系列追責行動的啟動,此前一度沸沸揚揚的高考風波,至此告一段落。

從11月24日始,浙江省高考英語科目考試成績和加權賦分受到質疑,到12月1日,浙江省委決定成立由省長袁家軍任組長的省政府調查組,再到眼下公佈調查處理結果,浙江省對這起重大輿情的快速處置,可圈可點,既體現了審慎的思路,也捍衛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對此,網友評價也很高。

作為新高考改革的試點省份,在摸索探路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原來並不足奇,但前提是一定要隨時糾偏,並接受社會監督,以確保公平公正。

此次浙江省教育廳決定對英語部分試題加權賦分,這違背了實體正義,《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試招生制度綜合改革試點方案》規定,賦分制度針對的是選考科目,並不包含語數外三門。“語文、數學、外語每門150分,得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此番對英語加權賦分,必然導致不公正、不合理。

此外,此次加權賦分也違背了程序正義。據調查組披露,浙江省教育廳主要負責人不經過集體研究,個人做出決定;省教育考試院負責人在院長辦公會多數人持不同意見情況下,違規通過和執行了加權賦分的錯誤決定。凡此種種,均屬明顯的違規行為,理當被問責。

隨意加分,公然改變高考成績,這也與高考改革的初衷不相符。而一旦權力凌駕於規則之上,可以隨意修改規則、解釋規則,最終侵害的只能是學生和家長的權利。對此,理應保持最大的警惕。

現在,從教育廳長到其他各個層級的責任人均被追責,這當然有助於維護公平正義,但除了問責,更應該關注的是,如何科學合理地推進新高考改革的諸項措施,如何保證加權賦分等具有一定自由裁量的制度不走樣,如何以更大地公開、透明消除民眾質疑。這些都不是小事,也都有待於在接下來的高考實踐中得到迴應。

高考牽動著全社會的關注,公平公正是高考最根本的要求,也是社會正義的具體體現,容不得侵犯。任何試圖在高考上動手腳的人,都理應遭到嚴厲的懲戒。高考改革之路,要走得快,但更要走得穩。

信息來源:2018-12-06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8-12/06/content_740584.htm?div=-1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