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簡稱“甘”或“隴”,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蘭州,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通陝西,西達新疆,南瞰四川、青海,北扼寧夏、內蒙古,西北端與蒙古國接壤。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甘肅建省約有700多年的歷史,總面積42.59萬平方千米。縣的建制早於省的,從春秋時開始萌芽算起,迄今己達2200餘年。北宋初期西夏統治河西時設有甘肅軍司,這是最早出現的甘肅之名。元代建立大一統帝國後,創立行省制度,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設甘肅行中書省,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甘肅省的行政區劃。

蘭州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蘭州,因為皋蘭山得名,取蘭,因為黃河流經,沙州富饒,得名蘭州。

據《皋蘭縣誌》記載:“皋蘭即蘭州,皋蘭之名,以南山名皋蘭而得名。李唐時渾部內向以為蘭州都督府,而蘭州之名始焉。” 公元前86年因挖出金子得名金城,也取金城湯池之意。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改州,金城郡改為蘭州,置蘭州總管府, 府治子城,“蘭州”之稱即始於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1941年7月始設蘭州市。現為甘肅省省會。蘭州又稱“金城”,古時沿用此稱時間最久、流傳地域最廣。

嘉峪關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嘉峪關因為修建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塬上而得名。

嘉峪關旁邊有個嘉峪山,故此雄關甲天下。嘉峪兩字的意思是“美麗的山谷”。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城關兩側的城牆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

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築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金昌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金昌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東部,因金川河從境內流經,取金字,因金昌系從永昌縣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

漢置番和縣,明為永昌衛,清改永昌縣。1981年由永昌縣析置金昌市。

金昌盛產鎳,其儲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類礦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鎳都之 稱。

白銀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明洪武年間在此開礦無數,又設官方採煉處所白銀廠,一時間“日出鬥金,積銷金城”,因此得名白銀。

新中國成立初期被稱為“中國銅城”的白銀市,一座依託銅硫資源開發而興起的資源型城市。

天水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天水",是當地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地名。最早始於漢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

天水得名,源於"天河注水"的美麗傳說。遠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區人煙稠密,屋宇毗連,"山水靈秀,林木密茂"。可是,到了秦末漢初,長期的征戰、廝殺加上連年的乾旱,使當是繁華、富饒的上城變得殘垣斷壁,民不聊生。

傳說,在一天夜裡,正當人們進入夢鄉的時候,忽然天空狂風呼嘯,雷電交加,隨著一道金光閃耀,地上現出紅光。頓時,大地連續震動,在轟隆隆巨響聲中,地面裂開一條大縫。只見天上河水傾瀉而下,注入裂開的大縫中,於是形成一湖,天水湖"。此湖水位穩定,水質純淨,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瀅然"。當時人說這湖與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

後來,這個傳說被漢武帝聽到了,他就命令把要新設的郡建在上邽北城的湖旁,起名"天水郡"。從此,有了"天水"之名。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後來《水經注》、《秦州志》的記載都有說“北城有湖,白龍出,風雨隨之”,“郡前有湖,冬夏無增減,故有天水之名”。

武威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漢武帝立河西四郡,公元121年,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率萬騎出隴西,大敗匈奴,佔領了整個河西地區,為顯示漢軍的武功軍威而在這裡設置了武威郡,將涼州大部及其治所更名為武威,武威又稱涼州。

唐代曲調名《涼州詞》一般的寫實都是武威,比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所以城市名稱的韻味就這樣被傳頌的更加濃厚了。

西漢時稱姑臧,東漢時改稱武威。 明代改涼州衛,清代改武威縣。1985年改為武威市。

張掖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張掖以前稱作甘州,在河西走廊中部,本來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盤,故被稱為觻得,漢朝改其名為張掖,意思是伸張中國的臂掖。

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而得名,因為有黑河水灌溉,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物產豐饒,古代就有“金張掖,銀武威”的稱讚,“不望祁連山上雪,錯將甘州當江南”說的就是如此。

平涼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東晉十六國時期,秦符堅欲討前涼,於高平鎮置平涼郡,取平定涼國之意,平涼由此得名。

酒泉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在酒泉城東一公里處,是一座清宣統辛亥3月立的大碑,碑面刻有西漢酒泉勝蹟”6個剛勁的 大字。石碑後有一清泉,名曰酒泉”,距今已有二千年的歷史。

據傳酒泉因霍去病而得名,公元前121年,霍去病進軍河西,從居延南下,大敗匈奴,武帝賜酒犒賞有功將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傾酒於金泉之中,與眾將士共飲,從此,金泉泉水便帶有濃重的酒香,故名“酒泉”。

另外一個說法是,設置酒泉郡時,酒泉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隋唐至民國,酒泉改名肅州,這也是“甘肅”省中“肅”字的由來。

“都護軍書至,匈奴圍酒泉。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詩裡韻味也是很足。

慶陽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慶陽位於隴東山區,地處涇河上游,黃土高原中部。一說因此面靠山,在山之南、水之北謂之 陽而得名慶陽。一說慶陽在遠古時為不窟城,夏王二十二年,不窟的孫子公劉遷居陝西旬邑, 後代為祭祖下榻方便,在慶陽該地修了慶陽行宮,而取名慶陽。

慶陽古稱義渠、鬱郅、弘化、 順化、安化,宋改慶州為慶陽府。1914年廢府存縣,改安化縣為慶陽縣。

慶陽縣城處於山環 水抱之中,為歷代軍事重鎮,古人因勢築城,其形似鳳,故又名鳳凰城

定西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定西位於甘肅省中部,宋時稱蘭州附近的西頭城(今榆中三角城)為定西城, 含安定西邊之意,其後西頭城改為通遠軍,遂將定西之名移到努札堡,改名為定西城,這就是 定西名稱的最早來源。

金皇統三年(1143年)始設定西縣。

定西曆史悠久,各個朝代遺存的陶器、石器、骨器、銅器、衡器等屢 有發現,故有古蹟之鄉之美稱。

隴南市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隴南古稱武都,周秦為白馬氐羌地,秦昭王二十八年首次建立武都道,屬隴西郡。

甘肅簡稱“隴”,隴南因地處甘肅南端而得名。

1985年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2004年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地級隴南市。

臨夏回族自治州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臨夏也稱之謂河州(大夏河邊的州)。《尚書·禹貢》記載,大禹治水,“導河自積石,至龍 門,入於滄海。”被譽為“大禹治水的源頭”。

秦漢王朝時就在此設縣、置州、建郡,古稱枹 罕,後改河州、導河,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鎮,茶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 鎮”之稱。

1928年更名臨夏縣,1956年設立臨夏回族自治州。

甘南藏族自治州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國十個藏族自治州之一,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 與黃土高原西部過度地段,境內草原廣闊。海拔2960米,平均氣溫1.7℃,無霜期短,日照時間時長,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

因行政區域在甘肅省南部,並以藏族為主體自治民族而得此名。

1952年設立甘南藏區委員會,1953年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甘南藏族自治州。

其實全國各地很多地名都是這樣,如出一轍,不探討其名字起源,只看其命名方式方法的根據,有:人物、地形、山水、方位、故國舊城、氣候、物產、民族、傳說、史(事)跡、吉祥詞等等。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那麼甘肅各地地名的韻味就體現在這三個方面的:反映歷史文化特點、地理人文風格;用字簡明高雅,顧名思意,顧名思源;反映國家、人民的美好向往。

甘肅14市(州)最新簡介

另外比較其他省份同類地級行政單位,甘肅的在勒功紀史事命名上佔比較大,這和地域治所和統治政權的歷史演變(多民族聚居區域、統治該區域政權演變、地理上自古多險要等等)是分不開的,這也影響了甘肅在歷史中的狹長行政區域。

擴散出去

讓更多朋友看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