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8年,蘇千墅連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主席

捐贈500萬元支持晉江世中運

2002年12月,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千墅便是第一批理事會成員。隨後,在蘇千墅等鄉賢的積極倡議下,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成立,旨在促進泉州地區慈善事業的發展。

2008年,蘇千墅捐資設立千墅獎學金,用於獎勵泉州師範學院品學兼優的學生。泉州師範學院要遷至東海,擴大辦學規模,蘇千墅第一個響應。如今,泉州師範學院東海校區校門口的第一棟教學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6年11月,蘇千墅捐贈100萬元支持晉江市華僑中學校董會,同時捐贈100萬元用於設立蘇樑卓文獎教、獎學基金,用於晉江華僑職校和晉江華僑中學的獎教、獎學。

不僅如此,蘇千墅還常常帶著兒女回來參加捐贈儀式,為的就是教育後輩在慈善方面要薪火相傳。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8年,蘇千墅連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主席

捐贈500萬元支持晉江世中運

2002年12月,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千墅便是第一批理事會成員。隨後,在蘇千墅等鄉賢的積極倡議下,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成立,旨在促進泉州地區慈善事業的發展。

2008年,蘇千墅捐資設立千墅獎學金,用於獎勵泉州師範學院品學兼優的學生。泉州師範學院要遷至東海,擴大辦學規模,蘇千墅第一個響應。如今,泉州師範學院東海校區校門口的第一棟教學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6年11月,蘇千墅捐贈100萬元支持晉江市華僑中學校董會,同時捐贈100萬元用於設立蘇樑卓文獎教、獎學基金,用於晉江華僑職校和晉江華僑中學的獎教、獎學。

不僅如此,蘇千墅還常常帶著兒女回來參加捐贈儀式,為的就是教育後輩在慈善方面要薪火相傳。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8年,蘇千墅連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主席

捐贈500萬元支持晉江世中運

2002年12月,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千墅便是第一批理事會成員。隨後,在蘇千墅等鄉賢的積極倡議下,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成立,旨在促進泉州地區慈善事業的發展。

2008年,蘇千墅捐資設立千墅獎學金,用於獎勵泉州師範學院品學兼優的學生。泉州師範學院要遷至東海,擴大辦學規模,蘇千墅第一個響應。如今,泉州師範學院東海校區校門口的第一棟教學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6年11月,蘇千墅捐贈100萬元支持晉江市華僑中學校董會,同時捐贈100萬元用於設立蘇樑卓文獎教、獎學基金,用於晉江華僑職校和晉江華僑中學的獎教、獎學。

不僅如此,蘇千墅還常常帶著兒女回來參加捐贈儀式,為的就是教育後輩在慈善方面要薪火相傳。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不知情的人,以為蘇千墅先生是一個富可敵國的人,實際上,他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富有。他在香港的辦公室,不過20平方米,設備簡單,毫無人們想象中的氣派。他自己說得很明白:“其實我不是很有錢,我只是比其他人捨得拿出來。其實比我有錢的人太多了,但是我對晉江奉獻從來是無條件的。”

對海外華僑的義舉和愛心,晉江人深深感念,覺得必須做點什麼予以呼應,否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於是,晉江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12月12日製定了《晉江市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表彰規定》,對在晉江行政區域內無償捐贈款物累計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的華僑,授予“晉江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文件一經發出,立即實施。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8年,蘇千墅連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主席

捐贈500萬元支持晉江世中運

2002年12月,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千墅便是第一批理事會成員。隨後,在蘇千墅等鄉賢的積極倡議下,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成立,旨在促進泉州地區慈善事業的發展。

2008年,蘇千墅捐資設立千墅獎學金,用於獎勵泉州師範學院品學兼優的學生。泉州師範學院要遷至東海,擴大辦學規模,蘇千墅第一個響應。如今,泉州師範學院東海校區校門口的第一棟教學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6年11月,蘇千墅捐贈100萬元支持晉江市華僑中學校董會,同時捐贈100萬元用於設立蘇樑卓文獎教、獎學基金,用於晉江華僑職校和晉江華僑中學的獎教、獎學。

不僅如此,蘇千墅還常常帶著兒女回來參加捐贈儀式,為的就是教育後輩在慈善方面要薪火相傳。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不知情的人,以為蘇千墅先生是一個富可敵國的人,實際上,他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富有。他在香港的辦公室,不過20平方米,設備簡單,毫無人們想象中的氣派。他自己說得很明白:“其實我不是很有錢,我只是比其他人捨得拿出來。其實比我有錢的人太多了,但是我對晉江奉獻從來是無條件的。”

對海外華僑的義舉和愛心,晉江人深深感念,覺得必須做點什麼予以呼應,否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於是,晉江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12月12日製定了《晉江市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表彰規定》,對在晉江行政區域內無償捐贈款物累計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的華僑,授予“晉江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文件一經發出,立即實施。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走進五店市的這座宅子,與朝北大厝相隔不遠,就是涴然別墅。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許世共/攝

這座於1957年建成的住宅,雖然不是什麼古建築,但卻有著特殊的存在價值和意義。這座建築本為港胞蘇孫江、柯美英夫婦所建造的私宅,但1959年卻一度成為晉江華僑中學校舍。2010年,晉江城建大徵遷期間,此建築以1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了晉江市。

“涴然”是蘇孫江先生的別號。蘇氏夫婦長期在香港經營僑批行,長期往返於晉江、香港兩地。無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之後,蘇氏夫婦和其子蘇千墅始終保持愛國愛鄉本色,持續大力捐資興辦家鄉教育等公益事業。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認為,錢永遠不能作為人的終極目標。錢只是起點和目標之間的一個過程或一種手段。沒錢時,生意和錢會牽著人往前走,可是有了錢之後,人就要想下一步還應該做些什麼,也可能會想到更高的追求和人生的意義。可是,人一旦到達了某一個高點,繼續往前走,就是精神之旅。錢的意義,只能用來幫助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都能夠抵達這個精神之旅的起點。

如果全世界都有需要幫助的人,那麼一個人首先會想到的,並且必須首先想到的還是家、家鄉、民族和祖國。這是人之為人的常情,因為你的根在那裡,你的“搖籃血跡”在那裡。除卻道義和情懷,還有情感,你還欠著那個地方一份恩情、一個緣分和來自靈魂深處的一份牽念。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涴然別墅 賴進財/攝

1953年,蘇千墅的父母蘇孫江、柯美英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很多歸僑子女無處讀書,便帶頭捐資在青陽倡辦華僑中學。當時,辦學條件很艱苦,沒有正式的校舍,只能借用民居,邊開學,邊建校。蘇孫江夫婦見狀,便無償騰出自家新建的樓房,借給學校作為傳道授業的學堂,還四處籌措資金興建學校的新教室。此後,蘇孫江、柯美英伉儷又先後兩次為晉江華僑中學捐款。

1975年,他們回晉江,捐贈10萬元港幣慰問教職工;1987年,他們又捐資20多萬元人民幣興建教職工宿舍樓。可以說,華僑中學凝聚著蘇孫江、柯美英的深情和愛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劉翼/攝

也許是耳濡目染,也許是因為從小受過“上學難”的苦,蘇千墅才在有能力時特意為家鄉的孩子們送上一份特殊的祝福。1996年,晉江華僑中學校長曾國強第一次到香港與蘇千墅見面,兩人圍繞辦學問題聊了好幾天。在談到學校的發展時,蘇千墅毅然捐資200萬元,建起了華僑中學孫江紀念樓。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5年,蘇千墅先生和陳燎原校長參觀晉江華僑中學新校區 劉翼/攝

教學樓竣工那天,蘇千墅一個人在新落成的教學樓前佇立很久。此時,他感到無比欣慰。此舉一成,他就算對晉江盡了一份愛鄉的遊子之義,同時也對自己敬仰的父親盡了人子之義。雖然一座樓不可能在那裡千秋萬代地聳立,但至少在百年之內他可以成為一個生命曾經閃光的昭示,以及一種情感或精神曾經存在的佐證。

此後,他對晉江華僑中學的愛心傾注一發不可收,先後捐資設立蘇柯美英獎教基金,興建美英科學樓,裝修教學樓,捐建晉江第一個塑膠跑道運動場,改建校門等。從1996年到2000年間,他陸續對華僑中學捐資達700餘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蘇千墅說:故鄉是一個難忘的地址,它孕育和哺育了我的生命和情感。不管人走到哪裡,我都要把在滿世界上打拼而得到的利潤,包括情感、財富、心願,都寄回故鄉去,作為一種回報和感恩的方式。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 葉子良/攝

2000年底,晉江市政府要籌建華僑職業中專學校,蘇千墅二話不說,捐出善款1000萬元,並先後多次捐款建設教學樓、學生樓、科學樓、運動場等。如今的晉江華僑職校佔地面積240畝,是泉州市佔地面積最大的職業中專學校。此後,晉江的事情,似乎就成了蘇千墅自己的事情,他持續不斷地關注,持續不斷地在資金上投入,之後的短短几年時間又陸續捐資1500萬元。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2018年,蘇千墅連任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主席

捐贈500萬元支持晉江世中運

2002年12月,晉江市慈善總會成立,蘇千墅便是第一批理事會成員。隨後,在蘇千墅等鄉賢的積極倡議下,香港泉州慈善促進總會成立,旨在促進泉州地區慈善事業的發展。

2008年,蘇千墅捐資設立千墅獎學金,用於獎勵泉州師範學院品學兼優的學生。泉州師範學院要遷至東海,擴大辦學規模,蘇千墅第一個響應。如今,泉州師範學院東海校區校門口的第一棟教學樓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2016年11月,蘇千墅捐贈100萬元支持晉江市華僑中學校董會,同時捐贈100萬元用於設立蘇樑卓文獎教、獎學基金,用於晉江華僑職校和晉江華僑中學的獎教、獎學。

不僅如此,蘇千墅還常常帶著兒女回來參加捐贈儀式,為的就是教育後輩在慈善方面要薪火相傳。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華僑中學 劉翼/攝

不知情的人,以為蘇千墅先生是一個富可敵國的人,實際上,他並不像人們想象的那麼富有。他在香港的辦公室,不過20平方米,設備簡單,毫無人們想象中的氣派。他自己說得很明白:“其實我不是很有錢,我只是比其他人捨得拿出來。其實比我有錢的人太多了,但是我對晉江奉獻從來是無條件的。”

對海外華僑的義舉和愛心,晉江人深深感念,覺得必須做點什麼予以呼應,否則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於是,晉江市委、市政府於2008年12月12日製定了《晉江市華僑捐贈興辦公益事業表彰規定》,對在晉江行政區域內無償捐贈款物累計摺合人民幣3000萬元以上的華僑,授予“晉江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文件一經發出,立即實施。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幾代人的公益,源於五店市裡一棟別墅的教育

▴晉江市人民政府立碑表彰蘇千墅蘇樑卓文伉儷捐贈公益事業慶典大會 晉江華僑職業中專學校/供圖

2008年12月19日,晉江市政府在華僑職校召開首次授勳大會,為蘇千墅夫婦立碑並頒發“晉江市捐贈公益事業功勳獎”獎章、獎匾和榮譽證書,表彰他們為晉江公益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在商賈雲集的晉江,舉行這麼盛大的授勳儀式還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蘇千墅則成為海內外500萬晉江人中第一位被地方政府授勳的人!

來源:人文晉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