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一場夏雨一場熱。”度過了一場小雨的北京,滾滾的熱浪便又撲面而來。早上八九點,就已經提前進入火焰山。到了中午出門一趟,“熱死了,熱死了”總是掛在嘴邊。

但是,我們口中的“熱死”不過是一種程度副詞,而在乾隆八年,一場幾乎席捲了半個中國、持續長達半月的高溫天氣可真是“熱死人了”,京城和京郊光窮人和胖人就熱死了一萬多人!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自1916年以來,北京的最高氣溫,在1942年6月15日,溫度高達42.6℃

此後1961年、1968年等都有40℃以上極端高溫天氣。據一些網友回憶,在近些年的北京,到了38℃、39℃,“阿姨提著一袋魚上地鐵,就能聞到烤魚味兒了”,可以想見其灼燒威力了。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但這些也比不上乾隆八年那場熱,據專家換算,1743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氣溫值,均高於40℃,其中以7月25日的溫度值最高,達到了驚人的44.4℃

熱到什麼程度呢?《續東華錄》記載:“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師威暑。”大概就是走在大街上,轉眼就有人熱死……

法國傳教士宋君榮(A.Gaubill)在寄往巴黎的生活報告中描述了當年北京的酷熱景象:

老北京人從未遇到像1743年7月這樣酷熱的天氣。7月13日這天熱得使人難以忍受,貧民和其他人,主要是胖人中暑或者熱死,死者躺在道路或街上,有的停放在屋裡。

許多教徒在向上天祈禱和懺悔,皇帝和大臣們為此專門開會研究採取措施,以解除人們的痛苦。在每條主要街道和城市門洞,都在發放降暑藥品及冰塊

據大臣們的統計,在7月14日到25日期間,全城內因為酷熱天氣死亡11400人,這主要發生在貧困區,死者多為貧民、技工和手工業者,尚不包括富人和職員們,若加起來死亡人數要超過上述數字。”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傳教士宋君榮關於1743年北京酷熱的記錄片段

也就是說,對於當時的貧民和胖人們,中暑成為一件普遍的事情,熱死成為一件常見的事情,有萬餘人死在這場持續高溫天氣中。

此外,宋君榮還對酷熱天氣做了氣溫觀測和記錄,其中20日-25日溫度都在40℃以上,25日高達44.4℃,達到了溫度極高點。25日到26日晚間,東北風並下了雨。26日溫度為31.9℃,比前一天下降了十幾度,至此,長達近半個月的高溫酷熱天氣才終於結束。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這也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用氣象儀器對氣象數據的觀測記錄

然而,這樣的酷暑並不侷限於北京。據《中國三千年氣象記錄總集》記載,當年的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等整個華北地區都異常炎熱,這在各地的地方誌上有所體現。

順天府志》記,乾隆八年五月(農曆)“大熱,人多死。”

北京西北的懷來縣縣誌載:“夏暑熱,有死者。”

北京東南的天津縣縣誌載:“五月大旱,苦熱土石皆焦,人多熱死……”

保定府志》:天氣亢旱,自五月二十四日至六月初五日(即7月15日~25日)人多死。

最為驚人的還是要數河北高邑縣:“五月二十八日至六月初五日薰熱難當,牆壁重陰亦炎如火灼,日中鉛錫銷化,人多死,初六日(7月26日)未時得雨,暑氣始消。”

對這次罕見的持續高溫天氣,乾隆帝雖身處皇宮,冰塊、排扇為數不少,但也殊為難耐,尤其是看到山西、山東、陝西、河南等華北各省的奏章,竟也都和京城一樣,酷熱難耐,熱死人的情況屢見不鮮。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乾隆畫像 圖源ICphoto

乾隆帝為此曾接連下達多道諭旨,清廷也採取了多項防暑措施。

比如,下旨著意照看來京不久的蘇祿國使臣,“多給冰水及解暑藥物,並遣醫人不時看視。”

比如,給犯人減刑,“或應釋放,或應減等”,那些不能減免的重刑犯,則“添蓋蓆棚、給發冰湯、藥餌”。

比如,撥款九門,在各城門準備冰水藥物,“以防病暍(yē,中暑)”。

最早的氣象記錄,揭開北京700年來最熱的天

乾隆帝最喜愛的消暑飲品——酸梅湯

乾隆八年六月初一,乾隆帝連發兩道諭旨:“近日京師天氣炎蒸,雖有雨澤,並未沾足,若再數日不雨,恐禾苗有損,且人民病者多,朕心深為憂惕,著禮部即速虔誠祈禱

又諭:“今年天氣炎熱甚於往時,九門內外街市人眾,恐受暑者多,著賞發內幣銀一萬兩,分給九門每門各一千兩,正陽門二千兩,預備冰水藥物以防病,可傳與步軍統領舒赫德即速遵旨辦理……”

隨著一道道諭旨的頒佈,高溫天氣雖並未有所緩解,但城門洞的解暑冰水卻讓百姓們多少踏實了一些,依稀有幾絲涼意吹到了心底。

說說您記憶中夏天最熱的時候,熱到什麼程度?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文章參考:

[1] 曹冀魯(北京市氣象局),乾隆年間北京的高溫記載,《北京檔案》1999年08期

[2] 哈恩忠,乾隆八年酷熱天,《紫禁城》2003年03期

(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北京傳統文化聯盟”瞭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