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考級又要到了,這份鋼琴考級全攻略請你收好

可能算廢話的前提,請正確選級

嗯,有家長有些太急躁,介個嘛。考級是動力,是檢驗方式,但不是目的。志向高遠或許能有意外效果,但揠苗助長,孩子勉強過級,反而可能因為基礎不紮實,以後鋼琴等於白學。不如穩紮穩打,就算慢一點點,至少學到了,未來都不會忘了,鋼琴能陪伴終生。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識譜能力、鍵盤能力、整體演奏水平各個方面來選擇合適的級別和曲目吧。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樂趣,當然也會期盼著下次的考級,實現學生的自身價值和“滿足感”。

鋼琴考級又要到了,這份鋼琴考級全攻略請你收好


最基本是完整無誤彈下全曲!

音樂是時間藝術,完整表現作品是音樂作品存在的要素,狹義的來表述,能夠不間斷地演奏作品。不間斷地完整表現作品是音樂表現的先決條件。

也就是說作品演奏過程中的間斷,是樂器演奏最大的忌諱。但是恰恰相反,這個問題卻正是很多的琴童不容易避免的困惑。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手指技術達不到的因素,也有不能夠牢固掌握音樂常識的原因,比如節拍、節奏、指法設計等各個方面。

彈不下來腫麼辦?


從開始的識譜做起,首先要認真把視覺範圍的內容做精、做細,即眼睛能夠:看得見的比如音的高低、長短、連斷、指法等基礎要素。然後需要把樂句之間的銜接動作根據樂句之間的時值進行合理設計,用同樣的方式更好地解決樂段的連貫。

背譜考級尤其要背得滾瓜爛熟!

在每一年度全國音協的考級程序冊上都會有這樣的說明:“評委有權中間叫停或者選擇作品的某一片段演奏。”實際上,考級過程中可能由於時間上的關係,更多的評委只做了前一項,如果真正的要求從作品的某一片段開始演奏的話,暴露出練習過程中看譜、背譜關係處理上的問題會更多。如果沒有做到譜子看看、背背、背背、看看,可能我們的演奏會像是織布機一樣,從頭到尾做的只是機械運動,而一旦中間停下來,生產出的產品就很可能是劣質品。

有建議是看譜一背譜一背譜一看譜一看譜一背譜。其中再次看譜是為了避免已經背下來的譜子會出現新的錯誤,必須經常把譜子重新仔細閱讀,看譜練習演奏。這樣背下來的譜子更具理性,避免萬一在演奏過程中出現忘記譜子時,發生大腦一片空白,銜接不下來的現象。而且這樣的譜子也可以使演奏技術有的放矢。

在教學中我們會更多的發現,已經背得流暢的譜子如果讓演奏者讀譜彈奏的時候,很大比例的學生找不到已經演奏的譜子片段,即使找到了位置也會感覺像新譜子一樣的陌生,音符、節拍、指法等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反應,完全不像自己背奏的那麼熟練。這樣的背譜就已經給我們考試過程中的間斷留下了隱患。

分手練習基本教學 規律I

單手、雙手的練習手法上做到:單手一雙手一單手一單手一雙手一雙手一單手一併非只有識譜階段才使用單手練習,也不是一首作品能夠雙手配合起來,就只進行雙手的練習了,現在常見的練琴習慣是學生雙手配合起來的作品,極不願意或者很少再進行單手的練習。

如果想從演奏的質量上進一步的提高,每一次的從單手到雙手的過程都要力求使作品的完成質量提升一個新的臺階。應該說,鋼琴作品都是多聲部音樂,不是用單手只達到識譜的目的,應該從音色、音樂表現都要讓單手達到演奏的程度、演奏的標準。教學實踐中證明,很多的考級學生作品準備的已經相當熟練了,但是如果輔導教師要求單手彈奏的時候,很多的學生就不知如何“下手”了,只有兩隻手一起才能夠演奏下去。考級作品往往準備的時間較長,如果長時間只進行雙手的練習,帶來的只能是上下關係的縱向機械配合,達不到音樂表現的目的。

單手的技術動作不斷提高其合理性、單手音樂的表現不斷趨於順暢,並形成動作習慣和聽覺習慣,在雙手的配合練習中感受聲部表現的不足,回到單手提高並鞏固,一步一步的提高雙手配合的邏輯性和表演能力,各聲部清楚的同時又是默契的合作關係,最終達到雙手的演奏是有機的整體,這樣可以大大避免演奏過程中間斷現象發生的機率。當然更重要的是,可以表現生動的音樂形象。

慢速練習基本教學 規律II

在速度的練習過程中應注意的方法,由慢開始。關於慢練、練琴速度循序漸進,這個磨練琴房公眾號裡發表過大量文章,就不贅述了。記住,彈奏速度並非隨著作品的熟練程度自然解決的問題。拋開音樂表現只從技術看,快速技術基本涵蓋以下幾個關鍵詞:準確、均勻、清晰、輕鬆,建立在這樣幾個關鍵詞上的快速才是真正意義的速度要求。

準確、均勻、清晰、輕鬆的快速要求的關鍵詞中,又分別涵蓋了諸多個方面的要求,比如“準確”,要求識譜準確、抓鍵準確、節拍準確、指法準確等方面;“均勻”也包括了時值的均勻、音色的均勻等。“清晰”、“輕鬆”本身就是矛盾的兩個方面,要想做到清晰,必須有一定的力量要求,而力量對輕鬆又提出了考驗,如何通過合理的動作協調化解矛盾,都需要慢速解決,快速檢驗。而同時達到這樣幾個方面的要求是很難做到的,這就需要在我們的一遍遍慢速練習中一項一項地逐一解決,在一遍遍快速練習中檢驗不足之處,再用慢練達到快速的要求。

任何兩種不同的速度之間,都可以分解出若干個不同的速度,逐一嘗試,每個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速度,然後通過循序漸進,又會提高適合自己的速度水平。往往慢速練習和快速彈奏成反比關係,即練習的速度越慢將來可能彈奏的速度可以越快。可以這樣理解,速度技術的提高不是漸進的,由慢到快的過程而應是“振幅”式的進展。

難點練習基本教學 規律III

對於難點的解決方法做到:練練一合合一合合一練練一練練一合合一一首作品無論它的篇幅多大,一定有它相對的難點。難點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會給演奏者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

俗話說:摔倒不可怕,最愚蠢的是在同一個地方摔倒了兩次。鋼琴作品中的難點對我們來說可能不僅僅讓我們摔倒了兩次,甚至會是N次,即使難點沒有拌倒,但是帶來的心理負擔會讓演奏過程中即在難點到來的樂譜和暗自慶幸沒有出錯的後面樂譜中摔跟頭,也就是說難點直接影響了整個作品的完整表現。

如果一首考級作品中有兩個以上的這樣的難點,可能會使我們的演奏過程像戰戰兢兢過獨木橋一樣。我們對待難點的態度要像小學生練習生字一樣,分析其難度出現的位置,比如,是哪一隻手的問題?是哪個聲部的難度還是雙手配合的難度?再具體到是指法方面的還是節奏方面的問題?然後單獨摘出來進行準確的強化訓練,去慢漫溶化難度,直至可以從容地演奏之後試探著提高難點的演奏速度。

當然,經過溶化後的難點需要不斷地融合到難點的前後小節、樂句、樂段的練習中來也是必須的重要過程。融合在一起的難點最初一定會影響到整個樂段的整體速度,應該讓其前後小節、前後樂句和樂段的速度服從於難點的速度,然後整體提高上來。經過經常性的強化練習,融化難點的難度使之沒有技術負擔和心理負擔,從容地參與到整個作品的音樂表現中來。

還是緊張?

所有的演奏者在比賽、考試、考級甚至演出過程中,能夠真正避免緊張的心理因素,如果想取得理想的演奏效果,選擇曲目尤為重要。鋼琴演奏畢竟不同於一些雜技表演項目那樣追求演技的驚險、刺激,相反,演奏者應該給人美的享受,輕鬆自如地演釋音樂作品內涵。現代的科技手法統計結果告訴我們:“世界上三流的演奏家,如果能夠在演奏中發揮他們水平的70%,那麼他們的演奏就可以達到一流演奏家的水平”。由此產生的聯想是,世界上一流的演奏家們也還沒有發揮他們自身演奏水平的7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