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老馬混跡多年服裝行業,服裝行業的殘酷,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做得好的風光無限,沒做好的負債累累。文章開始之前,先給服裝廠敬個禮!還在開廠的表示敬意!已經關門的同樣表示隆重敬意!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1、服裝廠曾經俏得很

早年南下廣東打工,服裝工廠隨處可見,而且想要進廠還真不容易,得先掏錢學會蹬縫紉機,再找工廠裡的老鄉們幫忙,才能進去適應加班加點的工廠生活。即便如此,也不是人人都能夠進得去的,哥就曾經試過好幾家,結果進不去工廠,只好回頭找文字工作,繼續碼文字。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那時的廣東,到處都是服裝廠,幾百人的工廠算小工廠,上萬人的大廠才提得起來。生產管理水平也不是一般的牛,國際通用的ISO9000管理系統、ISO14000 環境管理系統、6S精益管理什麼的,全是國際化標準體系,至於5S現場管理,百十人的工廠也做得有聲有色。所以,廣東能夠承接全球要求最為嚴格的歐美訂單,並且成為全球最具實力和競爭力的服裝生產基地。雖然三十年廣東,現在已經沒那麼輝煌,想起來仍然還要給廣東服裝行業點贊! 為什麼?第一,廣東率先打開了全球市場,樹立了全球服裝生產大國的標杆,此後才有江浙福建山東的兄弟跟上來;第二,廣東服裝行業讓數千萬外來勞務工人找到了對自己家庭的救贖,成就了三代服裝人;第三,廣東服裝行業播下了中西部服裝行業的星星之火,如今正在燎原。


2、懷念那些服裝人

但是,風光三十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2014年,有個廣東女裝品牌的老闆告訴哥:“我們的純利潤非常低,不到5%!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工成本太高!我們廠裡的工人,實際工資平均不低於8000元,加加班,要超過12000元。而且很多工人要求配備裝空調的夫妻房。我快撐不住了!”這位兄弟說完這話不到兩年,真的轟然倒下!兄弟我聽說後,黯然失神:“兄弟珍重!好好珍重!”可哥內心很痛!認識的和他一起的好多廣東服裝品牌倒下的背後,是成百上千或者更多的勞務人員飯碗丟失......哥也是南下勞務大軍的一員,心底的痛是同樣的!沒離家打過工的人,是無法明白我們這幫打工者內心深處的痛——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我們背井離鄉,揹負著留守父母、留守兒童、留守妻子、留守丈夫的煎熬,忍受著父母難孝、兒童難教、夫妻出軌、家庭破裂等等苦難,忍辱負重地在沿海打工,能夠有一份工作,賺點工錢寄給家人,一解貧窮遭遇還好。如果工廠倒了,我們當中絕大部分的人對於家庭的救贖夢想也就破滅了!這些,如果你不曾經過,你沒辦法懂得我們的痛,沒辦法中國社會最底層的痛!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當然,你也沒辦法懂得服裝工廠老闆的痛: 一件衣服只賺2元錢加工費,卻養活上百幾千工人,一養就是三十多年。可現在說沒就沒了,因為實在養不起了,這樣的痛怎麼讓人不糾心!?無論如何,哥在這裡給他們:立正!敬個禮!謝謝他們!


3、大江東去不回頭

是啊!我們經濟發展起來了,產業帶也要升級了,具有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特徵的服裝行業必須內遷、西遷、北遷了,這種趨勢無法阻擋!我們這幾千萬勞務人口是時候一步一回頭的向西回去了。廣東等沿海地區的服裝企業,也是時候一路西行續夢了。不然,我們前進的腳步,會越走越難,國家和民族的經濟腳步會停滯不前。可是,我們的服裝工廠祭,是不爭的事實!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曾幾何時,廣東女裝品牌風靡天下,廣東女裝產品品質傲然全球。可是,今天很多廣東女裝品牌走著走著不見了,穿著穿著消失了。為什麼?因為自己的工廠開不起了,只能找內地的工廠代工,但內地的工廠從出現時就基因“變異”了:沿海工廠出現時,是為了承接歐美國際訂單,所以ISO9000管理系統、ISO14000 環境管理系統、6S精益管理都是必須通過認證的要件,經營管理、工藝技術和產品品質,都是一流的存在。而內地工廠的出現,絕大部分是為了承接內銷訂單,ISO9000管理系統、ISO14000 環境管理系統、6S精益管理對於他們來講無所謂,無論是經營管理水平、工藝技術水平、產品品質什麼的,都相差一大截。當然,還有電商壓榨,導致內地工廠根本不可能下大成本來做ISO9000管理系統、ISO14000 環境管理系統、6S精益管理這些工作,甚至連上游的紡織環節也都不太注重ISO9000管理系統、ISO14000 環境管理系統、6S精益管理這些東西了。所以,廣東的一二線女裝品牌只有一條死路:消費者再穿,也穿不出過去那種神一般存在的感覺了,那就這樣吧,咱們分手!


4、現在服裝工廠養不起

為什麼不繼續自己生產呢?“養不起工廠啊哥!”是的,真的養不起,為自己的品牌養一個工廠,閒時得發工資,人工、水電、管理成本一分少不了;忙時人手不夠,卻喊天無路——新一代勞務工人都玩時薪制,今天做完今天結,明天拍屁股走人。老闆你急著趕訂單,不好意思!哥們姐們也忙著休息,你找別人去!過去那種沒人性的加班加點已經成為過去。加上那些不懂服裝,只精於研究人性的電商鬼的拼命壓榨,自己做服裝廠的品牌只有死路一條,或者已經死掉了!僅剩下哥這篇文章作為哀悼!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前些天哥給電話一位兄弟,他說加上個一票否決的環保,怕是有些集群是要玩完了!真是拍案心驚——這麼個玩法,我們這個行業還能活麼?我們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怎麼整?雙手送給別人去麼?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有兄弟說:“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是啊!有點規模的工廠,動不動成百上千甚至數千人,社保、工資、水電、管理什麼的,一問算盤可真不是蓋的,真的真的養不起!!!


5、消費和就業咋整

可是,在我們沿海大量規模化服裝廠關門歇菜的同時,我們整個消費市場的需求卻在強勁增長,作為服裝人,我們拿什麼去救贖這個行業?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有人說內地已經有很多廠。這話哥一半愛聽,一半不愛聽。愛聽,是內地很多家庭作坊式的電商工廠很多;不愛聽,是他們的經營管理水平、工藝技術水平、產品品質有目共睹,擔得起大梁麼!?真正擔不起!為什麼咱們出口歐美的服裝一直在下降?不僅僅是成本的問題,更主要的是品質的問題。沿海標準化規模化工廠大批量消失,試問誰還接得起歐美高標準的訂單?

講一句不客氣的話,就咱們國內中高端市場需求,只怕都要讓給國外二三四線品牌了,不信去市場上看看,越南產、印度產......的服裝,比咱們差麼!?錢讓老外掙去了,就業和我們沒多大關係。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是的,國家不斷在減免稅,在鼓勵創新創業。事實上是什麼?哥回到家裡看到的是,很多農民正在吃徵地款、拆遷款,很多農民不務正業地吃喝玩樂,正在坐吃山空。一旦他們手裡的徵地款、拆遷款吃完之後,他們何以救贖自己的家庭!?國家能夠一直無償的養著他們嗎?養得起嗎!?養不起!因為兒多母苦!14億人口、3億勞務大軍、2000多萬服裝一線從業人員和他們身後上億人口,不是誰說養就養得起的!所以,希望哥不是杞人憂天,希望哥的擔心不會成真!


6、中西部必須趕緊雄起

所以,哥一直在努力,希望整個產業更大可能的成規模轉移,向中西部轉移。別再說什麼轉型升級!服裝是非標產品,不是一套智能化設備可以解決的東西。就算有成功案例,那也不是每一個企業都玩得起的遊戲!技術、人才、資金、資源、訂單什麼的,只要少了一個環節,就是死坑!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而且,我們是一個全球數一數二的人口大國,服裝行業是最具有就業承載能力的工業行業,不完全統計承載的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背後影響人口過億。如果不順利向中西部轉移,結果足以讓人擔心!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所以,中西部新興的服裝產業集群必須儘可能快地雄起,招商引資是一回事,但能夠在經營管理水平、工藝技術水平、產品品質方面勇往直前,才能夠真正承接起未來。否則,最多隻能算是低水平重複過去30年的路,而且還沒辦法順利再走一次:因為過去沿海一邊面對巨大的國際訂單市場,另一邊面對強悍的國內飢餓市場,只要是件服裝都能夠順利賣出去,而且第一代勞務工人肩上擔著的是窮怕了的血性需求。現在中西部所面對的,是一個相對過剩的國內市場,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並不那麼缺錢的第三代勞務工人:困難非常之大!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儘快雄起,等各地農民手中的徵地款、拆遷款花光時,他們有個地方可以工作,他們能夠繼續救贖自己的家庭!這是我們服裝人肩上極其重要的歷史使命,而不是簡單的生意!


7、中西部未雄起咋辦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西部服裝產業的發展也肯定是有一個過程的。在他們還未雄起之前,我們咋辦?不接訂單了麼!?接!有訂單必須要接!“接不起啊!沒工廠啊!!!”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嘿嘿,兄弟姐妹們,哥這些年走遍天下,認識的工廠非常之多,中西部有很多工廠,訂單並不飽和,大家有訂單就接,特別是大眾化服裝訂單,你只要接起來,我幫你找工廠生產,品質和貨期都有保證。

風光30年的廣東服裝,光芒難再

這些工廠,大部分都是上千人的規模,裝備一流,管理一流,工藝水平也不錯,有的甚至能夠生產一線品牌服裝。他們雖然分佈在全國各地,但只要生產成本能夠降下來,省了也就賺了,何樂而不為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