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導演亞瑟·潘(Arthur Penn)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也洞若燭火,他曾表示:“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凶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凶殺開始變得像凶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凶殺的動機。所以凶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

“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導演亞瑟·潘(Arthur Penn)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也洞若燭火,他曾表示:“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凶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凶殺開始變得像凶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凶殺的動機。所以凶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

“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由費·唐納薇和沃倫·比蒂這對金童玉女來詮釋的這對亡命鴛鴦,使得這對傳奇情侶從現身銀幕的第一刻起就散發著迷人的性吸引力。唐納薇半裸著胴體站在窗邊望向樓下的沃倫·比蒂的一刻,幾乎是有史以來最誘人的一個鏡頭。

影片的誕生恰逢60年代西方宣揚性解放的高潮時期,更彰顯出渴望自由打破傳統的強烈衝動。然而矛盾的是,克萊德在片中卻又是一個性無能者,他的性無能也暗喻了當年那個社會的衰敗無能,因此克萊德只能拿起槍來進行反抗,手槍象徵了他不舉的陽具。

但叛逆者總是難逃悲劇的宿命,他們最終落入警察設下的圈套。在高速攝影下,邦妮和克萊德在槍林彈雨的掃射下被打成了篩子,事後警察在他們身上數出整整120個彈孔。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導演亞瑟·潘(Arthur Penn)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也洞若燭火,他曾表示:“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凶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凶殺開始變得像凶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凶殺的動機。所以凶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

“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由費·唐納薇和沃倫·比蒂這對金童玉女來詮釋的這對亡命鴛鴦,使得這對傳奇情侶從現身銀幕的第一刻起就散發著迷人的性吸引力。唐納薇半裸著胴體站在窗邊望向樓下的沃倫·比蒂的一刻,幾乎是有史以來最誘人的一個鏡頭。

影片的誕生恰逢60年代西方宣揚性解放的高潮時期,更彰顯出渴望自由打破傳統的強烈衝動。然而矛盾的是,克萊德在片中卻又是一個性無能者,他的性無能也暗喻了當年那個社會的衰敗無能,因此克萊德只能拿起槍來進行反抗,手槍象徵了他不舉的陽具。

但叛逆者總是難逃悲劇的宿命,他們最終落入警察設下的圈套。在高速攝影下,邦妮和克萊德在槍林彈雨的掃射下被打成了篩子,事後警察在他們身上數出整整120個彈孔。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當初本片的編劇羅伯特·本頓)和大衛·紐曼寫好劇本後原本想交給特呂弗來導演,特呂弗也確實表示了強烈的興趣。特呂弗看過劇本後十分欣賞劇本的才華,表示願意執導此片,並將劇本附上他的推薦信送到了幾家好萊塢大片廠。

正是由於特呂弗的堅持,真實生活中的克萊德是雙性戀者這一點並沒有放到電影中。然而當影片即將開拍時,特呂弗得到了《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1966)的執導機會,一個他嚮往已久的電影計劃,最終他選擇了退出《邦妮與克萊德》的拍攝工作。

在特呂弗退出該片之後,製片人第一時間考慮找戈達爾來接替導演的位子。當時有報道稱戈達爾並不信任好萊塢,於是拒絕了邀請。還有消息說他打算把邦妮和克萊德換成十幾歲的年輕人並且把故事背景設置在日本,這樣的做法讓投資商們毫不猶豫地要阻止他執導這部電影。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導演亞瑟·潘(Arthur Penn)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也洞若燭火,他曾表示:“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凶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凶殺開始變得像凶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凶殺的動機。所以凶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

“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由費·唐納薇和沃倫·比蒂這對金童玉女來詮釋的這對亡命鴛鴦,使得這對傳奇情侶從現身銀幕的第一刻起就散發著迷人的性吸引力。唐納薇半裸著胴體站在窗邊望向樓下的沃倫·比蒂的一刻,幾乎是有史以來最誘人的一個鏡頭。

影片的誕生恰逢60年代西方宣揚性解放的高潮時期,更彰顯出渴望自由打破傳統的強烈衝動。然而矛盾的是,克萊德在片中卻又是一個性無能者,他的性無能也暗喻了當年那個社會的衰敗無能,因此克萊德只能拿起槍來進行反抗,手槍象徵了他不舉的陽具。

但叛逆者總是難逃悲劇的宿命,他們最終落入警察設下的圈套。在高速攝影下,邦妮和克萊德在槍林彈雨的掃射下被打成了篩子,事後警察在他們身上數出整整120個彈孔。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當初本片的編劇羅伯特·本頓)和大衛·紐曼寫好劇本後原本想交給特呂弗來導演,特呂弗也確實表示了強烈的興趣。特呂弗看過劇本後十分欣賞劇本的才華,表示願意執導此片,並將劇本附上他的推薦信送到了幾家好萊塢大片廠。

正是由於特呂弗的堅持,真實生活中的克萊德是雙性戀者這一點並沒有放到電影中。然而當影片即將開拍時,特呂弗得到了《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1966)的執導機會,一個他嚮往已久的電影計劃,最終他選擇了退出《邦妮與克萊德》的拍攝工作。

在特呂弗退出該片之後,製片人第一時間考慮找戈達爾來接替導演的位子。當時有報道稱戈達爾並不信任好萊塢,於是拒絕了邀請。還有消息說他打算把邦妮和克萊德換成十幾歲的年輕人並且把故事背景設置在日本,這樣的做法讓投資商們毫不猶豫地要阻止他執導這部電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之所以首先考慮的都是法國新浪潮的導演來拍攝這個劇本,是因為本頓和紐曼認為在當時的好萊塢盡是死氣沉沉的老古板,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來導演這部“大逆不道”的影片。

而法國新浪潮此前已經在全世界掀起一陣新的電影旋風,新浪潮影片中所反映出來的叛逆和創新精神正是本頓所看重的。而且,創作《邦妮與克萊德》的劇本時,本頓也深受特呂弗的《朱爾與吉姆》(Jules et Jim,1962)和《射殺鋼琴師》(Tirez sur le pianiste,1960)的影響,因此才會最初選擇特呂弗來執導。

本頓後來回憶說,在兩個月裡,他把特呂弗的《朱爾和吉姆》看了12遍,認為這部影片雖無開端,卻能夠發現一些結構、形式和人物上的新東西。最終,本頓就把劇中的人物關係寫成了像《朱爾與吉姆》那樣的三角關係。

更加有趣的一點是,最終影片中的邦妮和克萊德的形象很有點像戈達爾《精疲力盡》(À bout de souffle,1960)裡的兩位主角珍·茜寶(Jean Seberg)和讓·保羅-貝爾蒙多。

後者的角色又是從亨弗萊·鮑嘉的形象演變而來。最終就像是繞了一個圈,沃倫·比蒂又把它帶回了美國。而對於中國的觀眾而言,片中沃倫•比蒂戴著禮帽、叼著火柴、喝著汽水的形象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英雄本色》裡的周潤發。

"

去年有一部不太為人關注的電影《劫匪》,講的是當年追捕邦妮和克萊德的兩位警探的故事。多年來,身為銀行劫匪的邦妮和克萊德幾乎人盡皆知,而捉拿他們的警探,卻沒人知道他們的名字。

這也難怪,在大蕭條的年代,邦妮和克萊德簡直就是羅賓漢的化身,在《劫匪》裡,警探追捕他們最困難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對亡命鴛鴦實在有太多粉絲,他們經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會享受到今天全民偶像般的待遇。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邦妮和克萊德 Bonnie and Clyde 1967 美國

導演:亞瑟·潘

主演:沃倫·比蒂 費·唐納薇 吉恩·哈克曼

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193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著名的一對亡命鴛鴦,他們越獄、搶銀行、甚至與警察公然火併,與“全民公敵”約翰·迪林傑和“娃娃臉”尼爾森一塊,成為那個年代最臭名昭著的罪犯之一。

《邦妮和克萊德》不是第一次將這對傳奇愛侶的故事搬上銀幕,約瑟夫·劉易斯(Joseph H. Lewis)已經在1950年以他們的故事為原型拍出了黑色電影傑作《槍瘋》(Gun Crazy,1950)。

但《邦妮與克萊德》無疑是最銷魂的一次改編,這對痴狂的俊男美女用他們手中的機槍和子彈向著刻板保守的傳統肆意掃射,在整個好萊塢掀起了一場思想與美學的全新風暴。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值得玩味的是,邦妮和克萊德在大蕭條時期雖然是無法無天的犯罪份子,甚至公然喊出他們的職業就是“搶銀行的”。

然而在經濟衰頹、失業猛增的凋敝社會背景下,他們的專搶銀行的行為卻博得了不少平民百姓的同情,就好像那些古往今來那些劫富濟貧的好漢,在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以這般不得已的方式向腐朽凋敝的社會宣戰。

由於經濟蕭條中,銀行和警察合作愉快,扮演了凶神惡煞的角色。象徵著貪婪無恥的銀行最容易成為潦倒的百姓發洩怒火的靶子,而搶銀行的行為無疑讓許多人大快人心。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導演亞瑟·潘(Arthur Penn)對此片人物和觀眾的心理也洞若燭火,他曾表示:“我不覺得看見警察被殺很可笑,儘管這並不意味著在十分可怕的事情中一點可笑的東西也沒有。我經歷過一次曠日持久的戰爭,它很可怕和可笑。毫無疑問,暴力中所蘊藏的幽默是一個直接而恆定的關聯物。它們相伴而生,並且幾乎各佔一半。這是我的親身感受。我們企圖在電影中再營造出這一點。凶殺越來越不可笑,而且越來越具體,因為只有凶殺開始變得像凶殺者。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開始理解凶殺的動機。所以凶殺越具個人性,它就越不可笑。”

“我認為暴力是美國性格的一部分。它起源於西部和拓荒時代。美國是一個用暴力的方式表示自己觀點的民族,它缺少勸惡從善、教化和法律的有力傳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由費·唐納薇和沃倫·比蒂這對金童玉女來詮釋的這對亡命鴛鴦,使得這對傳奇情侶從現身銀幕的第一刻起就散發著迷人的性吸引力。唐納薇半裸著胴體站在窗邊望向樓下的沃倫·比蒂的一刻,幾乎是有史以來最誘人的一個鏡頭。

影片的誕生恰逢60年代西方宣揚性解放的高潮時期,更彰顯出渴望自由打破傳統的強烈衝動。然而矛盾的是,克萊德在片中卻又是一個性無能者,他的性無能也暗喻了當年那個社會的衰敗無能,因此克萊德只能拿起槍來進行反抗,手槍象徵了他不舉的陽具。

但叛逆者總是難逃悲劇的宿命,他們最終落入警察設下的圈套。在高速攝影下,邦妮和克萊德在槍林彈雨的掃射下被打成了篩子,事後警察在他們身上數出整整120個彈孔。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當初本片的編劇羅伯特·本頓)和大衛·紐曼寫好劇本後原本想交給特呂弗來導演,特呂弗也確實表示了強烈的興趣。特呂弗看過劇本後十分欣賞劇本的才華,表示願意執導此片,並將劇本附上他的推薦信送到了幾家好萊塢大片廠。

正是由於特呂弗的堅持,真實生活中的克萊德是雙性戀者這一點並沒有放到電影中。然而當影片即將開拍時,特呂弗得到了《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1966)的執導機會,一個他嚮往已久的電影計劃,最終他選擇了退出《邦妮與克萊德》的拍攝工作。

在特呂弗退出該片之後,製片人第一時間考慮找戈達爾來接替導演的位子。當時有報道稱戈達爾並不信任好萊塢,於是拒絕了邀請。還有消息說他打算把邦妮和克萊德換成十幾歲的年輕人並且把故事背景設置在日本,這樣的做法讓投資商們毫不猶豫地要阻止他執導這部電影。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之所以首先考慮的都是法國新浪潮的導演來拍攝這個劇本,是因為本頓和紐曼認為在當時的好萊塢盡是死氣沉沉的老古板,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來導演這部“大逆不道”的影片。

而法國新浪潮此前已經在全世界掀起一陣新的電影旋風,新浪潮影片中所反映出來的叛逆和創新精神正是本頓所看重的。而且,創作《邦妮與克萊德》的劇本時,本頓也深受特呂弗的《朱爾與吉姆》(Jules et Jim,1962)和《射殺鋼琴師》(Tirez sur le pianiste,1960)的影響,因此才會最初選擇特呂弗來執導。

本頓後來回憶說,在兩個月裡,他把特呂弗的《朱爾和吉姆》看了12遍,認為這部影片雖無開端,卻能夠發現一些結構、形式和人物上的新東西。最終,本頓就把劇中的人物關係寫成了像《朱爾與吉姆》那樣的三角關係。

更加有趣的一點是,最終影片中的邦妮和克萊德的形象很有點像戈達爾《精疲力盡》(À bout de souffle,1960)裡的兩位主角珍·茜寶(Jean Seberg)和讓·保羅-貝爾蒙多。

後者的角色又是從亨弗萊·鮑嘉的形象演變而來。最終就像是繞了一個圈,沃倫·比蒂又把它帶回了美國。而對於中國的觀眾而言,片中沃倫•比蒂戴著禮帽、叼著火柴、喝著汽水的形象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英雄本色》裡的周潤發。

因為搶銀行,他們成了全民偶像

影片的開場鏡頭就帶有濃厚的法國新浪潮痕跡:從邦妮的嘴脣開始搖移、推拉,她的臉蛋與身體佔據整個銀幕。這幾個鏡頭中,空間幾乎被隔絕於人物的身體之外,透露出煩悶、壓抑、狂躁的情緒(這種情緒也一路伴隨著邦妮)。

最終,《邦妮和克萊德》正可謂繼承了法國新浪潮的精神,將創新與變革的激情與勇氣帶到了好萊塢。本片當初在美國只是小範圍內發行放映,人們只能在汽車電影院和小型電影院看到。

上映之初更是被衛道士和評論界罵得體無完膚。然而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部標新立異的影片,最終本片也收穫了優異的票房。邦妮和克萊德的死亡也宣告了好萊塢舊時代的結束,全新的時代已經來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