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眾所周知,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錢財,而是好的家教。而在儒家思想中,“家”是最重要的主題。土樓楹聯,則集中體現了“家”的作用,筆者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修身齊家。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是儒家倡導的人生理想的進階過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修身”。縱觀土樓楹聯,都在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在永定湖坑鎮的新南村,有一座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土樓——衍香樓。這座樓是的樓主人蘇谷香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他以“規矩做人,規矩做事”的家訓來教育子孫。在衍香樓的大門上,是“規行矩步”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可見蘇谷香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和讀書兩件事。進入樓中後,還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的對聯,比如:

不因富貴求佳地,但願兒孫做好人。

種德多隨居蕃衍,讀書好出口生香。

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了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無德,即便才能再高,也難為世用。

“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是一座造型非常優美的土樓,其大門楹聯: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幅楹聯明確地告訴人們,只有綱紀健全,並在綱紀的約束之下加強品德修養, 才能成為明達事理、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大量的土樓楹聯都以此為主題,他們希望族人能夠既能熱愛國家、恪盡職守,又能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能講究禮節、懂得廉恥。

此外,眾多的土樓楹聯,比如懷遠樓的“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德興樓的楹聯“德備綱常由孝悌,興隆治化始修齊”等等無不反映這八個字。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眾所周知,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錢財,而是好的家教。而在儒家思想中,“家”是最重要的主題。土樓楹聯,則集中體現了“家”的作用,筆者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修身齊家。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是儒家倡導的人生理想的進階過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修身”。縱觀土樓楹聯,都在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在永定湖坑鎮的新南村,有一座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土樓——衍香樓。這座樓是的樓主人蘇谷香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他以“規矩做人,規矩做事”的家訓來教育子孫。在衍香樓的大門上,是“規行矩步”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可見蘇谷香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和讀書兩件事。進入樓中後,還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的對聯,比如:

不因富貴求佳地,但願兒孫做好人。

種德多隨居蕃衍,讀書好出口生香。

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了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無德,即便才能再高,也難為世用。

“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是一座造型非常優美的土樓,其大門楹聯: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幅楹聯明確地告訴人們,只有綱紀健全,並在綱紀的約束之下加強品德修養, 才能成為明達事理、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大量的土樓楹聯都以此為主題,他們希望族人能夠既能熱愛國家、恪盡職守,又能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能講究禮節、懂得廉恥。

此外,眾多的土樓楹聯,比如懷遠樓的“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德興樓的楹聯“德備綱常由孝悌,興隆治化始修齊”等等無不反映這八個字。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其次,耕讀傳家。

耕讀是客家人的基本人生態度。在客家人眼中,“耕”與“讀”是同等重要的。“耕”表現了客家人的基本生存意識,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辛勤的耕作,基本生計都難以維繫,生命也難以延續。“讀”則是為了擺脫耕作之苦,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

眾多的土樓楹聯,都體現了這種思想。如被稱為“土樓之王”的承啟樓,它建於1708年,距今已經300多年曆史,它的大門的樓聯就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洪坑福裕樓大廳楹聯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南江經訓樓楹聯 :“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客家人除了耕作,就是讀書,所以他們十分尊師重教,在土樓裡私塾無處不在,從土樓中走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眾所周知,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錢財,而是好的家教。而在儒家思想中,“家”是最重要的主題。土樓楹聯,則集中體現了“家”的作用,筆者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修身齊家。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是儒家倡導的人生理想的進階過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修身”。縱觀土樓楹聯,都在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在永定湖坑鎮的新南村,有一座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土樓——衍香樓。這座樓是的樓主人蘇谷香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他以“規矩做人,規矩做事”的家訓來教育子孫。在衍香樓的大門上,是“規行矩步”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可見蘇谷香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和讀書兩件事。進入樓中後,還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的對聯,比如:

不因富貴求佳地,但願兒孫做好人。

種德多隨居蕃衍,讀書好出口生香。

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了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無德,即便才能再高,也難為世用。

“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是一座造型非常優美的土樓,其大門楹聯: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幅楹聯明確地告訴人們,只有綱紀健全,並在綱紀的約束之下加強品德修養, 才能成為明達事理、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大量的土樓楹聯都以此為主題,他們希望族人能夠既能熱愛國家、恪盡職守,又能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能講究禮節、懂得廉恥。

此外,眾多的土樓楹聯,比如懷遠樓的“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德興樓的楹聯“德備綱常由孝悌,興隆治化始修齊”等等無不反映這八個字。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其次,耕讀傳家。

耕讀是客家人的基本人生態度。在客家人眼中,“耕”與“讀”是同等重要的。“耕”表現了客家人的基本生存意識,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辛勤的耕作,基本生計都難以維繫,生命也難以延續。“讀”則是為了擺脫耕作之苦,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

眾多的土樓楹聯,都體現了這種思想。如被稱為“土樓之王”的承啟樓,它建於1708年,距今已經300多年曆史,它的大門的樓聯就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洪坑福裕樓大廳楹聯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南江經訓樓楹聯 :“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客家人除了耕作,就是讀書,所以他們十分尊師重教,在土樓裡私塾無處不在,從土樓中走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再次,勤儉持家。

《尚書·大禹謨》雲:“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客家人特別強調“廉潔清正、勤勞節儉”的文化,這與中原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振成樓的樓主林遜之是清末的秀才,1913年曾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他飽讀詩書,書法和繪畫的造詣都很深,振成樓也因此成為文化氣息最濃厚的一座土樓。林遜之為振成樓撰寫了不少楹聯,其中一幅楹聯是:

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

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

這裡除了講“孝悌”外,還告誡子孫不能丟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另外的一副楹聯,更是特別強調了勤儉的重要性。

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

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這裡林遜之諄諄告誡子孫後代,即使是當官了,掌握一定的權力,不得放縱貪慾,謀取不義之財,居家過日子也一樣,一定要要懂得理財,錢財去向要清楚,決不能奢侈浪費。

還有很多講勤儉持家的楹聯,比如永成樓的“永保家聲勤與儉,成先人志孝和忠”;裕興樓的 “裕後勤與儉,興家讀與耕”;振興樓的“振家聲宜兄宜弟,興世業克儉克勤”。這些楹聯中的家訓,都成為了一種好家風,在客家後人中繼承與發揚。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眾所周知,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錢財,而是好的家教。而在儒家思想中,“家”是最重要的主題。土樓楹聯,則集中體現了“家”的作用,筆者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修身齊家。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是儒家倡導的人生理想的進階過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修身”。縱觀土樓楹聯,都在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在永定湖坑鎮的新南村,有一座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土樓——衍香樓。這座樓是的樓主人蘇谷香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他以“規矩做人,規矩做事”的家訓來教育子孫。在衍香樓的大門上,是“規行矩步”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可見蘇谷香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和讀書兩件事。進入樓中後,還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的對聯,比如:

不因富貴求佳地,但願兒孫做好人。

種德多隨居蕃衍,讀書好出口生香。

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了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無德,即便才能再高,也難為世用。

“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是一座造型非常優美的土樓,其大門楹聯: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幅楹聯明確地告訴人們,只有綱紀健全,並在綱紀的約束之下加強品德修養, 才能成為明達事理、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大量的土樓楹聯都以此為主題,他們希望族人能夠既能熱愛國家、恪盡職守,又能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能講究禮節、懂得廉恥。

此外,眾多的土樓楹聯,比如懷遠樓的“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德興樓的楹聯“德備綱常由孝悌,興隆治化始修齊”等等無不反映這八個字。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其次,耕讀傳家。

耕讀是客家人的基本人生態度。在客家人眼中,“耕”與“讀”是同等重要的。“耕”表現了客家人的基本生存意識,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辛勤的耕作,基本生計都難以維繫,生命也難以延續。“讀”則是為了擺脫耕作之苦,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

眾多的土樓楹聯,都體現了這種思想。如被稱為“土樓之王”的承啟樓,它建於1708年,距今已經300多年曆史,它的大門的樓聯就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洪坑福裕樓大廳楹聯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南江經訓樓楹聯 :“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客家人除了耕作,就是讀書,所以他們十分尊師重教,在土樓裡私塾無處不在,從土樓中走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再次,勤儉持家。

《尚書·大禹謨》雲:“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客家人特別強調“廉潔清正、勤勞節儉”的文化,這與中原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振成樓的樓主林遜之是清末的秀才,1913年曾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他飽讀詩書,書法和繪畫的造詣都很深,振成樓也因此成為文化氣息最濃厚的一座土樓。林遜之為振成樓撰寫了不少楹聯,其中一幅楹聯是:

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

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

這裡除了講“孝悌”外,還告誡子孫不能丟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另外的一副楹聯,更是特別強調了勤儉的重要性。

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

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這裡林遜之諄諄告誡子孫後代,即使是當官了,掌握一定的權力,不得放縱貪慾,謀取不義之財,居家過日子也一樣,一定要要懂得理財,錢財去向要清楚,決不能奢侈浪費。

還有很多講勤儉持家的楹聯,比如永成樓的“永保家聲勤與儉,成先人志孝和忠”;裕興樓的 “裕後勤與儉,興家讀與耕”;振興樓的“振家聲宜兄宜弟,興世業克儉克勤”。這些楹聯中的家訓,都成為了一種好家風,在客家後人中繼承與發揚。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3

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儒家的仁愛觀,折射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光輝,而土樓的楹聯很好地體現了這種精神。

客家土樓裡的眾多楹聯,起到家規家訓的作用,教育後代正心修身、為人處世、報效國家。楹聯展現了客家人吃苦耐勞、努力拼搏、不斷進取、挑戰自我的勇氣;克勤克儉、崇尚文化、孝順父母、精誠團結的優文化。

"

1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像一顆顆珍珠鑲嵌在中國東南部的崇山峻嶺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土樓,它產生於宋元時期,現存的很多土樓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如今人們仍然在其中繁衍生息。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土樓數百歷經年風雨頑強屹立?

這裡當然有客家人精湛的建築技藝,然而,土樓作為一種文化的傳承,如果沒有精神力量支撐,是不可能維持下去。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當你走進客家土樓,就會發現,每一座土樓都有五花八門的楹聯。當你讀懂這些楹聯,就會被土樓的文化內涵所吸引。

楹聯,俗稱對聯,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文字藝術。《說文解字》中說:“楹,柱也”,所以不同於家中的紙質對聯,客家土樓的楹聯,一旦刻在柱上,就能產生深入人心的作用,具有永恆的價值。

這些楹聯,或思想深刻,或底蘊深邃,或人情練達,直接展現著客家人的精神,成為了客家土樓的靈魂和客家精神的載體,具有豐富的含義和無與倫比的魅力。客家人將這種精神世代相傳,讓古老的土樓歷久彌新,吸引著八方來客慕名遊覽。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2

客家人的祖先是中原漢族。歷史上,客家先民曾多次遷徙,跨黃河,渡長江,歷盡艱辛後,在贛南、閩西、粵東的山區中逐漸定居下來。客家人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逆境中求生存圖發展,輾轉奔波、歷經磨難,砥礪出百折不撓的客家精神。

客家人從中原南遷後,便在新居地創辦塾學,教育子弟,制訂家訓。其中一些家族將家訓以楹聯的形式鐫刻在他們居住的土樓門框及廳堂牆上,以此來教育子孫後代。

這些家訓,集中體現了客家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其裔孫確立了為人處世的規範,樹起了自我修養的標杆。

楹聯中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中華文明的根在中原,中原文化的又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幹的,儒學從一開始,就對中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來自中原地區的客家人,儘管由於戰亂被迫背井離鄉,但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將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血液中。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眾所周知,給子女最珍貴的財富不是錢財,而是好的家教。而在儒家思想中,“家”是最重要的主題。土樓楹聯,則集中體現了“家”的作用,筆者將其概括為三個方面

首先,修身齊家。

《禮記·大學》說:“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平天下。”這是儒家倡導的人生理想的進階過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修身”。縱觀土樓楹聯,都在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

在永定湖坑鎮的新南村,有一座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土樓——衍香樓。這座樓是的樓主人蘇谷香非常注重個人修養,他以“規矩做人,規矩做事”的家訓來教育子孫。在衍香樓的大門上,是“規行矩步”四個大字。兩邊的對聯是:“積德多蕃衍,藏書發古香。”可見蘇谷香十分重視道德修養和讀書兩件事。進入樓中後,還可以看到很多這一類的對聯,比如:

不因富貴求佳地,但願兒孫做好人。

種德多隨居蕃衍,讀書好出口生香。

這副對聯形象地說明了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無德,即便才能再高,也難為世用。

“土樓王子”的振成樓是一座造型非常優美的土樓,其大門楹聯: “振綱立紀,成德達材。”這幅楹聯明確地告訴人們,只有綱紀健全,並在綱紀的約束之下加強品德修養, 才能成為明達事理、品德高尚的人。

儒家文化中,“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八個字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所以,大量的土樓楹聯都以此為主題,他們希望族人能夠既能熱愛國家、恪盡職守,又能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又能講究禮節、懂得廉恥。

此外,眾多的土樓楹聯,比如懷遠樓的“天下良謀讀與耕,世間善事忠和孝”;德興樓的楹聯“德備綱常由孝悌,興隆治化始修齊”等等無不反映這八個字。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其次,耕讀傳家。

耕讀是客家人的基本人生態度。在客家人眼中,“耕”與“讀”是同等重要的。“耕”表現了客家人的基本生存意識,民以食為天,如果沒有辛勤的耕作,基本生計都難以維繫,生命也難以延續。“讀”則是為了擺脫耕作之苦,獲得更好的生存狀態。

眾多的土樓楹聯,都體現了這種思想。如被稱為“土樓之王”的承啟樓,它建於1708年,距今已經300多年曆史,它的大門的樓聯就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後孫謀讀與耕”。洪坑福裕樓大廳楹聯 :“幾百年人家無非積善,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南江經訓樓楹聯 :“第一等人忠臣孝子,只兩件事耕田讀書”。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客家人除了耕作,就是讀書,所以他們十分尊師重教,在土樓裡私塾無處不在,從土樓中走出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再次,勤儉持家。

《尚書·大禹謨》雲:“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客家人特別強調“廉潔清正、勤勞節儉”的文化,這與中原文化中的優良傳統是一脈相承的。

振成樓的樓主林遜之是清末的秀才,1913年曾當選為眾議院議員,他飽讀詩書,書法和繪畫的造詣都很深,振成樓也因此成為文化氣息最濃厚的一座土樓。林遜之為振成樓撰寫了不少楹聯,其中一幅楹聯是:

振乃家聲,好就孝弟一邊做去。

成些事業,端從勤儉二字得來。

這裡除了講“孝悌”外,還告誡子孫不能丟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另外的一副楹聯,更是特別強調了勤儉的重要性。

能不為息患挫志,自不為安樂肆志。

在官無儻來一金,居家無浪費一金。

這裡林遜之諄諄告誡子孫後代,即使是當官了,掌握一定的權力,不得放縱貪慾,謀取不義之財,居家過日子也一樣,一定要要懂得理財,錢財去向要清楚,決不能奢侈浪費。

還有很多講勤儉持家的楹聯,比如永成樓的“永保家聲勤與儉,成先人志孝和忠”;裕興樓的 “裕後勤與儉,興家讀與耕”;振興樓的“振家聲宜兄宜弟,興世業克儉克勤”。這些楹聯中的家訓,都成為了一種好家風,在客家後人中繼承與發揚。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3

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儒家的仁愛觀,折射出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明光輝,而土樓的楹聯很好地體現了這種精神。

客家土樓裡的眾多楹聯,起到家規家訓的作用,教育後代正心修身、為人處世、報效國家。楹聯展現了客家人吃苦耐勞、努力拼搏、不斷進取、挑戰自我的勇氣;克勤克儉、崇尚文化、孝順父母、精誠團結的優文化。

客家土樓為何能歷經數百年風雨?讀懂土樓楹聯,你就會明白

土樓裡的子孫後代,看到這樣的楹聯,都遵循祖先的教誨:修行品德,勤奮讀書,勤儉廉潔,愛家報國。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就是這樣受樓中楹聯的薰陶,把良好的家風家訓世代傳承,造就了許多出類拔萃的人才。

客家土樓中的楹聯以其蘊含的樸素哲理,潤澤著一代又一代土樓人茁壯成長,把客家精神薪火相傳,在心中造就了一座座堅不可摧的土樓。

參考文獻:

1.客家土樓楹聯文化的現代教育意義及其傳承,李雯,龍巖學院學報,2017年8月

2.客家土樓的“楹聯文化”,廖楚強,福建史志,2012年1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