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咱們看滿清的大臣們:鰲拜(姓瓜爾佳),圖海(姓馬佳),索額圖(姓赫舍裡),明珠(姓納蘭,這個納蘭其實就是那拉氏的不同寫法,明珠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就是我們熟知的納蘭容若,不過也沒看出來明珠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和宜修和青櫻是本家啊!)等等,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姓,但不管只要稱呼對方都是:和大人、鰲中堂、索相和明相等等,而他們居住的宅邸也是:和府、索府,咱們看和珅和福康安等人給皇帝上的奏章中也光明正大的寫:奴才和珅,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咱們看滿清的大臣們:鰲拜(姓瓜爾佳),圖海(姓馬佳),索額圖(姓赫舍裡),明珠(姓納蘭,這個納蘭其實就是那拉氏的不同寫法,明珠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就是我們熟知的納蘭容若,不過也沒看出來明珠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和宜修和青櫻是本家啊!)等等,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姓,但不管只要稱呼對方都是:和大人、鰲中堂、索相和明相等等,而他們居住的宅邸也是:和府、索府,咱們看和珅和福康安等人給皇帝上的奏章中也光明正大的寫:奴才和珅,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您遇到李榮保就喊李大人,遇到米思翰就喊米大人,遇到馬齊就喊馬中堂,壓根就不用糾結這麼多,而這種假名用起來方便流行,久而久之的出現了什麼情況?我們知道滿洲八大姓之外還有很多不出名的小姓,隨著這些小姓的子孫後代們反而把自己的假姓當成了姓,把老祖宗留下的真姓給忘得一乾二淨了……所以還有這麼個笑話,兩個旗人見面互相問好,一個問:“你姓啥?”另一個回答說:“忘了,你姓啥?”“我也忘了……”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咱們看滿清的大臣們:鰲拜(姓瓜爾佳),圖海(姓馬佳),索額圖(姓赫舍裡),明珠(姓納蘭,這個納蘭其實就是那拉氏的不同寫法,明珠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就是我們熟知的納蘭容若,不過也沒看出來明珠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和宜修和青櫻是本家啊!)等等,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姓,但不管只要稱呼對方都是:和大人、鰲中堂、索相和明相等等,而他們居住的宅邸也是:和府、索府,咱們看和珅和福康安等人給皇帝上的奏章中也光明正大的寫:奴才和珅,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您遇到李榮保就喊李大人,遇到米思翰就喊米大人,遇到馬齊就喊馬中堂,壓根就不用糾結這麼多,而這種假名用起來方便流行,久而久之的出現了什麼情況?我們知道滿洲八大姓之外還有很多不出名的小姓,隨著這些小姓的子孫後代們反而把自己的假姓當成了姓,把老祖宗留下的真姓給忘得一乾二淨了……所以還有這麼個笑話,兩個旗人見面互相問好,一個問:“你姓啥?”另一個回答說:“忘了,你姓啥?”“我也忘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由於滿人大規模的改漢姓,到了乾隆年間連皇帝都坐不住了,皇帝下了一道嚴厲的聖旨命令滿人必須要記得自己祖宗的姓!乾隆下令:“八旗滿洲、蒙古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紐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也就是說竟然有鈕祜祿氏的老哥改漢姓為郎,連乾隆皇帝都忍不住要罵街了,你鈕祜祿氏改姓牛老子都能接受,哪有直接改為郎的?而且皇帝本能的感覺到了危機,所以特地在詔書中提到這名字可是咱們滿人的根,要是老子不整飭你們這些不爭氣的玩意,恐怕沒過多久咱們滿人的姓都得忘得七七八八了!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咱們看滿清的大臣們:鰲拜(姓瓜爾佳),圖海(姓馬佳),索額圖(姓赫舍裡),明珠(姓納蘭,這個納蘭其實就是那拉氏的不同寫法,明珠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就是我們熟知的納蘭容若,不過也沒看出來明珠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和宜修和青櫻是本家啊!)等等,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姓,但不管只要稱呼對方都是:和大人、鰲中堂、索相和明相等等,而他們居住的宅邸也是:和府、索府,咱們看和珅和福康安等人給皇帝上的奏章中也光明正大的寫:奴才和珅,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您遇到李榮保就喊李大人,遇到米思翰就喊米大人,遇到馬齊就喊馬中堂,壓根就不用糾結這麼多,而這種假名用起來方便流行,久而久之的出現了什麼情況?我們知道滿洲八大姓之外還有很多不出名的小姓,隨著這些小姓的子孫後代們反而把自己的假姓當成了姓,把老祖宗留下的真姓給忘得一乾二淨了……所以還有這麼個笑話,兩個旗人見面互相問好,一個問:“你姓啥?”另一個回答說:“忘了,你姓啥?”“我也忘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由於滿人大規模的改漢姓,到了乾隆年間連皇帝都坐不住了,皇帝下了一道嚴厲的聖旨命令滿人必須要記得自己祖宗的姓!乾隆下令:“八旗滿洲、蒙古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紐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也就是說竟然有鈕祜祿氏的老哥改漢姓為郎,連乾隆皇帝都忍不住要罵街了,你鈕祜祿氏改姓牛老子都能接受,哪有直接改為郎的?而且皇帝本能的感覺到了危機,所以特地在詔書中提到這名字可是咱們滿人的根,要是老子不整飭你們這些不爭氣的玩意,恐怕沒過多久咱們滿人的姓都得忘得七七八八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結果如何呢?收效甚微,畢竟日常說話大家都用假名,也就官員們可能對姓名上點心,老百姓們誰在意這個?也就怎麼方便怎麼來了。所以咱們看《延禧攻略》裡所提到的“喜塔臘·爾晴”、《如懿傳》裡還鄭重其事的 “烏拉那拉·如懿”這樣的稱呼反而是錯誤的(所以說細節問題也是很重要滴啊!),有點像曹操自稱曹孟德一樣不切實際。

"

最近重溫《延禧攻略》,對痴情的傅恆頗為喜歡,於是便特意去翻《清史稿》看了一下他的介紹,不看倒還好,看了之後我的表情是: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富察皇后的弟弟名叫傅恆,傅恆的老爹叫李榮保,伯伯叫馬齊,爺爺叫米思翰......你們一家子究竟姓啥啊!!!這讓我想起了老郭和謙大爺的段子:于謙的哥哥叫王本然,弟弟叫徐子明,老爸叫田老大......不會合著這一家人全都沒血緣關係吧!除了這個其實我還有個疑惑,咱們都知道乾隆朝著名的大貪官和珅,這貨的兒子取名為豐紳殷德......老哥你不是姓和嘛,怎麼你兒子還取了個外國名字?你現在住的是和府,以後要你兒子當了家那不是要取名為豐府?和珅家咱們都先不說,最亂的不是傅恆家,老爸姓李,爺爺姓米,你自己姓傅,那你們一家子究竟是住在李府還是米府?

其實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滿族人的名字要怎麼喊?

剛剛我說的是個錯誤的說法,首先和珅不姓和,傅恆也不姓傅,有人就問了,這個不姓和,那個也不姓傅,那麼他們究竟姓什麼?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和珅,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所以您看,和珅並不是他的全名,他的全名應該是:鈕祜祿·和珅(好傢伙,以前怎麼不知道甄嬛和和珅當年也是本家啊!)就如同傅恆的全名應該是:富察·傅恆,所以剛剛那個問題回答您,他們這一大家子人都姓富察。

既然你姓鈕祜祿那就全都寫出來嘛,每次和珅和珅的搞得咱們大家都以為你姓和呢!這就涉及到滿族人民的第二個習慣“稱名不舉姓”,也就是說滿族人在介紹自己時通常都只會說自己的名字而不會帶上姓氏,而隨著滿清定鼎中原後,他們也開始逐漸的接受中原文化,咱們漢族文化中有把姓氏加上職務來表達尊敬的習慣,久而久之在清王朝的官場中也形成了這樣的風氣,這個習慣再結合滿族稱名不稱姓的習慣,這也就誕生了一個新的習慣:假姓。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假姓的意思當然不是讓你改富察或鈕祜祿這種大姓,而是針對滿族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像鰲拜的全名應該是蘇完瓜爾佳·鰲拜,人們在敬稱前加上名字的第一個字相互稱呼他為鰲中堂,這當然不是他真正的姓氏,只不過在官場上很是通用流行,所以官員們也就默認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咱們看滿清的大臣們:鰲拜(姓瓜爾佳),圖海(姓馬佳),索額圖(姓赫舍裡),明珠(姓納蘭,這個納蘭其實就是那拉氏的不同寫法,明珠有個很出名的兒子就是我們熟知的納蘭容若,不過也沒看出來明珠你個濃眉大眼的竟然和宜修和青櫻是本家啊!)等等,他們都有各自不同的姓,但不管只要稱呼對方都是:和大人、鰲中堂、索相和明相等等,而他們居住的宅邸也是:和府、索府,咱們看和珅和福康安等人給皇帝上的奏章中也光明正大的寫:奴才和珅,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所以您遇到李榮保就喊李大人,遇到米思翰就喊米大人,遇到馬齊就喊馬中堂,壓根就不用糾結這麼多,而這種假名用起來方便流行,久而久之的出現了什麼情況?我們知道滿洲八大姓之外還有很多不出名的小姓,隨著這些小姓的子孫後代們反而把自己的假姓當成了姓,把老祖宗留下的真姓給忘得一乾二淨了……所以還有這麼個笑話,兩個旗人見面互相問好,一個問:“你姓啥?”另一個回答說:“忘了,你姓啥?”“我也忘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由於滿人大規模的改漢姓,到了乾隆年間連皇帝都坐不住了,皇帝下了一道嚴厲的聖旨命令滿人必須要記得自己祖宗的姓!乾隆下令:“八旗滿洲、蒙古有姓氏,乃歷年既久,多有棄置本姓沿漢習者。即如牛呼紐氏,或變稱為郎姓,即使指上一字為稱,亦當曰牛,豈可直呼為郎,同於漢姓乎?姓氏者,乃滿洲之根本,所關甚為緊要。今若不整飭,因循之久,必將各本姓遺忘,不復有知者。”

也就是說竟然有鈕祜祿氏的老哥改漢姓為郎,連乾隆皇帝都忍不住要罵街了,你鈕祜祿氏改姓牛老子都能接受,哪有直接改為郎的?而且皇帝本能的感覺到了危機,所以特地在詔書中提到這名字可是咱們滿人的根,要是老子不整飭你們這些不爭氣的玩意,恐怕沒過多久咱們滿人的姓都得忘得七七八八了!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結果如何呢?收效甚微,畢竟日常說話大家都用假名,也就官員們可能對姓名上點心,老百姓們誰在意這個?也就怎麼方便怎麼來了。所以咱們看《延禧攻略》裡所提到的“喜塔臘·爾晴”、《如懿傳》裡還鄭重其事的 “烏拉那拉·如懿”這樣的稱呼反而是錯誤的(所以說細節問題也是很重要滴啊!),有點像曹操自稱曹孟德一樣不切實際。

為什麼滿人會出現爺爺姓米,爸爸姓李,兒子姓傅這種奇怪現象?

說完了滿人改漢姓,那有沒有漢人改滿姓呢?有,咱們知道清朝會吸納蒙古和漢族人編入八旗(也就是蒙軍八旗和漢軍八旗)。由於蒙古人本身和滿清的特點類似,都不會連寫姓和名(比如說鐵木真的名字是孛兒只斤氏、乞顏姓,但是咱們稱呼都只喊他為鐵木真,而不會叫全名,所以入旗後姓名稱呼不變,清代末年的僧格林沁姓博爾濟吉特氏,朝廷官員們稱呼他為僧郡王,也不會稱呼他的全名)。而漢人呢?被編入八旗就是所謂的“抬旗”,抬旗對於漢人來說是榮耀的象徵(某種意義上來說等於是把你當成自己人了),漢人如果被抬旗當然不會把滿族八大姓的貴重名字賜給你,而是在你的名字後面加一個佳或者爾佳就行了,所以咱們看乾隆的令貴妃姓魏佳氏(令貴妃本是漢人出身,所以賞賜她抬旗),除了令貴妃外乾隆還有妃子姓金佳氏和章佳氏等等。

所以咱們現在看到電視劇裡清朝父子兄弟姓都不一樣,其實那都不是姓,只不過是他們的名字而已!

作者:胡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