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少如何辨別?簡單自測方法!對照一下,你是哪種類型?

婦產科學 內分泌失調 腎虛 中醫 90後中醫 2019-05-19

月經是指伴隨卵巢週期性排卵而出現的子宮內膜週期性脫落及出血,正常月經量約為30~50ml,月經量少是指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伴經期縮短不足兩天,月經週期可正常或週期不規律。

月經量少如何辨別?簡單自測方法!對照一下,你是哪種類型?

辨別方法

月經是週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週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溼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月經量少如何辨別?簡單自測方法!對照一下,你是哪種類型?

引起月經量少的原因有哪些?

1.節食減肥過度

女性月經與體重和體內脂肪含量關係極大,特別是已經出現經期問題的女性應停止減肥,加強營養,恢復健康。

2.作息不規律內分泌失調

快節奏的生活,高強度的工作,很可能造成月經過少。

3.精神心理異常

過度的神刺激、緊張和心理創傷也會造成月經過少。

4.內膜損傷

由於人流、引產、清宮、宮內節育環放置等宮腔操作手術操作引起的內膜損傷,若子宮內膜基底層受損。若宮腔內形成粘連帶,宮腔形態出現異常,宮內炎症感染也可以引起內膜生長受限。

子宮內膜結核對內膜的損傷嚴重且常不可逆。

5.婦科內分泌疾病

如高泌乳素血癥或多囊卵巢綜合徵等婦科內分泌疾病均可引起月經量少,嚴重者可導致閉經。

6.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的功能直接影響著女性的月經,女性35歲後卵巢功能處於下降趨勢,卵巢儲備功能下降、卵巢早衰或圍絕經期女性可發生月經量少。

月經量少如何辨別?簡單自測方法!對照一下,你是哪種類型?

月經量少相關檢查包括

1.病史詢問:以往月經史、生育史,有無人流手術史、慢性病或服影響月經的藥物,有無婦科疾病史等。

2.婦科檢查:內、外生殖器有無特殊異常情況。

3.婦科B超:瞭解子宮卵巢發育情況,子宮內膜薄厚,有無宮腔粘連,卵巢中卵泡數目及大小。

4.血內分泌檢查:包括性激素全套、甲狀腺功能等。

中醫病因病機

月經量少是指月經來潮時經量較正常人為少,多因血虛、氣滯、血瘀、寒凝血脈、痰阻等原因所致。

月經過少的病因病理有虛有實,虛者多因身體虛弱,大病、久病、失血或飲食勞倦傷脾,或房勞傷腎,而使血海虧虛,經量減少;實者多由瘀血內停,或痰溼壅滯,經脈阻滯,血行不暢,經血減少。

血虛型

經血量少,甚至點滴即止,血色淡紅質稀,或淡如黃水,經期延後,經後少腹綿綿作痛,喜得按揉,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怔仲,健忘少寐,口脣指甲淡白,皮膚乾燥,舌質淡,脈沉細無力。若內生虛熱,則兼見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等。

腎虛型

月經量少,色淡紅或暗紅,質稀薄,經後少腹痛,週期不準,面色不榮,眩暈耳鳴,腰痠軟,小便頻數,或夜尿多,或性慾淡漠,舌質淡紅,脈沉細無力。

血瘀型

經來澀滯量少,經色紫暗,質粘稠夾快,少腹刺痛拒按,經期錯後,面色晦暗,肌膚甲錯,經前乳房脹痛,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沉澀。

痰溼阻滯型

經行後期量少,色淡粘稠,或混有粘條樣物,體型肥胖,頭眩而重,四肢睏倦,胸悶脘痞,時欲嘔惡,口中淡膩,食慾欠佳,大便稀溏,白帶多而稠濁,其氣腥穢,舌苔白膩,脈弦滑。

脾胃虛弱型

經行量少或點滴而下,經色淡紅質稀,經期錯後,面色萎黃,氣短自汗,聲音低怯,口淡無味,食少便溏,或略現浮腫,帶下清稀量多,脣舌淡白,脈濡弱。

寒客胞宮型

經來澀少,或一見即無,色淡紅或黯黑,質稀薄,或夾瘀塊,少腹冷痛,得溫則舒,經期後延,四肢清冷,帶下清稀量多,舌質淡暗,苔白,脈沉緊。

月經量少如何辨別?簡單自測方法!對照一下,你是哪種類型?

月經量少是女性關注的問題,對於月經量少者需要及時就診以排除相關疾病,根據具體情況對症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