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

從目前整理情況來看,出土造像的時代絕大多數為東魏北齊,個別為北魏、北周和隋唐時期,有題記的造像約三百餘件。此次展出的造像中,時代最早的是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時代最晚的是唐上元二年張弘亮造阿彌陀像。

說到這裡,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疑問,這些造像原來在哪裡?又因為什麼原因集中到這裡?無疑從時空背景而言,鄴城造像是無法逃脫北周武帝滅佛的厄運的,武帝在攻佔鄴城後召集群僧辯論,隨之而來的便是殘酷的洗劫。由於造像時代跨度較大,但也未遲至唐武宗滅佛,所以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我們暫時還無從考證,不過不少造像存在多次修補的痕跡,如前述北齊佛裝菩薩弟子像就比較典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

從目前整理情況來看,出土造像的時代絕大多數為東魏北齊,個別為北魏、北周和隋唐時期,有題記的造像約三百餘件。此次展出的造像中,時代最早的是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時代最晚的是唐上元二年張弘亮造阿彌陀像。

說到這裡,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疑問,這些造像原來在哪裡?又因為什麼原因集中到這裡?無疑從時空背景而言,鄴城造像是無法逃脫北周武帝滅佛的厄運的,武帝在攻佔鄴城後召集群僧辯論,隨之而來的便是殘酷的洗劫。由於造像時代跨度較大,但也未遲至唐武宗滅佛,所以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我們暫時還無從考證,不過不少造像存在多次修補的痕跡,如前述北齊佛裝菩薩弟子像就比較典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思惟五尊像

6世紀之前,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造像先後經歷了“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兩大發展階段,鄴城地區第一階段造像具有明顯的雲岡造像風格。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後,模仿南朝造像風格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影響深遠。6世紀中期前後,鄴城造像在總體特徵上尚屬於北魏後期造像風格的傳承和嬗變。6世紀中葉以後,以“龍樹背龕式”造型為典型特徵的北齊鄴城新式造像融合中西文化因素,上承東魏武定年間白石造像的技術傳統和構圖特徵,同時接收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的一種全新模式,即“鄴城模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

從目前整理情況來看,出土造像的時代絕大多數為東魏北齊,個別為北魏、北周和隋唐時期,有題記的造像約三百餘件。此次展出的造像中,時代最早的是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時代最晚的是唐上元二年張弘亮造阿彌陀像。

說到這裡,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疑問,這些造像原來在哪裡?又因為什麼原因集中到這裡?無疑從時空背景而言,鄴城造像是無法逃脫北周武帝滅佛的厄運的,武帝在攻佔鄴城後召集群僧辯論,隨之而來的便是殘酷的洗劫。由於造像時代跨度較大,但也未遲至唐武宗滅佛,所以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我們暫時還無從考證,不過不少造像存在多次修補的痕跡,如前述北齊佛裝菩薩弟子像就比較典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思惟五尊像

6世紀之前,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造像先後經歷了“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兩大發展階段,鄴城地區第一階段造像具有明顯的雲岡造像風格。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後,模仿南朝造像風格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影響深遠。6世紀中期前後,鄴城造像在總體特徵上尚屬於北魏後期造像風格的傳承和嬗變。6世紀中葉以後,以“龍樹背龕式”造型為典型特徵的北齊鄴城新式造像融合中西文化因素,上承東魏武定年間白石造像的技術傳統和構圖特徵,同時接收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的一種全新模式,即“鄴城模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彌勒七尊像

所謂“龍樹背龕式”造像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兩株交互纏繞的菩提樹構成,層疊的樹冠形成背屏的邊緣,造像組合旁邊還配有龍、塔、飛天、瓔珞等裝飾。在製作技法方面,從局部透雕發展為通體鏤孔透雕,有的甚至多至三層透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

從目前整理情況來看,出土造像的時代絕大多數為東魏北齊,個別為北魏、北周和隋唐時期,有題記的造像約三百餘件。此次展出的造像中,時代最早的是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時代最晚的是唐上元二年張弘亮造阿彌陀像。

說到這裡,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疑問,這些造像原來在哪裡?又因為什麼原因集中到這裡?無疑從時空背景而言,鄴城造像是無法逃脫北周武帝滅佛的厄運的,武帝在攻佔鄴城後召集群僧辯論,隨之而來的便是殘酷的洗劫。由於造像時代跨度較大,但也未遲至唐武宗滅佛,所以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我們暫時還無從考證,不過不少造像存在多次修補的痕跡,如前述北齊佛裝菩薩弟子像就比較典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思惟五尊像

6世紀之前,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造像先後經歷了“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兩大發展階段,鄴城地區第一階段造像具有明顯的雲岡造像風格。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後,模仿南朝造像風格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影響深遠。6世紀中期前後,鄴城造像在總體特徵上尚屬於北魏後期造像風格的傳承和嬗變。6世紀中葉以後,以“龍樹背龕式”造型為典型特徵的北齊鄴城新式造像融合中西文化因素,上承東魏武定年間白石造像的技術傳統和構圖特徵,同時接收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的一種全新模式,即“鄴城模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彌勒七尊像

所謂“龍樹背龕式”造像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兩株交互纏繞的菩提樹構成,層疊的樹冠形成背屏的邊緣,造像組合旁邊還配有龍、塔、飛天、瓔珞等裝飾。在製作技法方面,從局部透雕發展為通體鏤孔透雕,有的甚至多至三層透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天保元年法㥄造像

北齊天保元年法㥄造像即是目前所見最早成型的“龍樹背龕式”造像。值得注意的是“龍樹背龕式”造像主尊的造型還呈現出薄衣貼體的特點,這樣的造型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造像發現後,被認為是“曹衣出水”的體現。“曹衣出水”又稱“曹家樣”,與畫聖吳道子的“吳帶當風”並稱,由來自中亞曹國的北齊畫家曹仲達所創造。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稱:“曹之筆,其體稠迭,而衣服緊窄”,意指曹仲達的人物畫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走出之感。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和合共生——

臨漳鄴城佛造像展

2019.8.6-10.6

中國國家博物館

鄴城 另一個“六朝古都”

“和合共生——臨漳鄴城佛造像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展。“和合共生”是一個現代語詞,強調融合與並存。佛教作為一個外來宗教,在初傳中國時期,不斷與中國本土文化融合才得以生存並發展至今,這個融合的過程也被稱作“漢化”。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唐朝大詩人杜牧在詩中提到的“銅雀”指“銅雀臺”,是東漢末年曹操在鄴城修建的高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於《三國演義》的流行,曹操與鄴城雖早已為大家耳熟能詳,不過相信很多人並不知道鄴城在哪裡,因為這早已是一個遙遠的古代地名,遙遠到甚至有一千年之久。鄴城現如今以遺址的形態分佈於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西南20多公里處的鄉野之間。我們都知道江蘇的省會南京向以“六朝古都”而聞名,而在差不多同時的北方其實也存在著另一個“六朝古都”,這就是“三國故地、六朝古都”的鄴城。

公元204年,曹操擊敗袁紹後佔據鄴城,開始以此為根據地,經營北方。從三國魏開始,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故都,居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70年之久。公元577年,北齊為北周所滅,鄴城徹底毀廢,人口悉數南遷。曾經是都城時期賴以生存的重要水源——漳河,在鄴城廢棄後逐漸失治,至清代乾隆年間將鄴城遺址攔腰斬斷,今天所能見到漳河即橫亙在鄴城遺址之上。由於漳河的掃蕩和後世的不斷破壞,鄴城遺址在現地表除碩果僅存的金虎臺(銅雀三臺之一)以外幾乎無跡可尋。

1983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成立鄴城考古隊,開始在鄴城遺址持續開展考古工作。迄今通過近40年的工作,逐步揭示出鄴城遺址的平面佈局和基本結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鄴城遺址平面佈局圖

自曹魏至北齊的鄴城,都城佈局前承秦漢、後啟隋唐,是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都城規劃思想和設計理念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古代都城的規劃建設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次展覽的序廳中關於鄴城歷史背景的介紹,通過對陶磚、瓦當等典型建築材料的展示,結合城市復原圖及視頻,展示了鄴城豐厚的歷史底蘊,也揭示出佛教在鄴城興起的歷史根源。公元3至6世紀是佛教在中國生根發展的重要時期,鄴城在這期間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些著名的高僧如佛圖澄、道安、菩提流支、慧光、僧稠、法上等便先後在此弘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彌勒菩薩頭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佛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內地,出於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及統治階層的大力提倡,佛教在鄴城得以充分發展,從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始興,至北朝時期的東魏北齊達到頂峰。唐朝大詩人杜牧在稱讚南朝佛教之盛時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須知彼時北朝鄴城也是寺院眾多,佛法大興。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佛坐像 供圖/國家博物館

《續高僧傳》記載:“屬高齊之盛佛教中興。都下大寺略計四千,見住僧尼僅將八萬,講席相距二百有餘,在眾常聽出過一萬。故宇內英傑鹹歸厥邦。”嚴耕望懷疑“四千”為“四十”之誤,確實純以都城而言,容納四千國家大寺似乎不大可能,但即便僅有四十座國家大寺,在100平方公里的都城之內也是極為可觀的,更何況還有偌多中等和小型寺院。當時上自皇室重臣,下到平民百姓,無不崇佛重法,造制窮極,以至“凡厥良沃悉為僧有,傾竭府藏充佛福田”。

從2002年開始,鄴城考古隊先後發現和發掘了趙彭城北朝佛寺、核桃園北齊佛寺(大莊嚴寺)、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等,其中趙彭城北朝佛寺和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因學術價值重大先後入選了2003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201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六大考古新發現”。本次國博展覽的主題便是從核桃園北齊大莊嚴寺塔基出土石函開始的,重點展示北吳莊出土佛教造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

類似北吳莊造像埋藏坑的發現在鄴城雖然不是第一次,但卻是規模最大最為集中的一次。2012年1月10日(臘月十七)是個特別的日子,前一天鄴城考古隊剛剛結束了在趙彭城北朝佛寺東南院長達3個多月的發掘工作,按照計劃隊員們都將轉入室內工作,而家在異鄉的隊員也要踏上返鄉過年的旅程。凌晨5點左右,鄴城考古隊副隊長何利群意外接到臨漳縣文保所發來的報警通知,急忙趕往現場,經過一番勘察,確認這是一處大型造像埋藏坑,遂向各級主管部門緊急通報,並開始著手準備搶救性發掘工作。從1月10日直到1月23日(大年三十)下午,考古隊員夜以繼日地奮戰在冰天雪地裡,直到最後一件造像被提取出來並妥善送回庫房後,所有現場工作人員們才都長吁一口氣,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

在習文鄉北吳莊北地、漳河南堤北側的河灘內發現的這處造像埋藏坑位於已知東魏北齊鄴南城內城東城牆東側約3公里,即鄴城考古隊研究推測的東魏北齊鄴南城外郭城內。據發掘可知,埋藏坑位於近5米厚的沙層下,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深約1.5米。坑內出土造像數量眾多,發掘編號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78袋,數量也有近3000塊(片)。從發掘情況來看,埋藏坑本身並不規則齊整,造像在埋藏時放置密集,其間未有明顯分層或用土間隔,堆放較為散亂。

鄴城模式

湯用彤先生曾雲:“南方偏尚玄學義理,上接魏晉以來之系統;北方重在宗教行為,下接隋唐以後之宗派。”所謂“北方重在宗教行為”的具體體現便是開窟、造像、建寺、修塔等。

在今天的中原北方地區還可較多見到石窟、刻經、造像等遺留,雖然石雕造像並非當時崇佛的唯一體現,出於政治階層和經濟地位的差異,不同人群的造像也是不一樣的。如我們現在熟知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南北響堂山石窟”這些著名石窟,因工程浩大,多由皇帝或皇室成員組織開鑿,也正由於此,石窟內的一些超大佛像多被認為與皇帝有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東魏武定五年弄女造彌勒像

從造像種類而言,中國古代一般有金銅像、旃檀像、繡珠像以及石像等,其中除繡珠像具體指代哪一類目前還不清楚外,金銅像可熔、旃檀像易毀,只有石像相對容易保存至今。

本次國博展出的造像絕大多數是漢白玉質,少數為青石和陶質。漢白玉具有質地細膩,易於雕刻的特點,不過由於其材質偏軟,在雕刻和使用時同樣也存在容易損壞的隱患。大多數造像表面殘存有貼金和彩繪痕跡,造像樣式除河北地區常見的中小型白石背屏像外,還有部分中型或大型單體圓雕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覆缽塔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唯一的一件北齊時期白石覆缽塔,該塔通體彩繪貼金,由基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分組成,塔身為四面龕式建築,各面雕造三身結跏坐佛和一身結跏坐菩薩。這樣的造型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是中心塔柱式石窟,不過如果結合頂部的覆缽又會讓人想起山東歷城神通寺隋大業七年(611年)的四門塔,可以說該塔反映的是中式木構建築與印度覆缽式塔的巧妙結合。塔頂保存的形體較大的覆缽,是印度古風的遺留。隋唐以後,多層樓閣式佛塔逐漸盛行,覆缽大為縮小,只保留在塔頂位置,不再是塔的主體。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弟子立像

此次展覽的造像題材涉及釋迦、定光、彌勒、藥師、阿彌陀、盧舍那、觀世音、思惟太子以及釋迦多寶等,內容多為佛教故事,如樹下思惟、白馬吻別等,在表現形式上有鏤孔透雕、淺浮雕、線刻,彩繪等。除了這些標準形態的造像以外,還有一件北齊時期白石弟子立像頗具異趣。該像從身著中衣搭肘式僧服和左手持淨瓶來看,應為一佛裝菩薩,然後在身軀上面用鉚杆連接的卻是一個弟子頭像,而且弟子頭型偏大,神態呆萌,明顯與身軀頗不協調,形成了獨特的藝術效果。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

從目前整理情況來看,出土造像的時代絕大多數為東魏北齊,個別為北魏、北周和隋唐時期,有題記的造像約三百餘件。此次展出的造像中,時代最早的是北魏譚副造釋迦佛像,時代最晚的是唐上元二年張弘亮造阿彌陀像。

說到這裡,大家很容易會產生疑問,這些造像原來在哪裡?又因為什麼原因集中到這裡?無疑從時空背景而言,鄴城造像是無法逃脫北周武帝滅佛的厄運的,武帝在攻佔鄴城後召集群僧辯論,隨之而來的便是殘酷的洗劫。由於造像時代跨度較大,但也未遲至唐武宗滅佛,所以這批造像埋藏的原因我們暫時還無從考證,不過不少造像存在多次修補的痕跡,如前述北齊佛裝菩薩弟子像就比較典型。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思惟五尊像

6世紀之前,中原北方地區的佛教造像先後經歷了“涼州模式”和“雲岡模式”兩大發展階段,鄴城地區第一階段造像具有明顯的雲岡造像風格。5世紀末北魏孝文帝改制之後,模仿南朝造像風格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影響深遠。6世紀中期前後,鄴城造像在總體特徵上尚屬於北魏後期造像風格的傳承和嬗變。6世紀中葉以後,以“龍樹背龕式”造型為典型特徵的北齊鄴城新式造像融合中西文化因素,上承東魏武定年間白石造像的技術傳統和構圖特徵,同時接收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的一種全新模式,即“鄴城模式”。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彌勒七尊像

所謂“龍樹背龕式”造像背屏立面呈弧扇形,由兩株交互纏繞的菩提樹構成,層疊的樹冠形成背屏的邊緣,造像組合旁邊還配有龍、塔、飛天、瓔珞等裝飾。在製作技法方面,從局部透雕發展為通體鏤孔透雕,有的甚至多至三層透雕。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北齊天保元年法㥄造像

北齊天保元年法㥄造像即是目前所見最早成型的“龍樹背龕式”造像。值得注意的是“龍樹背龕式”造像主尊的造型還呈現出薄衣貼體的特點,這樣的造型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造像發現後,被認為是“曹衣出水”的體現。“曹衣出水”又稱“曹家樣”,與畫聖吳道子的“吳帶當風”並稱,由來自中亞曹國的北齊畫家曹仲達所創造。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稱:“曹之筆,其體稠迭,而衣服緊窄”,意指曹仲達的人物畫衣服褶紋多用細筆緊束,似衣披薄紗,又如剛從水中走出之感。

傳說中的鄴城 埋藏著最美的佛像

青石立佛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古代史上的重要轉折時期,鄴城作為都城始自曹魏、終於北齊,北齊之後鄴城雖亡,但北齊時期鄴城孕育的文化藝術為隋唐文化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礎。鄴城的士人、高僧們陸續被移往關中,正是這些人才的移動,才有了後來的隋唐盛世。

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藏坑的考古發現與發掘,是中國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出土造像具有重大的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為研究南北朝時期佛教造型藝術提供了可靠的標本。鄴城造像藝術不僅包含了北魏時期受南朝士大夫風格影響的“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像,盡顯飄逸瀟灑之神姿,又在北齊時期接受新一輪傳入的笈多造像樣式創造出“曹衣出水”式薄衣貼體的新樣式,身體曲線玲瓏畢現。獨具特色的“龍樹背龕式”造像則是鄴城工匠高超技藝的體現,充分利用了漢白玉石質細膩柔軟的特點,開創性的鏤孔透雕的呈現,是我國古代佛教造像藝術的一大高峰。

本文供圖除署名外來自鄴城考古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