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舫:佛法與大乘法(一)

佛教 馬鳴 阿闍世王 龍樹菩薩 法舫文化 2017-06-22

——法舫法師在香港鹿野苑講

法舫:佛法與大乘法(一)

香港鹿野苑

大乘起信論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部論。特別在大乘思想方面,此論是佔重要地位的。中國研究佛法一向都側重教理,很少注意歷史的。可是我們要知道:歷史是活的東西,研究歷史是豎的發展;教法是思想與論理的,是橫的發展。兩者不可廢一。現在先從歷史和教理方面來說明佛法大意。

一 時勢與佛教文化人

(A)喬達摩與頻毗娑羅

講佛教歷史要從佛在世的時候講起。這裡所謂時勢就是指的佛在世乃至大乘法盛行的那個時期;在這一個時代中,我們說明的是印度當時與佛教有關的時代趨勢。凡讀過佛傳的人,都知道頻毗娑羅王這個人,他是助佛宏法的第一個國王。這裡單把他提出是因為他與佛法很有關係。

當佛最初脫離家庭——皇宮——去修行當學生的時候,有一天他在的摩羯陀國王舍城中託缽乞食,那時他名叫悉達陀,是普通的比丘還沒有成佛哩。頻毗娑羅王見到悉達太子出了家,很覺奇怪。即差人請他到宮裡去,勸他不要出家,分半個國土給他。這因為他的父親淨飯王是頻毗娑羅王的朋友。但是太子為道心切,答謝王道:“我出家為了求達無上的智慧,為了成佛度眾生的,未達目的以前,無論如何不能中止呀!”王知太子不可留,乃要求太子,若成佛時請先救度他。太子答允了國王的要求。因此,太子成佛後,為了實踐王約,先來王舍城說法。王歸依佛後,就在國都——王舍城,建築一座大寺——竹園精舍——供養給佛,請佛說法。這頻毗娑羅王是歸依佛教的第一個國王,也是建寺供佛的第一國王。嗣後又有憍(jiao)薩羅國的袛陀太子與給孤長者於舍衛城共建一所袛園供佛說法。從此信受佛化的有西北印度恆河流域的十六大國王和國民。這一個時期如以耶穌紀元來推算,距今為二千五百年(二四九三)。因為現在是公元一九四九年,佛比耶穌約早五百年。

(B)宗教與社會

佛陀本是學婆羅門教的。婆羅門教的聖典是四吠(fèi)陀經,經義大都是歌贊些自然神,很少有哲理,也少有出世思想。只是崇拜自然神。當時還有六大派哲學宗教師,這六派都不十分信仰吠陀的;佛陀也是極反對吠陀的人,有名的六師,有的比佛早出世有的與佛陀同時代。其時掌理吠陀和宗教一切儀軌的,就是婆羅門教中的婆羅門階級的人。他們就和中世紀時歐洲天主教神父一樣。有種種的特權,他們是最尊貴的。教育是操在婆羅門牧士手中,宗教儀式的學行又非他們不行。吠陀經只許他們和剎帝利族人讀。婆羅門士與剎帝利是統治階級。餘二種階級:一是工商農階級,另一即是不可接觸的奴隸階級。這就是佛住世時的印度社會情況。當時的政治,在西北中印度即有十幾個國家,彼此都是互相爭霸的。同時還有一種趨勢,就是剎帝利武士的反婆羅門教士的專橫。宗教除了婆羅門教士算是一種社會制度和信仰習慣外,尚有出家的沙門團體。所謂出家沙門,就是超出四種階級,而自由的人,所謂非階級的階級。雖然如此,大多數的沙門是從婆羅門教士或剎帝利武士或農工商階級中來的,奴隸出家只有在佛教中可以,其他宗教中是絕無僅有的。這些出家沙門的派別也很多,即佛經中所謂之外道類是。因此,我們可以說:佛陀住世時的印度社會是階級制度。宗教分兩類:一類是承延社會習慣的婆羅門教士制,一類是出家的沙門團,他們遵奉吠陀為聖典。沙門出家不問世事。婆羅門教士,卻能掌政教大權。思想,則是婆羅門統治的封建思想和六師的新思想,即反吠陀的思想,換言之,從自然崇拜而轉向哲學思維了。佛陀喬達摩就是處在這種思想時勢之下的一位大哲人。

(C)阿闍(shé)世王、迦葉、阿難陀、耶舍

在這一時期還有一人值得注意的,即是頻毗娑羅王的太子阿闍世王,初很凶暴,為了王位,造下殺父的大罪。但是後來他也依佛陀在頻毗娑羅王死的這一年,即是紀元前四百八十五年,大哲人佛陀也就在這一年入滅了。(佛滅的這天依中歷算為二月十五,依南傳推算古歷四月十五日。)當阿闍世王聽見佛入滅了,悲痛不已,幾乎悶絕!

佛經就在這時編輯成功的。因為佛住世的時候是以佛為師,佛滅後即以佛所說的法與律為師,不使法與律散失就得有組織,故有結集的必要。其時參加結集的比丘有五百人。結集僧團的領首人物是迦葉,阿難陀等,佛陀滅後,他二人是執掌教權的人,統理僧侶由大迦葉負責,主持教法,由阿難陀負責。外護就是國王阿闍世,譯曰未生怨王,所以使這結集的工作能順利的完成,阿闍世王的貢獻很大,國王給予僧團以種種便利。此一結集也即是平常講的第一次結集。也說五百結集。

自第一次結集之後,過了一百一十年,又有第二次的結集。因為思想的關係,此時佛的弟子中有了分裂,部派佛教之產生就從這時候開始了。因為佛的弟子眾多,最初因為佛去世不久,大家的思想和行為都很一致的,後來有部分的思想和行為超出大家共信的經律範圍,就有人行十非法事,一般耆年碩德的長老們為了保持佛法的純正,起而糾正,排斥十事非法,於是乃有第二次的結集。發動這次結集的主動人物是耶舍長老。此一結集約在紀元前三百七十七年,律稱七百結集。

(D)阿育王、目犍連子帝須

在紀元前三百五十五年至三百二十二年的時候的印度,謂之阿育王時代,以前謂之阿世王時代。在阿育王時代中(紀元前三百二十六年)印度起了一種大變化,就是遭受希臘王的侵略。侵略者的領袖名亞歷山大,從波斯而達到印度西北邊。歐洲和印度在這時以前就有了交通。自亞歷山大的勢力伸展到印度之後,就在印度的西北邊建立了一個國家。可是沒有好久,亞歷山大離開印度,在回希臘的途中死於巴比倫,而印度民族就乘機革命,逐出了希臘人。把土地收了回來。領導這次起義的人名稱陀掬多,他就是阿育王的祖父,他把希臘人驅逐之後,就領兵向恆河出發,將摩羯陀國的難陀王朝打倒,他就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史稱孔雀王朝。輔助他是一位很多有學問的婆羅門教士,名曰車那伽,做他的首相。組織了中央政府,擴大版圖,這在印度史上是空前的。旃(zhān)陀掬多的兒子名叫頻杜沙羅,就是阿育王的父親。

自阿育王執政後,版圖更加擴展,國威大振,可說是世界大帝國。有一次他領兵伐東印度的迦陵迦國,王本善戰,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可是軍民的死傷太多,使王有感戰爭的殘酷。從此他即歸依佛法,以佛法來治國。他在國內到處建塔、勒碑、刻柱、倡導佛法訓育人民,此等史蹟現在印度還有。因此,這時佛法的盛行超過了佛陀在世。此為阿育王對佛教的貢獻之一,他是佛教史上最偉大最有力的佛教國王,也是印度史上空前絕後的有智仁勇的國王。因此,一直到現今印度人對阿育王是極崇拜的。

在阿育時還有第三次的結集,而佛教的部派分更多,總十八部,現在不能詳細的說了。但是主持結集的是阿育王的老師叫目犍連帝須,而結集的經律論是用巴利文記誦的,此種文字的藏經,後來傳到南方錫蘭等國。這時佛教的部派固多,其正統派乃為上座部。上座部是保守的集團,另有大眾部是進步的集團。後來大乘法就是從這部演化而來,而第三次結集的實現,全是賴阿育王的協助。是為阿育王對佛教貢獻之二。

同時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之後,又組織五個傳教團,派往各國去傳教,使佛教成為國際的宗教。傳教師由大比丘領導之。南至錫蘭,西至阿富汗波斯等,北至尼泊爾,東至緬甸等。關於傳教的史實石柱上也有記載。傳教師的派出,對佛法的傳播有莫大的影響,是為阿育王對佛教貢獻之三。

阿育王的時代佛法是極興盛的。傳說阿育王在生前還出了家。他死後國內即鬧分裂,而佛教分裂更甚。因此,佛教自阿育王死後漸漸衰敗了,給予婆羅門教興起的機會。就在這時候,建立在中央亞細亞(新疆)的大月氏國卻利用了印度分裂的機會向西北印度進兵,統一了西北印度,在那裡建立了政權,印度史謂之貴霜王朝。到達印度的國王名迦膩色,迦王。時在公元一百五十年時。

(E)迦膩色迦王、馬鳴、龍樹、無著、法顯、玄奘

迦膩溼迦王時代。此王也是個佛教信徒,因為他信佛,所以他大宏佛教,效法阿育王,在迦溼彌羅國中的佛教是說一切有部。同時在國中又有第四次的結集,成為西北印度與中央亞洲的佛教中心。不獨小乘佛教在這時還盛行,大乘佛法也在這時候逐漸興起來了。最初提倡大乘佛法的人是馬鳴菩薩,他大約是紀元後一百年至二百年的人,即是大乘起信論的作者。此外,南印度有龍樹(一五○——二五○年),也弘大乘教法,可說與馬鳴是同時的人。馬鳴可以說一個詩人。他的名著如佛所行贊經,就是用詩體寫成的。現在印度還有梵本。那詩的品格很高,前無古人的。故他在印度文學史上是有地位的。

此後,又有月護王朝。其時代在紀元三二○年月護王登位起,建立月護王朝三三○年,其子海護繼位,國強民富,大擴版圖。約經二百年,這一時期是婆羅門復興時代;也就是小乘佛教衰敗的時代。大乘佛教繼續興盛,思想上有一轉變,即無著世親(三一○——四 ○○)出世闡揚與龍樹相反的瑜伽學說。法顯(三九九——四一二年)到印度留學與鳩摩羅什到中國宣揚龍樹之學,都是在這時期。故此時大乘佛法在印度極盛行。小乘佛法此時在印度漸漸衰滅了;而當此大乘佛法興盛的時候,也就是婆羅門教興盛的時候。此後是印度佛教的末期,我們從略不說了。(待續)

法舫:佛法與大乘法(一)

隆根記

(原載 《海潮音》三十卷第十期、《法舫文集》第三集)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