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舫:一個修學佛法的程序(五)

佛教 菩提達摩 善導大師 惠子 法舫文化 2017-06-12

——法舫法師在香港香海蓮社與澳門寶覺佛學社講

法舫:一個修學佛法的程序(五)

三 修學的程序(三)

(四)利益大家的菩薩行

前面說做人的道德基本,要修學五戒十善,多是屬於自利的行為,因是個人的修養,使自己做一個好人,或一個完人;現在第四個步驟,說到利益大眾的菩薩行,是要你學做完人之後,更要做一個超人的菩薩。此所謂超人,不是說超脫了世間,脫離了現實的社會大眾,而是叫你從自己的修養道德之上,更進一步地來學菩薩為大眾利益而犧牲自我的精神,既能自利,復能利人,這就是超人一等的行為,所以叫做超人。要做成這樣的超人:

1、要發心——此發心,即是發大乘利世的菩薩心,換句話說,即是發願。菩薩發的願是有大智慧上求菩提,有大悲心下濟眾生。上求菩提所以能成就佛道,下濟眾生所以能福利社會。而所發的願行,尤其是要大、要遠。如世界的惡濁混亂,我要發願改善,人類的顛沛流離,我要發願救濟。我此願力堅固無盡,今生做不完的事業,來生還可以繼續來做。能如此做,才算是學菩薩發心。

2、是啟行——發菩提心後,接著就要行菩薩行,若是不行,雖有願心,亦等虛願。所以願的成就,要從行的實踐。但這行可分為兩種:一是基本的行,二是廣大的行。一、什麼是基本的行呢?(1)不做傷害眾生舉動。(2)不說自贊毀他的語言,即自己不吹牛皮,亦不向他人吹毛求疵。(3)不慳貪財法,即自己有財物,要佈施結緣,與人方便;自己懂佛法,要方便教人,有問必答,助人增益。(4)不建立相似的佛法。怎樣叫相似的佛法呢?即是 “似是而非”變相的近似的佛法。如普通所謂白蓮教、同善社等,利用佛法的經典,作 “似是而非”的宣傳,及其它求神問卜看相算命等等,皆不可提倡。此四種行,為瑜伽菩薩戒本上的根本戒行,真正的佛徒,須要嚴守,若犯其一,便於菩薩行有所缺少了。

3、廣大的行,即是菩薩所做利益眾生的廣大事業。因菩薩的境界,即動一念與眾生無益的便不動,做一事與眾生不利的便不做,根據這意思為出發點,所以菩薩的願行,是廣大無邊的。雖然,約而言之,菩薩的行門,亦不出六度與四攝。

怎樣叫六度呢?度是濟渡義,是說學菩薩的人依此而修,便可渡過凡夫生死的大海,到達聖人真理的彼岸。否則不修六度,便要永遠浮沉於生死海中。一佈施度。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以資團產業惠施於人不使人缺乏為財施;以世間學問樂濟人群乃至以佛教善導大眾為法施;有人發生生命的威脅將失去自由時,以種種方法使之解除威脅保障其生命安全與自由為無畏施。其原則,不僅僅以財物施人,凡能犧牲自己利益群眾的都名為佈施。二持戒度。戒的意義,是止惡行善,不但消極的禁止行惡,更要積極的努力行善。菩薩有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是消極的依照佛律,嚴持禁戒;(二)攝善法戒,是積極的勵修善行,廣作善事;(三)饒益有情戒,凡是利益人群的事業,都是努力勇行。三忍辱度。是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之後,抱定實行善事的宗旨,遇到任何逆境邊緣來打擊,都能忍受之,不因此而退初心。故真能行忍,是出於智力的行為,大度的容忍,是根據緣起性空的智力,等運同體的悲願,才能做到。四精進度。精是精純無雜,進是進增不退。輕之於舉手投足之勞,重之於負擔天下國家的大責,其間不容許有個私心打算,都在精純無雜中排除惡法,勤勞實踐其它五度之行,不休不息,不稍鬆懈,百折不撓,克服種種的難關波折,才是菩薩精進行為。五禪定度。禪之梵語為 “禪那”,義為 “靜慮”,與 “三摩地” 的 “定”相通,故合言禪定,禪定的原義,是在學習菩薩道的人,應須將自己散漫紛亂被環境所擾亂所搖動如塵飛揚,不能控制的心境,用禪定的方法使其專注一境,所謂 “制心一處,無事不辨”。故修禪定的工夫,不是靜坐枯寂萬念俱灰的消極行為,而是培養精神使精神健全的活動力,此活動力能為積極承辦一切事業的智源,故禪定的後果,便是智慧。智慧與禪定凝結一境,便可以發生種種大力大用,如火之不動搖,永遠能保持其焦物的實力,故禪定之能發揮其智力摧破煩惱解脫生死,其要義皆在此一著。六智慧度。世間一切學問知識亦是智能,但以佛學的眼光看來,這種智慧多是未能徹底究竟,由這智慧產生的理論或所謂真理,亦未能徹底究竟做為定論。如今日的西洋科學哲學的智慧極為發達,但其所以提倡的理論或真理,不論唯心或唯物,時有改變,被人推翻,前者為後者所推翻,後者又為後者所推翻,故其所闡明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亦無一定的標準。而佛學上的智慧則不然,此種智慧是由禪定之力所引發的,其徹見宇宙人生的真理,是真常不變的,且能把握住這認識真理之中貫通萬法,應用在萬法上所施設的事業行為沒有絲毫錯謬的。但佛教獲得這正智慧的步驟,是有聞慧、思慧、修慧。先是求知 “聞法”,聞而後能明辨 “慎思”,思而後能篤行 “修持”,稱為聞思修三慧。此中思慧,原禪定致力的唯一工夫,故禪定不是枯木死灰,求其無所思,而是制思凝聚契合於真理的境界,使境界與智慧打成一片,這時的智慧是徹底究竟的,名為 “根本智”;由這智慧上所起應化施設種種教導眾生的事業,名 “差別智”,亦名“後得智”,即是從根本智以後所得的智慧。根本智,是認識眾生與萬法緣起性空的真理,亦即明瞭宇宙萬有普遍共同不變的原則;後得智,是從認識根本真理原則後發生的智慧,辨知眾生種種根性思欲病根,而投之適合的法藥以撥其病根。根本智,亦名 “如理智”,即如其真理如何而證知其為如何;後得智,亦名 “如量智”,即如其所證真理之量而發揮不違反其共通原理的差別作用。能至乎此,能明乎此,則可說佛教求智慧求真理的能事已完畢了。

怎樣是菩薩的四攝行呢?一佈施攝,遇求財產的人施以財產,求知的人施以佛法,菩薩能與眾生精誠親愛,就易於攝化。二愛語攝,隨眾生個性不同,以慈慰喻之言令生歡喜,則易攝受,使令學佛。三利行攝,菩薩身語意行皆以利人為主,故能發生感召之力,使人於不知不覺中走上佛學的途徑。四同事攝,菩薩教化眾生,深入民間社會各種階層,和光同塵,不分階級,與眾同事,令易受化。此四攝法,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手段,權巧方便的法門,導諸眾生,歸向佛法,是其主要的目的。

六度和四攝合而言之,即包括了菩薩所修學的福智二種資糧。但所應注意的,是在修每一度每一攝時,應該心無分別,不生執著,如修 “佈施度”時,應以無分別心,平等佈施,不生貪著,《金剛經》所謂 “無住相佈施”,是由於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因施心無所貪著,則其所得福智亦無限量;否則,如人做了一件好事,即貪著其功德多少,懷得懷失,則雖有功德亦是甚少甚少,所謂 “量大福也大,機深福也深”,心量廣大,福德亦大,在這點上,學佛的人是不可不注意的!從前印度波斯匿王大開宴會供佛齋僧以為自己功德極大,而佛說其不如一個丐錢買油點燈供佛的貧婦,中國樑武帝造寺齋僧無數以為自己功德甚多,達摩祖師說他 “並無功德”,所謂 “淨智妙圓,非世所求”,都是這個意思。因為你覺得自己功德甚多,是以有限量的心貪著功德,所以所得的功德也不過是盡你的心量那麼多的有相有為的功德而已,那無為無相的稱性稱量的廣大功德,你是做夢也想不到了。

四建立人生佛教

太虛大師一生說法,其重點完全是在建立人生佛教,是體達佛意,躬行佛事,要把佛法從現實的人生社會上活用起來,使人人知道佛法的真義,佛法的精神,乃至在佛法修學上得到真實受用。而其方法,則提倡從 “菩薩學處”做起,唯有從這 “菩薩學處”做起,使每個學佛的人都發菩提心,學菩薩行,表現菩薩利人濟世的精神在實踐的行為上,把全部佛法活用於現實的人生社會。那麼人生的佛教,就可建立起來,那種錯謬的誤會的 “人死佛教”的陋劣觀念,自然可以汰除了。所以我現在就根據大師的 “菩薩學處”,說一個淺近的 “在家修學佛法的程序”。各位信佛的道友,如能都依照這規則去做,能不能實現人間佛教呢?我的答覆,當然是可以建立的。不過在這裡還要附帶說明的,建立人間佛教最基本的工作,是要各個信佛的人,能把家庭佛教化,從自己的子女教養起。其方法,不必要子女們即刻不食魚肉,不必要他們入廟燒香三頭九叩,也不必要去廣求那幽玄的虛無渺茫的玄理,只要自己能腳踏實地,實事求是,依此修學的程序從佛化家庭做起,那麼人間佛教,或人生佛教的建立也不難實現了。

(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四十一冊 “佛學研究方法” 卷,本文系法舫法師在香港香海蓮社與澳門寶覺佛學社之講稿,由竺摩記、《法舫文集》第三集)

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