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翻過一道小樑,沿石階向下,就踏上了古戰場。首先看到的是南邊城牆上“陳倉故道”幾個大字,兩邊架著兩門紅衣大炮,聽說那是明末袁崇煥從西方引進改裝的,不是宋朝的武器。看到的宋朝武器有三弓床弩、手銃火炮和猛火油櫃(相當於現代大焰噴射器)。

公元 1131 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金軍元帥兀朮親率十萬大軍,架設浮橋,跨過渭水,攻打大散關。南宋大將吳玠、吳璘兩兄弟帶領2000 精兵大敗十萬金軍,兀朮“僅以身免”,甚至“剃其鬚髯”而去。此次戰役在宋金戰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影響中國歷史的100 次重要戰爭之一。它促使“紹興和議”的簽訂,以“大散關和淮河為界,劃定了南宋和金國的國界線”,才使弱小的南宋偏安一隅,保存了 150 年的江山。

在“陳倉故道”的東邊,有一口“龍泉”,相傳此泉水永不幹涸,造福了一方百姓。北邊兩層的“敵樓”特別醒目,門樓有郭沫若題寫的“大散關”三個行草大字,兩邊是一幅對聯“三秦散關雄千古,二吳豪氣傳萬年。”

穿過敵樓,迎面看到的是抗金英雄吳玠吳璘的塑像。雖飽經風霜,二位仍然是威風凜凜、雄視古今。在這一小片平地的西側,是一座小小的“二王廟”,門上的對聯是“雄關百戰名今古,大散千年崇玠璘”,算是對吳玠、吳璘二兄弟的充分肯定。

最後我們還乘興爬上了陡直的鐵製臺階,到“觀音閣”看了一眼端莊典雅、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才心滿意足地下山了。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翻過一道小樑,沿石階向下,就踏上了古戰場。首先看到的是南邊城牆上“陳倉故道”幾個大字,兩邊架著兩門紅衣大炮,聽說那是明末袁崇煥從西方引進改裝的,不是宋朝的武器。看到的宋朝武器有三弓床弩、手銃火炮和猛火油櫃(相當於現代大焰噴射器)。

公元 1131 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金軍元帥兀朮親率十萬大軍,架設浮橋,跨過渭水,攻打大散關。南宋大將吳玠、吳璘兩兄弟帶領2000 精兵大敗十萬金軍,兀朮“僅以身免”,甚至“剃其鬚髯”而去。此次戰役在宋金戰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影響中國歷史的100 次重要戰爭之一。它促使“紹興和議”的簽訂,以“大散關和淮河為界,劃定了南宋和金國的國界線”,才使弱小的南宋偏安一隅,保存了 150 年的江山。

在“陳倉故道”的東邊,有一口“龍泉”,相傳此泉水永不幹涸,造福了一方百姓。北邊兩層的“敵樓”特別醒目,門樓有郭沫若題寫的“大散關”三個行草大字,兩邊是一幅對聯“三秦散關雄千古,二吳豪氣傳萬年。”

穿過敵樓,迎面看到的是抗金英雄吳玠吳璘的塑像。雖飽經風霜,二位仍然是威風凜凜、雄視古今。在這一小片平地的西側,是一座小小的“二王廟”,門上的對聯是“雄關百戰名今古,大散千年崇玠璘”,算是對吳玠、吳璘二兄弟的充分肯定。

最後我們還乘興爬上了陡直的鐵製臺階,到“觀音閣”看了一眼端莊典雅、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才心滿意足地下山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雖然當天氣溫較高,但因為一直走在林木茂盛的樹蔭裡,感覺還是很舒服。只是一路上沒有碰到幾個遊客,難免讓人感覺有點失落。快走下山了,我在心裡寫下了一首小詩,以記此行。

得空閒遊大散關,

陸游詩名齊九天。

二吳兄弟留名地,

如今幾人來觀覽!

2019 年 7 月 9 日晚

作者簡介 寧建平,男,1969年11月出生,祖籍鳳翔縣橫水鎮深溝村。畢業於陝西中醫學院,大學本科學歷,就職於鳳翔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寶雞市第二屆中青年名中醫,院工會主席,康復科主任,從事內科臨床工作20多年。除精研歧黃之術外,業餘喜愛學習文史、哲學知識,近年來偶寫一些遊記散文、詩歌等。


"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轉自:芳菲隨筆

遊 大 散 關

寶雞周邊風景名勝較多,東北有氣勢不凡的佛教聖地扶風法門寺,正東有終年積雪、景色優美的眉縣太白山,西南有七彩鳳縣,西北有道教聖地龍門洞、一望無際的關山大草原,鳳翔的東湖、歧山的周公廟也遠近聞名近年興起的大水川、九龍山風景區都是遊人如織。這三年多時間,因交通便利、自己有了小轎車,這些景點都自駕遊玩過了,要想在近處找個有點名氣的去處,還真一時想不出來。

前段時間,工作一直很忙,弄得人疲憊不堪,真想好好放鬆放鬆,給自己減減壓。上個週末,難得有空,想就近轉一轉,苦思冥想了半天,忽然想起了幾次過其門而未入的大散關,就和妻子早早地驅車前往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1

大散關亦稱散關,為關中四關(東潼關、南武關、西散關、北蕭關)之首,為西周開國元勳散宜生的封地“散國”的關隘,故稱“散關”,距今有 3000 多年的歷史。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距市區約 19 公里,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有“川陝噤喉”,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據史料記載,大散關曾發生戰役 70 餘次。老子當年過散關,在此寫下了 5000 字的《道德經》;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典故就發生在這裡;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南宋時為南宋與金國的國界線。正如《史記》所載:“北不得無以啟樑益,南不得無一以固關中”,由此不難看出,大散關是一個交通樞紐,具有當之無愧的軍事戰略地位。

這幾年,有幾次從川陝公路往返於鳳縣,每次看到秦嶺,都禁不住歎服大自然天造地設的鬼斧神工。秦嶺這條突兀升起的綿長山脈,滿山碧綠,一望天際。秦嶺地勢北仰南傾,北麓山勢陡峭雄偉,形成了千崖競秀的壁立山峰,屬溫暖帶氣候;秦嶺南坡山麓緩長,坡勢較緩,屬亞熱帶氣候。因此,長期以來,人們把秦嶺看作是中國“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線,秦嶺也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2

十點半左右,我們就到達了大散關的關口。大散關面南背北,一下車,二層門樓上陸游的著名詩句——“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幾個硃紅色大字赫然在目,門中央啟功老先生清秀剛正、和天潤雅的提名“古大散關”高高在上,使人不由得心生幾分敬畏。

進入大門,是一個長方形的小院落,那裡是大宋文化石雕區。正對面左右兩側映入眼簾的是“正心修身,精忠報國”八個大字。左邊有一尊雕像,一位雙目遠眺、手握書卷、腰佩寶劍、氣宇軒昂的老者是南宋大詩人陸游。雕像後面牆壁從外向裡分別雕刻的是行書和大篆體的“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正是這兩句詩,使大散關名揚天下。緊挨著的是毛澤東狂草的陸游詩《示兒》,往裡還有不知哪位名家草書的陸游詩《書憤*其一》“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本詩系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全緊扣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書憤》是陸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中兩聯屬對工穩,尤以頷聯“樓船”、“鐵馬”兩句,雄放豪邁,為人們廣泛傳誦。這樣的詩句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再往裡看,是唐婉書寫的一個“舞”字和陸游書寫的一個“福”字,從這兩個很特別的字,可以看出唐婉的丰姿和陸游對幸福的理解一一有女人、有小孩、有田地。最裡頭是陸游、唐婉被逼分手,並在沈園不期而遇之後題寫、唱和並流傳千古的的《釵頭鳳》。

陸游的《釵頭鳳》“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唐婉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陸游和表妹唐婉才貌雙全、伉儷情深,但卻因為唐婉不能生育而最終黯然分手。他們之間悽美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年,一直是廣大讀者心頭揮之不去的痛。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3

在文化石雕區的北牆東側,還刻有民族英雄岳飛的畫像和他流傳千古的《滿江紅》,看後使人激情澎湃,肅然起敬。在院落的東北角,還有一口頗有來歷的“飲馬泉”。相傳蜀國名將、一代武聖關羽路過散關,口渴難耐,他的坐騎赤兔馬用前蹄在此刨了幾個,即刻有一股清泉流出,解了主人的渴。

遊覽完大宋文化石雕區,拾階而上,抬頭便見二層樓的老子道德大殿,上下兩層中央書寫著“天下雄關”和“道德真源”八個大字,殿內中央供奉的是漢白玉雕刻的神態安詳的“老子騎牛圖”。眾所周知,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後世被尊為道教始祖。在老子身後,有一幅對聯“道生一 一 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橫批是“紫氣東來”。左右兩側分別介紹的是《道德經》和《易經》。殿內最重要的物件是大散關館藏的七件珍寶,它們分別是: 清姜河野魚化石 形成於晚侏羅紀一一早白堊紀,距今已有一億四千萬年。《水經注》、《帝王世紀》等書中記載:“炎帝長於姜水”。姜炎文化源遠流長,散關文化博大精深。

散氏盤 據考證此盤為西周晚期文物,上書有銘文 19 行 357 字。記述了夨國侵佔散國土地,兩國議和,夨國割地賠償給散國的過程與合約,是我國最早最完善的土地契約。散氏盤、毛公鼎、大盂鼎、虢季子盤並稱四大國寶。此盤為複製品,原件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複製品只有兩件,另一件存放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館。

白蛇指路神石相傳,當年身懷六甲的白娘子為救丈夫許仙,到峨眉山長壽嶺去盜靈芝草,與白鶴童子交戰於白雲之上,被白鶴童子擊落在大散關這塊大石之上,變成了化石。古時人們以此石做為大散關二里關路界標誌。

老子趕山鞭為距今3.55 億年的晶瑩剔透的木化石,美麗的年輪、樹皮、樹結,記錄了遠古的年代。秦嶺山脈崇山峻嶺,據傳老子當年過散關時,用趕山鞭打通了“陳倉古道”,使天塹變坦途。

清明上河圖 為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大作,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清明節那天人們趕集時的繁榮景象。圖中八百多個各行各業的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是大宋王朝經濟繁榮的見證,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青釉剔花倒裝壺 為宋代耀州窯瓷器精品代表作。底心有一大孔通腹,倒置可灌水,內設內膽,正置滴水不漏。此壺集捏塑、剔刻、模印裝飾於一體,堪稱中華國粹。它再現了大宋王朝豪華、奢侈、富裕的生活景象。倒裝壺有大小兩件,小的為真品,大的為複製品。

犒賞三軍大肉石 系天然石種,由沉積岩、硅置巖或變質岩在地質運動過程中與其他礦物質接觸色化而成。大散關犒賞三軍大肉石,比1949 年蔣介石從北京故宮帶走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乾隆東坡肉石大近十倍。

仔細欣賞完這七件珍寶,走上陡直的六十八層臺階,就來到了聚仙亭。相傳當年孔子曾向老子問道,老子在聚仙亭向孔子傳經佈道。登上聚仙亭,背靠巍巍群山,面向濤濤渭水,確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走出聚仙亭,沿著狹窄的石階往前走,碰到兩個撿拾山上垃圾的工作人員,得知前面不遠過了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到了大散關最重要的景點一一大散關古戰場。匆匆看了一眼烽火臺和財神殿,就徑直向古戰場走去。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翻過一道小樑,沿石階向下,就踏上了古戰場。首先看到的是南邊城牆上“陳倉故道”幾個大字,兩邊架著兩門紅衣大炮,聽說那是明末袁崇煥從西方引進改裝的,不是宋朝的武器。看到的宋朝武器有三弓床弩、手銃火炮和猛火油櫃(相當於現代大焰噴射器)。

公元 1131 年,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金軍元帥兀朮親率十萬大軍,架設浮橋,跨過渭水,攻打大散關。南宋大將吳玠、吳璘兩兄弟帶領2000 精兵大敗十萬金軍,兀朮“僅以身免”,甚至“剃其鬚髯”而去。此次戰役在宋金戰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影響中國歷史的100 次重要戰爭之一。它促使“紹興和議”的簽訂,以“大散關和淮河為界,劃定了南宋和金國的國界線”,才使弱小的南宋偏安一隅,保存了 150 年的江山。

在“陳倉故道”的東邊,有一口“龍泉”,相傳此泉水永不幹涸,造福了一方百姓。北邊兩層的“敵樓”特別醒目,門樓有郭沫若題寫的“大散關”三個行草大字,兩邊是一幅對聯“三秦散關雄千古,二吳豪氣傳萬年。”

穿過敵樓,迎面看到的是抗金英雄吳玠吳璘的塑像。雖飽經風霜,二位仍然是威風凜凜、雄視古今。在這一小片平地的西側,是一座小小的“二王廟”,門上的對聯是“雄關百戰名今古,大散千年崇玠璘”,算是對吳玠、吳璘二兄弟的充分肯定。

最後我們還乘興爬上了陡直的鐵製臺階,到“觀音閣”看了一眼端莊典雅、慈眉善目的觀世音菩薩,才心滿意足地下山了。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雖然當天氣溫較高,但因為一直走在林木茂盛的樹蔭裡,感覺還是很舒服。只是一路上沒有碰到幾個遊客,難免讓人感覺有點失落。快走下山了,我在心裡寫下了一首小詩,以記此行。

得空閒遊大散關,

陸游詩名齊九天。

二吳兄弟留名地,

如今幾人來觀覽!

2019 年 7 月 9 日晚

作者簡介 寧建平,男,1969年11月出生,祖籍鳳翔縣橫水鎮深溝村。畢業於陝西中醫學院,大學本科學歷,就職於鳳翔縣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寶雞市第二屆中青年名中醫,院工會主席,康復科主任,從事內科臨床工作20多年。除精研歧黃之術外,業餘喜愛學習文史、哲學知識,近年來偶寫一些遊記散文、詩歌等。


陝西鳳翔:寧建平|遊大散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