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蜂王 飼料 蜂蜜 長白山 蜜粉 技術 植物 吉林 上海蜜蜂繁育研究基地 2019-09-19
"

在長白山區,蜂群進入秋繁階段後,外界的氣候、蜜粉源不利於蜂群的繁殖。而大多數飼養中蜂的方式為定地飼養,更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飼養難度。實踐證明,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看蜂群繁殖的強弱就知道養蜂者的技術水平高低。同時秋季蜂群繁殖的強弱,還直接影響著蜂群越冬的安全,所以蜂群的秋繁管理至關重要,必須隨著外界蜜源、氣候的變化,科學調整蜂巢,因地制宜地進行獎勵飼餵,更好發揮蜂王的產卵優勢,防止蜂群病敵害的發生,使其繁殖出強壯的群勢,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礎,確保飼養中蜂的健康發展,才能提高養蜂生產的經濟效益。現將筆者做法介紹如下。

1 防止秋繁發生分蜂

長白山中蜂在活框飼養中,秋季發生分蜂的情形較少。但筆者 2014 年在吉林省敦化市某林場飼養中蜂時,秋繁前期蜜粉源、氣候較好、新分群群勢發展強壯 ,胡枝子蜜大豐收,蜂群秋繁中便發生了自然分蜂。由於未及時人工育王,使蜂群秋繁工作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由此可見,在蜜粉源較好時,秋繁前要培育出一批優質蜂王,合理進行人工分蜂,防止自然分蜂,才能在蜂群管理中做到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2 酌情造脾

造新脾是促進蜂群繁殖的一種有效措施。長白山區中蜂在秋繁階段,受蜜源、氣候的影響,群勢逐步進入衰退期,造新脾應在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保障群內有充足飼料的情況下,每群每次只能添加 1 張巢礎。新造的巢脾不要直接加入蜂巢中央,待第一張新脾產卵化蟲後,再根據外界蜜粉源、氣候酌情造第二張新脾。此時造的新脾不同於春、夏兩季,秋繁造新脾一旦過急,群勢則因造脾削弱較快,子脾出現“花子”現象,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反而影響蜂群的健康發展。

3 靈活的獎勵飼餵

獎勵飼餵是繁殖強群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術措施。實踐中發現,一般有 2 種情況不宜進行獎勵飼餵:其一,胡枝子豐收年,即使飼養的蜂群短期內蜂群飼料不充足時,也不要盲目獎勵飼養;其二,當秋季氣溫高、雨水調和時,即使胡枝子不流蜜,其他草、木本蜜粉源植物也會大量開花吐粉泌蜜,獎勵飼餵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還增加蜂群負擔,並直接影響生產中蜂巢蜜的質量。除以上情況之外,要儘早進行獎勵飼餵,一旦延誤還會影響到繁殖越冬適齡蜂的質量。秋繁蜂群獎勵飼餵白糖水,達不到促繁目的,因為中蜂不同於意蜂,秋繁獎勵飼餵糖水時,有時處理不當,蜂群會發生應激反應,導致中蜂怠工、幼蟲期發育不良,羽化出房的越冬適齡蜂不健康。因此,秋繁在不發生盜蜂時,最好直接獎勵飼餵蜂蜜,或在糖水中對適量的蜂蜜,這樣才能提高越冬蜂的質量。

4 正確處理失王群

外界蜜粉源條件一般的年份,蜂群秋繁時出現失王,應直接介入產卵蜂王,不要導入王臺或誘送處女王。秋季蜜源、氣候已不利蜂群的繁殖,處女蜂王交尾產卵需要一段時間,此時的失王群又處於斷子狀態,如果失王蜂群群勢不強壯,即便蜂王產卵成功,也很難繁殖成越冬壯群,飼養過程中容易誘發蜂病,越冬時還需要進行合併,往往合併後 2 群都不如 1 群強,而且蜂群越冬效果也不好。所以在一般年份、蜂群秋季繁殖階段,不要貪圖中蜂飼養的數量,而要注重蜂群的質量,蜜粉源好的年份除外。因此,在蜂群的飼養管理中,要根據外界氣候、蜜源和群勢的發展,正確處理失王群,發揮蜂王和蜂群的優勢,繁殖強壯的蜂群。

5 合併弱群,加強群勢

在蜂群飼養中,每位養蜂者都想飼養強群,但因蜂王、敵害或管理不當等因素,總會有些弱群。因秋繁時蜂王有效產卵期短,即使加強管理也很難繁殖成壯群。最有效的措施是進行合併,利用強群秋繁。由於中蜂的擺放不同於意蜂、一般都單獨擺放,本場合並時回蜂嚴重,往往合併後整個蜂場比較亂,蜜源不好時還會發生盜蜂。我合併蜂群的方法是:將合併的蜂群遷離本場 3~5 km,待合併成功後,再遷回本場統一管理。雖然採用這種方法合併麻煩些,但能達到蜂群合併後促繁的目的,又不會引發蜂場盜蜂。要飼養強群必須根據蜂群繁殖期的長短,酌情合併弱群,才能達到飼養強群的目的。

6 合理補喂越冬飼料

蜂群補喂越冬飼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蜂群的越冬安全。在長白山區秋季蜜源不好,生產不出商品蜂蜜時,要提前補喂越冬飼料。一般在 8 月初對蜂群進一次全面檢查,將深色巢脾佈置在蜂巢兩側,中間放適宜蜂王產卵的淺色巢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於蜂,蜂路保持 8 mm,調整後開始補喂。補喂飼料的多少,要根據蜂王的日產卵量,前期蜂王產卵旺盛時,補喂量少些,以防造成蜜壓子圈。隨著蜂王產卵量的日趨下降,要加大飼餵量,當糖 (蜜) 脾封蓋面積達70%~80%或以上時,撤出後集中貯存於強群的繼箱內,在 9 月下旬,蜂群斷子後調整越冬蜂巢時,把糖脾換入蜂巢,飼料達不到越冬要求的蜂群,再次進行補喂。這樣利用非越冬蜂完成越冬飼料的採集搬運、釀造和封蓋等工作,並在準備越冬飼料的過程中為越冬蜂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越冬蜂出房後因沒有參加儲備越冬飼料的勞動而保存了體力、延長了壽命;秋季蜂蜜豐收的年份,不提倡提前補喂越冬飼料。待秋繁最後一批子出房之後,取出蜂巢內封蓋好的巢蜜,再按蜂多於脾的關係佈置蜂巢,所留巢脾要有邊角蜜,最好是中蜂自己造的巢脾,越冬期便於中蜂咬脾結團。調整完蜂巢後開始大量飼餵糖漿,飼餵到蜂群安全越冬的標準為止。這樣補喂越冬飼料脾的好處是:蜂群在越冬期消耗的是巢脾下部的糖漿飼料,中蜂越冬安靜且安全,而春繁時消耗的是其上部的邊角蜜粉,營養豐富,適應中蜂的繁殖需要,蜂群春繁較快,繁蜂效果非常好。

7 防止中蜂病敵害

秋季易發的蜂病是中囊病。秋繁時不要從外場引進蜂王或處女王以及蜂用飼料等。外來人員進入蜂場參觀,要進行嚴格消毒;禁止外來人員提脾查看蜂群;秋季隨著氣溫、蜜源等不利於蜂群繁殖時,逐漸將蜂巢內的多餘巢脾撤出,保障蜂巢內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蜂群檢查時儘量選擇在傍晚,避免因檢查蜂群引發盜蜂;雨後放蜂場地比較潮溼時,蜂箱的四周要撒些生石灰進行場地消毒殺菌。近年來,多數養蜂者採用飼餵“中囊抗體”來防治中囊病,而筆者的蜂場與外界隔離得較好,多年來曾未發生過中囊病。因此,場地隔離是防止中囊病發生的最佳方法。但大多數蜂場很難做到,為了最有效的預防蜂病的發生,要儘量從本場選育優良蜂種進行育王,平時應當做好蜂群的保健工作,並飼餵“中囊抗體”預防中囊病。蜂群秋繁時,一般蜂箱都放置在離地面 30~40 cm 的蜂箱支架上,蟾蜍基本形不成危害。胡蜂才是中蜂秋繁的主要敵害,在秋繁時要經常巡視蜂群巢門口,發現有胡蜂要進行捕殺,或在蜂場周圍設制誘捕胡蜂的裝置,同時也不可忽視對巢蟲的防治。只有防治好中蜂的一切敵害,才能保障中蜂的健康發展。

8 防止蜂群盜蜂

防止蜂群盜蜂,就像人們生活中防火一樣重要,年年講、天天防。尤其在長白山區中蜂秋繁階段,這是一年之中蜂群最後的繁殖蜜源場地。由於繁殖期較短,一旦蜂場發生盜蜂,無有效的補救措施,蜂群損失嚴重,甚至造成垮場。在蜂群飼養中更應重視蜂群秋繁盜蜂的預防工作,除做好常規的防盜蜂措施,秋季飼養中蜂,還要遠離意蜂蜂場。

實踐證明,在長白山區,做好秋繁蜂群管理的工作,才是全年飼養中蜂的重中之重。秋季繁殖的蜂群強壯,蜂群越冬就安全,翌年蜂群春繁群勢基礎就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奪得養蜂高產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秋繁必需抓好每個環節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養蜂生產有的放矢。


"

在長白山區,蜂群進入秋繁階段後,外界的氣候、蜜粉源不利於蜂群的繁殖。而大多數飼養中蜂的方式為定地飼養,更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飼養難度。實踐證明,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看蜂群繁殖的強弱就知道養蜂者的技術水平高低。同時秋季蜂群繁殖的強弱,還直接影響著蜂群越冬的安全,所以蜂群的秋繁管理至關重要,必須隨著外界蜜源、氣候的變化,科學調整蜂巢,因地制宜地進行獎勵飼餵,更好發揮蜂王的產卵優勢,防止蜂群病敵害的發生,使其繁殖出強壯的群勢,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礎,確保飼養中蜂的健康發展,才能提高養蜂生產的經濟效益。現將筆者做法介紹如下。

1 防止秋繁發生分蜂

長白山中蜂在活框飼養中,秋季發生分蜂的情形較少。但筆者 2014 年在吉林省敦化市某林場飼養中蜂時,秋繁前期蜜粉源、氣候較好、新分群群勢發展強壯 ,胡枝子蜜大豐收,蜂群秋繁中便發生了自然分蜂。由於未及時人工育王,使蜂群秋繁工作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由此可見,在蜜粉源較好時,秋繁前要培育出一批優質蜂王,合理進行人工分蜂,防止自然分蜂,才能在蜂群管理中做到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2 酌情造脾

造新脾是促進蜂群繁殖的一種有效措施。長白山區中蜂在秋繁階段,受蜜源、氣候的影響,群勢逐步進入衰退期,造新脾應在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保障群內有充足飼料的情況下,每群每次只能添加 1 張巢礎。新造的巢脾不要直接加入蜂巢中央,待第一張新脾產卵化蟲後,再根據外界蜜粉源、氣候酌情造第二張新脾。此時造的新脾不同於春、夏兩季,秋繁造新脾一旦過急,群勢則因造脾削弱較快,子脾出現“花子”現象,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反而影響蜂群的健康發展。

3 靈活的獎勵飼餵

獎勵飼餵是繁殖強群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術措施。實踐中發現,一般有 2 種情況不宜進行獎勵飼餵:其一,胡枝子豐收年,即使飼養的蜂群短期內蜂群飼料不充足時,也不要盲目獎勵飼養;其二,當秋季氣溫高、雨水調和時,即使胡枝子不流蜜,其他草、木本蜜粉源植物也會大量開花吐粉泌蜜,獎勵飼餵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還增加蜂群負擔,並直接影響生產中蜂巢蜜的質量。除以上情況之外,要儘早進行獎勵飼餵,一旦延誤還會影響到繁殖越冬適齡蜂的質量。秋繁蜂群獎勵飼餵白糖水,達不到促繁目的,因為中蜂不同於意蜂,秋繁獎勵飼餵糖水時,有時處理不當,蜂群會發生應激反應,導致中蜂怠工、幼蟲期發育不良,羽化出房的越冬適齡蜂不健康。因此,秋繁在不發生盜蜂時,最好直接獎勵飼餵蜂蜜,或在糖水中對適量的蜂蜜,這樣才能提高越冬蜂的質量。

4 正確處理失王群

外界蜜粉源條件一般的年份,蜂群秋繁時出現失王,應直接介入產卵蜂王,不要導入王臺或誘送處女王。秋季蜜源、氣候已不利蜂群的繁殖,處女蜂王交尾產卵需要一段時間,此時的失王群又處於斷子狀態,如果失王蜂群群勢不強壯,即便蜂王產卵成功,也很難繁殖成越冬壯群,飼養過程中容易誘發蜂病,越冬時還需要進行合併,往往合併後 2 群都不如 1 群強,而且蜂群越冬效果也不好。所以在一般年份、蜂群秋季繁殖階段,不要貪圖中蜂飼養的數量,而要注重蜂群的質量,蜜粉源好的年份除外。因此,在蜂群的飼養管理中,要根據外界氣候、蜜源和群勢的發展,正確處理失王群,發揮蜂王和蜂群的優勢,繁殖強壯的蜂群。

5 合併弱群,加強群勢

在蜂群飼養中,每位養蜂者都想飼養強群,但因蜂王、敵害或管理不當等因素,總會有些弱群。因秋繁時蜂王有效產卵期短,即使加強管理也很難繁殖成壯群。最有效的措施是進行合併,利用強群秋繁。由於中蜂的擺放不同於意蜂、一般都單獨擺放,本場合並時回蜂嚴重,往往合併後整個蜂場比較亂,蜜源不好時還會發生盜蜂。我合併蜂群的方法是:將合併的蜂群遷離本場 3~5 km,待合併成功後,再遷回本場統一管理。雖然採用這種方法合併麻煩些,但能達到蜂群合併後促繁的目的,又不會引發蜂場盜蜂。要飼養強群必須根據蜂群繁殖期的長短,酌情合併弱群,才能達到飼養強群的目的。

6 合理補喂越冬飼料

蜂群補喂越冬飼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蜂群的越冬安全。在長白山區秋季蜜源不好,生產不出商品蜂蜜時,要提前補喂越冬飼料。一般在 8 月初對蜂群進一次全面檢查,將深色巢脾佈置在蜂巢兩側,中間放適宜蜂王產卵的淺色巢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於蜂,蜂路保持 8 mm,調整後開始補喂。補喂飼料的多少,要根據蜂王的日產卵量,前期蜂王產卵旺盛時,補喂量少些,以防造成蜜壓子圈。隨著蜂王產卵量的日趨下降,要加大飼餵量,當糖 (蜜) 脾封蓋面積達70%~80%或以上時,撤出後集中貯存於強群的繼箱內,在 9 月下旬,蜂群斷子後調整越冬蜂巢時,把糖脾換入蜂巢,飼料達不到越冬要求的蜂群,再次進行補喂。這樣利用非越冬蜂完成越冬飼料的採集搬運、釀造和封蓋等工作,並在準備越冬飼料的過程中為越冬蜂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越冬蜂出房後因沒有參加儲備越冬飼料的勞動而保存了體力、延長了壽命;秋季蜂蜜豐收的年份,不提倡提前補喂越冬飼料。待秋繁最後一批子出房之後,取出蜂巢內封蓋好的巢蜜,再按蜂多於脾的關係佈置蜂巢,所留巢脾要有邊角蜜,最好是中蜂自己造的巢脾,越冬期便於中蜂咬脾結團。調整完蜂巢後開始大量飼餵糖漿,飼餵到蜂群安全越冬的標準為止。這樣補喂越冬飼料脾的好處是:蜂群在越冬期消耗的是巢脾下部的糖漿飼料,中蜂越冬安靜且安全,而春繁時消耗的是其上部的邊角蜜粉,營養豐富,適應中蜂的繁殖需要,蜂群春繁較快,繁蜂效果非常好。

7 防止中蜂病敵害

秋季易發的蜂病是中囊病。秋繁時不要從外場引進蜂王或處女王以及蜂用飼料等。外來人員進入蜂場參觀,要進行嚴格消毒;禁止外來人員提脾查看蜂群;秋季隨著氣溫、蜜源等不利於蜂群繁殖時,逐漸將蜂巢內的多餘巢脾撤出,保障蜂巢內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蜂群檢查時儘量選擇在傍晚,避免因檢查蜂群引發盜蜂;雨後放蜂場地比較潮溼時,蜂箱的四周要撒些生石灰進行場地消毒殺菌。近年來,多數養蜂者採用飼餵“中囊抗體”來防治中囊病,而筆者的蜂場與外界隔離得較好,多年來曾未發生過中囊病。因此,場地隔離是防止中囊病發生的最佳方法。但大多數蜂場很難做到,為了最有效的預防蜂病的發生,要儘量從本場選育優良蜂種進行育王,平時應當做好蜂群的保健工作,並飼餵“中囊抗體”預防中囊病。蜂群秋繁時,一般蜂箱都放置在離地面 30~40 cm 的蜂箱支架上,蟾蜍基本形不成危害。胡蜂才是中蜂秋繁的主要敵害,在秋繁時要經常巡視蜂群巢門口,發現有胡蜂要進行捕殺,或在蜂場周圍設制誘捕胡蜂的裝置,同時也不可忽視對巢蟲的防治。只有防治好中蜂的一切敵害,才能保障中蜂的健康發展。

8 防止蜂群盜蜂

防止蜂群盜蜂,就像人們生活中防火一樣重要,年年講、天天防。尤其在長白山區中蜂秋繁階段,這是一年之中蜂群最後的繁殖蜜源場地。由於繁殖期較短,一旦蜂場發生盜蜂,無有效的補救措施,蜂群損失嚴重,甚至造成垮場。在蜂群飼養中更應重視蜂群秋繁盜蜂的預防工作,除做好常規的防盜蜂措施,秋季飼養中蜂,還要遠離意蜂蜂場。

實踐證明,在長白山區,做好秋繁蜂群管理的工作,才是全年飼養中蜂的重中之重。秋季繁殖的蜂群強壯,蜂群越冬就安全,翌年蜂群春繁群勢基礎就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奪得養蜂高產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秋繁必需抓好每個環節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養蜂生產有的放矢。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

在長白山區,蜂群進入秋繁階段後,外界的氣候、蜜粉源不利於蜂群的繁殖。而大多數飼養中蜂的方式為定地飼養,更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飼養難度。實踐證明,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看蜂群繁殖的強弱就知道養蜂者的技術水平高低。同時秋季蜂群繁殖的強弱,還直接影響著蜂群越冬的安全,所以蜂群的秋繁管理至關重要,必須隨著外界蜜源、氣候的變化,科學調整蜂巢,因地制宜地進行獎勵飼餵,更好發揮蜂王的產卵優勢,防止蜂群病敵害的發生,使其繁殖出強壯的群勢,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礎,確保飼養中蜂的健康發展,才能提高養蜂生產的經濟效益。現將筆者做法介紹如下。

1 防止秋繁發生分蜂

長白山中蜂在活框飼養中,秋季發生分蜂的情形較少。但筆者 2014 年在吉林省敦化市某林場飼養中蜂時,秋繁前期蜜粉源、氣候較好、新分群群勢發展強壯 ,胡枝子蜜大豐收,蜂群秋繁中便發生了自然分蜂。由於未及時人工育王,使蜂群秋繁工作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由此可見,在蜜粉源較好時,秋繁前要培育出一批優質蜂王,合理進行人工分蜂,防止自然分蜂,才能在蜂群管理中做到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2 酌情造脾

造新脾是促進蜂群繁殖的一種有效措施。長白山區中蜂在秋繁階段,受蜜源、氣候的影響,群勢逐步進入衰退期,造新脾應在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保障群內有充足飼料的情況下,每群每次只能添加 1 張巢礎。新造的巢脾不要直接加入蜂巢中央,待第一張新脾產卵化蟲後,再根據外界蜜粉源、氣候酌情造第二張新脾。此時造的新脾不同於春、夏兩季,秋繁造新脾一旦過急,群勢則因造脾削弱較快,子脾出現“花子”現象,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反而影響蜂群的健康發展。

3 靈活的獎勵飼餵

獎勵飼餵是繁殖強群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術措施。實踐中發現,一般有 2 種情況不宜進行獎勵飼餵:其一,胡枝子豐收年,即使飼養的蜂群短期內蜂群飼料不充足時,也不要盲目獎勵飼養;其二,當秋季氣溫高、雨水調和時,即使胡枝子不流蜜,其他草、木本蜜粉源植物也會大量開花吐粉泌蜜,獎勵飼餵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還增加蜂群負擔,並直接影響生產中蜂巢蜜的質量。除以上情況之外,要儘早進行獎勵飼餵,一旦延誤還會影響到繁殖越冬適齡蜂的質量。秋繁蜂群獎勵飼餵白糖水,達不到促繁目的,因為中蜂不同於意蜂,秋繁獎勵飼餵糖水時,有時處理不當,蜂群會發生應激反應,導致中蜂怠工、幼蟲期發育不良,羽化出房的越冬適齡蜂不健康。因此,秋繁在不發生盜蜂時,最好直接獎勵飼餵蜂蜜,或在糖水中對適量的蜂蜜,這樣才能提高越冬蜂的質量。

4 正確處理失王群

外界蜜粉源條件一般的年份,蜂群秋繁時出現失王,應直接介入產卵蜂王,不要導入王臺或誘送處女王。秋季蜜源、氣候已不利蜂群的繁殖,處女蜂王交尾產卵需要一段時間,此時的失王群又處於斷子狀態,如果失王蜂群群勢不強壯,即便蜂王產卵成功,也很難繁殖成越冬壯群,飼養過程中容易誘發蜂病,越冬時還需要進行合併,往往合併後 2 群都不如 1 群強,而且蜂群越冬效果也不好。所以在一般年份、蜂群秋季繁殖階段,不要貪圖中蜂飼養的數量,而要注重蜂群的質量,蜜粉源好的年份除外。因此,在蜂群的飼養管理中,要根據外界氣候、蜜源和群勢的發展,正確處理失王群,發揮蜂王和蜂群的優勢,繁殖強壯的蜂群。

5 合併弱群,加強群勢

在蜂群飼養中,每位養蜂者都想飼養強群,但因蜂王、敵害或管理不當等因素,總會有些弱群。因秋繁時蜂王有效產卵期短,即使加強管理也很難繁殖成壯群。最有效的措施是進行合併,利用強群秋繁。由於中蜂的擺放不同於意蜂、一般都單獨擺放,本場合並時回蜂嚴重,往往合併後整個蜂場比較亂,蜜源不好時還會發生盜蜂。我合併蜂群的方法是:將合併的蜂群遷離本場 3~5 km,待合併成功後,再遷回本場統一管理。雖然採用這種方法合併麻煩些,但能達到蜂群合併後促繁的目的,又不會引發蜂場盜蜂。要飼養強群必須根據蜂群繁殖期的長短,酌情合併弱群,才能達到飼養強群的目的。

6 合理補喂越冬飼料

蜂群補喂越冬飼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蜂群的越冬安全。在長白山區秋季蜜源不好,生產不出商品蜂蜜時,要提前補喂越冬飼料。一般在 8 月初對蜂群進一次全面檢查,將深色巢脾佈置在蜂巢兩側,中間放適宜蜂王產卵的淺色巢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於蜂,蜂路保持 8 mm,調整後開始補喂。補喂飼料的多少,要根據蜂王的日產卵量,前期蜂王產卵旺盛時,補喂量少些,以防造成蜜壓子圈。隨著蜂王產卵量的日趨下降,要加大飼餵量,當糖 (蜜) 脾封蓋面積達70%~80%或以上時,撤出後集中貯存於強群的繼箱內,在 9 月下旬,蜂群斷子後調整越冬蜂巢時,把糖脾換入蜂巢,飼料達不到越冬要求的蜂群,再次進行補喂。這樣利用非越冬蜂完成越冬飼料的採集搬運、釀造和封蓋等工作,並在準備越冬飼料的過程中為越冬蜂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越冬蜂出房後因沒有參加儲備越冬飼料的勞動而保存了體力、延長了壽命;秋季蜂蜜豐收的年份,不提倡提前補喂越冬飼料。待秋繁最後一批子出房之後,取出蜂巢內封蓋好的巢蜜,再按蜂多於脾的關係佈置蜂巢,所留巢脾要有邊角蜜,最好是中蜂自己造的巢脾,越冬期便於中蜂咬脾結團。調整完蜂巢後開始大量飼餵糖漿,飼餵到蜂群安全越冬的標準為止。這樣補喂越冬飼料脾的好處是:蜂群在越冬期消耗的是巢脾下部的糖漿飼料,中蜂越冬安靜且安全,而春繁時消耗的是其上部的邊角蜜粉,營養豐富,適應中蜂的繁殖需要,蜂群春繁較快,繁蜂效果非常好。

7 防止中蜂病敵害

秋季易發的蜂病是中囊病。秋繁時不要從外場引進蜂王或處女王以及蜂用飼料等。外來人員進入蜂場參觀,要進行嚴格消毒;禁止外來人員提脾查看蜂群;秋季隨著氣溫、蜜源等不利於蜂群繁殖時,逐漸將蜂巢內的多餘巢脾撤出,保障蜂巢內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蜂群檢查時儘量選擇在傍晚,避免因檢查蜂群引發盜蜂;雨後放蜂場地比較潮溼時,蜂箱的四周要撒些生石灰進行場地消毒殺菌。近年來,多數養蜂者採用飼餵“中囊抗體”來防治中囊病,而筆者的蜂場與外界隔離得較好,多年來曾未發生過中囊病。因此,場地隔離是防止中囊病發生的最佳方法。但大多數蜂場很難做到,為了最有效的預防蜂病的發生,要儘量從本場選育優良蜂種進行育王,平時應當做好蜂群的保健工作,並飼餵“中囊抗體”預防中囊病。蜂群秋繁時,一般蜂箱都放置在離地面 30~40 cm 的蜂箱支架上,蟾蜍基本形不成危害。胡蜂才是中蜂秋繁的主要敵害,在秋繁時要經常巡視蜂群巢門口,發現有胡蜂要進行捕殺,或在蜂場周圍設制誘捕胡蜂的裝置,同時也不可忽視對巢蟲的防治。只有防治好中蜂的一切敵害,才能保障中蜂的健康發展。

8 防止蜂群盜蜂

防止蜂群盜蜂,就像人們生活中防火一樣重要,年年講、天天防。尤其在長白山區中蜂秋繁階段,這是一年之中蜂群最後的繁殖蜜源場地。由於繁殖期較短,一旦蜂場發生盜蜂,無有效的補救措施,蜂群損失嚴重,甚至造成垮場。在蜂群飼養中更應重視蜂群秋繁盜蜂的預防工作,除做好常規的防盜蜂措施,秋季飼養中蜂,還要遠離意蜂蜂場。

實踐證明,在長白山區,做好秋繁蜂群管理的工作,才是全年飼養中蜂的重中之重。秋季繁殖的蜂群強壯,蜂群越冬就安全,翌年蜂群春繁群勢基礎就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奪得養蜂高產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秋繁必需抓好每個環節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養蜂生產有的放矢。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

在長白山區,蜂群進入秋繁階段後,外界的氣候、蜜粉源不利於蜂群的繁殖。而大多數飼養中蜂的方式為定地飼養,更增加了蜂群秋繁的飼養難度。實踐證明,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看蜂群繁殖的強弱就知道養蜂者的技術水平高低。同時秋季蜂群繁殖的強弱,還直接影響著蜂群越冬的安全,所以蜂群的秋繁管理至關重要,必須隨著外界蜜源、氣候的變化,科學調整蜂巢,因地制宜地進行獎勵飼餵,更好發揮蜂王的產卵優勢,防止蜂群病敵害的發生,使其繁殖出強壯的群勢,為蜂群安全越冬奠定基礎,確保飼養中蜂的健康發展,才能提高養蜂生產的經濟效益。現將筆者做法介紹如下。

1 防止秋繁發生分蜂

長白山中蜂在活框飼養中,秋季發生分蜂的情形較少。但筆者 2014 年在吉林省敦化市某林場飼養中蜂時,秋繁前期蜜粉源、氣候較好、新分群群勢發展強壯 ,胡枝子蜜大豐收,蜂群秋繁中便發生了自然分蜂。由於未及時人工育王,使蜂群秋繁工作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由此可見,在蜜粉源較好時,秋繁前要培育出一批優質蜂王,合理進行人工分蜂,防止自然分蜂,才能在蜂群管理中做到運籌帷幄、遊刃有餘。

2 酌情造脾

造新脾是促進蜂群繁殖的一種有效措施。長白山區中蜂在秋繁階段,受蜜源、氣候的影響,群勢逐步進入衰退期,造新脾應在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保障群內有充足飼料的情況下,每群每次只能添加 1 張巢礎。新造的巢脾不要直接加入蜂巢中央,待第一張新脾產卵化蟲後,再根據外界蜜粉源、氣候酌情造第二張新脾。此時造的新脾不同於春、夏兩季,秋繁造新脾一旦過急,群勢則因造脾削弱較快,子脾出現“花子”現象,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反而影響蜂群的健康發展。

3 靈活的獎勵飼餵

獎勵飼餵是繁殖強群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技術措施。實踐中發現,一般有 2 種情況不宜進行獎勵飼餵:其一,胡枝子豐收年,即使飼養的蜂群短期內蜂群飼料不充足時,也不要盲目獎勵飼養;其二,當秋季氣溫高、雨水調和時,即使胡枝子不流蜜,其他草、木本蜜粉源植物也會大量開花吐粉泌蜜,獎勵飼餵不但達不到促繁目的,還增加蜂群負擔,並直接影響生產中蜂巢蜜的質量。除以上情況之外,要儘早進行獎勵飼餵,一旦延誤還會影響到繁殖越冬適齡蜂的質量。秋繁蜂群獎勵飼餵白糖水,達不到促繁目的,因為中蜂不同於意蜂,秋繁獎勵飼餵糖水時,有時處理不當,蜂群會發生應激反應,導致中蜂怠工、幼蟲期發育不良,羽化出房的越冬適齡蜂不健康。因此,秋繁在不發生盜蜂時,最好直接獎勵飼餵蜂蜜,或在糖水中對適量的蜂蜜,這樣才能提高越冬蜂的質量。

4 正確處理失王群

外界蜜粉源條件一般的年份,蜂群秋繁時出現失王,應直接介入產卵蜂王,不要導入王臺或誘送處女王。秋季蜜源、氣候已不利蜂群的繁殖,處女蜂王交尾產卵需要一段時間,此時的失王群又處於斷子狀態,如果失王蜂群群勢不強壯,即便蜂王產卵成功,也很難繁殖成越冬壯群,飼養過程中容易誘發蜂病,越冬時還需要進行合併,往往合併後 2 群都不如 1 群強,而且蜂群越冬效果也不好。所以在一般年份、蜂群秋季繁殖階段,不要貪圖中蜂飼養的數量,而要注重蜂群的質量,蜜粉源好的年份除外。因此,在蜂群的飼養管理中,要根據外界氣候、蜜源和群勢的發展,正確處理失王群,發揮蜂王和蜂群的優勢,繁殖強壯的蜂群。

5 合併弱群,加強群勢

在蜂群飼養中,每位養蜂者都想飼養強群,但因蜂王、敵害或管理不當等因素,總會有些弱群。因秋繁時蜂王有效產卵期短,即使加強管理也很難繁殖成壯群。最有效的措施是進行合併,利用強群秋繁。由於中蜂的擺放不同於意蜂、一般都單獨擺放,本場合並時回蜂嚴重,往往合併後整個蜂場比較亂,蜜源不好時還會發生盜蜂。我合併蜂群的方法是:將合併的蜂群遷離本場 3~5 km,待合併成功後,再遷回本場統一管理。雖然採用這種方法合併麻煩些,但能達到蜂群合併後促繁的目的,又不會引發蜂場盜蜂。要飼養強群必須根據蜂群繁殖期的長短,酌情合併弱群,才能達到飼養強群的目的。

6 合理補喂越冬飼料

蜂群補喂越冬飼料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蜂群的越冬安全。在長白山區秋季蜜源不好,生產不出商品蜂蜜時,要提前補喂越冬飼料。一般在 8 月初對蜂群進一次全面檢查,將深色巢脾佈置在蜂巢兩側,中間放適宜蜂王產卵的淺色巢脾,蜂脾相稱或脾略多於蜂,蜂路保持 8 mm,調整後開始補喂。補喂飼料的多少,要根據蜂王的日產卵量,前期蜂王產卵旺盛時,補喂量少些,以防造成蜜壓子圈。隨著蜂王產卵量的日趨下降,要加大飼餵量,當糖 (蜜) 脾封蓋面積達70%~80%或以上時,撤出後集中貯存於強群的繼箱內,在 9 月下旬,蜂群斷子後調整越冬蜂巢時,把糖脾換入蜂巢,飼料達不到越冬要求的蜂群,再次進行補喂。這樣利用非越冬蜂完成越冬飼料的採集搬運、釀造和封蓋等工作,並在準備越冬飼料的過程中為越冬蜂的成長創造良好的條件。越冬蜂出房後因沒有參加儲備越冬飼料的勞動而保存了體力、延長了壽命;秋季蜂蜜豐收的年份,不提倡提前補喂越冬飼料。待秋繁最後一批子出房之後,取出蜂巢內封蓋好的巢蜜,再按蜂多於脾的關係佈置蜂巢,所留巢脾要有邊角蜜,最好是中蜂自己造的巢脾,越冬期便於中蜂咬脾結團。調整完蜂巢後開始大量飼餵糖漿,飼餵到蜂群安全越冬的標準為止。這樣補喂越冬飼料脾的好處是:蜂群在越冬期消耗的是巢脾下部的糖漿飼料,中蜂越冬安靜且安全,而春繁時消耗的是其上部的邊角蜜粉,營養豐富,適應中蜂的繁殖需要,蜂群春繁較快,繁蜂效果非常好。

7 防止中蜂病敵害

秋季易發的蜂病是中囊病。秋繁時不要從外場引進蜂王或處女王以及蜂用飼料等。外來人員進入蜂場參觀,要進行嚴格消毒;禁止外來人員提脾查看蜂群;秋季隨著氣溫、蜜源等不利於蜂群繁殖時,逐漸將蜂巢內的多餘巢脾撤出,保障蜂巢內蜂脾相稱或蜂略多於脾;蜂群檢查時儘量選擇在傍晚,避免因檢查蜂群引發盜蜂;雨後放蜂場地比較潮溼時,蜂箱的四周要撒些生石灰進行場地消毒殺菌。近年來,多數養蜂者採用飼餵“中囊抗體”來防治中囊病,而筆者的蜂場與外界隔離得較好,多年來曾未發生過中囊病。因此,場地隔離是防止中囊病發生的最佳方法。但大多數蜂場很難做到,為了最有效的預防蜂病的發生,要儘量從本場選育優良蜂種進行育王,平時應當做好蜂群的保健工作,並飼餵“中囊抗體”預防中囊病。蜂群秋繁時,一般蜂箱都放置在離地面 30~40 cm 的蜂箱支架上,蟾蜍基本形不成危害。胡蜂才是中蜂秋繁的主要敵害,在秋繁時要經常巡視蜂群巢門口,發現有胡蜂要進行捕殺,或在蜂場周圍設制誘捕胡蜂的裝置,同時也不可忽視對巢蟲的防治。只有防治好中蜂的一切敵害,才能保障中蜂的健康發展。

8 防止蜂群盜蜂

防止蜂群盜蜂,就像人們生活中防火一樣重要,年年講、天天防。尤其在長白山區中蜂秋繁階段,這是一年之中蜂群最後的繁殖蜜源場地。由於繁殖期較短,一旦蜂場發生盜蜂,無有效的補救措施,蜂群損失嚴重,甚至造成垮場。在蜂群飼養中更應重視蜂群秋繁盜蜂的預防工作,除做好常規的防盜蜂措施,秋季飼養中蜂,還要遠離意蜂蜂場。

實踐證明,在長白山區,做好秋繁蜂群管理的工作,才是全年飼養中蜂的重中之重。秋季繁殖的蜂群強壯,蜂群越冬就安全,翌年蜂群春繁群勢基礎就好,只有這樣才能為奪得養蜂高產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秋繁必需抓好每個環節的管理,這樣才能確保養蜂生產有的放矢。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秋季長白山中蜂管理技術:李傑鑾; 王志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