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希泰:寒冬來了,資金緊了……考驗投資和管理能力的時候到了

風投 投資 創業 新三板 基金 創業邦 2018-12-08

12月6日下午,洪泰基金創始合夥人、洪泰資本控股董事長盛希泰與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在“創業邦100未來領袖峰會”現場進行了1V1精彩對話。


盛希泰:寒冬來了,資金緊了……考驗投資和管理能力的時候到了



泰哥就投資形勢、科創板前景、洪泰全週期業務佈局等與主辦方精彩對話。泰哥表示:搞好科創板的前提是對造假企業的嚴刑峻法和充分的信息披露。有條件的創業者要努力趕上科創板第一批次紅利。未來,迴歸常識是投資業的基本原則,不要總想著移動互聯網那樣無孔不入的風口。在資本的寒冬,做好自己,做正確的事,永遠保有危機意識和合規風控是生存發展的根本。

以下為對話實錄,以第一人稱呈現。

關於洪泰:投資是基因,合規風控也是基因

資本寒冬,募資難幾乎成為2018年的關鍵詞。這個問題的起因在於資管新規,銀行的錢出不來了。可見銀行對中國的各行各業很重要。

對投資業而言,當銀行的錢出不來之後,只能從其他途徑找錢,這就帶來一個實際的問題,LP為什麼要給你錢?作為GP,你有沒有給LP生錢的能力?這是討論所謂募資難、資本寒冬的前提。

洪泰繼續保持創立至今每年都有批量退出,每年都對投資人分紅的傳統。曾有知名外資第三方盡調機構將洪泰的投資回報和全球數據對比,得出結論洪泰已經結束投資期的三支基金的投資收益均排名全球前25%。這是洪泰投資收益具有說服力的證明。

今年洪泰募集成立或即將成立若干支基金,投資階段從早期的天使、VC到後期的PE、併購基金、產業基金,還有規模可觀的母基金。洪泰已建立起全生命週期全方位投資管理平臺,基金管理規模將超過200億元。這將保證未來三年內,洪泰在各個階段都有資金可以投資,未來會更加殘酷,我們要準備足夠充足的彈藥。

除了天使、VC、PE、併購這些基金,洪泰還佈局了財富管理、洪泰金融、洪泰國際,及洪泰智造、洪泰文旅等產業與生態板塊。

投資永遠是洪泰的核心和第一基因。沒有生錢的能力就沒有生命力,為此我們為各項業務搭建了一支強者叢林、虎狼遍地的人才團隊,各個業務負責人都是業內的佼佼者。

洪泰還有兩個基因,合規、風控。洪泰永遠有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糾偏機制。堅持合規、透明、風控,走正道,登大雅之堂,不要偷雞摸狗,這句話我在公司內部說過無數次,是我個人20年投行生涯的底線,是洪哥和我合作的共同價值觀,更是公司健康發展的立身之本,要形成肌肉記憶和神經記憶。

洪泰已建立起規範、嚴格的IC會制度。因為業務的擴大,洪泰在今年接受了數十次的LP盡調,合規、風控、管理運營得到外界一致認可是對洪泰最好的肯定。未來洪泰還將在這方面繼續強化,將IC會開成洪泰的核心能力和展示窗口,任何人都可以隨時來參觀、調研,真正做到讓LP放心,讓決策過程透明。

關於科創板:科創板推出前更要強調法律法規建設

關於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反覆、倒退,作為從事投行20年的業內人士,我有切膚之痛。痛失阿里,錯過中國互聯網20年的發展成果;2015年股災,把曾經好不容易邁出的資本市場改革步伐再次打回原形;戰略新興板停擺,新三板被打入“冷宮”……所以在談及科創板推出前,我們首先要回歸常識,即什麼是市場?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是什麼?有交易才叫市場,資本市場有兩大基本功能:

一是“搞錢”,就是融資;

二是財富效應,創業者獲得財富激勵。

沒有流動性,企業不能“搞錢”,創業者不能財富增值,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就沒了,這是核心問題。增強資本市場的流動性,最應該採取的策略就是降低投資者准入門檻。

在此前的新三板改革中,我曾多次建議把投資門檻從500萬元降低到50萬元,既能滿足避免散戶化的監管初衷,又能釋放和擴大流動性。投資門檻降低到50萬元,開戶人數擴大100倍都不止,競價交易就有了前提。如此,二級市場的交易量和流動性才能真正起來。

我國的資本市場投資者以散戶為主,這種市場特徵短時間內還會繼續維持,投資者結構的改變還需要時間。但這不代表散戶市場就一定不成熟。有一個統計結果很令人吃驚,中國總人口中50萬以下淨資產人群佔比超1/3,80萬以下淨資產人群佔71%。數據很可怕,但從中也可以看出,沒有兩三百萬以上的資產斷然不會以50萬來參與新三板這樣的高風險投資,因此50萬資產的投資者門檻已經足夠高了。

有消息稱,目前科創板的投資門檻預計設定在50萬元左右。我認為還可以更低,降低到30萬、20萬,甚至10萬都可以。合理的投資者門檻是保證市場活躍度的重要條件,如果不能幫助中小企業“搞錢”,市場最終沒有活路。為什麼新三板做不起來?一是交易不活躍,第二搞不到錢,這個板塊必然“死”,沒有這兩條,誰會去上?

要想實現這兩點,必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所以,搞好科創板有兩個前提:

一是加大對造假企業的懲罰力度,對通過造假獲得巨大利益的發行人嚴刑峻法;

二是充分信息披露,這是成熟市場的經驗。

科創板實行註冊制的前提是完善的法律制度,應當把充分信息披露作為首要條件。只要充分信息披露,把商業模式講清楚,把供應商、客戶情況等真實披露了,把該講透徹得講明白了,剩下的應該交給市場來判斷。

所以,管理層需要簡化審核機制,將審核交予市場,相信中介機構,讓市場選擇;並且轉變監管思維。註冊制意味著只要你合規,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

但註冊制一定要跟嚴刑峻法結合在一起。我國的證券監管存在一個誤區,即發現上市公司財務造假之後,嚴厲處罰中介機構,對發行人和實控人的懲罰力度太低。

實操中,假如企業惡意造假,有時候就連最厲害的註冊會計師也難以發現,偵查渠道和方法比較有限,最後企業不僅騙過了會計師、律師、投行等中介機構,還騙過了地方政府、證監會發審委等所有人。

關鍵是,造假上市之後發行人獲得了巨大利益,被發現造假但懲罰力度太輕,這樣的處罰遠遠達不到“以儆效尤”的效果,以致於仍有人冒著風險造假。我打個比方,把銀行金庫打開讓你去拉,也沒有上市公司股票套現過癮,你去拉金庫還得找個地方囤金條,資本市場就更簡單了。在這個利益面前,如果沒有嚴刑峻法,我認為沒戲。

所以,強烈呼籲從法治的角度加大對企業財務造假的懲罰力度,嚴懲從市場融資的發行人,必須罰得傾家蕩產,這是確保註冊制落地的前提。沒有嚴刑峻法,註冊制就不可能完整。目前企業造假相比於其獲得的鉅額收益,懲罰帶來的成本和代價太低。

從監管角度而言,以“淨利潤”作為上市的主要指標也是不合理的。2000萬、3000萬的淨利潤對一些企業來說,會計手法就可以調節出來,而處於發展初期、需要持續投入的企業暫時還未盈利,但不影響它可能在某些領域中就是行業龍頭,在廣闊的市場空間中佔有率已經第一,這樣的企業為何不讓它上市繼續壯大呢?比如京東在美國上市之前是虧損的。

目前國內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無本質區別,甚至創業板的審核嚴格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超過了中小板,某種意義上來說前三者屬於一板,而科創板將成為真正的“創業板”。

過去,中國的科技創新類新經濟企業“被迫”選擇海外的資本市場,國內沒有一個板塊與之匹配,中概股迴歸也沒有完全對應的承接。

我曾說過,2014年阿里巴巴去美國上市,印證了中國崛起和30多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上市之後市值翻倍,但中國人卻享受不到這些企業上市的任何好處。中國資本市場錯過了整整一代互聯網,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

今年,港交所進行上市制度改革後,包括小米、美團在內的大批新經濟公司赴港上市。我這幾年從事創業投資之後,發現這一批獨角獸是過去十年培養起來的,錯過了他們意味著要再等十年。

人工智能大數據、消費分級細分領域、生物醫藥等行業,都可能誕生代表未來的新興企業。如何不再錯過?

總之,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重啟變革的一次重大機遇,承載著引領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使命和鏈接創業企業、創業投資與資本市場的新橋樑。什麼樣的企業代表未來?我們需要轉變思維,尤其是監管。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都要力爭趕上科創板的第一批次紅利。


盛希泰:寒冬來了,資金緊了……考驗投資和管理能力的時候到了



關於投行:這個行業存在兩條“鄙視鏈”

中國投資界有兩條鄙視鏈,一是美元基金鄙視人民幣基金,因為美元基金歷史悠久,管理費高,這些都是事實。另外,國內的LP和國外的LP心態還不一樣,國外LP都是老錢,5%、3%的回報他們就會覺得很好,中國不一樣,50%可能也被認為低了,心態不一樣,所以人民幣基金有很大壓力。

另外一條鄙視鏈是早期投資和後期投資相互鄙視,做VC的人瞧不起做併購的人,覺得併購這幫人太沒勁了,特別不性感,你非得看報表、看利潤、市盈率才敢投資;做併購的也瞧不上做天使VC的,覺得VC怎麼只看流量、看模式,這麼高的估值沒有利潤怎麼行。這還導致一種現象產生,前面做不下去往後面做,後面做不下去往前面做。

其實,這是兩種模式兩種思維邏輯。相互借鑑對業務是有好處的,不用把階段分那麼清楚,相互之間可以打通。比如早期投資人能不能借鑑後期一些東西,加一點PE思維,什麼是PE思維?做PE的人會說如果這個項目沒有上市的可能性我不會投,天使投資人根本不會想到最後這個點,加上點PE思維沒有壞處,對思維廣度和深度都有好處。同樣,後期投資人如果借鑑早期思維也沒壞處,早期注重看人和團隊,後期如果加一點看人的因素,一定利於整個效率的提高。

所以,洪泰內部IC會有相互列席機制。有時候外部視角會是很好的完善和補充。洪泰渴望打造一支內生的、很有生命力的群體,我們要培養行業專家,培養深度基金。

關於風口:一味追逐風口就會永遠滯後

投資行業喜歡講風口,什麼熱做什麼。今年上半年很多人都泡在幣圈和鏈圈,一夜之間都在講,各種花樣,各種說法,各種表達都出來了,現在都不講了。說實話洪泰這方面控制得還不錯。

大家為什麼這麼著急追趕一個又一個的風口?從O2O到新零售到共享經濟、再到人工智能和區塊鏈,因為大家都想追求一個像移動互聯網這麼偉大的風口,但說實話這個很難。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無孔不入。但以上幾個領域有哪個是無孔不入的嗎?沒有。人工智能或許有這種可能性,但也很難,區塊鏈也很難,它應該有價值,但不應該是這種價值。

作為一個投資機構,要有自己的節奏,你投什麼不投什麼得有一個準繩,比如我們不投遊戲,肯定也不投博彩。你把握不住的東西不能投,你沒有認知的領域不能投。投機這個事情不能幹,不懂就是不懂,沒看懂就是沒看懂。

過去這幾年有這麼多風口,但如果只追風口就會永遠滯後,應該把投資研究設置到前端,預判這個社會將發生什麼,大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人群變化等等。

拼多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例子。再比如90後,他們的習慣就是不一樣,包括這些年我說女人不是半邊天,而是整片天,女人對這個社會的影響程度和喜好導致很多社會需求的變化,作為投資人要能捕捉這種變化。

就像馬拉松,為什麼它在2013年開始熱起來,肯定和社會變化有關。要從這些細節解剖整個社會各個層面的變革,有所預判才能捕捉到機會。投資人要有這種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風口,你追風口的時候其實已經晚了。

只要在正確的起點,方法得當,總會走到想要的遠方。洪泰只需要時間,對所有創業者而言,同樣如此。只要方向正確,我們都只需要時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