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另外,豐田在電池包的研發試驗中,找出了最容易導致電池包發生自燃現象的幾個外界原因。並針對短路、擠壓、高溫甚至異物穿刺等情況,進行了高強度的測試,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電池包都不會給車主和乘客帶來危險。比如這個看上去就驚心動魄的火燒實驗,要求是電池包在直接焚燒70秒,再加間接焚燒60秒後,還能不爆炸,甚至2分鐘內外部的餘火要自動熄滅。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我是感覺自燃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另外,豐田在電池包的研發試驗中,找出了最容易導致電池包發生自燃現象的幾個外界原因。並針對短路、擠壓、高溫甚至異物穿刺等情況,進行了高強度的測試,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電池包都不會給車主和乘客帶來危險。比如這個看上去就驚心動魄的火燒實驗,要求是電池包在直接焚燒70秒,再加間接焚燒60秒後,還能不爆炸,甚至2分鐘內外部的餘火要自動熄滅。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我是感覺自燃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結果也的確是這樣,據介紹已經在途的豐田新能源汽車,在行駛了7萬公里以上的情況下,電池和電動總成都基本是無故障優等生。

講完安全,再來講講充電,關於電池包的充電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當電量快要充滿的時候,電池包內的電壓是最高的——那個時候電流衝進電池包裡的電其實就像送快遞的小哥,你一開門,他進來了,放下東西他就走了。所以大家總會說,100%的電量都是虛電等等。

而豐田採用了副DCDC變壓器這個黑科技,在充電時讓電流將隨著充電時間而變化,在三小時之後到達最優充電電壓,以達到電池包完全充電的效果。第二天駕駛車的時候,電池包裡只有實實在在的里程,而沒有虛電。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另外,豐田在電池包的研發試驗中,找出了最容易導致電池包發生自燃現象的幾個外界原因。並針對短路、擠壓、高溫甚至異物穿刺等情況,進行了高強度的測試,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電池包都不會給車主和乘客帶來危險。比如這個看上去就驚心動魄的火燒實驗,要求是電池包在直接焚燒70秒,再加間接焚燒60秒後,還能不爆炸,甚至2分鐘內外部的餘火要自動熄滅。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我是感覺自燃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結果也的確是這樣,據介紹已經在途的豐田新能源汽車,在行駛了7萬公里以上的情況下,電池和電動總成都基本是無故障優等生。

講完安全,再來講講充電,關於電池包的充電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當電量快要充滿的時候,電池包內的電壓是最高的——那個時候電流衝進電池包裡的電其實就像送快遞的小哥,你一開門,他進來了,放下東西他就走了。所以大家總會說,100%的電量都是虛電等等。

而豐田採用了副DCDC變壓器這個黑科技,在充電時讓電流將隨著充電時間而變化,在三小時之後到達最優充電電壓,以達到電池包完全充電的效果。第二天駕駛車的時候,電池包裡只有實實在在的里程,而沒有虛電。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另外,豐田在電池包的研發試驗中,找出了最容易導致電池包發生自燃現象的幾個外界原因。並針對短路、擠壓、高溫甚至異物穿刺等情況,進行了高強度的測試,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電池包都不會給車主和乘客帶來危險。比如這個看上去就驚心動魄的火燒實驗,要求是電池包在直接焚燒70秒,再加間接焚燒60秒後,還能不爆炸,甚至2分鐘內外部的餘火要自動熄滅。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我是感覺自燃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結果也的確是這樣,據介紹已經在途的豐田新能源汽車,在行駛了7萬公里以上的情況下,電池和電動總成都基本是無故障優等生。

講完安全,再來講講充電,關於電池包的充電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當電量快要充滿的時候,電池包內的電壓是最高的——那個時候電流衝進電池包裡的電其實就像送快遞的小哥,你一開門,他進來了,放下東西他就走了。所以大家總會說,100%的電量都是虛電等等。

而豐田採用了副DCDC變壓器這個黑科技,在充電時讓電流將隨著充電時間而變化,在三小時之後到達最優充電電壓,以達到電池包完全充電的效果。第二天駕駛車的時候,電池包裡只有實實在在的里程,而沒有虛電。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雖然豐田大張旗鼓的傳播電動車是從去年才開始的,但實際上,豐田對於汽車電氣化的研發卻比任何人都早,畢竟它的氫燃料電池車都已經開上街頭了。所以,當你面對花裡胡哨的各種電動車黑科技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妨迴歸初心,去考察一下它們的電池包技術,也許會是買會一輛靠譜電動車的最佳路徑。或者,乾脆考慮一下豐田的插電混動雷凌和卡羅拉吧,雖然沒有自動駕駛,但肯定能讓你放心開上10萬公里。

"

上路的電動車越來越多,自燃事件也隨之多了起來,並不是什麼好消息。陰涼的地下室,車也能自燃起來,還不止一次。

然而,當你在各種自動駕駛,智能科技的宣傳之外,是聽不太到這種風險提示的。

我雖然不能斷言一定是因為電池包安全隱患的問題。但其實大家用淳樸的生活常識去分析,就會明白電池包如果遇到內部短路、擠壓或者溫度過高之類的場景,是極有可能自燃的。

畢竟,所謂電池包的原理,不過就是把一個個小的電池單元拼成一個聚合體,再將多個聚合體打成一個包——這就是電池包。

但這樣的設計天生就帶著容易溫度過高、電阻過高、能量浪費的體質。

於是,終於輪到豐田來展示它的新能源車了,終於,在它的傳播場裡,我再也沒有聽到天花亂墜的自動駕駛,而是一個硬核的話題怎麼在電池包變小的情況下使續航提升。

接下來我會把話說得極其表面和簡單——因為豐田的電池包技術內核實在太硬核了。

其實包括了電池包、動力控制單元在內,豐田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研發和應用了,畢竟,全世界第一臺混合動力車普銳斯,是豐田給帶上路的,至今已經第四代了。雖說HEV不用那麼大的電池容量,但研發人員的任務就是把它們往更多功能,更高性能,更小體積,更安全的方向設計和發展。功能變強是所有科技的發展趨勢,但為什麼要讓元件變小呢,這反而增加研發了難度啊。

下面的初代普銳斯和現款普銳斯電池包大小的對比,可以看下巨大的差異: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豐田的第一代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目前應用的第四代電池包

你可以看到電池包變小變輕了,為什麼要這樣呢?

原因就在於越小的元件需要用到的材料就越少,1臺車或許只節約下1克材料,但20萬臺車就可以節約下200千克的材料;同時,在越小的組件裡,電能在運轉過程中的損耗就越低。同理,1臺車帶來的節能收益雖小,但乘以20萬則會變得巨大。

當然另一個和用戶直接相關的體驗,就是車內可以擁有更多的空間,車輛通過電池的減重,能獲得更好的性能。就比如說最初代的普銳斯,後備箱空間由於被電池佔用,只能放很少的東西,但到了第四代,容量已經和傳統燃油車差不多了。

另一方面,豐田還在繼續為未來做著準備,我還記得這樣一個定理——“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就好比當初手機的革命,從大哥大到諾基亞,再從蘋果3GS開始,功能越做越多,但體積卻一路輕薄化,直到PLUS的誕生——時代的潮流反而又開始呼籲將機身做大。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汽車其實也是一樣,目前車身沒有隨著這些節約的空間而變小,因為將來也許會需要重新將電池、電機、PCU等原件造大,造新,賦予更多功能。而原車,也可以完美適配。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說回到安全方面,謹小慎微的日本人都不願意宣傳自己高度成熟自動駕駛已經完全是L2級別的,更別說他們一定會想法設法將電池包這樣一個“定時炸彈”永遠的切掉它的引線。

按照豐田的電池設計理念,他們分析出電池包容易出故障的大致是內部短路車輛碰撞過度充電過熱這麼三大類原因。既然要保證安全,那麼按照“膽小”的豐田設計,每種故障只設置一種安全措施顯然是不夠,於是,他們又分別針對他們在電池單元、電池包和軟件的三個層面,分別設置了保險,做到每種故障發生,都至少有兩重安全保險。如下圖: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另外,豐田在電池包的研發試驗中,找出了最容易導致電池包發生自燃現象的幾個外界原因。並針對短路、擠壓、高溫甚至異物穿刺等情況,進行了高強度的測試,以確保在任何情況下電池包都不會給車主和乘客帶來危險。比如這個看上去就驚心動魄的火燒實驗,要求是電池包在直接焚燒70秒,再加間接焚燒60秒後,還能不爆炸,甚至2分鐘內外部的餘火要自動熄滅。

在這樣的嚴苛要求下,我是感覺自燃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了。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結果也的確是這樣,據介紹已經在途的豐田新能源汽車,在行駛了7萬公里以上的情況下,電池和電動總成都基本是無故障優等生。

講完安全,再來講講充電,關於電池包的充電問題,其實也是普遍存在的。其實大家都知道,當電量快要充滿的時候,電池包內的電壓是最高的——那個時候電流衝進電池包裡的電其實就像送快遞的小哥,你一開門,他進來了,放下東西他就走了。所以大家總會說,100%的電量都是虛電等等。

而豐田採用了副DCDC變壓器這個黑科技,在充電時讓電流將隨著充電時間而變化,在三小時之後到達最優充電電壓,以達到電池包完全充電的效果。第二天駕駛車的時候,電池包裡只有實實在在的里程,而沒有虛電。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雖然豐田大張旗鼓的傳播電動車是從去年才開始的,但實際上,豐田對於汽車電氣化的研發卻比任何人都早,畢竟它的氫燃料電池車都已經開上街頭了。所以,當你面對花裡胡哨的各種電動車黑科技不知所措的時候,不妨迴歸初心,去考察一下它們的電池包技術,也許會是買會一輛靠譜電動車的最佳路徑。或者,乾脆考慮一下豐田的插電混動雷凌和卡羅拉吧,雖然沒有自動駕駛,但肯定能讓你放心開上10萬公里。

別人家電動車都在炫智能,豐田卻只亮出了硬核電池包

再多嘴一句,開車應該是一種享受,你已經是開了一臺新能源汽車在給社會和人類造福了,何必再去計較音樂、空調、油門、剎車之類帶來的油耗差距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