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今年春,朋友回家,去看望其生病的老父親(上月其父已去世,甚悲!)。順便去看了看他的祖墳,以及其看中的幾個地,在回來的路上隔著車窗玻璃,突然眼前一亮,便在坡上大喊停車!下得車來,我對朋友說,右手邊這個老墳應該已經大發富貴才對。朋友大感驚訝說:“你的眼力真不錯,這是我們縣清朝到民國期間的楊氏祖墳,乃外村之人到我村葬地,清末民初官貴不絕,富甲一方,勢力雄冠鄉里。特別是下面那個民國期間的墳主達到頂峰,以水晶為棺,白玉為枕,金銀財寶無數,據說當年送葬之人綿延數十里!可惜已經被盜一空,後人只能用水泥鋪平,楊氏家族現在已經敗落下來,迴歸成勞苦大眾。”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此地石山化土,穴結低處,四面石山森嚴壁壘,圍得密不透風。此地以御屏土星為正靠,端莊肅穆,貴氣盈人。發脈從左後側尖峰中抽而下,老山化嫩,飽滿豐盈,經過大約2000米的曲折扭擺,到頭微微抬起,左右開睜,開鉗口而結穴,右鉗前伸,灣環繞至正前為案,案上正中起一印星,文案與印綬交相輝映,更為此地增添貴氣。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更喜案內灣環澄聚,結成一塊圓形的低田,成為此地專一的內明堂,“明堂如鍋底”在此得以論證。左右兩條小溪水在案外相交,九曲流出和大明堂從左到右流過的大溪水交匯,穴上不見明水,水皆暗拱,在大石山區殊為可貴。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此地右側起一石山尖峰,就像一威武警衛貼身相隨,為穴山倍添氣勢,雖結穴於低處,卻不失其威。

四周高大石山緊緊相圍,似乎局面不開,堂局逼窄,然而,在向方去驟開豁口。 四面高聳壁立,幾近閉塞壓迫,幸得向方天然豁口通玄關之竅,以疏滯閉之氣,卻又不是一瀉千里,微起低峰以求疏而有制,兼且左如旗峰,右如筆架,如同城門開而有備,使得內局之氣通而不洩,全局至此生氣盈然。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風水福地乍看有力,發福之墳已然脫氣!

此地風水條件已經具備,不發就沒有地理。就我看,此地以清朝老墳為的穴,下面的民國老墳已經脫氣,也許是被盜挖的緣由。旁邊附葬的現代墳也許還能“傍城就局”,沾點祖宗餘熱。

什麼叫地理?我認為就是成地的理由。一眼看過去,眼前一亮,猛喊停車,也許這就是地理,說不清也道不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