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

每次出呼吸專家門診時,常有中老年患者向我傾訴:“十多年了,我的痛苦如同小刀割肉:一動就喘,好像千萬只無形的手,掐住了我每一支氣管,氣進不去,也出不來,呼吸每一口氣都無比艱難,更別提咳嗽和咳不完的白黏痰了,我常感到生不如死”。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我聽著很難受,一方面可憐他被疾病折磨至此,另一方面是他們說話的過程非常艱難:好似要攢足全身的氣力,停頓幾次,再喘好幾口氣,才能說完。

病人講話的聲音,經過他的桶狀胸、氣腫肺的共振,變得有氣無力,而且鈍遠,有時候像是在聽《天龍八部》中的段延慶在說腹語……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請原諒天馬行空的聯想......沒辦法,腦洞大,經常想的很多

遇到這樣的中老年患者,要高度懷疑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英文縮寫COPD)。

老慢支,肺氣腫與慢阻肺,是一回事嗎?

這麼多詞,完全分不清楚,是要徹底整糊塗老百姓麼?

慢阻肺和我們常說的老慢支、肺氣腫是一回事嗎?

今天徐大夫來給大家答疑解惑:

老慢支是指慢性支氣管炎,是指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咳嗽(如反流性食管炎、咽炎、結核等),每年咳嗽、咳痰3個月以上,並連續兩年。一部分慢支患者,當肺功能出現不完全可逆的氣流受限時,可能會發展為慢阻肺。

慢阻肺由於小氣道的狹窄、阻塞,使肺泡內殘氣量增多。細支氣管周圍的炎症,使肺泡壁破壞、彈性減弱,更影響到肺的排氣能力,末梢肺組織則因殘氣量不斷增多而發生擴張,肺泡孔擴大,肺泡間隔也斷裂,擴張的肺泡互相融合形成氣腫囊腔(肺氣腫)。局部過度擴大膨脹,肺泡破裂融合會形成一些囊腔,直徑超過1釐米的囊腔即稱為肺大泡。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這個病人已經去世好幾年了,他左肺有個巨型肺大泡

那麼,如何診斷慢阻肺呢?

慢阻肺的診斷,除病史、吸菸史、症狀、影像學表現之外,還要到醫院呼吸科看病同時進行肺功能檢查,如果吸入支擴劑後FEV1/FCV%<70要考慮是慢阻肺疾病。

還要按照GOLD指南,進行嚴重程度分級。再根據以及症狀評價量表,完成危險分組。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GOLD3級 屬於重度慢阻肺,C組或D組,急性加重風險高。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種因得果--慢阻肺是怎樣煉成的

慢阻肺發病因素包括個體易感因素(α1-抗胰蛋白酶缺乏)以及環境因素兩方面,它們之間相互影響。但慢阻肺不會無緣無故找上你,用佛家的話說是種惡因,得惡果。

目前,公認吸菸為慢阻肺的重要發病因素,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吸菸者慢性支氣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菸者高10倍以上。需要強調的是,長期吸入二手菸也是不可忽視的。另外還包括接觸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煙霧、過敏原、工業廢氣和室內被汙染的空氣等)。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氣促、咳痰、喘息並反覆加重。不僅損傷氣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時還損傷肺外組織,如骨骼、骨骼肌、心臟以及其他器官,是一個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徐大夫曾經有個慢阻肺病人是個老派醫學專家,算是忘年交。他住院期間每天都閱讀英文文獻,並和我細緻討論。他讀的文獻,有些是藥理學家秦伯益院士呈給他的。他讀完後就給我看一天,然後他還要收回去。這迫使我不得不認真學習,避免討論時招架不住。

後來我發現,他每天都找藉口散步跑到病房樓外,偷摸抽幾根菸。結果有一天不小心受涼,引起慢阻肺急性加重,臥床了。每天查房看到他,他都很焦躁不安,倒不是怕死,而是沒法抽菸了。經過精心治療,他能起床了,不敢到病房樓外,竟然躲在廁所裡抽菸......

我見過很多和他一樣的慢阻肺患者,至死不能戒菸的。

COPD非老年人專屬,也找年輕人

因為長期大量吸菸和空氣汙染,慢阻肺已成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中國目前約有超過4000萬慢阻肺患者,每分鐘有2.5個人死於慢阻肺。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慢阻肺發病也呈年輕化趨勢,40歲左右就發病的人群已經不少見。有些年輕人的肺功能測試結果,肺CT上看肺的結構,甚至還不如老年人。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慢阻肺防治的關鍵除了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外,要定期接受相關檢查。早期發現慢阻肺,則應通過堅持長期治療來預防急性加重。

慢阻肺已附體,你有什麼招?

前面已經說了慢阻肺的因果,居家防治的第一步是去除病因,戒菸和避開空氣汙染。不過,這說起來輕鬆,做到需要看毅力了。

再就是呼吸鍛鍊,可以參考以下鏈接:

[腹式呼吸---肺康復的九陰真經]

[極重度COPD患者肌肉訓練策略]

打疫苗、防感染也是非常重要的,慢阻肺全球GOLD指南推薦注射流感疫苗、肺炎鏈球菌疫苗,有助於減少感染誘發急性加重的發生。

穩定期藥物控制,防範急性發作。慢阻肺的患者會看醫生,會使用吸入藥物,但能否嚴格遵照醫囑規律使用吸入藥物就成問題了,三天打魚兩天晒網,想起來就用,出門就忘的情況非常多見。

氧療和無創呼吸機的家庭應用。對部分低氧血癥或高碳酸血癥的患者,家裡都知道低流量吸氧。無創BiPAP家用呼吸機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選擇適合病情的輕重的呼吸機,就可以緩解二氧化碳瀦留問題,呼吸機可讓疲勞呼吸肌肉得到休息,久而久之可以改善慢阻肺的生活質量,也可以減少急性發作和住院次數。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最後提醒,一旦出現慢阻肺急性加重、合併感染、肺心病加重、肺大泡破裂形成氣胸,趕緊到醫院就診吧。

防治慢阻肺,從戒菸,從保護自己的家人不吸二手菸,做起吧。

專家簡介

徐國綱,301醫院老年呼吸專業副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曾獲歐洲呼吸學會Fellow、霍英東基金、首都百佳青年醫生等榮譽稱號。任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過敏醫學專委會常委兼祕書長、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醫養康復分會常委兼祕書長、中國醫促會中老年呼吸保健分會委員等學術兼職。

擅長:呼吸疾病及老年疾病的診治,如肺部結節良惡性鑑別、肺癌綜合診治、急慢性咳嗽、哮喘與過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與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症、肺間質病變、慢支與慢阻肺、老年共病及內科疑難病例的診治。

本科畢業於同濟醫大,留學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英國第三)獲博士學位。曾在獲歐洲呼吸學會項目在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附屬醫院工作。其後特招入伍在301醫院工作至今。現任301醫院第二醫學中心感染管理辦負責人,國家老年疾病臨床研究中心青委會委員兼對外聯絡部負責人,全軍保健人員培訓基地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負責人。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餘項,學術骨幹主持973子課題2項;發表SCI論文20餘篇。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獲王士雯院士基金獎勵,2018解放軍總醫院教學先進個人。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及北京市科委評審專家、中華醫學大百科全書編委、NEJM醫學前沿編委、北京醫學會科普分會常委、健康醫療大數據老年保健專委會常委,中國老年醫學會保健人群感染防控專委會委員、華中科技大學北京校友會副會長等職。

出診時間:

專家門診:每週二上午8:30-11:30

301醫院門診7層呼吸胸外診區14診室

特需門診:每週五上午8:30-10:30 (限號5人)

301醫院門診10層特需門診

掛號指南:

不用反覆跑,還能掛到號!301醫院是怎麼做到的?

301醫院(解放軍總醫院)門診掛號加號指南

301醫院官網:

http://www.301hospital.mil.cn

致謝:本文得到301醫院胡紅教授、南昌大學況九龍教授、張心怡醫生等專家審訂修改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疑義,請聯繫我們刪改

敬請關注徐醫生健康小站,大醫精誠,防病於未然,普及醫學知識,傳遞科學理念!

點擊標題下方"大醫精誠"關注!或搜索公眾號:med2you;或長按下方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

每一次呼吸,都生不如死?可能慢阻肺已附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