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發現佩奇 我獨1你無二 2019-05-24

“月是故鄉明”!說起故鄉,那個有關出生,甚至有關成長,有關世界最親近的人的地方。


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1-

每次離別都是一次小型的死亡

一個人能夠去的地方有很多,能夠回的地方卻很少。

龍應臺說:“家不是一個地方,而是一段時光”。

小時候總聽人們說,“近鄉情怯”。

我卻不以為然。直到遠離家鄉上大學之後,我才慢慢理解,所謂近鄉情怯,不過是害怕再一次別離。

故鄉對於一些人而言,是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葬於斯的地方。而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故鄉並不是人生旅程的全部。

我們常說一個人能夠去的地方有很多,能夠回的地方卻很少。能夠回的地方可能就一個或者兩個,能夠去的地方卻有無數個。

就像董卿在朗讀者上說的,故鄉是我們年少時想要逃離的地方,是我們年老時想要回可能已經回不去的地方。


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2-

故鄉才是最遠的遠方

家,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走千千萬萬條路,但魂牽夢繞的只有一條路——回家的路。無論走得多遠,心頭牽絆的永遠是記憶深處的家。人的一生,都在回家的路上。

背井離鄉多年,才明白,他鄉只是征途,故鄉才是歸宿。

盧鳳華的《故鄉和遠方》第一段遠與近,我很喜歡:

小時候,總想

把遠方當作故鄉

長大後才知道,故鄉

才是最遙遠的遠方

故鄉,是釘在

心靈之上的十字架

而遠方,則是

以此為中心,向著

四面八方無限延伸的圓

這心靈的十字架上

有我的愛、信仰,以及

前行的力量。這一生

我都將揹著它,在遠與近之間

不斷地,來回穿梭

故鄉是根,不是你走了很多路,去過很多城市以後就能夠簡單的忘掉的。好像只有去了更遠的地方,我才知道,原來我最愛的還是我的家鄉——那片養育我長大的地方。


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3-

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何為故鄉?曾經我聽過很多的回答,但有一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它這樣寫道:

故鄉,就是一股清澈的溪流,清晨山頭露出的太陽,田間忙碌的身影,院壩裡的歡聲笑語。而如今,它卻成為了回不去的故鄉。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多數人選擇背井離鄉,外出尋找謀生,故鄉的概念卻越來越模糊了。

對於現代人來說,故鄉成了一個遙遠的名詞

到底哪裡才是心的歸宿呢?

曾經我看過這麼一句話:一個叫家的地方,安置不了靈魂。安置得了靈魂的地方,卻容不下肉身,從此便有了漂泊,有了鄉愁。

在遠方的我們,從未停歇,我們不斷的努力,即使傷痕累累,我們也沒有說過一句放棄,只為了在人前能抬得起頭,能養得起家。

但其實,我們最想回去的還是故鄉。

對許多人來說,在外的房子只是住的地方,老家的房子才是永遠的“家”。

無論離家多遠,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人生就有退路,累了、倦了、想回家了,就永遠有個安頓的歸宿。

在古代,無論再富裕無論官當得再大,一定會在老家留套宅子,這樣無論遭遇什麼變故,至少還有一條退路,子孫後代也有條活路。

再窮再苦,也不能變賣祖宅。


家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4-

老家有套房,人生有歸宿,老年有所依

如果你在遠方的城市無法立足,故鄉永遠有個家等著你回來。

如果故鄉的房子沒了,就彷彿無根的野草,不知道歸宿在哪兒,有一天想逃離城市,卻不知道該往哪裡逃。

故鄉沒有車馬喧囂,沒有環境汙染,只有樸實的大地,乾淨的空氣、流水,和溫暖的人情味。我們的生命在故鄉開始,也要在故鄉終老。

中國人講究落葉歸根,即便走到千里之外,最終還是要回到故鄉,因為故鄉是我們的來處,也是我們必然的歸途,那裡有我們的祖先,有我們的童年,有人情的味道,有血脈傳承的脈脈溫情。

有人說:“我漸漸明白,我步履匆匆,腳步不停,其實不是為了走多遠,而是為了回家。”背井離鄉的人,年紀越大,越深切地明白“故鄉”的含義,“老家”在心中的重量。

落葉歸根,是每個中國人心底裡抹不去的情懷。故人難捨,故土難離,當你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有房才有家,有家才能落葉歸根。

故鄉,是每個人生命的來處。只有明白了自己從何處來,才能知道自己該往何處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