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人、組織,從楊偉東事件看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論

制度、人、組織,從楊偉東事件看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論

“一切有權的人,都會最大化利用權力,直到遇到限制,才會停止。”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200多年前說的話,至今還不斷應驗。

12月4日,阿里大文娛集團發佈消息:阿里影業董事長樊路遠將兼任優酷總裁。根據舉報,原總裁楊偉東因經濟問題,正在配合警方調查。

再加上近期的美團公佈的內部反腐處理結果、8月份京東公佈的16起典型員工受賄案例,以及騰訊、百度……商業貪腐絕非某家公司獨有,越來越多公司開始向阿里一樣,對原則問題“零容忍”,不怕“自曝家醜”,其處理方式也越來越有效、成體系。

值得注意的是,貪腐只是公司管理面臨的問題之一,這之外的廉政體系建設、平臺治理、公司文化、組織保障等等則是背後更深層的管理命題。

如何做好這一點,讓公司有張有弛,經得住誘惑,有規矩的成長,這是值得所有企業思考的問題。在這方面,阿里無疑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典範:人、制度、組織有機結合,彼此加持,使公司保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同時又保有擁抱變化的活力。

初始

在12月4號的新聞之前,阿里廉政方面的最大新聞莫過於去年春天的一則新聞。

2017年4月7日,阿里巴巴廉正合規部曾發佈處罰公告,宣佈永久關閉其平臺上36家以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的店鋪。

從對違反規定的人的處罰,到整個商業平臺的治理,這一切正源於阿里從小到大,內部治理體制的升級、完善。

早在2009年,阿里就出臺《阿里巴巴集團商業行為準則》,用以規範其員工與客戶、業務夥伴、股東在業務關係中的行為。

而到了2012年,阿里成立專司腐敗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的廉正合規部,與各業務線以及內審、內控部門都保持充分的獨立,廉正調查“上不封頂”,從最基層的員工到公司副總裁、業務“功臣”,管理責任最高追至合夥人,問責權限一視同仁。沒有任何一起案件會受到公司高層的干預或阻擾。

制度、人、組織,從楊偉東事件看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論

除此之外,藉助一些數據和模型的作用,廉政部能夠因地制宜圈定風險“地圖”,制定合規管理“策略”,從而有的放矢。

進化

此外,2012年,阿里還設立“首席風險官”一職,第一任首席風險官由原阿里巴巴祕書長邵曉峰擔任,他曾任杭州市公安局刑事偵察支隊一大隊大隊長,還獲得過“杭州市十大破案能手”的稱號,他利用偵緝經驗,幫助集團建立相關係統,為阿里反腐工程再加碼。

之後,2015年開始,阿里著手對重要業務場景、操作行為,進行風險節點的模型控制監測,調動系統數據,形成基於業務模式和違規預警的分析機制。

如此,在數據安全、灰黑產防控、黃牛識別、利益衝突識別與防範等方面積累技術能力,將違規案件的偵破率逐年提升。

有了這些基礎,2017年,首席平臺治理官鄭俊芳(花名“師太”)從邵曉鋒手裡接任了首席風險官一職。值得一提的是,平臺治理部門也是阿里管理能力進化的一部分——阿里把對公司內部的反貪處理,放到了商業運行環境中,保證商業運行當中的誠信、合規。

這樣,同時負責平臺治理與廉政合規的鄭俊芳身兼兩職,聯繫內外,前者對外打擊假冒偽劣、信用炒作,確定平臺規則,後者對內的打擊腐敗,兩項齊頭並進,將可能的腐敗利益鏈把得清清楚楚。

由此,廉政部與平臺治理、風險控制,形成複合的反腐體系,避免“一刀切”治理的魯莽、低效,從而有針對、不誤傷。才能在180多個事業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效反腐。

制度、人、組織,從楊偉東事件看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論

此外,2015年6月,阿里聯合碧桂園、萬科、美的、順豐等企業發起中國企業反舞弊聯盟,159家企業設立廉潔從業信息交流、共享平臺,拒招失信者,共建廉潔的商業環境。

制度之外

有了廉政部門、也有系統的平臺治理,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似乎可以解決包括貪腐在內的管理問題,但必須注意的是,單單有制度、規則是不夠的。

比起技術,管理更像一門藝術。以阿里為例,它最具啟發性的地方在於,在制度之外,它用人、組織的“軟”因素來確保制度能有效執行,形成一種誠信、遵守規則的文化。

僅在廉政建設方面,阿里就擁有專門負責腐敗調查,預防及合規管理的廉政合規部,以及由廉政合規部牽頭、聯合所有業務線成立的虛擬組織“阿里巴巴風險管理聯盟”,同時,它又通過技術、場景等對風險點進行模型控制檢測,貼近業務地去圈定風險地圖。

熟悉阿里的朋友可能知道,阿里巴巴每年都會對全員進行《商業行為準則》的考試,每個員工都要參加考試並及格,連馬雲都不例外。對每個人來說,這形成一種心理暗示,哪些是合乎商業規則的,哪些不是。

經常聽阿里的一些商家“抱怨”,阿里的人太“死板”,給阿里的人送個小禮物怎麼了,請吃一頓飯怎麼了。但回答就是,不行,我們公司有規定。

在阿里看來,人是感性的,與商家或者相關利益方接觸時,小禮物的來往總會影響判斷,從而可能影響商業決斷,導致可能錯誤的選擇。

在阿里內部的宣傳片裡,馬雲也道出了本質:到一個地方,人家尊重阿里巴巴的員工,並不是因為阿里多麼能賺錢,而是因為阿里人的誠信、紀律。“這樣的團隊,厲害。做什麼事做不成呢?”

制度、人、組織,從楊偉東事件看阿里巴巴的管理方法論

往大一點說,正是由於這樣的制度、組織和規則和文化,讓阿里人有了一種“自管理”能力,這使得阿里員工對規則的遵守,可以不來來自於制度、規則本身的威懾,而更來自於員工自己內心的認同。

管而致於可以“不管”,是阿里管理藝術達到的境界,也是值得所有企業去思考和借鑑的管理方法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